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定:六万亩柿子迎丰收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0:13
果农们穿梭于果林间,熟练地采摘着果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永定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9月16日,位于永定区高头镇大岭下村的红柿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柿子树在阳光下舒展枝叶,饱满圆 润的柿子像一个个灯笼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果香四溢。果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果实,脸上洋 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今年种了三十亩的柿子,柿子的品质很好啊,柿子又大又红,深受市场的欢迎。"永定区高头镇大岭 下村村民江彩珍说,预计今年产值四十万元左右,靠着这些柿子,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定:六万亩柿子迎丰收 中新网福建永定9月16日电 (黄秋萍 范浩东)金秋九月,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迎来柿子丰收旺季。全区6 万亩柿子林褪去绿装、逐渐换上"红妆",尤其是核心产区高头镇,一万余亩柿树上橙红果实缀满枝头, 宛如千万盏灯笼点亮客家山村。这片毗邻"土楼王"承启楼与"土楼王子"振成楼的沃土,正以"柿子产 业"为纽带,串联起生态价值、文化魅力与百姓增收致富之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如今,小小的柿子已成为永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全区6万亩柿子林,年产5.8万吨,年 产值达1.2亿元;仅高头镇就有1万余亩种植面积,产值超 ...
清远市“乐游清新亲水户外运动线路”上榜“国字号”线路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6 07:52
行业政策支持 -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2025年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以释放户外运动消费潜力 [1] - 清远市"乐游清新亲水户外运动线路"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线路 [1] 区域资源禀赋 - 清新区拥有227个旅游资源单体 包括3个国家AAAA级和3个AAA级旅游景区 [1] - 区域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持续推动户外运动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 [1] - 2024年8月入选广东省全域打造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 [1] 产品体系特征 - 规划构建"泉水 湖水 山水"三大集群 重点发展"水立方"主题项目 [1] - 精品线路串联玄真峡谷嬉水乐园(漂流+溪降) 笔架山旅游区(峡谷漂流+溯溪) 古龙峡景区(12项世界纪录认证) 河中温泉旅游区(温泉康养) [1] - 古龙峡景区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集瀑布观光 玻璃平台和刺激漂流于一体 [1]
宁夏彭阳:林下经济点绿成金 走出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7:37
宁夏彭阳:林下经济点绿成金 走出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打开林下经济新空间,彭阳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国有林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 式,已陆续扶持培育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多领域致富带头人,通过流转经营、联合 经营等形式促进林下种养业全面发展,逐步形成林下中药材与林上山桃、山杏、柠条等林产品采集,林 下生态鸡、中华蜂养殖的立体复合生态产业体系,实现林地资源多点开花、多项收益。(完) 中新网固原9月16日电 (李佩珊 鲁治平)9月16日,记者走进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旱作梯田上的"七鸡战 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漫山遍野的跑地鸡与分布整齐的"鸡别墅"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独特的环形生态 产业链——在红梅杏树下养鸡,鸡粪成为林下经济产业的有机肥,让这片林地成为"绿色银行"。 这里是一个以生态鸡养殖为核心的产业基地,基地负责人曹龙是彭阳县团委兼职副书记、彭阳县振兴农 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便返乡踏上了创业之路,将外地先进农业发展模式带 回家乡,着力打造生态养殖基地,发展林下经济,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 谈及养殖生态鸡的初衷,曹龙的眼神中满是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与对农业发展的 ...
宁夏泾源: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 绘就振兴好“钱”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7:37
宁夏泾源: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 绘就振兴好"钱"景 中新网银川9月16日电 (记者 李佩珊)刚刚过去的周末,六盘山下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冶家村巧媳妇民宿客 房爆满,老板冶三成的笑容里满是获得感:"我们村子就在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出口处,位置好,客 人特别多。尤其是今年暑假,几乎每天都是满房,民宿营业额首次突破了百万元。" 坐落于六盘山东麓的泾源县,也是泾河的发源地,这里孕育了"泾渭分明"的奇观,也滋养出山清水秀的 六盘山森林公园、神奇秀丽的老龙潭、流泉飞瀑的胭脂峡等30余处自然人文景观。38.58%的森林覆盖 率,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3500个,夏季平均气温18℃的清凉,成为游客远离城市喧闹,寻找难得宁静的 理想去处。 今年,泾源县依托清凉生态资源,以引客、兴宿、稳就业、促融合为抓手深耕民宿产业,推动乡村旅游 从卖资源转向造体验、传文化,打破乡村住宿简陋朴素的刻板印象,让民宿成为群众增收的金钥匙。 为提升服务品质,紧邻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旅游村"冶家村还成立了旅游协会,鼓励民宿、农家 乐改造升级。通过协会统筹、政府奖补,服务愈发规范,今年,全村近3500人参与旅游服务,前8个月 综合收入超1300万元,人均 ...
