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

搜索文档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br/>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辽宁日报· 2025-06-25 01:29
粮食与农产品稳产保供 - 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33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00亿斤左右,推广优良品种和高产集成技术 [2] - 稳定生猪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130万头以上,智能化升级改造畜禽规模养殖场不少于200个 [2] - 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76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000万亩,治理黑土区侵蚀沟227条 [3] - 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加强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支持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4] - 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0万亩,提升蔬菜等农产品供应能力,支持深远海渔业设施和海洋牧场建设 [6] 农业科技与装备 - 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增加农机报废更新机具种类,拓展人工智能、数据等技术应用场景 [4] - 强化气象为农服务,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完成葠窝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和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 [4] - 构建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网络,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 [4] 农村产业与农民增收 - 重点培育海参、人参、梅花鹿等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不少于50家 [10] - 改造升级县域电商直播基地不少于40个,建设乡镇集贸市场60个,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万立方米 [10] - 扩大农民经营性收入,发展特色种养、民宿、手工作坊等项目,建设特色农业县、工业强县和文旅强县 [11] - 推进家政兴农行动,加强劳务协作,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实施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 [11] 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 - 建设农村供水工程300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50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30座 [13] - 推进5G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改造农村危房4000户,建设村级为农服务站点81个 [13] - 建设县域医疗重点专科40个,提升村卫生室3500所,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4] - 新增农村垃圾收集设施1.4万个、转运设施14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0%以上 [15] 乡村治理与改革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推进农垦集团化和农场企业化 [25] - 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资保供机制,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5] - 培育乡村工匠,培训高素质农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等1万名以上,选派科技特派团(组)160个以上 [24] - 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加强"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 [22]
数字浪潮中的乡土回响(中国道路中国梦)
人民日报· 2025-06-22 22:04
数字乡村建设进展 - 村级服务平台已覆盖全国8.2万个村庄 为1600余万村民提供服务 [2] - 农村网民规模达3.13亿人 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推动服务升级和技术进步 [3] - 当前我国已实现"乡乡通5G 村村通宽带" 数字化建设重点转向解决实际问题和增进福祉 [2] 数字化工具应用场景 - 小程序帮助新疆叶城县维吾尔族小伙实现核桃产销对接 将产品卖往全国 [1] - 四川古蔺县村民通过线上平台反映通信杆损坏问题 不到两天完成全部更换 [1] - 广西万村篮球赛期间 平台协助筹集款项和组织后援 相关帖子浏览量达4万多次 [1] AI技术赋能农业 - 开发针对农村场景的"小耕"AI智能体 提供农事咨询如花生追肥时间建议 [2] - 在多地开设"给乡亲们的第一堂AI工具课" 累计培训超11万人次 [2] - AI结合实时气象数据给出的农事建议 被农民评价"比农技站还快" [2] 数字乡村发展挑战 - 需构建"人人会用 时时能用 普遍适用"的乡村AI服务体系 [3] - 需要加快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 产品和服务 [3] - 数字技术要成为村干部的"智能外脑"和村民的"种地帮手" [3]
