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读东博:五大数字透视中国—东盟合作之“变”
新华网·2025-09-20 10:41

人工智能合作深化 - 东博会首次创设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 为史上最大单体主题馆 近200家高科技企业参展[3] - 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 推动"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发展路径[5] - AI技术深度融入展会场景 从展品展示升级为重要合作议题 反映技术发展速度与合作需求热度[4][6] 自贸区升级突破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完成谈判 首次构建覆盖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全链条合作框架[8][9] - 新版本涵盖9个重点合作领域 将从互降关税向共建标准规制转变 构建更便利贸易环境和更开放市场空间[9][10][11] - 东盟秘书长确认3.0版将推动经贸合作迈向新高度 特别是在电商 数字贸易和支付等新兴领域[10] 展会国际化扩容 - 参展国家从"10+1"扩展到60个 其中"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有33个国家参展[11][12] - 斯里兰卡担任特邀合作伙伴 巴基斯坦参展商连续六年参会 展会超越区域框架成为全球合作桥梁[12][13] - 在单边主义抬头背景下 中国与东盟通过东博会高举开放合作旗帜 深入融入经济全球化[14] 活动体系多元化 - 7天举办超100场各层次活动 涵盖政商对话 青年论坛和文化展演等多维度交流[17][18] - 广西将东博会打造为外交 经贸和民间交往三位一体的平台 成为东盟与中国互信合作的重要象征[18] - 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持续发挥增进互信 达成共识和建立机制的作用 构建区域"稳定器"[18][19] 企业参与度提升 - 3200余家企业参展 1万多家企业采购洽谈 外国企业占比38% 商协会和企业主导活动占比54.2%创历史新高[22] - 推出AI会展智能体实现精准商机匹配 构建"365天×24小时"线上经贸合作平台[23] - 企业主体地位突出 合作模式从"大象起舞"向"万马奔腾"转变 标志性工程与"小而美"项目协同发展[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