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兴趣引路 19岁小伙当上无人机飞手
央视新闻· 2025-05-25 06:02
无人机农业应用 - 19岁的职业无人机飞手肖银在重庆市梁平区使用无人机吊运水稻秧苗,作业面积已超过5万亩 [1][7] - 无人机操作被描述为"像打游戏一样有趣",吸引年轻从业者进入农业领域 [3] - 农用无人机技术已成为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中心与农业合作社联合成立智慧农业产业学院培养相关人才 [3] 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 梁平职教中心与两家农业合作社合作成立智慧农业产业学院,提供户外实践为主的农业技术课程 [3] - 职业教育课程涵盖无人机、拖拉机、旋耕机等多种农业机械操作技能 [7] - 毕业生通过成人继续教育(如四川农业大学)提升专业水平,目标成为复合型农业技术人才 [9] 新农人职业发展路径 - 从15岁开始学习无人机操作,19岁毕业时已成为技术成熟的职业飞手,获得老师"非常成熟的新农人"评价 [3][7] - 职业发展路径包括:在校实践获得收入和工作经验→掌握多种农机操作→学习无人驾驶插秧机等新技术→继续深造 [5][7][9] - 新一代农人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技术结合,认为农业"发展空间大,不比进厂上班弱" [11]
湖南拓良田提效益助增收
经济日报· 2025-05-24 22:20
5月的洞庭湖畔,湖南省益阳市南县金之香稻虾种养基地里,连片稻田青翠如毯。基地管理员周四喜拧 开闸门,汩汩清流顺着管道注入田间,"过去抽水要三四个劳力,现在'拧龙头'就能灌溉400亩地"。这 样的转变,正是南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南县 通过系统化破解"地碎、水缺、路难、效低"等瓶颈,近3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56万亩,粮食产能提 升10%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湖南如何建 好、用好、管护好高标准农田,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近年来,湖南通过统筹规划布局、统筹资金投入、统筹项目建设,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97万亩, 粮食产能亩均提升100公斤左右,亩均节本增效200元左右,为粮食产量稳定在610亿斤以上提供坚强支 撑。 建好:一体化联合改 走进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湘江村,纵横交错的现代化农田基础设施令人眼前一亮:12公里防渗灌溉 渠如同"毛细血管"贯穿田间,灌溉水利用率从55%跃升至85%,单亩进水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1小时;15 公里排水渠同步升级,排水效率大幅提升。同时,6公里机耕道与6条生产 ...
“智慧农业”点亮农旅融合发展 江上“菜篮子”将“流量”变“增量”
央视网· 2025-05-24 04:09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中坝岛新建50亩智慧大棚采用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科学种植 [6] - 智慧大棚种植西红柿、青椒、茄子、黄瓜等当季蔬菜且品相优良 [3] - 相比传统露天种植智慧大棚使每亩蔬菜产量提高30%收益增长约50% [11] 农业产量与经济效益 - 岛上原有4500亩露天菜地品种有限且产量低2025年3月起通过引入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实现增产 [8] - 智慧农业模式推动农户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11] 农旅融合产业发展 - 中坝岛利用江心岛独特环境吸引游客将蔬菜采摘发展为观光体验项目 [15] - 节假日高峰期单日上岛游客达2000-3000人需限流带动餐饮住宿需求增长 [17] - 政府补贴水上巴士("背篓轮渡")解决淡季蔬菜销售问题同时促进旅游业 [19][22] 销售与品牌效应 - 智慧大棚直接吸引游客采摘实现产销结合岛上蔬菜不愁销路 [12][13] - "蔬菜岛"知名度提升水上巴士既服务菜农又吸引游客形成产业联动 [22]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抢收变智收
河南日报· 2025-05-23 23:19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无人机通过多光谱传感器监测麦穗成熟度并精准识别倒伏区域,实现定向调度收割机和调整割台高度,每亩减损40斤以上 [1] -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配备气象服务站、水肥一体机、土壤墒情监测站等设备,可实时监测庄稼湿度、温度、虫情等信息 [2] - 手机应用可精准判断地块收割时机,效率提高三成以上 [2] 农机调度与共享机制 - 农机大数据平台和微信工作群实现"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农机共享机制,农户可快速匹配收割机械 [2] - 全县500多台装有卫星定位系统的收割机处于工作状态,加上未安装定位系统的设备,当天近千台收割机在田间作业 [2] - 收割机自带测产系统,帮助农户更准确预估收成 [2] 夏收保障与机械化闭环 - 为应对阴雨天气,配备履带式收割机并划定39个粮食烘干中心,日处理湿粮能力达3000余吨 [3] - 从收割到烘干入库实现全程机械化闭环,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3] - 合作社配备大型烘干机械,解决传统晾晒和储存问题 [3] 种植规模与政策支持 - 叶县为农业大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达96万亩 [3] - 当地将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全力推进"三夏"智收以确保颗粒归仓 [3]
