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旅融合

搜索文档
北京文化消费焕发新动能 地标撑起消费“新骨架”
北京青年报· 2025-09-01 00:5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1-6月北京接待游客1.8亿人次同比增长7.1% 实现旅游总花费3381.7亿元同比增长8.8% [1] - 文旅融合新业态 城市更新新地标 首店经济新动能共同推动文化消费市场量质齐升 [1] 演艺旅游业态 - 上半年大型演出活动102场同比增长13% 票房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5% [2] - 五月天鸟巢演唱会举办13场吸引73万人次观众 创5.4亿元票房并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消费 [2] - 推出音乐地图上线20个京彩户外音乐会点位 累计开展400余场户外音乐会 [2] 文旅产品创新 - 上线主题游线路105条及乡村漫游线路25条 包括跟着电影去旅游等主题 [3] - 王府井商业街区等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全市总数增至7家 [3] - 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实现现场销售额2.11亿元 [3] 城市更新项目 - 中海大吉巷改造为36万平方米复合型城市综合体 包含文物保护商业办公等多功能 [4][5] - 项目商业空间8万平方米 首店及定制店比例超50% 包括全国首店东方境等150多个品牌 [5] - 开业首日客流量突破20万人次 端午假期达22万人次 累计客流超500万人次日均超6万人次 [5] - 修复48处历史院落包括康有为故居 采用传统工艺还原历史风貌 [5] 隆福寺项目进展 - 隆福寺聚焦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 包含开心麻花剧场等演艺消费业态 [6] - 引进7mesh骑行主题店中国首店 红星前进鲜奶蛋糕全国首店等特色品牌 [6] - 计划9月17日全面开业 9月19日启动大促并推出慢闪街区美食嘉年华等活动 [7] - 联动服贸会北京时装周等平台资源 强化时尚潮流与生活美学聚合功能 [7] 传统文化赋能 - 北京中轴线365项非遗项目成为旅游体验新亮点 打造文化展示新空间 [2] - 隆福寺保留天宫藻井等历史元素 在梅潭村糕饼铺等商户中复刻传统文化符号 [6]
南京秦淮“十项行动计划”加速文旅融合从“天下文枢”迈向“人文旅游第一区”
新华日报· 2025-08-30 23:21
去年全年游客接待量已突破8000万人次、目标冲刺1亿人次; 去年旅游总收入超过830亿元,今年瞄准千亿元…… 8月28日,南京市秦淮区召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宣布打造"中国人文旅游第一区",并发 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计划"。 今年上半年,全区游客接待量突破5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30亿元。秦淮区被誉为"最南 京",连续6年入选"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榜单前五。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聚全区之力持续发力文 旅产业,就是要充分释放资源禀赋优势,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做强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服 务全区百姓的民生幸福产业。 千年文脉铸就坚实底气 暑期接近尾声,秦淮人气依旧不减。 傍晚时分,夫子庙泮池码头,画舫在秦淮河上缓缓排开,等候的队伍从检票口一直蜿蜒到"天下文 枢"牌坊下。 "研学小组请跟上!我们即将乘坐画舫,感受朱自清笔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位身着黄色 研学马甲的老师高举旗子,20多名中学生簇拥其后,边擦汗边好奇地张望。这样的队伍,在夫子庙随处 可见。 转过拥挤的人潮,不过一街之隔的老门东历史街区,同样迎来一天中最喧闹的时刻。青砖铺就的三 条营巷子里,人流摩肩接踵,文创小店 ...
