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

搜索文档
DeepSeek降本秘诀曝光:2招极致压榨推理部署,算力全留给内部AGI研究
量子位· 2025-07-04 07:02
DeepSeek R1对市场的影响 - 推理模型价格大幅下降 OpenAI六月更新的o3价格相比o1直接打了2折 [1] - 第三方平台托管的DeepSeek模型使用量比刚发布时增长20倍 带动云计算厂商发展 [3] - DeepSeek自家网站和API市场份额持续下降 未能跟上AI产品增长节奏 [4] DeepSeek市场份额变化 - 5月全网DeepSeek模型产生的token中 DeepSeek本家份额仅占16% [11] - 网页版聊天机器人流量大幅下降 2月至5月活跃用户从6147M降至4362M 降幅29% [14] - 同期其他大模型流量显著增长 ChatGPT增长406% Claude增长365% Grok增长2471% [14] DeepSeek降本策略与用户体验 - 首token延迟问题严重 用户需等待数秒才能看到响应 而第三方平台可实现接近零延迟 [15][16] - 仅提供64k上下文窗口 在主流模型中最小 编程场景下无法满足需求 [22][23] - 用户请求被打包处理 降低单token成本但增加等待时间 [26] - 官方API价格并非最低 同等延迟下第三方平台如Lambda和Nebius提供25倍以上上下文窗口 [19][24] 公司战略方向 - 专注AGI研发 大量算力资源用于内部而非对外服务 [27][28] - 通过开源策略让第三方托管模型 扩大影响力并培养生态 [29] - 不追求从用户端盈利 减少对外提供的token数量 [27] 行业竞争动态 - Claude为缓解算力压力降低输出速度40% 但仍快于DeepSeek [31][32] - Claude设计更简洁回复 相同问题比DeepSeek和Gemini少用3倍token [33] - 行业趋势转向提升每个token的智能 而非单纯扩大模型规模 [35][36]
MiniMax逆着商汤过河
搜狐财经· 2025-07-04 01:21
AI六小虎现状与战略调整 - DeepSeek崛起打破原有"AI六小虎"格局,六家企业上半年均出现战略收缩或转型:月之暗面暂停投流[1]、百川智能裁撤金融B端组[1]、智谱提交上市辅导[1]、零一万物全面转向To B[1]、阶跃星辰重心转向Agent[1]、MiniMax筹备港股IPO[1] - 行业分化明显:智谱延续AI四小龙To B模式(政府/企业API+一体机方案),MiniMax则主打To C娱乐化产品(星野/Talkie/海螺AI)[2][10] - 六小虎商业模式分布:仅MiniMax和月之暗面以To C为主(虚拟陪伴类产品),其余四家均以To B为核心[10] MiniMax与商汤的差异化路径 - 创始人闫俊杰为商汤前副总裁,但MiniMax业务模式与商汤形成"反向烙印":To C产品为主(星野全球MAU达1100万)+大模型开源+轻资产运营(租赁GPU)[2][11][12] - 技术路线差异:商汤坚持闭源和自研芯片,MiniMax押注MoE架构(2023年布局,2025年成主流)并推出开源推理模型M1[5][11] - 商业化节奏对比:商汤上市缓慢(四小龙最后递表),MiniMax快速推进IPO;商汤持续亏损,MiniMax通过C端产品快速获取用户渗透率[6][7][12]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产品竞争力:七麦数据显示MiniMax星野位列AI产品下载榜25位,与字节猫箱同为虚拟陪伴类头部应用,下载量持续超过智谱清言等智能助手[7][8] - 新物种特征:若MiniMax上市将成为国内首个"大模型独角兽+To C主导+开源"的上市公司,区别于AI四小龙的To B模式[2][16] - 技术迭代加速:稠密模型被MoE架构取代,开源成为主流趋势(百度/MiniMax转向开源,商汤仍闭源)[5][11] 上市潮与市场共识形成 - 上市企业将提供关键参照系:智谱模式可比对商汤/云从股价表现,MiniMax模式将测试市场对To C大模型企业的接受度[15][16] - 行业需要多元样本:多家独角兽上市有助于建立估值锚点,比单一企业上市更能反映市场真实预期[14][15] - "第一股"标签意义减弱:AI四小龙时期"AI第一股"商汤未能确立长期优势,当前阶段更关注商业模式可持续性[17]
共享单车入局自动驾驶!新风口要来了?要抢谁的饭碗?
