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转角遇到“你好”(环球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5-11 22:30
商贸与文化融合 - 秘鲁青年通过中文社交应用运营账号并销售羊驼毛玩偶等产品 吸引中国网友关注 [1] - 当地商家积极学习中文 使用中文教材并临摹汉字 计划未来赴中国发展 [1][2] - 中文能力成为秘鲁青年就业重要加分项 许多学生选择在中资企业实习 [2] 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 - 孔子学院推动中文教育 秘鲁学生学习中国诗词并接触"一带一路"等双语概念 [2] -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如电视剧、音乐)吸引秘鲁青年 [2] - 教育机构目标培养"文明解码者"而非仅语言使用者 强调跨文化交流能力 [2] 经济与基建合作 - 中秘合作覆盖矿产、能源、农业领域 中国技术助力当地水稻产量提升 [2] - 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秘鲁绿色海岸公路及钱凯港等基础设施项目 [3] - "清洁能源""智慧农业"等中国发展概念在秘鲁青年中引发讨论 [2] 民间互动与愿景 - 秘鲁商家通过中文学习计划表系统提升语言能力 目标赴华旅游 [2] - 两国文化符号(如纳斯卡地画与汉字)在民间交流中自然融合 [3]
亩产增收6000元+全年多轮采收:智慧农业带来真金白银
央视网· 2025-05-11 09:44
连云港市吊蔓西瓜种植 - 采用"吊蔓种植"技术 将西瓜接穗嫁接在南瓜根茎上 利用南瓜再生根系定植 [3] - 相比传统种植 密度更大 产量更高 节省空间 提高土地利用率 [3] - 提升西瓜品质 皮更薄 甜度高 卖相好 [3] - 预计5月中旬第一茬收获10000斤 每亩收益比传统模式提升近6000元 [5] 沙洋县智能番茄种植 - 番茄采用半封闭无土栽培技术 用岩棉块和椰糠代替土壤育苗 [9] - 利用熊蜂自然授粉 每株根部固定专用滴头 水肥一体化系统实时监测调节 [9] - 番茄藤蔓高约5米 可实现每年底至次年6月持续出果 [7][11] - 果实饱满 主要销往上海 深圳等一线城市 [11]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西瓜种植需严格把控温度 光照 肥料等培育条件 [5] - 番茄种植采用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与养分 实现精准水肥配比 [9] - 两地均通过立体种植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3][7]
良种、良法、良机护航夏粮丰收 居民“菜篮子”“果盘子”满满“科技范儿”
央视网· 2025-05-10 08:07
山西朔州市应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 山西朔州市应县推广2 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通过选取适宜品种和调整种植技术实现稳产增收[1] - 合作社运用新技术和新机械进行试种 结合良种 良法 良机提升农业增效[3] - 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16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85万亩 已播种玉米65万亩 预计5月底完成全部种植[5] 江苏连云港市吊蔓西瓜种植 - 连云港市采用"吊蔓种植"技术 将西瓜嫁接在南瓜根茎上 提高种植密度和产量 节省空间并提升品质[6][8] - 吊蔓西瓜皮薄甜度高 预计5月中旬第一茬收获10000斤 每亩收益较传统模式提升近6000元[10] 湖北沙洋县智慧番茄种植 - 沙洋县番茄种植基地采用半封闭无土栽培技术 使用岩棉块和椰糠育苗 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调控[11][13] - 番茄可实现每年底至次年6月持续出果 良品率达95%以上 主要销往上海 深圳等地[15][16] - 当地以土地入股模式带动村集体增收 创造30多个就业岗位 智慧农业销售渠道已步入正轨[18]
“大咖”进小院 土中话农桑——“首都科学沙龙”汇聚科技小院“同行者”
中国新闻网· 2025-05-09 08:39
科技小院发展现状 - 北京科技小院是北京市委统战部围绕乡村振兴打造的科技帮扶综合平台,2018年以来已建成113家 [2] - 科技小院通过"产学研政"跨界合作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目前已举办4期"首都科学沙龙"活动 [2] - 顺义兴农天力合作社通过农机作业等服务带动6000多户农民增产增收 [2]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科技小院引入中国农业大学农机专家,帮助村民选择性价比高的智慧农业技术产品 [3] - 智慧农业技术普及需降低使用门槛,预设复杂参数实现"一键式"操作 [3] - 建议建立政府企业成本分摊机制降低农户使用成本 [3] 现代农业产业转型 - 通州区苍上村引入架式无土栽培技术,草莓品种从1种增至29种,形成"五彩草莓"品牌 [3] - 部分大棚改种韭菜,棚间种植红薯和水果玉米,实现全年持续产出 [3] - 计划拓展农文旅研学项目,开发闲置冷棚田地,打造农业科技长廊 [4] 未来发展计划 - 科技小院将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 [4] - 计划将自身建设与重点人士培养相结合,发挥统一战线作用支持乡村振兴 [4]
从“经验种田”到“数据种地” 智慧农业为夏粮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央视网· 2025-05-09 04:29
