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违规

搜索文档
*ST京蓝遭二次立案!信披违规再触监管红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14:40
公司动态 - 京蓝科技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立案不会对日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3.78亿元 同比增加153.69%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元 2025年一季度收入1.26亿元 归母净利润-1295万元 [2] - 公司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亏损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7亿元 -23.55亿元 -12.75亿元 -13.56亿元 2023年净利润10.56亿元实现扭亏 但扣非净利润亏损13.98亿元 [2]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业及城市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及二次资源综合回收 土壤修复 耕地土壤环境综合治理保护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2] 历史违规记录 - 2023年11月24日公司曾因信息披露违规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涉及2021年 2022年年度报告未按规定披露商誉减值信息 2021年度少计提商誉减值损失 [3] - 公司2021年度 2022年度还存在少计提坏账准备的问题 [3] - 时任董事长 总裁 代董事会秘书郭绍增和财务负责人高红因对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行为负责而受到证监会处罚 [3]
思美传媒信披违规遭监管重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14:28
公司股价表现 - 6月3日思美传媒股价上涨2.19%,收盘价为5.6元/股 [2] 监管处罚事件 - 2024年11月1日四川旅投集团、朱明虬、任丁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2] - 2024年1月20日公司公告显示,1月19日已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2] 信披违规行为 - 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朱明虬及一致行动人转让29.99%股份时,隐瞒《收购备忘录》中关于"2019年度审计净利润低于2.5亿元需现金补足差额"的业绩补偿条款 [3] - 该重大信息直至2023年12月23日才通过补充公告披露,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 [3] 误导性陈述事件 - 2023年11月27日公司在互动易平台声称"抖音超市现阶段由本公司代运营",导致股价午后涨停 [4] - 当日收盘后改口称仅代运营单个直播间,次日抖音电商官方微博证实公司此前表述与事实不符 [4] - 该行为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关于禁止误导性陈述的规定 [4]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湖北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2 20:31
警示函事件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432.62万元,较2023年减少75.94%,但未按规定披露业绩预告 [1] - 公司业绩快报与年报数据存在重大差异:快报显示营收87494.52万元、归母净利润7137.45万元、扣非净利润4531.5万元,而年报更正后营收69206.87万元、归母净利润2432.62万元、扣非净利润941.23万元 [2]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董事长吴轩、财务总监王树、董秘曹卫斌)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3] 内部控制问题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7] - 因内部控制问题,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8] - 公司已采取修订治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组织高管培训等措施改善内控 [9][10] 整改措施 - 公司已召开董事会修订部分治理制度,并通过股东大会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9] - 公司加强董事、监事、高管及关键岗位人员的法规培训 [10] - 公司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协作,接受监督 [11]
业绩变脸上市公司大盘点:熊猫金控、奥维通信、南华生物等14家信披恐违规
搜狐财经· 2025-06-01 09:20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情况汇总 核心观点 - 2024年年报披露后,14家上市公司出现业绩变脸,从预告盈利转为亏损或触及退市风险警示[3][4] - 业绩变脸主因包括计提大额减值、收入确认调整、信用风险暴露等财务问题[5][6][11][12] - 多家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收到证监局警示函,涉及未及时提示退市风险[14][16][24][28] - 业绩修正后股价普遍暴跌,部分个股连续多日跌停,跌幅最高达60%[5][6][19][30] 重点公司案例分析 熊猫金控(*ST熊猫) - 业绩修正:从预盈3000-4500万元下修至亏损4.6-4.8亿元,主因新增5.8亿元信用减值损失[5] - 股价表现:连续4个交易日跌停[5] - 监管措施: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5] 奥维通信(*ST奥维) - 业绩修正:营收从4.5-5.2亿元下修至2.8-2.99亿元,触发退市标准[6] - 股价表现: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单日跌幅10%[6][7] 华西能源(ST华西) - 业绩修正:从预盈3500万元转为亏损3.81亿元,利润总额降幅达409.23%[8] - 财务数据:2024年营收25.9亿元(+38.9%),但亏损扩大至3.48亿元[9] - 监管措施:年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4月30日起被ST[10][11] 南华生物(*ST生物) - 业绩修正:从预盈1250-1550万元转为亏损1900-2100万元[11] - 调整原因:0.35亿元收入不予确认及应收账款减值[12] - 股价表现:连续4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39%[12] 赛隆药业(*ST赛隆) - 业绩修正:从预盈450-650万元转为亏损3314.56万元,营收2.64亿元[13] - 监管措施:广东证监局认定其未及时提示退市风险[14] 惠发食品 - 业绩修正:从预盈260-370万元转为亏损1658.59万元[22][23] - 监管措施:山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24] 汇金科技(*ST汇科) - 业绩修正:营收8925-9420万元(原未披露),亏损扩大至2220万元[29] - 股价表现:三天累计跌幅59.41%,市值蒸发超60%[30][31] 行业影响 - 涉及行业包括光伏、半导体、医药、食品等跨领域企业[17][19][21][22] - 退市新规执行力度加强,营收低于3亿元且亏损成主要触发条件[6][13][16] - 律师已针对14家公司启动投资者索赔程序,索赔窗口期集中在2025年1-4月[5][6][8][11]
