智能手机

搜索文档
恒铭达涨2.09%,成交额1.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536.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2: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09%至43.48元/股 成交额1.44亿元 换手率1.74% 总市值111.4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536.60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7.38% 大单买入占比28.29% [1] - 年内累计涨幅32.7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6.70%/27.13%/41.40% [1]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4亿元 同比增长32.18% [2] - 归母净利润2.34亿元 同比增长43.0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33亿元 [3] 股权结构与股东变化 - 股东户数1.99万户 较上期减少2.53% [2] - 人均流通股9687股 较上期增加2.60%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97.83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23.04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第十大股东 持股166.11万股 [3]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精密柔性结构件占比82.85% 精密金属结构件占比15.69% 材料及其他占比1.4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1] - 概念板块涵盖小鹏汽车概念 小米概念 无线耳机 智能手机 智能穿戴等 [1]
创世纪涨2.10%,成交额4.0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97.1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2:3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10%至10.72元/股 成交额4.07亿元 换手率2.61% 总市值178.4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97.13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47%和6.55%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9.76%和21.6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4.67%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1.78%/24.07%/35.70%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2月26日净买入4.38亿元 买入总额7.24亿元(占比21.09%) 卖出总额2.86亿元(占比8.33%)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高端智能装备 定位行业领先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专注中高端数控机床产业 [2] - 收入构成:数控机床96.23% 经营租赁3.40% 其他业务0.3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工控设备 概念板块含一体化压铸/创投/无线充电等 [2] - 注册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成立于2003年4月 2010年5月上市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47.3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0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 截至8月8日股东户数10.36万户(较上期减少1.66%) 人均流通股14,416股(较上期增加1.69%) [2] - 2025年6月末十大流通股东中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1537.49万股 申万宏源增持134.44万股至1392.85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退出十大股东 [3]
蓝思科技(06613)公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约11.43亿元 同比增加约32.6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4:5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总收入329.6亿元 同比增长14.18% [1] - 毛利43.05亿元 同比增长17.82% [1] - 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 同比增长32.68% [1] - 每股盈利0.23元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 [1] 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 - 营业收入271.85亿元 同比增长13.19% [1] - 完成多款年度旗舰智能手机研发和量产准备 [1] - 配合头部客户量产多款新品高端机型金属中框 [1] - 个人电脑业务受益市场需求回暖 产销与盈利同步提升 [1] 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 - 营业收入31.65亿元 同比增长16.45% [2] - 中控模组/智能B-C柱/充电桩/座舱装饰件/无线充电模组协同放量 [2] - 通讯模组与域控制器实现批量交付 [2] - 超薄夹胶车窗玻璃导入国内头部车企新车型量产体系 [2] - 深化与全球科技品牌及欧美传统车企合作 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2] 智能头显与穿戴业务 - 营业收入16.466亿元 同比增长14.74% [2] - 具备光学镜片/结构件/功能模组至整机组装全栈式解决方案能力 [2] - 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工艺实现突破 [2] - 成功实现对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整机规模化量产交付 [2]
恒铭达涨2.16%,成交额1.4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44.7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2:48
股价表现 - 8月25日盘中上涨2.16%至42.59元/股 成交额1.49亿元 换手率1.85% 总市值109.12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0.0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7.63%/24.24%/37.92%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44.7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83%和5.65%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7.87%和16.08% [1] 资金与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99万户 较上期减少2.53% 人均流通股9687股 较上期增加2.6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97.83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23.04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成为第十大股东 持股166.11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4亿元 同比增长32.18% [2] - 归母净利润2.34亿元 同比增长43.0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33亿元 [3] 业务构成 - 精密柔性结构件占比82.85% 精密金属结构件占比15.69% 材料及其他占比1.46% [1] - 主营业务涵盖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防护产品及外盒保护膜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1]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1] - 概念板块覆盖小鹏汽车概念、小米概念、无线耳机、智能穿戴及智能手机等领域 [1]
共达电声:公司的SOC芯片目前是外部采购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0:45
公司业务模式 - SOC芯片采用外部采购方式运营 [1] - 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车载、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手机及物联网等消费电子领域 [1] 产品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产品覆盖五大核心场景:智能车载系统、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生态、智能手机终端及物联网应用平台 [1]
格科微涨2.03%,成交额1.6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75.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1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股价17.08元/股,上涨2.03%,总市值444.18亿元,成交额1.64亿元,换手率0.39%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75.00万元,特大单买入1066.78万元占比6.51%,卖出299.27万元占比1.83%,大单买入3489.18万元占比21.31%,卖出3281.70万元占比2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7.29%,近5日涨9.42%,近20日涨6.02%,近60日涨10.28%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18.21%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负值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52亿元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93万户,较上期减少0.89%,人均流通股49477股,较上期增加0.89% [1]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388.00万股,较上期减少859.25万股 [2]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位列十大流通股东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于2003年9月3日,2021年8月1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CMOS图像传感器,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1] - 概念板块涵盖全面屏、中芯国际概念、智能手机、传感器、智能穿戴等 [1]