农业科技应用 - 陕西汉中市122万亩水稻采用智能插秧技术 包括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插秧机 插秧误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 单机日作业量达40亩 [2][4] - 智慧育秧工厂通过机械化流水线运作 将育秧周期从40天缩短至18天 效率翻倍 全年可提供5000亩机插秧苗 同时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6] - 农业智慧管理平台实时收集数据 科学调度插秧时间和农业用水 提高农机使用效率 [8] 玉米种植进展 - 甘肃白银市利用北斗导航播种机进行玉米种植 播种进度超过90% 播种误差控制在2.5厘米 精准度提升80% 效率提高3倍 [10][12] - 高标准农田采用智能滴灌系统 通过小型泵房和电脑调控实现水肥精准供给 [14] - 白银市今年计划种植玉米180余万亩 [16] 小麦管理技术 - 山西临猗县使用植保无人机对27.43万亩小麦实施"一喷三防"作业 预计5月11日完成 6月上旬开始收割 [17][19][21] - 新疆喀什地区380万亩冬小麦进入抽穗期 其中巴楚县种植面积26.5万亩 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施肥 [23] - 当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 确保冬小麦稳产高产 [23]
邮储银行德州市分行:金融活水润泽智慧农业 助推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网· 2025-05-08 13:47
公司概况 - 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产值突破2亿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1] - 公司番茄种植全程可追溯,绿色无污染,糖度高、口感好,市场供不应求[1] - 拥有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文洛式智能玻璃温室,采用物联网、水肥一体化和无土栽培等新技术[1] - 生产基地被评为山东省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山东省高效特色农业育苗项目[2] 生产与技术 - 智能温室配备多种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信息,实现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1] - 番茄种植全程无农药,每天产量30吨,畅销北京、上海、大湾区高端商超[1] - 温室番茄藤蔓整齐排列,红彤彤果实挂满枝头,体现高科技栽培成果[1] 金融支持 - 邮储银行德州市德城区支行2024年4月发放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专项用于购买种苗和扩大生产[1] - 邮储银行德州市分行推出"惠农贷"等特色产品,降低融资门槛,提高审批效率[2] - 邮储银行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包括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等,助力企业全产业链发展[2] 行业动态 - 邮储银行德州市分行聚焦农业现代化,持续加大对智慧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2] - 该行通过"一对一"走访调研,精准挖掘涉农领域客户融资需求[2] - 截至2024年4月末,邮储银行德州市分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8.23亿元[2] - 该行连续4年在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中获评"优秀档"[2]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5-08 09:15
农业生产推进情况 - 黑龙江省旱田农作物已播4909万亩 水田已泡田4334万亩 [1] - 双鸭山市集贤县与黑龙江农垦系统协作 引进智慧化农机和先进种植技术 [1] - 集贤县与二九一农场合作签约面积达20万亩 预计全县全年粮食产量增加550万斤 [12]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气吹式精量播种机实现种子精确定位 播深和间距一致 保苗率提高 [3] - 播种机配备自动导航系统 与镇压机协同完成全流程作业 [3] - 农机安装作业监测终端 数据实时上传至数字指挥中心 实现远程参数调整 [9] - 移动式智能淋灌机配备18组旋转喷头 可通过手机远程操控 [15][18] - 植保无人机借助北斗导航定位 按预设路线自动作业 [25] 种植技术创新 - 采用"三五早播"技术 比普通种植提前4-5天 延长生长周期 [6] - 精量播种实现每亩5600株种植密度 成苗率高出2% [6] - 创新"一主四包"模式 整合村集体 农场 银行 保险和政府资源 [12] 智慧农业基础设施 - 德州市武城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率达99.8%以上 [20] - 磁县建设智能田间四情监测站和智慧灌溉站 18.6万亩小麦长势良好 [28] - 农田数据化决策平台实时显示虫情 苗情 墒情和气象信息 [23]
北大荒集团为端稳中国饭碗,筑牢春耕基石
新浪财经· 2025-05-08 04:32
春耕生产进度 - 截至5月5日,北大荒集团水稻泡田完成99.98%,春整地完成99.86%,水稻插秧完成0.58万亩 [1] - 旱田春播已播858万亩,完成超过34%,其中玉米播种完成超过68% [1] - 整体春耕工作预计在5月20日左右完成全部播种和插秧作业 [1] 智能农机应用 - 八五八农场1200余台插秧机全部安装北斗导航辅助系统,实现智能辅助插秧全覆盖 [3] - 无人水稻插秧机实现自动路径规划、转弯掉头、秧爪精准启停等全流程作业 [3] - 尖山农场公司利用智能农机管理平台实现机车实时定位,播种速度、匀度全程可控 [10] 水稻育秧管理 - 勤得利分公司实行技术人员包片包棚责任制,为种植户提供"跟踪式"服务 [4] - 农业技术人员每天检查育秧大棚温度、湿度,科学指导调温、调酸、控水等工作 [4] - 分公司印制技术手册和大棚管理指示牌,帮助种植户掌握秧田管理关键要点 [5] 旱田播种技术 - 梧桐河农场开展大豆种子包衣工作,包衣地块较不包衣地块平均亩产增加10% [8] - 二九一分公司开启玉米"昼夜播种"模式,24小时监测地温确保播在高产期 [8] - 牡丹江分公司推广"1247"高产栽培模式,预计亩均增产可达80公斤左右 [9] 精准施肥技术 - 柳河农场采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精量施肥,确保种子赢在"起跑线"上 [11] - 播前采用分层施肥技术,深层施肥在垄下15至17厘米处,浅层在10至12厘米处 [11] - 水肥一体化示范点建设如火如荼,滴灌管路统一铺设为粮食稳产丰产赋能 [10]