电动车公社· 2025-07-03 15:58
特斯拉自动驾驶进展 -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美国开启试运营 十几辆Model Y以每单4 2美元向公众提供服务[1] - 6月28日特斯拉Model Y实现全球首次无人驾驶交付 从得州工厂到用户家中耗时30分钟[3] -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进展显著 距离完全自动驾驶目标更近一步[6]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自动驾驶公司加速商业化落地 robotaxi行业即将迎来爆发期[7] - 行业呈现"先发优势"特征 早期进入者可能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8] - 新进入者造父科技成立 由哈啰联合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共同投资30亿元[10][13][17] 造父科技背景分析 - 公司定位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由哈啰出行主导成立[15][16] - 股东结构为蚂蚁集团50%、哈啰30%、宁德时代20% 三方协同效应显著[17] - 依托哈啰出行平台资源 具备用户触达和运营经验优势[50] 哈啰出行战略布局 - 业务从共享单车扩展到打车、租车、换电等多元化出行服务[20][21] - 通过APP整合宠物寄养、金融服务等生活场景 打造超级平台[22][23] - 布局robotaxi是寻求新增长点的战略选择 与滴滴、Uber路径相似[55][56] 技术资源整合 - 蚂蚁集团提供AI技术支持 包括百灵大模型和强化学习实验室[48] - 宁德时代贡献电池技术 双方曾在两轮车换电领域成功合作[33][34] - 斑马智行智能座舱技术可赋能自动驾驶系统开发[44]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出行平台加速布局robotaxi Uber拟收购小马智行美国子公司[66][68] - 自动驾驶公司商业化进程加快 给传统出行平台带来竞争压力[69] - 中国市场萝卜快跑、文远知行等企业积极推进落地应用[72]
李飞飞曝创业招人标准!总结AI 大牛学生经验,告诫博士们不要做堆算力项目
AI前线· 2025-07-03 08:26
AI发展瓶颈与空间智能 - 当前AI繁荣存在根本性局限,语言大模型无法理解物理世界的复杂性,空间智能是AGI缺失的关键拼图[1][11] - 视觉智能进化历时5.4亿年,远超语言能力的50万年进化周期,三维世界理解是AI根本问题[11] - World Labs聚焦空间智能连续谱,涵盖从生成到重建的全场景应用,包括元宇宙内容创作和机器人学习[16][17] ImageNet的历史突破 - ImageNet项目始于18年前,当时AI领域数据稀缺,计算机视觉算法几乎不可行[2] - 2009年开源数据集并发起ImageNet挑战赛,初始错误率30%,2012年AlexNet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和双GPU并联实现突破性进展[3][4][5] - 该突破标志着数据、GPU和神经网络首次联合发挥作用,被行业称为"AlexNet时刻"[5] 计算机视觉发展路径 - 从单一物体识别(ImageNet)到场景描述(2015年图像生成文字说明),再到三维世界建模的技术演进[7][8][9] - 生成式AI实现图像描述的反向过程,扩散模型使文本生成图像成为可能[8][9] - 视觉处理面临三维结构、投影病态问题和物理规律约束等核心挑战[14][15] World Labs技术方向 - 团队集结可区分渲染框架创建者、神经风格迁移专家和NeRF论文作者等顶尖人才[14] - 开发区别于LLMs的新型架构,解决三维空间组合爆炸问题,需构建结构性先验[16] - 应用场景覆盖3D艺术创作、工业设计、机器人学习和元宇宙内容生成[17][19] 行业生态与学术建议 - AI发展需要多元开源策略共存,Meta通过开源繁荣生态,部分公司依赖闭源创造营收[29][30] - 博士生应选择产业界难以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如跨学科AI、表示学习和小样本学习等方向[26][27] - 学术界在理论层面存在模型可解释性、因果关系等未解难题,具有突破潜力[27]