打造“库车样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人民日报· 2025-05-23 21:56
来到库车市乌恰镇的甬库振兴村,站在高处远眺,湖面碧波荡漾,成群的野鸭在桥下嬉戏,一间间民宿 鳞次栉比。谁能想到,3年前,这里还是荒滩。 库车市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深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乌恰镇乌 恰一村这个曾经与戈壁荒漠为邻的小村庄,变成了"世外桃源"甬库振兴村。 夏日傍晚,甬库振兴村文化广场上响起欢快的麦西来甫乐曲,大家一起跳舞,释放劳作一天的疲 惫。"大家享受快乐时光,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能卖手工馕和刺绣,日子越来越热闹。"甬库振兴村 村民热孜完古丽·艾拜说。 库车市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育苗室内,工作人员 在仔细观察幼苗。 王红丽摄 库车市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技术员带领游客参 观。 王红丽摄 一大早,阳光唤醒了新疆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甬库同心村,艾力·克力木的电动车在村道上留下浅浅的 轨迹。这个身着浅蓝工装的汉子,如今有个新身份——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的技术员。"我现 在可是'科技农人'!"他笑着拍了拍工牌,"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草莓的生长数据!" 在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内,立体栽培架上,草莓鲜红欲滴,绿叶蔬菜长势喜人。无土栽培技术让作物"摆 脱"季节限制, ...
甘肃通渭:“双补”赋能农机驰骋 解锁乡村振兴动力密码
中国发展网· 2025-05-23 09:19
农机补贴政策实施效果 - 甘肃省通渭县推出"双补"政策,购机农户可同时享受省级和县级等额补贴,总补贴金额达购机价格的近40% [1] - 政策覆盖茎穗兼收玉米收割机等关键农业机械,例如一台总价25.8万元的收割机可获得9.14万元补贴 [1] - 2025年通渭县已拨付两批次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53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贴79万元,共补贴964户农户1546台(套)设备,补贴金额643万元 [1] 农机装备结构优化 - 补贴范围覆盖23大类146个品目,耕整地机械占比达47%,深松机、覆膜机等设备提升旱作农业效率 [2] - 草畜产业机械保有量增长10%,打捆机、青贮收获机促进种养循环产业发展 [2] - 丘陵山区适用设备如履带式收割机、小型植保无人机需求旺盛,有效解决山地农业作业难题 [2] 农机更新与智能化发展 - 通渭县开展老旧农机报废更新专项行动,去年完成723台更新,7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植保无人机成为更新主力 [2] - 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70%,计划试点推广农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机械等智能装备 [2] - 探索"合作社+农户"共享农机服务模式,目标2025年末机械化率突破75% [2]
“新农人”玩转智慧农业 农业生产有“智”又有“质”
央视网· 2025-05-23 07:48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 -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采用自动化育秧流水线进行中稻播种育秧 仅需几秒钟即可完成一个标准秧盘制作 [3] - 智能化育秧棚配备自动温湿度调控系统 可精准控制光照 通风和喷淋 使秧苗生长周期比传统方式缩短20天 [5][7] - 当地政府推广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 并组织农技人员提供田间指导服务 计划2025年种植中稻10 3万亩 [8][10] 无人机植保应用与职业发展 - 山东青岛平度市"95后"飞手徐素慧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 作业效率高且覆盖均匀 [14] - 徐素慧2024年作业天数达160天 累计喷洒面积1 7万亩 成为周边多个村庄的指定飞手 [20] - 农业无人机飞手等新兴职业快速兴起 新技术应用推动乡村振兴人才结构升级 [23]
