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辽宁凌源:以文体旅融合激发内需潜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8-25 17:12
作为经济发展与文化振兴的重要引擎,文旅融合正焕发出蓬勃生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 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 展体制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凌源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张兴在"2025美好中国行·聚焦凌源"媒体采风活动上介绍,依托红山 文化、化石、温泉、红色"四大文化"优势,凌源市构建"一区一廊一园"产业布局:北部以牛河梁遗址博 物馆和热水汤温泉度假区为核心,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南部沿青龙河打造生态风景廊道,串联主城区 城市公园体系。 有关数据显示,2024年凌源创新举办的"百合之约向往的夏天"凌源夜市集,客流量突破100万人次,拉 动旅游及相关产业消费3.3亿元。2024年,接待游客380万人次(朝阳域外游客占比35%),旅游总收入 15亿元。 来自旅游部门的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凌源市旅游人数同比增长29%,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4%。 张兴表示,未来,凌源市将深入践行"13631"工作思路,以更大决心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产品体系, 奋力谱写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新篇章。 在当前背景下,文旅融合不仅是培育消费新场景、激发 ...
曲江文旅: 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04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餐饮收入27,480亿元,县域旅游订单占比35%,Z世代特种旅游增长200%,银发族年均出游8次,亲子家庭博物馆/科技馆研学订单增长75%,民宿及露营订单占比提升至38%,非遗体验参与人次增长85% [3] - 全国5A级旅游景区358个,4A级旅游景区3200个,普遍面临购票人次下降、二次消费收入占比较低及经营性资产盘活问题,西安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2188万人次,同比下降2.8% [3] - 全国专业剧场及小剧场演出16.05万场,票房收入54.02亿元,西安市文旅演艺市场同质化竞争严峻,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 [3]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运营管理大唐芙蓉园·大雁塔景区(5A级)、曲江海洋极地公园(4A级)、大唐不夜城景区及西安城墙景区,并管理曲江池遗址公园等城市公园,核心演艺产品包括《鼓》《梦回大唐》《大唐追梦》《梦长安》及"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等互娱产品 [3] - 酒店餐饮业务包括唐华酒店、芳林苑酒店、唐华·华邑酒店及御宴宫餐厅、老字号餐厅,旅行服务业务涵盖赛事运营、商旅服务及线上商城 [3]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3,183.05万元,其中景区运营管理业务占比50.38%,酒店餐饮业务占比23.67%,旅游商品销售和电子商务业务占比17.98% [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531,830,484.19元,同比下降30.95%,主要因合并范围减少公建物业服务业务收入、票销类收入及专项活动收入减少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80,678.13元,较上年同期-187,014,250.84元大幅收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70,740,227.35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7,626,514.70元,同比增长96.09%,主要因收到大额回款冲回应收款项减值准备62,078,237.54元 [2][3] - 总资产2,866,738,053.55元,同比下降5.41%,货币资金103,125,315.39元,同比下降15.68% [2][10] 经营策略与创新 - 实施"1+3"主营业务组合(景区运营+演艺+酒店餐饮+旅行服务),推进"商旅融合""景演融合""主客共享""公园文创"运营模式 [3][4] - 优化存量演艺产品并推出《太白长安行》等6项新互娱产品,引进主题杂技剧《如梦长安》,餐饮业务创新"二十四节气时宴""十二月令花宴"及"长安八景宴" [4][5] - 启动知识产权战略,将13个核心景区商标纳入IP资产库,结合《长安的荔枝》热点推出"荔枝唐宴"及沉浸式打卡线路,品牌合作活动签约数量同比增长30% [6] 资产与负债结构 - 受限资产总额706,947,928.95元,包括货币资金5,647,146.93元(内保外债保证金)及抵押借款相关的固定资产614,047,021.87元、无形资产87,253,760.15元 [11] - 短期借款213,510,662.55元,同比下降2.20%,长期借款589,000,000.00元,同比下降9.94%,租赁负债56,402,974.44元,同比增长100.34% [10][11] - 生产性生物资产8,488,212.14元,同比增长176.31%,主要因生物资产增加,使用权资产81,379,137.16元,同比增长100.84%,主要因增加房屋租赁 [10] 子公司表现 - 