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出口东盟货物九成零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6-11 23:21
广东-东盟贸易与供应链合作 核心观点 - 广东与东盟贸易合作进入战略机遇期,双方在供应链、产业互补、投资等领域深度合作,2024年广东与东盟贸易额占中国对东盟贸易的五分之一 [3] - RCEP全面生效三周年推动广东对东盟出口90%货物实现零关税,服装、电子、家电等品类爆发式增长 [2]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覆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预计进一步降低关税壁垒 [8] 产业互补与投资 - 广东与东盟签约7个合作项目,金额超31亿美元,涉及农业、矿业、文旅等领域,包括印尼广青镍钴湿法冶炼项目等 [3] - 印尼经济占东盟总量40%,资源丰富但工业薄弱,广东制造业与科技创新能力领先,形成产业链互补 [3] - 广东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优势突出,东盟在资源、劳动力、区位方面具备比较优势 [4] 贸易数据与市场潜力 - 2024年中国与印尼双边贸易额达1500亿美元,中国连续16年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 [5][10] - 广东企业对印尼汽车零部件市场兴趣浓厚,计划提升研发投入与本土化生产 [5] - 马来西亚电商需求旺盛,广东可依托制造业资源成为其跨境商品供应中心 [10] 供应链深化方向 - 未来合作聚焦区域化布局、数智化融合、绿色化转型三大趋势,需加强产业、技术、规则、标准、人才协同 [7] - 柬埔寨建议广东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电子组装、服装制造和物流,享受区域性免税准入 [7] - 泰国通过eWTP免税区及"泰国4.0"战略降低贸易成本,1500泰铢以下进口商品免征关税 [8] 本地化与跨境电商策略 - 马来西亚蜡染服饰品牌通过本地化设计、语言客服及网红营销,转化率提升40% [9] - 跨境直播需结合定制化产品,技术赋能与本地化团队是开拓东盟市场的关键 [9] - 马来西亚凭借区位、政策、产业优势,成为中企进军东盟的"黄金跳板" [10]
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见效的突破重点与对策
第一财经· 2025-06-11 04:29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核心突破 - 自贸区3.0版覆盖全球四分之一人口、贸易总额近7万亿元人民币,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9大领域,首次实现标准技术法规互认和中小微企业普惠机制 [1] - 数字经济领域系统性构建数字基建"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框架,推动跨境光纤网络、数据中心互联及电子支付系统互操作性,引入无纸化贸易等高标准规则 [3] - 绿色经济领域设立8个优先合作方向,重点推动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碳市场等产业政策协同,强化清洁能源供应链韧性 [3] 制度型开放创新 - 达成最高水平标准技术法规互认机制,允许企业参与对方标准制定,联合开发合格评定程序,使电子电器产品检测结果等效性获得承认,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4] - 海关程序实现智慧化升级,广西凭祥口岸实现24小时无人化智能通关,货物放行和检验检疫效率显著提升 [5] 产业协同发展路径 - 传统产业巩固纺织、建材合作,数字经济领域建立电子商务培训中心等产学研项目,绿色经济领域鼓励中企投资东盟清洁能源项目 [5][6] - 推动新能源汽车等企业赴东盟打造产业集群,利用供应链互联互通规则构建区域价值链,增强抗风险能力 [6][8] 区域合作深化措施 - 建立联合应对机制共同抵御贸易单边主义,通过信息共享应对反倾销调查维护企业权益 [7] - 加速数字基建和绿色产业投资落地,扶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冲击 [7][8]
美媒涉华提问“挖坑”,泰外长不上套
观察者网· 2025-05-26 09:32
东盟供应链整合与中泰经贸合作 - 泰国外长玛里强调东南亚国家应通过深化区域及全球供应链整合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并开拓更大市场,东盟国家已在合作生产半导体等复杂产品[1] - 东盟官员认识到参与全球供应链的潜力,这将推动成员国关系深化和制造业优势共享[1] - 尽管71%泰国企业CEO担忧中国廉价商品冲击本土市场,但玛里认为中国产品进入有助于泰国经济,因消费者可获得更便宜商品[1] 中泰双边经贸关系 - 2024年中泰双边贸易额达1339.8亿美元,中国连续12年成为泰国最大贸易伙伴,泰国是中国在东盟第三大贸易伙伴[3] - 中国对泰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15-2023年投资流量从4.07亿美元增至20.18亿美元,存量从34.4亿美元增至126.57亿美元[3] - 2018-2024年中国在泰投资申请项目累计1941项,2024年达810项/1746亿泰铢,涵盖电子元件/电动汽车等领域,中国是泰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国[4]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 2024年中国-东盟贸易总值9823.4亿美元(增长7.8%),其中中国出口5865.2亿美元(增长12%),进口3958.1亿美元(增长2%)[4]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将签署升级议定书,被视为维护自由贸易与开放合作的重要进展[4] - 经济学家萨克斯指出东盟与中国经济深度绑定,若被迫选边应选择邻国中国,脱离现有经济关系难以想象[4][5]
