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度型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访谈汇总:82岁拜登患癌后又被爆隐瞒认知障碍
4月经济会议解读 - 消费结构性亮点突出:家电/家具/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19 9%-38 8%,金银珠宝类增长25 3%,短期关注政策受益消费赛道 [3] - 设备更新驱动投资增长:1-4月设备购置投资同比+18 2%(贡献率64 5%),制造业投资+8 8%,重点布局高端装备、AI等新兴产业配套设备供应商 [3] - 出口短期窗口期明确:4月出口同比+9 3%,关注6月前抢出口红利,但需警惕下半年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3] - 城市更新释放万亿级机会:预计年投资超万亿,优先布局智慧基建、绿色建筑、地下管网等细分领域 [3] - 政策加码聚焦"四稳":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加速落地,重点锚定科技研发、消费扩容、外贸升级三大政策支持方向 [3] 资本市场动态 - 外资持续重仓A股: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关注跨境金融产品及互联互通机制扩容机会 [3] - 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社保/保险/年金等年内净买入A股超2000亿元,低估值蓝筹(沪深300市盈率12 6)配置价值凸显 [3] - 政策催化并购重组:新版《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优先布局央企整合、科技龙头跨界并购标的 [3] - 期货市场国际化提速:关注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创新及跨境套利策略相关券商、期货公司 [3] - 港股联动效应增强:短期聚焦香港金融基建及中概股回流受益板块 [4] 智能制造装备升级 -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3 2万亿元,重点关注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技术突破机会 [7] - 工业母机需突破热误差智能补偿技术:AI实时监测与误差控制技术为关键投资方向 [7] - 国产工业机器人进入"软件定义性能"阶段:关注具备运动控制、感知决策等底层算法研发能力的企业 [7] - 新能源汽车装配自动化率仅25%-30%:具身智能技术将驱动千亿级增量市场 [7] - 造船业智能化需求爆发:智能装备可缩短30%以上制造周期,关注船舶制造产业链中的智能设备供应商 [7] - 中医药+AI融合加速:中医诊疗设备、AI辅助诊断平台、中药智能化生产设备成新增长点 [7] - 高危场景特种机器人需求刚性:消防/矿山/电力巡检领域智能化替代空间超千亿 [7] 沙特娱乐业发展 - 沙特娱乐产业2030年目标:预计贡献4 2%的GDP和45万就业岗位,重点关注政策驱动的产业链投资机会 [10] - 年轻消费力驱动本地娱乐爆发:33%的消费者计划增加户外娱乐支出,聚焦电竞、主题乐园等体验式消费场景 [10] - "娱乐+地产"融合模式增值显著:关注文化演出/活动带动的基建与房地产开发机会 [10] - 外资布局窗口期开启:优先布局水上乐园、VR乐园等29项细分领域标的 [10] - 沉浸式体验成新增长极:加码电竞场馆、探险旅游等差异化产品 [10] 前列腺癌治疗市场 - 前列腺癌治疗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市场20%-30%初诊即转移,五年生存率不足50%,推动早期筛查、精准诊疗及创新药物需求爆发 [8] - 创新药物研发加速:关注靶向治疗、激素疗法及联合用药技术突破企业 [10] - 诊断与个性化治疗成核心:优先布局高精度诊断设备、AI辅助病理分析及多模态治疗方案提供商 [10] - 中美市场差异蕴藏机会:重点关注本土化早筛技术、药物可及性提升及跨国药企在华合作 [10]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新机遇与挑战:以开放创新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北京商报· 2025-05-19 14:08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现状与机遇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走过6年时间 以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为标志 目前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1]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聚焦该主题 粤港澳三地嘉宾探讨增强经济韧性及应对贸易不确定性的策略 [1] 广东的深度融合举措 - 深圳成立四个金融合作专班 覆盖企业出海 金融科技 前海 河套 推动与香港合作项目化 清单化 [3] - 支持优秀深圳及大湾区企业赴港上市 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香港H股企业回归深交所 [3] - 加强香港金融监管部门合作 降低企业跨境交易成本 [3] - 大湾区城市协同发展黏性增强 香港澳门将作为中国企业出海基地发挥重要作用 [4] 香港的金融中心角色强化 - 香港发展"四个金融"领域 创新金融 绿色金融 民生金融 丝路金融 [5] - 通过18A上市规则吸引生物科技企业 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未来可服务大湾区7万家科技企业 [5] - 推动企业设立国际总部 提供PPP融资 国际专业服务 并打造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 [5] - 香港"超级联系人"功能因法律优势及专业队伍将更突出 助力内地企业出海 [5] 澳门的精准定位与互联互通 - 澳门定位"精准联系人" 聚焦9个葡语系国家市场 实现内外企业双向引流 [6][7] - 重点发展中医药大健康 现代金融 高新科技 文化体育四大产业 [7] - 计划10月完成数字澳门元核心系统 测试后与数字港元 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 [7] 开放创新应对挑战的共识 - 应对贸易战需强化双循环枢纽功能 扩大内需市场联动 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8] - 深化制度型开放 推进数据跨境流动试点 增强产业链韧性 [8] - 香港应稳住欧美市场 融合东亚 拓展"一带一路"合作 [8] - 大湾区需以国家战略确定性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打破利益藩篱形成统一大市场 [9]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证监会在深圳向全球投资者发出邀约