西安曲江文旅景区管理公司净利润17,005,401.23元,无锡汇跑体育公司净利润3,853,940.36元,西安垣恒永安商业运营公司净利润3,070,496.96元 [12] - 温州雁荡山曲文旅游发展公司净利润-5,278,010.26元,西安曲江文旅酒店餐饮管理公司净利润-5,706,486.97元,西安曲江唐宴餐饮管理公司净利润-6,074,949.06元 [12] - 西安曲江唐邑投资公司净利润-7,006,310.50元,西安曲江芳唐投资公司净利润-8,050,334.43元 [12] 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 - 董事及监事变动:选举董世宏、苏宁为董事,贾晔为监事,骆志松离任董事,高瑞侠离任监事 [13] - 举办公益活动包括致敬城市奉献者公益观演、水域生态保护科普、巾帼风采活动及社区生活节,践行社会责任 [6] - 未制定半年度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无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3]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满足“诗和远方”新期待 旅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新华社· 2025-08-25 14:40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题:满足"诗和远方"新期待旅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新华社记者徐壮 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十四五"以来,我国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努力实现旅游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不断涌现,到"旅游+""+旅游"活力四射,再到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 求进一步得到满足……旅游业有力发挥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应有作用,旅 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绿茵场上人声鼎沸,赛场周边"一房难求",夜市小店烟火升腾……今年暑期,慕"村超"之名来到贵州榕 江的游客数量依然高涨。据当地统计,仅7月26日当天,这个西南小城吸引省内外游客超18万人次,实 现旅游综合收入1.88亿元。 诞生2年多来,"村超"持续红火,带动作用明显。它的故事,成为近年来旅游深度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 一个缩影。 从量上看,我国居民旅游时间、出游频次明显增加,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 ...
演艺、文旅、赛事……未来五年,温州消费潜力在哪里?
搜狐财经· 2025-08-25 04:45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 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 [4] - 消费市场热力持续提升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2] 消费政策与场景建设 - 市区体育场所可使用消费券 以旧换新补贴助力汽车消费 [2] - 全市建成1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服务248.9万居民 [5] - 持续开展"放心消费在温州"行动 覆盖近3万家单位 [5] 消费升级与品牌引进 - 三年引进300多个知名品牌与时尚潮牌 [5] - 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9.6% 家电零售额增长68.8% [5] - 限上餐饮和住宿增速位列全省第二 [5] 文旅与体育产业融合 - 雁荡山和楠溪江入选全省千万级大景区培育名单 [5] - 累计承办中国足协杯决赛等重大赛事百余场 [5] - 创新推出"一票通游"和主题线路 实现赛事流量向旅游消费转化 [5] 夜间经济与区域建设 - 南塘文化旅游区入选浙江首批夜经济坐标 [5] - 夜间经济活力指数跻身全国前列 [5] - 对标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求 [7] 发展机遇与挑战 - 消费能级跃升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7] -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消费领域应用有待深化 [7] - 消费场景创新有待加强 [7]
根植雪域沃土 西藏旅游:提炼文化精髓 打造文旅融合体验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8-24 23:41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提炼民族文化精粹并赋予当代表达方式 与核心景区特色内容结合打造文旅融合体验项目[1] - 公司推出文成公主簪花 牦牛迎宾舞 林卡体验等游客深度互动项目[1] - 深度发掘九大垂直自然带生物多样性资源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推出玉松岛下午茶 南峰大本营等生态旅游产品[1] - 联合西藏机场集团等战略伙伴发布进藏新产品 新游线和新玩法 涵盖雪山冰川 藏域村落和转山转湖文化体验[1] - 探索数字化发展新通路 通过乐游西藏平台聚焦游客需求 链接生态要素 完善全游程智慧服务供给 提高线上业务转化效率[2] - 产品升级资源打通 加速雅鲁藏布大峡谷北岸深度体验区 鲁朗花海轻奢度假带及巴松措户外项目建设[2] - 推进冈仁波齐 玛旁雍错5A景区建设 完善入境旅游服务能力[2] - 