新增诸城、峡山!“齐鲁天路”扩容延伸工程取得新突破
齐鲁晚报网· 2025-09-16 05:08
项目概况 - 齐鲁天路是潍坊市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 贯穿青州 临朐 安丘 诸城 峡山五县市区 规划总长687公里 主线320公里 串联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2个国家5A级景区和35个国家4A和3A级景区 是集自然风光 人文历史和乡村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线路 [2] - 项目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深受欢迎的十大自驾路线 并成功获评全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地方范例 [2] - 项目纳入山海城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重点推进 2025年以来以扩容延伸 提质增效和融合发展为方向系统推进建设 [2] 项目建设进展 - 扩容延伸工程取得新突破 将诸城市和峡山区纳入体系 构建串联五县市区总长687公里的南部山水民俗旅游环线 [2] - 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完成10处老旧文旅设施修缮 新建生态停车场35个 新改建旅游厕所102座 清理沿线垃圾40余吨 [3] - 高标准建成10处特色服务驿站 涵盖机车驿站 骑行驿站和公园驿站等多种类型 [3] - 沿线40个文旅项目总投资达140.6亿元 累计完成投资91.2亿元 其中4个项目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关注名单 [3] 运营数据表现 - 临朐沂山绿野仙踪项目实现营收2617万元 诸城障日山景区上半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3] - 联动各地举办乡村好时节活动10场 吸引游客32万人次 [4] - 建成15家三星级及以上民宿 上半年接待游客14.2万人次 营收642万元 其中青州雾岚民宿获评国家乙级民宿 [4] - 临朐石家河沙滩露营基地周边消费额同比增长超100% 安丘半亩山塘和山谷农舍形成民宿集聚效应 [4] 品牌推广活动 - 举办青州李清照诗词文化周 临朐朐这里玩主题推广 安丘桃花节 峡山大樱桃采摘节和诸城乡村文化旅游季等50场文旅活动 [4] - 与北京高德云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智慧化导航服务产品 完善景点信息 实时路况与周边服务功能 [5] - 举办劲动力全国车友自驾 第二届齐鲁天路机车嘉年华和潍坊市自行车挑战赛等活动 开展潍坊人游潍坊和跨市自驾联动 [5] - 组织开展齐鲁天路艺术创作大赛 以天路绘华章·艺术映山河为主题面向全国征集绘画 文学和音乐等艺术作品 10月底完成征集评选 11月进行颁奖展览 [1][5] 近期活动规划 - 10月7日-9日在安丘市青云广场举办蔬香齐鲁·山东蔬菜美食争霸赛 16地市代表队参与 同步开展全国农产品展销会 潍坊特色美食展销和非遗技艺展示体验等活动 [6] - 国庆长假期间沿线县市区推出国庆游天路系列文旅活动 配套门票减免和住宿折扣等惠民措施 [6]
一站式体验番禺乡村“靓嘢笋嘢”!番禺丰收节将在9月20日开启
南方农村报· 2025-09-15 10:32
活动概况 - 番禺区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于9月20-21日在番禺区华丰汇商业中心举行[4][5] - 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7][8][61] - 活动采用以"展"带"销"、以"销"同"乐"的举办理念[9][10] 展销内容与形式 - 活动以"5+1金秋消费季"展销形式举办 持续2天[16][17] - "5"指五大展销区域:番禺特色农产品展销区 番禺名优渔业展销区 番禺名优花卉展销区 "番禺+"帮扶农产品展销区 "番禺+"农业创新保险示范区[18][19][20] - "1"指设置户外烹饪品尝区 市民可一站式品尝最新鲜番禺农产品[28][29][30] - 现场展出胭脂红番石榴 黄金百香果 甜脆柿等特色水果 贝贝南瓜 红薯 灵芝等粮油副食 可乐猪腊肉 金沙酱酒 山茶油等帮扶产品 澳洲银鲈 麻虾 笋壳鱼 河豚 水鱼等名优水产品[23][24][25] - 各类农产品开展特惠促销活动[21] 文化体验与表演 - 展示广绣 灰塑等非遗文化产品 开设双皮奶 姜埋奶等传统食品制作节目[37][38] - 实现"买农产品 看非遗 学技艺"互动式体验 