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界多极化
icon
搜索文档
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会谈
财联社· 2025-08-18 23:18
中印关系发展态势 - 中印作为总人口超过28亿的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展现大国担当 为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作出表率[2] - 双方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 各层级交往逐步恢复 边境地区维护和平安宁 印度香客重启西藏朝圣 关系呈现向合作主航道回归的积极态势[4] - 以建交75周年为契机 双方需树立正确战略认知 视对方为伙伴而非威胁 将资源投入发展振兴 探索相邻大国互尊互信 和平共处的相处之道[4] 合作框架与多边协调 - 中方愿秉持亲诚惠容理念 与印度等周边国家共同建设和平 安宁 繁荣 美丽 友好五大家园[6] - 印方坚持多边主义 致力于推动公平平衡的世界多极化 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性 支持中方办好上合组织天津峰会[9] - 双方将在金砖等多边机制中加强协调合作 深化政治互信 加强经贸领域互利合作 增进人文交流[9] 战略共识与地区稳定 - 印方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愿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9] - 双方认为中印关系保持稳定 合作和前瞻性符合两国利益 将为亚洲乃至世界提供最需要的确定性和稳定性[6][9] - 两大东方文明振兴进程相互促进 相互成就 需坚定信心相向而行 排除干扰拓展合作[6]
王毅:坚定支持巴方捍卫国家主权
观察者网· 2025-08-06 07:40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8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应约同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 莫林通电话。 王毅说,在习近平主席和卢拉总统战略指引下,中巴携手推进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命运共 同体,体现了中巴作为发展中大国致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共 同理念和责任担当。 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交换了看法。王毅说,中巴共同发表的"六点共识"为危机降温发挥了积极作用,共 同倡导成立的"和平之友"小组会同全球南方国家,发出客观理性声音,为推动对话谈判做出了积极努 力。俄乌已开启谈判,迈出重要一步。当前危机解决进程迎来关键时刻。中巴可继续保持沟通,共同努 力,推动"和平之友"小组进一步汇聚全球南方停火止战、劝和促谈的共识,为政治解决危机发挥作用。 阿莫林表示,巴中可进一步推动"和平之友"小组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停火止战,同时加大斡旋,推动双 方对话谈判。 王毅表示,中方坚定支持巴方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反对外部对巴西内政的无理干涉;坚定支持巴 方维护自身发展权益,抵制滥施关税的霸凌行径;坚定支持巴方通过金砖机制巩固全球南方团结协作, 推动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把关税当作武器打压各国, ...
“我们共享世界,也共担责任”
人民日报· 2025-07-30 00:09
历史纪念与国际合作 -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研讨会,德国各界人士高度评价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1] - 德国汉学家罗梅君指出中国在二战期间与盟国并肩作战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并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1] - 中国在二战期间接纳了来自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两万多名犹太难民,为他们提供生存与工作机会[1] -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恰普克强调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1] -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舒曼认为《波茨坦公告》标志着以规则取代武力的新国际秩序[1] 多极化世界与全球责任 - 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董事会主席比尔鲍姆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深刻地缘政治变革,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 - 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执行院长田亚明呼吁不同国家和地区从共同目标出发创造更美好世界[2] - 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主席拉鲁什主张各国应尊重差异,坚持包容与合作维护全球秩序[2] - 中国驻德国大使邓洪波表示中德、中欧应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2]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研讨会在德国举行
新华网· 2025-07-27 01:4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和历史议题,与公司和行业无关。因此,按照注意事项第4条要求,不输出相关内容。
想打仗?奉陪到底!德国彻底不忍了,中国给的3件法宝够对付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7-25 08:26
德国经济命脉与汽车行业 - 德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汽车、化工、机械是三大支柱产业,其中汽车行业70%以上依赖海外市场[5] - 奔驰在中国市场销量占比达33%,大众在中国市场份额接近50%,美国是德国汽车第二大客户[5] - 美国拟对欧盟汽车加征15%-30%关税,将直接冲击德国汽车业价格体系,可能导致亏损或退市[5] 中德产业合作深化 - 中国加快德资企业审批速度,宝马、大众新项目快速获批,放宽新能源车和智能制造领域合作限制[15] - 中国对高性能稀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德国成为欧洲唯一能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制造高端磁体的国家[19] - 德国在野党计划组织史上最大规模企业家代表团访华,双方在产业链和技术层面形成互补[21] 欧盟对美贸易反制措施 - 德国经济部、财政部、交通部联合提案,要求欧盟对美国新能源车、高端医疗设备、智能制造产品启动"对等性特别关税"评估[23] -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国家迅速支持德国提案,形成联合反制阵线[25] - 欧盟准备930亿欧元反制商品清单,瞄准美国痛点行业[35] 全球产业格局变化 - 德国汽车业面临结构性挑战,需重新平衡中美两大市场依赖度[5][15] - 稀土供应链变化使德国获得战略筹码,在高端制造领域地位提升[19] - 欧盟首次以统一立场对抗美国贸易政策,标志着全球贸易权力格局重塑[25][33]
葡萄牙学者:中欧深化合作为全球稳定作出贡献