新浪财经· 2025-05-19 10:06
此外,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2024年以来新上市的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九成,先进制 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快速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2024年实体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1.6万亿 元,同比增长3.1%,超过800家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他列举的一系列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 的科技成色和创新动能不断提升,这反映了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效。 在他看来,制度型开放将为投资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接下来,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将始终坚 定,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按照制度型开放的部署要求,加强对外开放顶层制度设计,着力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容 相通,让制度在推进双向开放中更好发挥固根本、利长远的基础性作用; 专题: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新质生产力 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 5月19日至20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向全球投资者发出了 投资邀约,李明表示:"当下,更加稳健的中国经济和更有韧性的A股市场,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不可 替代的投资机遇。希望全球投资者提出宝贵意见、分享有益经验,与我们共同打造各类资金'愿意来、 留得住、发展得好 ...
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沈黎:中国市场对外资机构吸引力不断提高,海外投资者正积极布局中国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09:14
每经记者|王砚丹 每经编辑|叶峰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今日举行,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中国在岸股票业务主管沈黎在接受采访 时表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不断深化,叠加市场估值吸引力凸显,外资机构正迎来在华发展 的黄金窗口期。 一是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财政空间充裕,为一揽子货币和财政增量政策提供保障,增量超长期国债 的发行以及央行的降息降准都能对冲部分关税带来的扰动,给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中国不断推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政策,如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在境内设立机构,持续提升金 融市场开放程度,包括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宽外资机构和业务准入条件、扩大外资机构业务范围 等,使得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让外资进得来也留得住。"沈黎指出,"近年来已经有近百家 外资资产管理机构纷纷布局中国市场,成立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或者是外商独资企业 (WOFE), 外商控股券商的名单也越来越长,达到11家。" 沈黎还认为,从微观层面看,交易所近些年也在不断完善交易细则和交易行为的管理,以"趋利避害、 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为总体思路,为市场注入更多的透明性、公平性,这对于外资机构长 期布 ...
投资中国意味着更高的确定性!证监会最新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05-19 05:43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5月19日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开幕式上表示,近年来,中国证监 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部署,深入推进市场、产 品、机构双向开放,持续提升跨境投融资的便利性、稳定性。 "外资是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中国证监会将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 化方向,以更实的举措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李明说。 着力增强双边和多边跨境监管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进一步加强内地与 香港市场合作,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为企业创新成长提供更加适配、更 加包容的制度支撑 持续引导上市公司积极通过现金分红、回购增持、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不 断打造高质量、有活力的上市公司群体,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投资标的 李明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 不动摇。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部署, 深入推进市场、产品、机构双向开放,持续提升跨境投融资的便利性、稳定性。目前,各类境外投 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 ...