宁阳:特色种植串起乡村振兴“金链条”
齐鲁晚报网· 2025-05-23 04:04
乡村振兴特色种植产业 - 山东泰安宁阳县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乡村振兴格局,泗店镇发展千禧果种植,蒋集镇发展丹参芍药种植,乡饮乡发展芦荟种植 [1][2] - 泗店镇后辛庄村利用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将闲置老木器厂改造为现代化种植大棚,种植绿色食品标准的千禧果,使用豆粕菌渣有机肥和地埋式滴灌管网,水肥利用率达90%以上 [1] - 千禧果种植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5个大棚仅需一人不到半天即可完成灌溉施肥,相比传统模式大幅提升效率 [1] 特色种植经济效益 - 蒋集镇丹参种植每亩收入7000元,白芍3年起挖亩产干货1500公斤,每公斤售价100元,与知名药厂签订订单种植 [2] - 乡饮乡库拉索芦荟单株重达30斤,每亩种植3000株,年收益3万元,已研发"芦荟π"系列饮品 [2] - 乡饮乡计划推行"公司+农户"模式,构建种植、研发、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种植 [2] 农业技术创新 - 泗店镇千禧果种植采用智慧农业技术,包括有机营养液精准滴灌、绿色食品标准管理等,产出果实糖度高、口感好 [1] - 新农人将农业新技术新理念融入种植过程,显著提升水肥利用效率和劳动效率 [1] - 特色种植产业从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质化方向发展,提升土地资源价值 [2]
北方及长江中下游等麦区陆续进入收获期
央广网· 2025-05-22 01:11
农业科技应用 - 山东德州陵城区使用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植保无人机进行小麦"一喷三防"作业 每架每天可完成1000亩地作业量 无人机具备精准定位 智能规划航线和自动避障功能 [1] - 德州农业部门推广自动伸缩式喷灌设备 可根据土壤湿度精准调控喷灌范围与水量 物联网监测平台实时监测土壤墒情 温湿度和病虫害数据 [1] - 山西侯马市应用抗旱微生物菌剂提高小麦抗旱能力 预计增产15% 同时使用大型自走式喷灌机和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 实现节水节肥和增产增效 [2] 农业生产效率 - 山东德州无人机飞手表示新型无人机下药量大 效果好 载重量大 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1] - 山西种植户反映大型移动喷灌可节省40%用水量 同时省时省力省钱 [3] - 江苏金坛区农机手每天可收割100多亩小麦 1700亩麦田预计一周内完成收割 [4][5] 区域农业生产情况 - 北方地区冬小麦进入灌浆阶段 长江中下游麦区开始收获 各地加大科技投入保障三夏生产 [1] - 山西南部冬小麦进入乳熟期 当地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应对干旱和干热风天气 [2][3] - 江苏各地小麦陆续成熟 开始大规模机械化收割作业 [4]
愿引进更多广州“智造”
广州日报· 2025-05-21 20:08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 东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2024-2025年被定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 [1] - 8个东盟国家驻港总领事馆11名官员及4家外国驻港商会代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交流活动 [1]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小鹏汽车展示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 获东盟代表团高度评价 [1] - 东盟代表承诺向本国政府和企业推介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合作机会 [1] 智能显示设备 - 视源电子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及交互智能平板产品获新加坡香港商会执行董事认可 [1] - 新加坡商会计划向会员企业推广视源产品 促进东盟国家智慧教室建设 [1] 智慧农业科技 - 极飞科技创立于2007年 是全球领先的智慧农业科技公司 [2] - 公司分销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 产品应用于70个国家和地区 [2] - 东盟代表团承诺推动本国企业与极飞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合作 [2] 区域发展规划 - 南沙区展示战略定位与区位优势 包括雨洪无人公交车站及全自动化码头 [2] - 东盟代表重点关注产业对接和港口物流合作机会 [2] 特别合作项目 - 中新广州知识城15年发展成就获新加坡驻港总领事高度认可 [1] - 新加坡承诺推介更多企业参与知识城发展项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