帝奥微涨2.06%,成交额1.1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03.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2:4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股价28.30元/股 较前期上涨2.06% 成交额1.16亿元 换手率2.27% 总市值70.0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03.39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698.51万元占比6.02% 卖出769.21万元占比6.63% 大单买入3196.27万元占比27.53% 卖出2722.19万元占比23.45%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48.3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6.99%/20.89%/33.53%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19日净卖出2036.21万元 买入总额1.60亿元占比17.31% 卖出总额1.80亿元占比19.5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3亿元 同比增长19.0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239.53万元 同比下滑22.82% [2] - 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53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达1.55万户 较上期增长14.61% [2] - 人均流通股11828股 较上期减少12.7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218.03万股 [3] 公司基础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2010年2月5日 2022年8月23日上市 注册于上海市闵行区 [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模拟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 收入构成中电源管理芯片占比52.49% 信号链芯片占比47.51% [1] - 行业分类属于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 概念板块涵盖智能手机 小米概念 AI手机 无线耳机及传感器 [2]
国风新材: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之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1 17:00
公司财务表现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从2023年5.74亿元增长至2024年6.54亿元,同比增长14.15% [2] - 2024年净利润为7208.07万元,同比增长76.28%,2022年曾亏损1514.07万元 [2] - 总资产从2020年7.64亿元波动增长至2024年8.81亿元,净资产从4.99亿元增长至5.32亿元 [4] 产品结构变化 - 电子屏幕光学保护膜材料2024年收入6.28亿元,占比95.99%,同比增长14.62% [2][20] - 防静电膜收入从2023年1.88亿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3.14亿元,增幅66.78% [4][20] - 防窥膜收入2024年达1.36亿元,高透厚膜收入1.08亿元,传统产品收入下降 [4][20] 毛利率变动 - 电子屏幕光学保护膜材料毛利率从2023年16.13%提升至2024年19.92% [2] - 电子制程精密功能膜材料毛利率从2023年8.75%提升至2024年12.59% [2] - 毛利率提升主要因高毛利的防静电膜收入占比提高,其毛利率达29.12% [2][17] 产能与利用率 - 电子屏幕光学保护膜材料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61.97%提升至2024年70.96% [2] - 现有产能规模为7500万平方米/年,涂布产线投资金额1.44亿元 [7] - 产能利用率较低系根据涂布工艺和生产计划折算的产成品产能 [2]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占比从2023年51.38%降至2024年48.75% [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2023年65.97%降至2024年62.83% [2] - 与东丽国际授权合作至2024年3月31日,约定最低采购数量 [2] 研发与产品优势 - 防窥膜研发投入1043.44万元,防静电膜研发投入939.41万元,已取得多项专利 [7] - 防静电膜采用碳纳米管技术,具有抗静电性能稳定、不受环境影响优势 [10][15] - 防窥膜采用直涂工艺,简化生产流程,提高防窥效果和清晰度 [9][13] 行业背景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24年达12.23亿部,中国市场3.14亿部,需求回暖 [4][12] -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国内企业与国外龙头仍有差距 [4] - 行业竞争激烈,同行业公司存在降价促销行为,属于行业通行做法 [5]
扣非净利润暴跌944.18%!光学巨头欧菲光上半年再度亏损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13:1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37亿元 同比增长3.15%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减少378.13% [1][2] - 扣非后净利润-1.50亿元 同比减少944.18%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5亿元 同比增长2.39% [2] - 基本每股收益-0.0332元/股 同比减少376.67%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9% 同比下降4.13个百分点 [2] 亏损原因 - 股份支付费用9130.02万元 同比增加5253.63万元 [3] - 投资收益-7414.98万元 占利润总额比例53.32% [3] - 联营企业安徽精卓光显净利润-1.43亿元 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损益-6753.92万元 [3] - 增值税加计抵减损益同比减少 [3] 业务表现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74.37亿元 同比增长0.43% 毛利率9.67% 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 [5] - 智能汽车业务收入12.62亿元 同比增长18.19% 毛利率7.73% 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5] - 新领域业务收入11.05亿元 同比增长9.73% 毛利率14.64% 同比上升2.57个百分点 [5] - 子公司安徽欧菲智能车联亏损4207.63万元 上海欧菲智能车联亏损5505.00万元 [5] 公司动态 - 拟收购欧菲微电子28.2461%股权 相关尽职调查及审计评估尚未完成 [6] - 董事兼副总经理海江辞去职务 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6] 行业状况 - 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出货增长趋缓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回落 [5] - 汽车制造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尽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5]
国际复材涨9.87%,成交额27.58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7401.00万
新浪财经· 2025-08-18 08:3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18日股价上涨9.87%,成交额27.58亿元,换手率29.47%,总市值264.34亿元 [1] - 股东户数7.90万户,较上期减少9.84%,人均流通股17,779股,较上期增加10.92% [8] - 主力净流出1.93亿元,占比0.07%,主力成交额5.80亿元,占总成交额8.53% [4][5] 核心技术优势 - 攻克低气泡细纱、纤维直径达3.7μm超细纱等关键技术,解决高端PCB材料进口依赖问题 [2] - 掌握池窑设计、节能燃烧、玻璃配方与纤维成型等玻纤生产全流程工艺技术 [3] - 自主研发5G用低介电玻璃纤维实现批量生产,应用于华为旗舰手机及5G高频通信透波制品 [2][3] 产品应用领域 - 产品覆盖异形玻纤、风电叶片高模玻纤、聚氨酯风电专用纱、无硼无氟环保ECT玻纤 [3] - 布局汽车轻量化热塑性玻纤、5G低介电玻纤、耐腐蚀玻纤、特高压绝缘制品用玻纤 [3] - 主营业务收入96.56%来自玻璃纤维及制品,涉及智能手机、华为概念、海上风电、5G等概念板块 [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69亿元,同比增长21.68% [8] - 归母净利润5267.48万元,同比增长176.96%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3亿元,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563.78万股(较上期减少60.96万股) [9] 行业与市场定位 - 属于申万行业分类:建筑材料-玻璃玻纤-玻纤制造 [7] - 概念板块涵盖智能手机、华为概念、海上风电、5G、风能等 [7]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5.74元,股价接近7.50元压力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