对话曲江:“在地性”与“流量场”的融合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8-30 04:47
青岛啤酒大唐交易所项目 - 青岛啤酒与曲江文旅合作在大唐不夜城推出"大唐交易所" 通过3米高智能啤酒柱实现啤酒价格实时波动 消费者扫码购买可参与"啤酒股票"交易互动 [3][5][7] - 酒品命名融合唐诗文化 包括荔枝味"一骑红尘醉"、青岛经典"太白三百杯"、原浆"盛唐将进酒"等十余种特色产品 打造独一无二的沉浸式消费体验 [7] - 项目将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商业空间 通过数字化手段充实年轻化消费场景 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并促进商圈增长 [5][7][25] 大唐不夜城文商旅融合实践 - 2024年接待游客7475万人次 省外游客占比超75% 暑期单日峰值达45万人次 成为西安文旅融合核心地标 [28] - 2024年先后与康师傅、安慕希、长安汽车、网易游戏、《武林外传》等品牌开展跨界合作 通过"唐风夜肆"、主题快闪、联名店等形式创新消费场景 [9][11][13][15][18] - 街区通过灯光布景、街头演艺(皮影戏/胡旋舞)、特色美食(肉夹馍)及文创产品(绒馍馍/长安葫芦)构建盛唐市井氛围 实现主客共享的夜经济模式 [25][26][28][33] 文商旅行业发展战略 -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文旅产业创新 2025年初国务院提出深化"文旅+百业"融合 全国两会进一步明确"扩大国内需求"战略方向 [30] - 行业本质是文化价值与商业效率的共生 短期依赖流量转化 长期需坚守文化内核与体验创新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31][33] - 曲江文旅通过打破产业边界 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沉浸、可消费的高品质体验 推动简单叠加向价值共生蜕变 [21][33]
王府井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61亿元 存量优化重塑商业新生态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04: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61亿元 归母净利润0.81亿元 [1] 战略转型举措 - 持续推进"一店一策"调改 以新兴文化为切入点塑造差异化商业印记 [1] - 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围绕Z世代偏好引入二次元 主理人品牌及特色餐饮等高潜力主题 [1] - 北京友谊商店改造保留原有建筑风貌 引入健康生活 二奢零售及多元业态 改造后空置率归零 [2] - 加码首店经济 上半年新引入品牌近千家 含160家首店 推出多场创新营销活动 [2] - 奥莱业态引入新品牌超200个 含30余家首店品牌 昆明滇池小镇耐克门店升级为云南首家UNITE店 首日客流量突破万人次 [2] - 呼市如意小镇爱步门店升级为全国最大旗舰奥莱店 [2] - 推进湾里王府井WellTown项目筹备 借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区位优势打造文商旅融合创新标杆 [2] 新业务拓展 - 2025年5月武汉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 实现免税主要业务类型全覆盖 [3] - 临汾王府井尚城UPTOWN及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报告期内相继开业 [3] - 燕莎友谊商城签署续租合同 计划引入国际化沉浸式演出项目及高品质国际餐饮 [3] 运营成效 - 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规模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8% 客流量突破610万人次增幅达30% [1] - 友谊商店小红书平台话题累计浏览量超600万 日均客流增长数十倍 [2]
卓尔智联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9705.1万元 同比增加94.82%