刚刚,证监会李明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5-19 03:40
2025年5月19日—20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 "充满活力的上市公司群体是投资中国的价值源泉。"李明表示,近年来,中国证监会牢牢把握上市公司作为资 本市场基石的这一定位,着力强化产品和服务支持,规范活跃并购重组市场,督促完善治理结构,引导提升 ESG信息披露质量,落实市值管理责任,加快优胜劣汰,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自身质量和投资价值。 从2024年年报看,面对多重压力,A股上市公司业绩总体保持韧性,四分之三的公司实现盈利,五成企业的利 润保持增长。其中,两方面变化值得关注。 一是A股上市公司的科技成色和创新动能不断提升。 2024年以来新上市的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九 成,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超过四成,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快速涌现出一 批龙头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崭露头角,被全球投资者广泛关注。上市公司创新动力强劲,2024年实体上市公司 研发费用合计1.6万亿元,同比增长3.1%,超过800家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这些反映了中国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最新成效,生动展现了中国创新的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李明表示,近期,还将出台深化科创板 ...
证监会李明: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
证券时报· 2025-05-19 03:2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 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外资投资兴业的重要平台 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共享中国发展红利的机遇 [1] - 中国经济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 展现出强大韧性 完整产业体系、超大市场规模等优势支撑发展动能 [2] - 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 监管执法和投资者保护加强 市场生态加快完善 [2] - 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 形成资金流入与股市上涨的良性循环 [2] 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价值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四分之三实现盈利 五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3] - 高新技术企业占新上市公司超九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值占比超四成 [3] - 2024年实体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1.6万亿元 同比增长3.1% 超800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3]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2.4万亿元、回购股份1476亿元 均创历史新高 沪深300股息率接近3.6% [4] - 沪深300市盈率12.6 明显低于境外主要指数 配置价值凸显 [5]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 - 将加强对外开放顶层制度设计 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容相通 [5] - 完善与国际投资者沟通机制 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机制 支持外资机构申请新业务 [5] - 加强股票、债券、期货市场开放协同 增加期货期权国际化品种供给 [5] - 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5]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促进跨境资本流通 优化长期资金投资环境
证券日报网· 2025-05-19 03:07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与发展 - 深圳金融局将重点推动深港金融合作项目化、清单化 利用香港金融合作委员会机制 [1] - 支持深圳及大湾区企业赴港上市 同时欢迎符合条件的香港企业回归深交所上市 [1] - 加强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合作 降低企业跨境交易成本 [1] 香港金融业优势与创新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将继续深化与内地的金融互联互通 拓展股票通、债券通等功能 [2] - 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 包括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等创新工具 [2] - 香港绿色证券发行量在过去四年已超过2000亿美元 [2] - 香港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2] 澳门金融发展定位 - 澳门将重点发展中医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科技和文化体育四大领域 [3] - 推动债券市场、快速支付系统和数字货币的对接 加强与内地和香港互联互通 [3] - 打造"精准联系人"角色 利用与葡语系国家的联系促进双向投资 [3] 企业界视角与资本市场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应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深化制度型开放 增强产业链韧性 [3] - 优化融资结构 促进跨境资本流通 优化长期资金投资环境 [3]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投资中国意味着更高的确定性 A股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不可替代的投资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5-19 02:2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专题: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新质生产力 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 5月19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以"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 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为主题。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致辞,李明表示,投资中国意味着更高 的确定性,从全球来看,在稳定已经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更加稳健的中国经济和更有韧性的A股市 场,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不可替代的投资机遇。今年以来,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 A股超过2000亿元,反映出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与股市稳中有涨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以下是全文 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摘录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李明 责任编辑:常福强 首先,投资中国意味着更高的确定性。近些年,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面临的不确定、不稳 定因素不断增多。中国始终强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 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来自于稳健的经济基本面,中国具有完整的 产业体系、齐备的基础设施、超大的市场规模、不断积聚的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项目执行负责人何海峰:支持科技创新及产业升级是当前及未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任务
证券日报网· 2025-05-18 12:09
本报记者 田鹏 "资本市场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中占据枢纽地位,对经济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具有关键意义。"清华大学五 道口金融学院《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项目执行负责人、原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对 《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国九条"连同后续出台的N项配套政策,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强监管、防 风险、高质量发展成为资本市场及证监会的工作主线,凸显了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强化风险防控推动市场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 思路。 and and and Killering p 875 何海峰表示,金融开放是建设大国开放经济金融政策框架的重要内容,需充分发挥内外两个金融市场、两种金融资源的作 用,涵盖行业准入、机构展业和资金流动等方面。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项目执行负责人、原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 田鹏/摄 引导长期资本流入科创企业 当下,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将伴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 越来越显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源头活水。 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