中国电信山东公司:筑牢数字新基建基座 引领万兆光网新时代
齐鲁晚报· 2025-06-20 07:41
数字中国建设与山东电信发展 - 公司充分发挥网络强国建设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推动新一代云网技术与数字化应用深度融合,构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脊梁" [1] - 公司抢抓"新基建"机遇,以光网建设为核心构建覆盖城乡的全光网络体系,实现从"千兆时代"向"万兆时代"跨越 [3] 农村光网建设与乡村振兴 - 公司启动"基础网络规模大建设"工程,采用ODN3.0、预制光缆等技术构建"端到端"全光网架构,使用户端平均下载速率提升至1.2Gbps,时延降低至5毫秒以内 [4] - 公司构建"1+3+3+N"的"数智乡村"体系,已建成50余个示范点,智慧养老平台成功预警300余次健康风险 [6] - 经过五个月攻坚,行政村千兆光网覆盖率达90%以上,支撑乡村教育、电商发展和"平安乡村"建设 [7] 万兆光网升级与技术创新 - 公司在济南、青岛等地完成50G-PON万兆网络升级改造,实测单用户下行带宽突破9700M,达到千兆网络传输速率的10倍 [9] - 采用FTTR+WiFi7技术实现全屋微米级信号覆盖,支持8K超清直播、VR/AR互动等智慧家庭场景 [10] - 在工业生产领域开展万兆工厂场景试点,支撑设备间实时高速数据交互,推动生产智能化 [10] - 在智慧教育场景开展万兆网络试点,满足校园网络大带宽、高并发、低时延需求 [10] 公司战略与社会责任 - 公司从"村村通宽带"到"户户享千兆",以光网和数智技术助推山东数字经济腾飞 [12]
山东联通援疆干部郝兆武的乡村振兴答卷
齐鲁晚报· 2025-06-17 07:38
当山东的晨曦初露,洒满渤海湾之时,喀什的夜空依旧繁星点点。2023年1月3日,郝兆武,一名山东联通的干部,怀 揣着对边疆建设的无限热忱,跨越千山万水,踏上了新疆这片辽阔而充满希望的土地。 初心如炬 一名党员的"疆"场誓言 "打造数字乡村标杆,让边疆共享数字红利。"这是郝兆武在中国联通第三批援疆号角吹响之际,以一纸沉甸甸的申请 书立下的庄严誓言。作为山东联通精心选派的党员骨干,他深知援疆工作不仅是业务上的支援,更是践行"两个维 护"政治使命的生动实践。有人问:"远离家人、扎根边疆值得吗?"他指着喀什团结村老乡点开数字平台时的笑 容:"你看,这就是答案。" 数字赋能 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飘扬 "让边疆农村插上数字翅膀,是我们的时代使命。"郝兆武站在喀什莎车县团结村的沙丘之上,目光如炬,望着远处正 在紧张调试信号塔的党员突击队,眼神中闪烁着山东汉子的坚毅与执着。他深知,在这片占祖国六分之一国土的广袤 边疆上,数字乡村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命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国之大者"的政治答卷。 每一次基层调研,他都把党的治疆方略讲成"百姓听得懂的故事";每一场推进会,他都全力推动"党建+乡村振兴"的理 念落地生根。正如他所说:" ...
赋能新农村 畅享新出行——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首站暨江苏如皋站启幕
经济观察报· 2025-06-17 03:24
活动概况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首站活动在江苏如皋启动,主题为"赋能新农村,畅享新出行",融合自然美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2][11] - 活动由工信部、发改委等五部委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机构牵头实施,江苏省及如皋市地方政府联合承办 [4][11] - 现场展出190余辆新能源汽车,覆盖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全场景,配套充电桩、金融维保服务形成"购车—用车"全链条生态 [13]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如皋市积极推动氢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建设中瑞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形成以斯堪尼亚、势加透博为代表的六大特色产业 [15] - 如皋入选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市,加快城乡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15] -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已覆盖所有乡镇,成为全国消费大省和示范标杆 [18] 市场成效与趋势 - 2020年启动下乡活动以来,累计发布10批推荐车型目录共500余款,目录内车型销量近1500万辆 [16] - 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搭建"线上下单—线下交付—售后跟进"服务闭环 [11] - 创新"汽车+非遗+科技"跨界模式,通过非遗市集、3C展销区推动新能源普及与乡村文化科技融合 [13] 产业链布局 - 活动覆盖整车制造、充电基建、销售服务、能源供应全产业链环节 [19]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分别发布乡村消费市场、充电桩建设专题报告 [21] - 东风、理想、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代表及中石化、南通交投等桩企代表参与发言 [23][25]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数字”红利润泽八桂乡村 智慧赋能绘就振兴画卷