智通财经· 2025-08-29 15:42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909.21亿元 同比增长33.17%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9705.1万元 同比增长94.82% [1] - 每股基本盈利0.78分 [1] - 收入增长主要由于供应链管理及贸易业务收入增加 [1] 汉口北国际贸易城发展 - 形成30个大型综合性专业市场集群包括品牌服装/小商品/酒店用品/汽车二手车等 [1] - 建设多个主题商业街区包括汉口镇/万国小镇/武汉1980/嘉年华主题乐园/咖啡街 [1] - 打造特色商贸小镇包括鲜花小镇/味道小镇/名车小镇 [1] - 发展现代供应链项目包括新布码头/渔人码头/辣交所 [1] - 聚焦"产业集成化+体验式消费+贸易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2] - 推进数实融合/文商旅融合/展贸融合 [2] - 获评"2024年度全国商品交易市场数智化发展示范市场"称号 [2] - 获评"2024年度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物流供应链创新示范市场"称号 [2] 中农网运营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 [3] - 线上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13% [3] - 合作甘蔗种植面积突破1.1万亩 [3] - 线上种植管理平台覆盖2800亩基地实现全流程数字管控 [3] - 覆盖核心客群70%以上采购需求 [3] 行业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白糖市场呈现先扬后抑趋势 [3] - 国际糖价受印度/泰国减产影响年初快速上涨 [3] - 巴西产能释放占全球出口60% 4月起推动糖价持续回落 [3] - 国内糖价跌幅收窄至3%以内 因国产糖产量恢复性增长及食糖进口量同比下降 [3] 战略举措 - 汉口北加快打造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及商贸物流平台 [1] - 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办好汉交会等重大开放活动 [2] -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汉口北内外贸一体化基地 [2] - 中农网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主业提质增效与数字化创新双轮驱动 [3] - 中农网紧扣资源整合/客户深耕/数字赋能三大主线 [3] - 通过直联产区优质糖企强化国产糖供应链掌控力 [3] - 深化"客户-资源-产品"三位一体运营模式 [3] - 搭建甘蔗种苗供应/农资化肥集采/合作种植三大业务场景 [3]
黄沙水产中心9月8日开业
广州日报· 2025-08-28 07:36
项目概况 - 黄沙水产中心位于广州市荔湾区 总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 将打造为智能型水产产业超级综合体 融合交易、物流、展贸、电商和文旅功能 [2] - 项目预计2025年9月8日正式开业 水产批发功能将整体迁移至新市场 运营后预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超千亿产值 创造约10万个就业岗位 [4] - 批发业态招商入驻率超过97% 涵盖水产全品类经营品种 外围交通主干道已具备通车条件 [9] 设施与技术创新 - 配备全国首创集中供冷、供氧、供海水系统 通过1500吨海水趸船和专用管道实现24小时天然海水供应 [5] - 搭建"数字黄沙"智能管理平台 实现交易、物流和数据分析全流程数字化 运转效率较传统市场大幅提升 [5][9] - 设有批发-零售-文商旅三大功能岛 通过空中连廊和垂直运输专用走廊串联 实现人车分流、干湿分离的室内外联动经营模式 [2] 运营模式升级 - 创新布局生鲜城配、低空物流、特色餐饮等业态 依托滨江码头资源拓展海洋文化和文商旅功能 [8] - 通过"线上黄沙"电商平台与线下品牌形象店双轮驱动 构建从产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 提升"黄沙优选"品牌影响力 [8] - 配备6.5万平方米室外交易停车场及1000余个停车位 城际及同城物流、场内短驳运输区已完成布点 [9] 产业影响与战略定位 - 原黄沙水产市场作为国家级水产品批发市场 年交易量超32万吨 年交易额突破127亿元 享有全国水产品价格风向标美誉 [4] - 现址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与铁路博物馆、临江休闲区域、如意坊码头贯通 联动永庆坊、沙面岛等文旅项目打造滨水文旅商业新名片 [9] - 海鲜池全真模拟海洋生态 首批全球优质海鲜已入驻 食品检测、诚信计量、商务客服等配套服务准备就绪 [1][9]
单日客流超20万人次,27个同步开业品牌全国销量第一!北京中海大吉巷解锁文商旅融合新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8-26 06:53