新华社· 2025-07-24 13:39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中国与欧盟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经济总量三分之一 贸易体量超过全球贸易体量四分之一 [1] - 中欧建交50年来 双方始终以负责任方式在复杂国际局势中为全球稳定作出贡献 [1] - 中欧通过对话和相互尊重处理分歧 维护合作大局 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1] 中欧经济合作趋势 - 欧洲国家领导人寻求通过与中国深化经济合作应对来自美国的贸易打压 [1] - 欧洲应考虑自身长远利益 减少外部压力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1] 绿色能源与技术合作 - 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 绿色能源开发 可持续造林等方面创新进展迅速 [2] - 欧盟与中国加强技术合作与投资互通 有利于双方实现绿色转型目标 [2] 经济文化关系发展 - 欧中应坚持文明互鉴 推动双边经济文化关系进一步深化 [3]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证监会发布· 2025-07-24 07:40
中欧关系发展 - 中欧建交50年来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既成就彼此又惠及世界 重要经验是相互尊重 求同存异 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1] - 中欧都是主张多边主义 倡导开放合作的建设性力量 国际形势越严峻复杂 中欧越需加强沟通 增进互信 深化合作 [1] - 中欧关系不针对 不依附 不受制于第三方 双方需深化战略沟通 增进理解和互信 树立正确相互认知 [2] 中欧经贸合作 - 中欧经贸关系本质是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应实现动态平衡 中国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将为合作提供新机遇 [3] - 中欧要深化绿色和数字伙伴关系 促进相互投资合作 欧方需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 克制使用限制性经贸工具 [3] - 欧方表示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 欢迎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兴业 双方合作规模和深度不断拓展 [5] 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 - 中欧要共同维护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规则和秩序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4] - 中欧需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支持政治手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中方愿与欧方加强协调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成功 [4] - 欧中要共同坚持多边主义 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应对全球性挑战 解决地区热点问题 [5]
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会谈:两国关系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干扰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14:06
中印关系发展 - 当前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单边保护主义和强权霸凌行径带来严峻挑战,中印作为毗邻而居的两大东方文明和主要新兴经济体,关系的本质是如何和睦相处、相互成就 [4] - 去年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喀山会晤达成重要共识,为中印关系改善和发展指明方向 [4] - 今年是中印建交75周年,中印关系保持改善发展势头,来之不易,值得珍惜 [4] - 两国关系有自身历史逻辑和内生动力,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干扰 [4] 合作方向与理念 - 双方应相互信任而不相互猜疑,相互合作而不相互竞争,相互成就而不相互消耗 [4][5] - 中方愿同印方共同努力,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体现新兴发展中大国战略远见 [5] - 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莫迪总理主张"天下一家",这些理念彼此相通 [5] - 中印都支持多边主义,希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5] 具体合作领域 - 中方愿同印方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全球产供链稳定和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 [5] - 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携手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 [5] - 印方愿从长远角度看待对华关系,以两国建交75周年为契机,聚焦利益共同点,深化互利合作,增进人文交流 [6] - 双方应努力积累双边关系中的积极因素,避免分歧成为争端,防止竞争变成冲突 [6] 多边协作与地区稳定 - 印方坚持战略自主,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愿同中方加强在多边领域协调配合,推动建立多极世界 [6] - 印方全力支持中方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办好峰会 [6] - 双方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舞台加强协作配合,推动中印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5] - 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5][6]
新闻分析|看特朗普“变脸”,俄罗斯为何“很淡定”
新华社· 2025-07-11 14:08
美俄关系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与北约达成协议,将向北约运送援助乌克兰的武器,北约将全额支付这些武器的费用 [1] - 特朗普对俄罗斯态度突然转变,从月初与普京通话后抱怨"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到几天后公开表示对普京"很不满意" [1] - 俄罗斯对特朗普态度转变反应"淡定",认为特朗普已意识到解决乌克兰问题比预想的更艰难 [1] 俄美外交互动 - 俄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马来西亚举行会谈,确认双方寻求对话与合作的"共同愿望" [2] - 美方对俄方未能展现更多灵活性感到失望,但对其提出的通往和平"新想法"表现出兴趣 [2] 俄罗斯战略立场 - 俄罗斯对特朗普反复无常的风格习以为常,认为其言论多为"秀强硬"而非实质威胁 [2] - 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核心诉求始终是反对西方援助乌克兰,消除乌克兰对俄地缘安全威胁 [2] - 俄罗斯认为美国从未真正放弃遏制俄罗斯的政策,将消除来自北约的安全威胁作为优先任务 [3] - 俄罗斯外交政策强调消除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迫使其放弃霸权野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