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迈入新阶段
经济日报· 2025-05-25 21:48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 - 中国与东盟全面完成自贸区3.0版谈判,标志着双边经贸合作进入新阶段 [1] - 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6.9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占中国外贸总额15.9% [1] - 自贸区3.0版将大幅削减贸易成本,提升便利化水平,未来贸易额有望突破万亿美元 [1] 全球贸易与区域经济影响 - 在当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挑战背景下,此举释放支持自由贸易的强烈信号 [2] - 为全球贸易注入确定性,增强市场信心,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2] - 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提升整体竞争力 [2] - 通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如港口、物流园区)和信息技术提升通关效率 [2] 重点合作领域 - 数字经济领域聚焦电子商务、数字支付、跨境电商等技术创新与应用 [3] - 绿色经济领域加强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利用及节能环保技术合作 [3] - 双方将共同探索数字经济时代的贸易投资规则 [3] 东盟国家机遇 - 中小微企业将获得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和区域业务拓展空间 [4] - 政府将出台政策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4] - 促进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提升民众生活质量 [4] 自贸区发展历程 - 2002年启动建设,2010年全面建成1.0版(90%以上税目产品零关税) [4] - 2015年达成升级协议,2019年实施2.0版 [4] - 2021年提出3.0版建设,2022年11月启动谈判,2024年10月完成 [4] 战略意义 - 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制度性保障 [5] - 深化经济合作加速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6] - 未来双方将推动3.0版成果落地,开创区域合作新未来 [6]
和评理|中国—东盟自贸区再升级: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促繁荣
搜狐财经· 2025-05-23 13:14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核心内容 -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全球最大自贸区之一 覆盖人口超20亿 GDP总额超22万亿美元 自2010年建成以来90%以上商品实现关税减免 [2][4] - 3.0版新增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供应链互联互通等9个章节 扩展电子商务 绿色技术 可持续基础设施等新兴领域合作 [2][5] - 减税政策覆盖更多商品和服务 进一步降低贸易壁垒 促进跨境贸易 强化半导体 药品等关键行业供应链稳定 [2][5] 谈判背景与意义 - 谈判于2022年11月启动 历时近两年完成9轮正式谈判 在区域关系紧张和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成果来之不易 [3][6] - 升级版自贸区瓦解外部力量分化企图 为区域和全球贸易注入确定性 提升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能力 [3][8] - 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自贸区升级使该地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增长引擎 [9][10] 合作领域扩展 - 深化文化 教育 旅游交流 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和投资流动为经济复苏提供路径 [2][5] - 全面扩展新兴领域和新质生产力合作 为构建中国—东盟超大市场提供制度保障 [12] - 双方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 朝着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进 [10][11]