项目业绩表现 - 开业两个月累计销售额突破1.57亿元 [1] - 最高单日客流达22.01万人次 [1][5] - 开业当天客流20万人次为预期的7倍 营业额550万元为预计的5倍 [5] - 27个品牌创全国单日销量第一 34个品牌获北京区域业绩榜首 [1] 项目定位与特色 - 融合1.2万平方米城市森林绿地与36万平方米综合体 形成"逛故居 逛商场 逛公园"三位一体消费场景 [5][8] - 包含康有为故居 《每周评论》旧址等历史遗迹与现代商业结合 [5][8][12] - 超50%首店及定制店矩阵 包括东方境 有云等北京首店和鹅岛区域首店 [9] 业态组合创新 - 构建文化餐饮矩阵含米其林"俏东北" 羲和·京致 阳坊涮肉 方砖厂69号等品牌 [9] - 引入止痒商店 ONSITEEE等潮流品牌注入年轻活力 [9] - 通过"体育+夜经济"活动如体育嘉年华延伸消费场景 [14] 发展策略 - 政企协同推动商圈党委建设 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18] - 规划与天桥演艺区 前门大栅栏联动构建首店集群生态圈 [18] - 打造历史文脉与现代商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18]
北京:“音乐地图”带游客开启演艺之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5 01:12
音乐演出活动规模与分布 - 北京市推出首批20个京彩户外音乐会点位覆盖11个区[1] - 活动从8月持续至年底预计演出超300场[1] - 演出场地包括6个公园5个园区4个商圈及河畔等多元场景[1] 演出内容与形式特点 - 音乐类型涵盖民乐流行民谣摇滚电音等多样化曲风[1][2] - 传统民乐与现代舞台科技创新融合如北京民族乐团表演影视金曲[2] - 天桥演艺区融合京剧票友展演民俗手工艺展示与特色小吃市集[2] 场景融合与商业价值 - 户外音乐会串联演艺体验旅游观光与商业场景[2] - 北投购物公园结合露天民谣弹唱亲子戏剧夜间灯光秀与商户专属折扣[2] - 奥水消夏季以运动音乐美食露营为核心体验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2] 品牌活动与城市影响 - 暑期推出摩天轮之夜音乐会繁星演出季树音乐节首钢音乐节等特色品牌活动[1] - 音乐品牌矩阵成为激活城市夜经济提升文化获得感的重要载体[2]
老街焕新颜 烟火见文明 “商居联盟”助力特色街区抢抓发展机遇
镇江日报· 2025-08-22 23:38
项目定位与发展机遇 - 水陆寺巷文化商业街区抓住金色商圈发展机遇 整合社区商户居民三方资源打造历史街区宜居社区和文商旅融合景区[1][2] - 街区包含水陆寺巷经折巷白莲巷娄巷等地 覆盖1400余户居民和196家商铺 形成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商业生态[2] - 紧邻镇江第一高楼苏宁广场 与永安路美食街一路之隔 2024年下半年启动文商旅融合改造 新增墙绘打卡墙和彩色步道[2] 商业生态与招商进展 - 2024年吸引15家潮流餐饮企业和8家咖啡店等新商铺入驻 街区通过美食休闲地图提升吸引力[2] - 成立商居联盟首批包括24家商户代表和16位居民代表 商户涵盖桂桂茶五味砂锅等品牌[3] - 聘请5名街区商居发展观察员 为联盟提供专业指导监督建议和资源链接服务[3] 运营机制与政策支持 - 建立四大工作机制覆盖需求发现协商议事资源整合和联谊活动 保障联盟顺畅运行[4] - 获得京口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十余个政府部门政策支持 推动诚信经营协同发展理念落地[4] - 通过党建引领注入红色动能 重点繁荣街巷经济激发活力并传承文化基因[2][4]
百年中华巴洛克升腾冰城“新烟火”
消费日报网· 2025-08-19 02:45
旅游行业发展 -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 旅游消费同比增长超50% [1] - 街区商户入驻率从2021年不足50%提升至2024年95%以上 呈现"一房难求"局面 [8] - 哈尔滨已建立包含16片历史文化街区、958栋文保单位的完整保护体系 [13] 建筑保护与活化 - 哈尔滨市2023年10月出台政策 要求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规划引领、政府统筹、市场运作"的活化利用 [1] - 采用"修旧如旧"改造方式 入驻商户需遵循"最小干预"和"可逆性"原则设置广告标识 [4] - 中华巴洛克街区拥有国内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 建筑融合巴洛克风格与中式传统元素 [2] 商业业态创新 - 老字号张包铺日销包子近五千个 始创于1902年坚持现包现蒸传统技法 [5] - 百年老店老鼎丰从糕点店发展为集销售、冷饮、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 [8] - 引入麦当劳等现代品牌 其标志性装饰成为新晋打卡地标 [2] 文旅融合实践 - 打造2万平方米沉浸式体验街区"尔滨故事" 包含主题演绎、非遗展示等多元场景 [12] - 定期举办阳台音乐会等活动 6月28日设立为哈尔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 [12][13] - 街区划分三大主题街道:南头道街古玩、南二道街餐饮、南三道街文化创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