央广网· 2025-06-14 05:34
数字乡村建设与文创产业发展 - 富川瑶族自治县通过"文创+直播"模式推动瑶族特色文创产品销售 文创产品包括扎染瑶族耳饰、瑶风镜子、瑶锦冰箱贴等纯手工制品 直播带货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2][4][5] - 返乡创业者利用新媒体展示传统工艺 如陈照文工作室通过慢直播呈现瑶锦织造过程 计划结合短视频吸引年轻观众 [5] - 富川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 2020年以来电子商务交易额累计达56.69亿元 连续四年突破十亿元 [7]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转型 - 富川农产品产业园电商孵化中心开展"新农人"培训 农民通过直播推广脐橙、特色美食和山水风情 形成"村播+"创新模式 [7] - 广西"数商兴农"行动成效显著 2024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9%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14.1% 新增2048个农产品网店和513个县域电商企业 [9] - 广西带货主播超7000名 累计直播127.3万场 同比增长33.7% [9] 智慧农业实践与效益 - 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投资1.07亿元 采用物联网系统实现远程管理 产量比露天种植稳定增长40%-50% [10][12] - 基地规划建设80个大棚 已试种近40个品种 产品销往广东、湖南等地 通过"五金"模式带动农民增收 [12][14] - 2024年基地带动农民打工超1.5万人次 创造230万元收入 扶持10多个致富带头人 [14] 广西农业现代化进展 - 广西设施农业年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 智能化农业项目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变革 [15] - 智能大棚技术解决作物依赖天气问题 实现全年稳定供应 对保障"菜篮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2][14]
筑牢数字乡村建设底座
经济日报· 2025-06-06 21:43
数字乡村政策规划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方向,旨在通过新要素激活农村主体、要素和市场,改变农业生产、治理和生活方式[1] - 政策目标包括2025年实现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提高、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1] - 我国已构建数字乡村建设框架,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通5G行政村占比超90%[1] 数字乡村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12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67.4%,涌现"透明农场""数字花卉""电商+网红"等数字化应用场景[2] - 东西部协作模式成效显著,如杭州余杭区通过技术、人才、资源输出支持四川苍溪县数字乡村建设[2] - 政务服务、教育、医疗等数字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数字乡村"一张图"智治模式逐步普及[2] 基础设施与农民赋能 - 需强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重点提升网络与信息服务供给水平,推动传统设施数字化升级及数据平台互联互通[3] - 涉农数据资源将助力智慧农业发展、乡村新业态壮大及治理效能提升,需探索适合乡村特点的可持续建设模式[3] - 通过优化数字资源供给、加强培训降低应用门槛,培育数字新农人,形成供需适配的良性循环[3]
沂蒙山有个“数字桃花源”:联通AI让小山村C位出道
齐鲁晚报· 2025-06-06 03:44
AI赋能乡村数字化转型 - 2024年大上峪村电商销售额突破2036万元,黄桃溢价超300%,游客量达4.2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连年上涨[1] - 山东联通通过铺设千兆光纤网络和部署AI感知系统,实现网速从几兆跃升至千兆,为智慧农业奠定基础[3] - 全村3700亩桃园部署1260个物联网传感器,AI模型实时分析气象土壤数据,黄桃优果率从65%跃升至91%,农资浪费降低18%,亩均增收上千元[4] AI驱动农业产业链升级 - 区块链溯源系统采集97类生产数据,生成不可篡改的数字档案,支撑品牌溢价300%[6] - AI视觉分拣系统以0.1秒/颗速度检测桃子,糖度误差≤0.5°,果径分级精度98%,商品化率从35%提升至89%,损耗率从23%降至7%[7] - 配套预冷库和真空包装线延长保鲜期5天,实现长三角18小时配送,带动62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8万元[7] AI助力农产品营销创新 - 农业直播AI培训培育12名新农人,"沂蒙二姐"系列视频播放量超500万,带动果园增收9.8万元[9] - "365天生长慢直播"实现286棵桃树3小时售罄,单棵最高拍出3888元,全村23家抖音店铺创造26个就业岗位[9] - 5G+8K多机位直播吸引132万网友观看,智能打卡点生成2800份个性化游记,社交平台话题阅读量破亿[12] AI守护乡村生态安全 - 无人机搭载双光热成像仪自动巡航16公里林区,AI模型实时分析火险,响应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8分钟[11] - 2024年累计预警37次,拦截3起重大隐患,护林成本下降65%,监控盲区彻底清零[11] - 智慧消防站结合气象数据和历史火点库,实现林火防控效率提升80%[1][11] AI激活乡村文旅产业 - AI生成超千份个性化游玩路线,实现错峰游玩,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5天增至3天[12] - 村级民宿入住率达95%,桃花酥等衍生品贡献37%营收,全村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万元,较改造前增长18倍[12] - 数字技术推动青壮年返乡创业率提升至29%,形成"白天采摘、夜间带货"的新农忙模式[13]