东南亚华侨华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拓广阔合作空间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06:06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双方将推进签署批准程序 推动年底前正式签署升级议定书 [1] - 谈判契合区域发展需求 将为中国与东盟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带来广阔空间 [1] 绿色贸易与标准对接 - 马来西亚将东盟主题定为"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与3.0版谈判中包容、现代、全面、互利的理念一致 [2] - 建立稳定、透明、互信的区域合作机制 有助于企业制定长期规划 大胆进行投资与创新 [2] - 绿色经济合作及标准对接互融 未来区域内环保标准和认证体系实现互认 将形成统一协同的绿色贸易平台 [2] - 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的互融互通 将大大提升供应链效率 减少贸易壁垒 [2] 贸易便利化与供应链优化 - 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的推进 将进一步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3] - 泰国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构建包含电路板、橡胶轮胎等配套产业的供应链体系 吸引企业投资 [3] - 政策红利释放下 泰国华商中心将迎业务高峰 未来以"政策导航+资源嫁接"服务助力企业对接 [3] 企业国际化布局 - 3.0版谈判将推动更多中国企业以东盟国家为跳板开拓海外市场 [3] - 企业国际化布局、跨境投资等业务需求将增加 谈判为行业带来更明确的发展预期与市场信心 [3] 数字经济合作 - 3.0版谈判突破货物与服务贸易局限 将供应链互联互通、竞争和消费者保护等纳入合作范畴 [4] - 东盟国家互联网普及率差异显著 3.0版落地将助力破解"数字鸿沟"难题 [4] - 柬埔寨与中国数字合作已让当地民众享受线上打车、扫码结账等便捷服务 本土支付工具实现跨境消费场景应用 [4] - 电商平台蓬勃发展 为柬埔寨中小企业打开全球市场窗口 外卖配送、数字化金融等新兴业态持续优化经济结构 [4]
专访云南省精品咖啡学会理事何飞飞:今年云南咖啡价格创历史新高,可考虑深度融入中国—东盟超大市场丨全球农业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00:05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于2022年11月启动,历经近两年时间、9轮正式谈判,于2024年10月实质性结束,双方经贸部长共同宣布全面完成谈判 [1] - 中国—东盟自贸区取消90%以上商品的关税,咖啡及相关产品受益于低关税或零关税政策 [1][11] - 印尼曼特宁等东盟咖啡加工产品在中国市场竞争力有望加强,中国也可提供庞大的消费市场,双方形成互补 [1][11] 中国与东盟咖啡合作机遇 - 鉴于中国劳动力成本高,土地种植面积有限,可考虑在东盟国家种植咖啡,再出口至中国市场,既能带动当地就业,也可满足中国庞大市场需求 [2][11] - 可在云南口岸设立咖啡加工区,形成"东盟原料+中国加工"模式,降低中国国内供应链成本,促进东盟国家咖啡原料出口 [2][11] - 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为咖啡电商提供新机遇,利用中国技术优势为东盟国家提供可持续种植,助力东盟国家绿色经济发展 [2][11] 云南咖啡产业现状 - 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8%以上,但产量仅占全球的2% [2][10] - 云南热区具有光照充足、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等适宜种植精品咖啡的自然条件,但当前种植品种主要依靠国外引进 [2][10] - 云南咖啡约80%的咖啡豆用于出口,国内缺少规模化的咖啡企业,精深加工环节跟不上 [7]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历程 - 云南咖啡产业规模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952-1965年起步阶段、1966-1979年相对停滞阶段、1980-2005年提速阶段、2006年至今转型阶段 [5][6] - 2022年云南出台咖六条政策,旨在提升咖啡精品率、精深加工率,并对精品咖啡种植区、精品庄园进行认定 [3][6] - 在政策利好等因素作用下,2024年云南咖啡价格创下历史新高 [6] 云南咖啡品质与育种 - 云南咖啡目前主栽品种为卡蒂姆,种植面积占比在95%左右,冲泡后风味以坚果、柑橘和焦糖调性为主 [4][8] -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拥有中国最大的咖啡资源库,收集了10个种类952份咖啡种质资源,自主研发了"德热"系列品种 [8]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自主选育了"云咖1号"和"云咖2号"咖啡新品种,杯测分数超过86分 [8] 中国咖啡消费市场 - 中国咖啡消费势头受益于消费水平整体提升,百姓具有更强的消费能力和更多元的消费需求 [9] - 瑞幸咖啡等本土企业崛起,凭借价格优势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培育对咖啡消费的习惯 [9] - 中国咖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未来老年群体是有待挖掘的咖啡消费者 [9] 咖啡产业链特点 - 咖啡原料无法直接消费,加工链条长、环节多,包括采摘、脱皮脱胶、晾晒干燥、脱壳、烘焙、磨碎、冲泡等,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3][7] - 从全球范围来看,精品咖啡包括瑰夏等品种,价格远高于商业级别的咖啡豆 [3][7] - 云南咖啡精品化转型有助于提振咖啡豆价格,提高咖农的种植积极性 [3][7]
博时市场点评5月22日:三大指数调整,两市成交缩量
新浪基金· 2025-05-22 08:27
财政数据与市场表现 - 1-4月财政数据显示收入回暖、支出前倾、结构优化 政府债发行前置推动财政支出提速 基建相关分项支出改善支撑经济 [1] - 4月财政收入边际改善 税收与非税收入结构趋于平衡 土地收入出现回暖迹象 [1] - 沪深三大指数调整 两市成交缩量至1 14万亿 上证指数跌0 22%至3380 19点 深证成指跌0 72%至10219 62点 创业板指跌0 96%至2045 57点 [3] - 申万一级行业中仅银行(涨1 00%)、传媒(涨0 12%)、家电(涨0 04%)上涨 美容护理(跌2 03%)、社会服务(跌1 80%)、基础化工(跌1 70%)领跌 [3] 小微企业融资政策 - 八部门联合推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 支持符合条件企业新三板挂牌并转北交所上市 鼓励银行运用无还本续贷等方式提供接续支持 [2] - 政策通过增加融资供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维度系统性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短期缓解流动性压力 长期助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2]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 - 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谈判全面完成 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9个章节 [2] - 3 0版建设将推动双方在新兴领域合作 促进产供链深度融合 为构建超大市场提供制度保障 [2] 资金动态 - 市场成交额11398 75亿元 较前日下跌 两融余额18111 84亿元 较前日下降 [4]
建信期货股指日评-20250522
建信期货· 2025-05-22 01:37
报告类型 股指日评 日期 2025 年 5 月 22 日 研究员:黄雯昕(宏观国债集运) 021-60635739 huangwenxi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51589 宏观金融团队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summary# 每日报告 一、行情回顾与后市展望 1.1 行情回顾: 5 月 21 日,万得全 A 放量上涨,开盘震荡运行后有所上涨,午后调头回落, 收张 0.08%,超 6 成个股下跌。指数现货方面,沪深 300、上证 50 开盘后震荡上 行,午后有所回落,收盘分别上涨 0.47%、0.43%,中证 500、中证 1000 开盘回落 后有所回升,午后震荡运行,前者收涨 0.18%,后者收跌 0.23%,大盘蓝筹股表现 更优。指数期货方面,期货表现整体弱于现货,IF、IH、IC 主力合约分别收涨 0.41%、 0.49%、0.08%,IM 主力合约收跌 0.31%(按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为基准计算)。 研究员:聂嘉怡(股指) 021-60635735 niejiayi@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24070 研究员:何卓乔(宏观贵金属 ...
瑞达期货螺纹钢产业链日报-20250521
瑞达期货· 2025-05-21 09:23
螺纹钢产业链日报 2025/5/21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 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 项目类别 | 数据指标 环比 数据指标 | 最新 | | 最新 | 环比 | | --- | --- | --- | --- | --- | --- | | 期货市场 | RB主力合约收盘价(元/吨) +3↑ RB主力合约持仓量(手) | 3,061.00 | | 2169396 | +9067↑ | | | RB合约前20名净持仓(手) +14294↑ RB10-1合约价差(元/吨) | -87879 | | -24 | +1↑ | | | RB上期所仓单日报(日,吨) | 44087 | -7538↓ HC2510-RB2510合约价差(元/吨)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