春耕:坚决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新京报· 2025-05-08 02:05
粮食产量与安全 - 2024年全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历史性增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0多亿斤跃升至当前水平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标准,实现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 [2] - 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2] 粮食安全战略 - 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2] - 强调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必须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2] - 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2] 耕地保护措施 -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4]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聚焦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目标 [4] - 加强耕地治理修复,特别保护黑土地资源,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撂荒地复垦 [4] 农业科技创新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5] - 推广无人机、北斗导航等智能装备,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5] - 在作物育种、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仍存在差距,需突破核心技术 [5] 种业与农机发展 - 种业是农业"芯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突破性品种研发 [5] - 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 [5] - 重点突破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领域短板 [5] 智慧农业推进 - 强化智慧农业顶层设计,集中资源补齐短板 [6] - 支持传感器、芯片、算法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智能监测、精准作业等技术落地 [6] - 加强智慧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 [6] 粮食减损行动 - 每年粮食浪费约3500万吨,占总产量6%,节粮减损等同增产 [7] - 实施《反食品浪费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推进全链条减损 [7] - 开展"光盘行动",构建粮食节约长效机制,增强全民节粮意识 [7] 农业现代化目标 - 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端稳中国饭碗 [8] - 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8] -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8]
托普云农:政策东风劲吹智慧农业赛道,多维布局抢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蓝海
全景网· 2025-05-07 12:50
政策机遇 - 农业强国战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为公司带来广阔成长空间 [1] - 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 致力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 [1] - 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 到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1] 公司优势 - 专注于智慧农业领域 能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1] - 技术层面精研智能感知、机器视觉、AI算法模型、农业大数据等前沿科技 [2] -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监测农情 用自主算法模型提供农事决策支持 [2] - 项目实施经验丰富 拥有众多成功案例 [2] 发展举措 -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 推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 [2] - 积极拓展市场 加强与各地政府职能单位、企事业单位、农业企业的合作 [2] - 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更多地区 [2] - 参与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