“最牛天使投资人”龚虹嘉:如果未来10年只能投一个领域,那我投健康
聪明投资者· 2025-07-03 07:01
核心观点 - 天使投资本质是信仰与信心的较量,需在别人不看好的时候敢于下注并坚持陪伴[20][54] - 中国创新生态需要更多愿意相信并支持早期创业者的资本,如10亿级天使轮投入[1][40] - 优秀天使投资人需逆人性而行,具备长期主义视角和包容失败的心态[54][63] - 投资决策应避免过度理性计算,保持"漫不经心"的直觉判断[46][47] - 创业者特质比商业模式更重要,需关注学习能力、领导力和使命感[65][67][73] 投资案例 - 海康威视:2001年245万元投资获49%股份,回报超2万倍[4] - 芯原股份:2017年承接40余投资人股份,2019年拆除VIE架构后登陆科创板,市值达500亿[12][14][16] - 达梦数据:1999年投资国产数据库项目,经历24年培育后上市[23][24] - 富瀚微/中原协和/握奇数据:早期技术类投资均成为细分领域标杆[1][2] 投资理念 - "道地"哲学:尊重事物自然发展规律,强调人与环境匹配[5][93] - "根创新"战略:聚焦底层技术自主创新,近年获政策支持[25][26] - 逆向投资:在分歧最大时布局,如2018年预判中美脱钩[29][30] - 科学家创业:需平衡学术理想与商业闭环,采用专业团队补位[35][39] 行业趋势 - 硬科技投资:芯片/数据库等领域需长期耐心,回报周期超10年[23][30] - 生命科学:干细胞+中医药+精准诊断构成大健康服务体系[93] - 乡村振兴:提升农村群体收入是扩大内需的关键路径[32][33] - AI影响:将重构工作模式,但无法替代人类创造力[85][89] 创业者评估 - 核心特质:学习能力/领导力/使命感优于专业背景[65][67] - 团队构建:警惕"雇佣兵思维",需形成使命驱动型组织[67] - 心流状态:天赋与兴趣匹配才能产生持续创新力[73][74] - 失败容忍:允许天才型创业者存在认知盲区[44][64] 市场环境 - 资本寒冬:民间资金撤离风险投资转向低收益理财[53] - 国产替代:去IOE化推动自主技术迭代机会[25][27] - 全球化挑战:中国企业出海面临法律与文化障碍[83][84] - 政策导向:国资委强调AI领域自主创新与数据安全[26]
微软再裁 9000 人,白领「大屠杀」来袭:不用 AI 要被裁,用了 AI 也被裁
搜狐财经· 2025-07-03 06:42
微软裁员与AI战略调整 - 微软确认年内新一轮裁员计划,预计影响9000个工作岗位,占全球员工总数4% [2] - 这是微软18个月内第4次大规模裁员,今年5月已裁员6000人(占员工总数3%)[2] - 裁员涉及Xbox部门、Activision Blizzard、HoloLens和Azure云团队等多个业务线 [4][4] - 微软旗下King部门(《糖果传奇》开发团队)裁员约200人(10%),关闭The Initiative等游戏工作室 [4] - 公司要求管理者根据员工使用AI工具情况评估绩效,计划将AI使用纳入正式考核指标 [5][8] 硅谷AI驱动的人力资源重构 - 微软开发者部门总裁Julia Liuson强调AI使用已成为"必需品",要求将AI应用纳入员工绩效评估 [8] - 公司内部Copilot AI服务采用率偏低,希望通过考核机制提升使用率 [8] - 亚马逊CEO Andy Jassy表示生成式AI将重塑公司结构,预计未来几年整体员工规模缩减 [12] - 亚马逊已有1000+生成式AI服务在开发,计划在各部门推广智能代理 [12] - Anthropic CEO预测AI将在5年内淘汰50%入门级白领职位,失业率达10-20% [16] 行业裁员案例与AI替代趋势 - 沃尔玛裁减1500个企业职位,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裁员500人(5%),均提及AI转型原因 [16] - Meta CEO扎克伯格预言中级程序员将变得不必要,公司随后宣布裁员5% [18] - 21年经验软件工程师Shawn K因公司AI转型被裁,投递800份申请后仅获合同工作 [19][23] - 人力资源专员"简"年薪7万美元的岗位被AI自动化系统取代 [24][28] - 求职者遭遇AI电话面试系统,反映白领职位大幅减少的现实 [28] 游戏业务重组与战略聚焦 - 微软游戏业务通过裁员和关闭工作室进行重组,涉及Xbox、Turn 10等多个团队 [4] - 公司强调裁员是为了确保游戏业务长期成功,聚焦战略性增长领域 [5] - 尽管裁员,微软表示其游戏平台、硬件和路线图处于历史最强状态 [5]