强化渠道整合与品牌建设 依托专业平台数据分析动态优化渠道策略 通过乐游西藏串联传统渠道与自由行市场[3] - 积极发挥出入境资质优势 在入境游回暖之际联合合作商推出高品质定制化产品[3] - 深度洞察行业政策 融入非遗和深度体验类文化元素打造差异化体验产品[3] - 把握对外开放政策机遇 助力西藏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3] 行业发展与区域合作 - 文旅产业是西藏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之一 在就业增收和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显著[1] - 旅游产业直接带动约13万农牧民从事旅游服务 人均年增收超过3万元[1] - 通过打造G318 G219沿线旅游经济带 红色寻迹和冰雪旅游 联动四川云南等藏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2] - 阿里冈仁波齐 玛旁雍错入境游业务在2025年快速增长[2] - 国内旅游经济以理性消费预期与积聚创新动能稳步进入多业态融合普惠型旅游新阶段[2]
雪域高原的活力密码
经济日报· 2025-08-24 21:54
文旅融合发展 - 山南市扎西曲登社区依托600多年历史的雅砻扎西雪巴藏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旅产业,打造"藏戏第一村"品牌和民宿群落 [2] - 社区民宿从2019年最初7户22张床位扩张至85户744张床位,2024年单户民宿家庭收入达111万元 [2] - 传统手工艺品牌"鲁古琼"采用纯手工技艺和植物染色,2024年收入300万元,带动28名当地妇女增收(含9名脱贫户),群众累计增收260万元 [3] - 2024年西藏全区接待游客6389万人次(同比+15.8%),旅游总收入746亿元(同比+14.5%) [3] 特色农业与清洁能源 - 桑日县葡萄种植基地自2011年建设,筛选威代尔、赤霞珠等6个品种,建成高海拔藏式帕竹酒庄,实现荒滩绿洲改造 [4] - 基地累计产出葡萄3000吨(产值超2亿元),葡萄酒200万支(销售额2000万元),支付群众务工工资超1700万元,辐射带动10个村就业 [4] -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累计培训农牧民2070名,提供长期岗位60个,用工超12.26万人次 [4] - 山南市发展清洁能源,华电西藏才朋光伏电站装机15万千瓦,年发电量超2.5亿千瓦时,可满足1.2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5] 低空经济与产业升级 - 西藏创博通航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落地山南市,一期投资1亿元建设5500平方米产业服务基地,拥有自主研发的飞行器核心技术 [6] - 公司通过建设地面保障网络、通信监测网络和低空航线网络,形成三维立体航空管控体系,应用于抗震救灾、森林灭火等领域 [6] - 2024年9月起组织近500名学生参加航空航天科普培训,设立山南市首个多机型CAAC无人机驾驶人才培训中心 [6] - 山南市已落地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等多个低空经济重要项目 [7]
贵州:数字引擎激活文旅产业新动能
新华网· 2025-08-24 01:56
智慧旅游服务升级 - 贵阳市旅游发展集团运营的“爽爽贵阳旅居”平台服务300余家商户,提供日租、月租、长租及套票等多元化产品,集成景区票务预订、旅行社产品及定制化小车小团服务,实现“住行游购娱”全链路数字化覆盖 [2] - “一码游贵州”3.0版上线,联动数字人“黄小西”和旅游行业大模型,实现全省A级景区线上购票全覆盖 [4] - 黄果树景区通过闸机人脸识别实现“刷脸”秒级入园,安顺旅游集团智慧旅游指挥调度中心通过1000余路监控与实时数据分析精准管理景点人流热力与摆渡车调度 [2] 技术驱动旅游场景创新 - 百花湖景区智能游船采用全自动航行、毫米级路线控制及电动驱动技术,配备360°无死角感知网络,可在50米外识别漂浮物和暗流并自动规划避障路径 [5][6] -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通过AI虚拟交互、全息投影与三维声场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试运营以来已上演超16100场演出,接待游客突破170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2万余人次 [7]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 - 贵州非遗数字资源库完成对蜡染、刺绣等10万余个非遗纹样的数字化采集,系统记录图案的文化语义和来源,其纹样设计应用于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45名贵州“村T”少年的民族服装 [8] - 贵阳文昌阁街区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历史文化数据库,精准梳理历史脉络,实现从表层展示到深层重构的文化保护与创新利用 [11]
以“一带一廊”为核心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攀枝花:阳光花城的文旅新表达
四川日报· 2025-08-24 01:53