多措并举打造智慧农业好前景
经济日报· 2025-06-05 22:00
智慧农业发展趋势 - 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是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重要体现 [1] - 全球主要经济体加速布局智慧农业,如德国推进智慧养殖技术、荷兰深耕智能温室农业、日本发力小型智能装备研发 [1] - 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87.7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00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约15% [1] - 中央和地方政策支持智慧农业发展,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 [1] 智慧农业面临的挑战 - 中国农业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数据质量不高、智能技术普及率较低 [2] - 需要完善智慧农业支撑体系,包括政策顶层设计、金融服务体系、人才保障等 [2] 智慧农业数据体系建设 - 需要深化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整合,制定统一的农业数据采集传输标准,拓宽遥感、物联网、互联网等多元数据采集渠道 [3] - 加快构建跨层级跨业务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嵌入智能分析与动态风险评估模型 [3] -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李家坑村通过"田间智慧农业系统"智能调节灌溉量与施肥比例,提升农业作业精度和效率 [3] - 借鉴浙江"乡村大脑"数据平台模式,统一数据格式、语言体系,打通"数据孤岛" [3] 智慧农业发展路径 - 北方平原地区聚焦"无人化农场"建设,推进大型农机智能化改造,如北大荒集团建成16个无人驾驶示范农场,农机年自主作业面积达1.3万亩次 [4] - 南方山区丘陵地区侧重小面积农田精细化管理,推广适配山地的小型智能农机,如重庆伏羲农场的"鸿鹄T70"农机 [4] - 探索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培育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提升智慧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4]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印发—— 数字红利将惠及更多乡村
经济日报· 2025-06-03 22:08
数字乡村发展政策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部署9方面26项重点任务,目标到2025年底显著提升数字技术在粮食安全和防返贫中的作用 [1] - 明确2025年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 [1] - 政策延续"夯基础、拓应用、促融合、惠民生"主线,既巩固前期成果又前瞻布局"十五五",应对老龄化和县域经济转型挑战 [1] 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 - 2024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65.6%,网民规模3.13亿人,互联网已成为农村主要生活方式 [2] - 农村水利、交通、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速,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水平提升 [2] - 重点打造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商业可持续性强、居民感知度高的数据应用场景 [2] 农机装备数字化升级 - 农机装备存在高端智能与丘陵山区适用装备供给不足问题,将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 [2] - 推进5G、工业互联网、AI与农机装备深度融合,探索新能源动力系统创新应用 [3] 乡村数字治理体系 - 乡村数字服务平台快速发展,"一网通办"向基层下沉,形成防返贫监测、资产管理等数字化治理机制 [3] - 建设覆盖所有农村人口的防返贫大数据平台,升级原有监测系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3] - 需打通多部门数据壁垒,加快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 [3] 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 - 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水平,推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实施"网联优教"项目加快脱贫地区建设 [4] - 数字技术低成本导入城市优质教育、医疗、金融资源,远程教学平台共享城市课程,金融科技破解农户融资难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