深度|Sam Altman:创业者不要做OpenAI核心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领域值得探索,坚持深耕可长成比OpenAI更大的公司
Z Potentials· 2025-07-03 03:13
初心与人才汇聚 - 创立OpenAI的最关键决策是"决定要做"这件事本身 2015年时AGI被视为天方夜谭 团队几乎靠掷硬币决定是否启动[3] - 早期AI领域氛围与现状截然不同 当时连有效语言模型都未出现 团队仅8-20人 目标仅是写出像样的研究论文[4] - 聚焦AGI方向成功吸引1%顶尖人才 因"全世界只有你在做"的独特性形成人才聚集效应[5] - 伟大公司都始于微小起点 零收入创业公司与未来千亿估值公司初期形态相似[6] 产品与技术的未来 - 当前AI领域存在"产品滞后"现象 模型能力远超现有产品形态 即使性能停滞 仅推理成本下降就能催生大量创新[7] - 记忆功能是重要突破方向 指向未来AI将成为了解用户、主动帮助的个人助手 而不仅是被动问答工具[8] - 技术组合将创造强大体验 包括新设备、新浏览器、记忆功能和持久化模型的结合[11] - 计算负载将采用混合模式 部分本地运行减轻云端压力 但主要计算仍依赖云端[12] 机器人与工业复兴 - 机器人发展策略是先解决认知问题再连接机械 预计几年内可胜任实际工作 未来需求将远超当前供应链产能[15] - AI和机器人技术为重建美国工业能力提供新路径 可能实现制造业回流和复杂工业体系重建[16] - 建议创业者避开OpenAI核心业务 专注空白领域 如应用商店、个性化模型集成等方向[17] 界面革命与创业黄金时代 - 未来人机交互将"融化"为无感状态 AI像优秀人类助手仅在必要时出现 改变当前信息过载的交互方式[21] - 计算机交互正经历第三次革命 前两次是键盘鼠标和触控屏 本次由AI驱动将产生全新交互范式[22] - SaaS未来可能演变为API+数据库+LLM界面 UI将由大模型即时生成 当前是创业最佳时机[23] 能源与未来愿景 - AI发展与能源紧密相关 能源限制决定可运行的智能规模 需解决算力与地球散热的平衡问题[29][30] - 人均能耗与生活质量强相关 技术乐观主义相信"激进富足" 通过AI和无限能源创造美好未来[30] - AI推动科学进步是长期增长核心 未来10-20年可能出现超级智能 大幅加速科学发现速度[27] 早期经历与对年轻创业者的建议 - 创业需要长期坚持信念和韧性 即使遭遇失败也要继续前行 首个项目失败是常见经历[32] - 招聘应关注"斜率高的人"而非"y轴截距高的人" 即选择成长速度快、有好奇心的人才[26] - CEO工作挑战在于同时处理大量不相关但重要的决策 远超常人承受范围[26]
中科金财连跌4天,华宝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7-02 13:46
公司股价表现 - 中科金财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达-8.42% [1] - 近1周阶段涨幅为-4.23%,近1月涨幅13.33%,近3月涨幅11.74%,近6月涨幅16.87%,今年以来涨幅11.65% [2] -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为中科金财前十大股东,今年一季度减持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中科金财成立于2003年12月,专注于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1] - 公司核心研发领域包括AGI、WEB3.0、数字人民币、数据要素技术 [1] - 定位为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科技赋能平台,致力于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1] 基金产品表现 -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今年以来收益率11.65%,同类排名497(总3359) [1] - 该ETF跟踪标的近1周跌幅-4.33%,近1月涨幅13.19%,近3月涨幅11.49%,近6月涨幅16.63%,今年以来涨幅11.48% [2] - 