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38][39] - 由镇街文艺队 社区广场舞队 街舞协会等村民团队开展农歌传唱 器乐演奏 广场舞等文艺表演[42][43] - 原生态表演让市民直观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43][44] 宣传推广与参与 - 邀请番禺本土网红团助力 包括乡村网红大赛金奖得主黄润华 新竞主播奖得主李嘉琪 新造剌秀传承人黄建姗 沙湾古镇负责人黎易思等[45][46][47][48][49][50][51] - 网红团带粉丝"云逛"丰收节 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沉浸式参与[52][53] - 活动旨在提振城乡消费 助力农货卖好价 让农民丰收喜悦更灿烂[15]
川味烟火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9-15 07:46
三星堆博物馆文创产品表现 - 青铜啾和陶陶猪毛绒玩偶成为夏季最火产品 单日平均销售超800个 全网累计销售超30万个 [1] - 采取博物馆与文旅公司协同开发模式 博物馆提供文化资源 文旅公司聚焦市场转化 [1] - 拥有100多家供应商 产品品类年更新率达30% 持续推动创意更新 [1] 四川省文旅融合政策支持 - 出台《四川省文旅融合新场景项目实施细则》 加快红色文化游、工业农业游等新场景建设 [2] - 对优质文旅融合新场景项目加大支出力度 提供多元消费场景和丰富体验 [2] - 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6.82亿人次 游客总花费9125.05亿元 [5] 夜游锦江项目运营成效 - 成为成都夜间旅游新地标 接待游客约290万人次 实现营收约2488万元 [3] - 创新构建水、岸、街、坊、船五位一体消费新场景 串联商业文化旅游业态 [2] - 提供特色主题餐饮、旅拍、主题游线等服务 延伸夜间消费链条 [2][3] 李庄古镇景区特色运营 - 以景城融合、文旅创新、农旅共生为核心路径 策划超千场季节性主题活动 [3] - 通过深度体验让游客感受文化魅力 打造独特的李庄记忆IP [3] 绵竹年画村非遗创新 - 开发刺绣年画、金丝年画、陶板年画等千余种文创产品 布艺系列获评天府旅游名品 [3] - 年画产品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 上半年接待游客66万人次 旅游收入2.3亿元 [3] - 农文旅融合推动餐馆民宿、采摘研学等业态发展 [3] 六合丝博园工业旅游转型 - 国内唯一保存完整且持续生产百年的丝绸工厂 打造工文商旅研深度融合模式 [4] - 改造10余处历史建筑为展馆剧场基地 推出杂技情景剧《东方丝源》 [4] - 2024年接待游客120.3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13.6亿元 其中集团旅游收入7000万元 [4] - 带动5万余人次研学实践 实现工业遗产活化利用 [4]
北京平谷桃香寻秘
经济日报· 2025-09-15 07:40
核心观点 - 平谷大桃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融合和产业升级,从传统农产品发展为高附加值品牌,实现产值增长和乡村振兴 [1][2][8] 产业基础与自然条件 - 平谷区三面环山且拥有微酸性沙质土壤,富含微量元素和独立优质地下水系,为桃树生长提供得天独厚条件 [1][3] - 当地雨热同期气候使6月至8月成为大桃成熟关键期,核心栽培品种达40多种,涵盖四大系列200余个品种 [3] 科技种植应用 - 天空地一体化智能果园通过无人机喷洒、无人车作业及传感器监测,实现水肥气象病虫害实时管理,人工用量减少50%以上 [4] - 卫星遥感和智能分析平台支持桃树长势追踪与果实全程溯源,确保从枝头到餐桌的安全性 [4] 文化价值延伸 - 文创品牌"吉电桃子"开发桃元素饰品及文创产品,桃贴工艺可定制"福""寿"等图案,形成10系列1000多种图形设计 [5][6] - 桃花节、乡村艺术节等文旅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桃园成为旅游打卡地及乡村振兴新舞台 [6] 销售渠道升级 - 2024年刘家店镇通过电商直播销售大桃1800万斤,达传统批发销售量的85%,官方小程序"福地丫髻山"及村播分院支撑线上推广 [7] - 全区大桃线上销售占比从2023年26.7%提升至2024年35.6%,总销量达1.1亿斤 [7] 产业链拓展与经济效益 - 开发桃胶、黄桃罐头、桃花酒等深加工产品,并推出"桃花运势皂"等新潮衍生品,提升附加值 [8] - 2024年平谷大桃总产值超15亿元,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元,形成"农业中关村+物流+休闲"的产业融合模式 [8]