城市发展目标 - 到2030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攀西风的世界级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1][5] - 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5] 自然资源禀赋 - 依托"六度"禀赋包括温度、湿度、海拔高度、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 [1] - 年均气温20.3℃ 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 [2] - 常年来攀康养人群达50万人次 [2] - 每年来攀竞训的国内外专业运动队超130支 [2] - 连续6年上榜"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 [2] 文旅康养产业升级 - 推动康养产业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 [2] - 促进康养与文旅、运动、医疗、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 [2] - 推出漫游山海湖、研学苏铁谷、探秘雅砻江、乐享漫生活4条特色文旅康养线路 [3] 民宿与乡村旅游发展 - 盐边县红格镇联合村建成投运和在建民宿达7家 [2] - 晓峰多肉民宿开张3个月入住率稳定在60%以上 [2] - 贤家村从事康养产业农户达400余户 单日最大接待能力1.5万人 [3] - 贤家村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 吸引周边务工人员2000余人 [3]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 - 兰尖社区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沉浸式文旅融合场景 [4] - 工业遗址活化利用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主体 工业文化遗迹等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4] - 攀钢郝大妈餐厅、兰尖铁矿、马家田尾矿库等工业遗产转型为文旅新地标 [4] 文化IP与影视推广 - 《火红年华》拍摄地提供沉浸式体验 [5] - 《驻站》在央视热播 首播收视率达1.8%创全国同时段第一 [5] - 影视剧带动百米钢轨生产线、老厂房、老机车成为打卡热门 [5]
奔赴山海之约 福建乡村旅游焕新生
新华社· 2025-08-24 00:33
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福建乡村旅游暑期持续升温 游客选择乡村度过假日时光 [1] - 文旅资源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 形成特色发展模式 [1][2][4] 东壁村旅游亮点与成效 - 2024年接待游客约240万人次 海景民宿和滩涂摄影为核心亮点 [1] - 村民通过民宿及餐饮实现增收 典型案例年收入超20万元 [1] 猴盾村畲族文化特色 - 2023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 旅游收入突破1000万元 [2] - 原生态畲歌与古民居吸引游客 形成独特文化吸引力 [2] 梧林村传统村落开发 - 2024年吸引海内外游客近200万人次 拥有132栋风格各异古建筑 [2] - 2017年起进行保护性开发 引入主题博物馆及剧本杀等新业态 [2][3] - 近30位青年返乡创业 形成多元文化体验项目 [3] 蟳埔村民俗文化出圈 - 2024年接待游客超过850万人次 以簪花围习俗为核心吸引力 [4] - 推出簪花旅拍等八大体验 带动文创餐饮民宿业态发展 [4] - 现有近300家旅拍店铺 日均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 [4] 乡村振兴成效体现 - 古老村落通过文旅开发重焕新生 从网红向长红转变 [2][4] - 当地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形成文旅带动增收的良性循环 [1][4]
山西吕梁以文旅融合赋能传统村落
人民日报· 2025-08-23 22:42
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 - 吕梁市将100个传统村落纳入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范围 保护和修缮古建筑及红色遗址[1] - 张家塔村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山西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1] - 孝义老城始建于北魏时期 已有1500多年历史 鹏飞集团参与建设总建筑面积超16万平方米[3]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 吕梁市将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列为全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号工程"[2] - 张家塔村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143.1万元 其中旅游收入23万元[2] - 孝义市2025年初至今累计吸引游客超55万人次 通过"百企带百村"行动激活民营企业运营动力[3]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 依托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景区和北武当山等自然人文景观深入挖掘文化资源[2] - 张家塔村成为电影热门取景地 建成汉服馆 精品民宿 研学基地和文创店[2] - 推动红色文化与传统历史文化传承保护 讲好黄河文化故事[1][4] 村民就业与收入提升 - 张家塔村村民参与电影拍摄每日收入80元 参与古建维修年收入6万多元[1][2] - 孝义老城项目创造商业 餐饮 住宿等就业岗位超1000个[3] - 吸引周边村民回村开设商铺创业 实现多业态并举发展[3] 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 按照"一村一品 一村一韵"差异化发展定位挖掘特色产业[2] - 孝义市建设智慧农业园项目 集高效农业 采摘体验 景观创意 教育研学为一体[3] - 举办面食争霸赛 广场舞大赛等系列赛事抢抓节假日旅游黄金节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