同类基金平均表现:近1周涨幅1.88%,近1月4.37%,近3月2.39%,近6月5.29%,今年以来5.24% [2] 基金经理信息 - 陈建华为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基金经理,累计任职时间12年又195天 [4] - 现任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46.66亿元,最佳任期回报130.27% [4] - 曾管理华宝中证100指数基金、华宝事件驱动混合基金等多只产品 [3][4] 基金公司背景 - 华宝基金成立于2003年3月,董事长黄孔威,总经理向辉 [4] - 股东结构:华宝信托持股51%,Warburg Pincus Asset Management持股29%,江苏省铁路集团持股20% [4]
【今晚播出】论道AI:从AGI破界到机器人新纪元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7-02 08:57
AGI破界时刻 - 智能革命正经历从信息智能到物理智能再到生物智能的三大跨越阶段[1] - 行业专家提出人类需突破三大智能鸿沟以实现技术跃迁[1] 机器人新纪元 - 预测10年内全球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人口[1] - 机器人数量超越人类将重构社会生存规则和生产关系[1] 中国技术突破路径 - 中国工程师通过算法优化实现1%的改进撬动10倍算力提升[1] - 行业面临全球算力竞争壁垒需寻求差异化突破路径[1] 行业发展趋势 - AI发展已进入影响全球80亿人口的深度变革阶段[1] - 硅基生命形态正在重塑地球生态和技术法则[1]
Altman嘲讽小扎挖走的都不是顶尖人才!OpenAI高管再营业曝内幕:ChatGPT爆红后,我火速升职了!
AI前线· 2025-07-02 07:49
AI人才争夺战 - Meta成立超级智能团队并挖角OpenAI多位高管 新团队由前Scale AI创始人亚历山大·王和前GitHub负责人纳特·弗里德曼领导 [1] - OpenAI CEO Sam Altman强烈回应Meta挖人行为 称对方未能招到顶尖人才 仅从名单靠后位置筛选 并暗示将全面评估研究机构薪酬方案 [1][4] - OpenAI首席研究官马克·陈形容Meta挖人行为如同"有人闯入我们家偷东西" [4] - 行业专家批评Altman回应方式不当 认为其言论可能影响团队稳定性和员工归属感 [6] ChatGPT发展历程 - 产品命名过程仓促 "ChatGPT"名称在发布前夜才确定 原计划使用"与GPT-3.5聊天" [9] - 产品发布后呈现指数级增长 日本Reddit用户率先关注 四天内完成从怀疑到"改变世界"认知转变 [10] - 初期面临严重技术瓶颈 GPU资源耗尽 数据库连接不足 被迫使用"失败鲸鱼"临时方案维持服务 [14] - 内部对发布时机存在分歧 首席科学家Ilya在发布前夜测试模型仅50%问题获得满意答案 [15] 产品迭代与用户反馈 - 坚持最小可行产品策略 主动放弃历史记录等用户预期功能以快速获取反馈 [17] - 发现模型"谄媚"问题 通过RLHF技术调整奖励机制 平衡用户满意度与实用性 [20][21] - 建立系统行为规范文档 明确模型应对错误信念等复杂场景的交互原则 [27] - 用户群体呈现代际特征 Z世代将ChatGPT作为"思想伙伴"使用 [28] 多模态技术突破 - ImageGen实现技术飞跃 5%印度网民在发布首周尝试该产品 吸引全新用户群体 [30] - 图像生成能力突破源于GPT-4级规模与架构创新 解决多变量协同生成难题 [32] - 编程领域呈现范式转变 从代码补全向Agentic编程演进 开发者角色转向架构设计 [35][36] - 代码模型竞争激烈 不同产品各具优势 开发者拥有多样化选择 [37] 行业竞争格局 - AI人才争夺白热化 Meta持续从OpenAI挖角首席科学家级别人才 [4] - 开源策略成为竞争手段 行业观点认为Meta开源动机包含商业化考量 [7] - 编程工具领域呈现多强格局 Copilot、Cursor、Windsurf等产品差异化竞争 [35][37] - 多模态应用加速发展 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相继迎来技术突破点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