双向奔赴,粤桂协作加速跑
广西日报· 2025-09-15 02:02
产业帮扶 - 龙州县利用粤桂协作资源成立甘牛公司 构建以秸秆养畜和绿色循环为核心的奶水牛产业发展模式 打造全产业链[7][8] - 甘牛公司每年收储加工饲料6万吨 带动1500多户村民参与秸秆收集 帮助农户实现增收超过1400万元[9] - 公司采用"保证金+保底回收"代养模式 农户每代养一头牛保底收入达1600元 目前已回收263头奶水牛[9][10] - 园区提供102个就业岗位 人均月收入超过4000元 通过土地租赁每年给农户带来租金92.78万元[11] 消费帮扶 - 田阳区累计建设"圳品"基地6个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3个 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4个[13] - "圳品"认证基地面积5180亩 年均销售额约4000万元 通过认证产品13个[13] - 开展产销对接活动30场 累计销售农产品1.2亿元 解决就业800人次 带动群众增收450万元[14] - 深圳企业通过消费帮扶模式采购农副产品 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14] 劳务协作 - "小梁送工"服务站累计推荐灵活就业岗位6万多个 发布用工信息5.5万多条[18] - 累计送工18.5万人次 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增收约2500万元 辐射带动全县务工增收约7800万元[18] - 与70多家企业和农业基地签订用工合作协议 旺季时日用工量超过1000人次[19] - 全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289.9万人[20] 农文旅融合 - 龙胜县拥有梯田22.8万亩 被誉为"世界梯田原乡"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2] - 马海村精品民宿累计接待客人1200人次 营业额收入达12万元[23] - 腾讯等企业参与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精品示范村 实现从"种粮食"到"种风景"的转变[22][23] - 经验做法在龙脊村、金江村等乡村示范推广 培育以村民为主体的本土人才队伍[24]
农文旅融合促农品热销
经济日报· 2025-09-14 22:39
农文旅融合政策推动 - 2024年7月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明确推进农文旅融合并深化游购一体和乡村特色文体活动[1] -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举办3000多场次带动农产品消费超300亿元且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9000亿元[1] - 当前行业存在农产品与文旅消费融合度不高 产品开发单一 品质参差不齐 品牌影响力不足等短板[1] 产品开发与品质提升策略 - 需开发差异化产品如茶叶产地打造采茶制茶品茶全流程体验 葡萄产地开发采摘酿酒美食体验项目[2] - 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并建立可追溯体系 同时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接待服务标准化水平[2] - 成都推出农家乐评级制度通过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提高整体服务水平[2] 品牌建设与推广措施 - 探索打造中国农业品牌公共服务平台 完善省级农业品牌目录并推动品牌目录成为消费目录[3] - 福建武夷山茶旅品牌通过统一规划宣传形成强大市场影响力 可打造江南米乡塞外果都等区域品牌[3] - 需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 利用社交平台通过短视频图文攻略等方式吸引潜在游客和消费者[3] 行业发展前景 - 农文旅融合是提振消费重要途径和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随着城乡融合加速将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3] - 需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 持续培育消费新增长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