每周股票复盘:ST百利(603959)收到证监会处罚告知书,未触及退市
搜狐财经· 2025-05-31 10:0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收盘 ST百利报收于4 13元 较上周的3 93元上涨5 09% [1] - 5月30日盘中最高价报4 14元 5月26日盘中最低价报3 81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20 25亿元 在专业工程板块市值排名37/39 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4880/5146 [1] 公司公告 - ST百利收到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1] - 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期间 公司与七家供应商签订合同并支付预付款项共计19 191万元 但供应商未按约供货 款项被转至其他账户 用于偿还王海荣个人债务或出借第三方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王海荣已偿还全部本息 [1]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半年度报告 2023年年度报告未按规定披露上述资金占用事项 存在重大遗漏 [1] 处罚决定 - 对ST百利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 并处以罚款400万元 [1] - 对王海荣给予警告 并处以罚款600万元 还将被采取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 - 对王伟给予警告 并处以罚款80万元 [1] - 对虞兰剑给予警告 并处以罚款50万元 [1] 公司回应 - 本次处罚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1] - 公司将加强内部治理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1]
2023年转让股权今年才披露,珍宝岛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公司刚称“对信披违规责任人降薪罚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1 02:19
信披违规事件 - 上交所对珍宝岛及多名高管予以通报批评 因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1] - 未披露交易涉及2023年子公司虎林方圣100%股权转让 交易金额4.25亿元 净收益4.2亿元 占2022年净利润227% [1][2] - 交易延迟至2025年4月才补充披露和审议 原因为时任董秘交接工作中未识别审议标准 [3] 交易细节 - 出售标的虎林方圣持有黄芪注射液等多项药品批文 与现有批文属同品种不同规格 [2] - 根据上市规则 交易利润超上年净利润50%且金额超500万元需披露并提交股东大会 [2] - 2022年公司净利润1.85亿元 该交易收益远超规定标准 [2] 历史信披问题 - 2024年4月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8000万元未及时披露 被黑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4] - 2024年因多期定期报告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4] - 公司对相关责任人采取降薪罚款和内部通报处分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亿元、31亿元、27亿元 呈持续下滑趋势 [5]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530万元 同比下滑74%(去年同期2.9亿元) [5] - 业绩下滑主因第三批中成药集采延期执行 预计集采执行后销量将显著提升 [5] - 集采中标产品包含消栓口服液等新增品种 有望带来可观新增收入 [5]
华中数控:未按规定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湖北证监局警示函
快讯· 2025-05-30 11:21
公司违规披露 - 华中数控未按规定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1]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陈吉红、田茂胜、万欣、陈程因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被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1] - 违规行为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公司整改措施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表示将吸取教训,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1] - 公司承诺防范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1]
四年内三次被罚,嘉应制药或遭股民索赔
新浪财经· 2025-05-30 07:05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中成药制造的企业,产品涵盖咽喉、感冒、骨科、风湿、妇科、肝胆、补益、肠胃类等领域 [2]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21亿元,同比增长28.83% [2] - 扣非后净利润为1575.10万元,同比增长315.11% [2] - 经营性现金流为-1183.37万元,同比下降193.73% [2] - 截至2025年5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4009户 [3] 信息披露违规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1][6] - 此前在2021年10月和2022年6月,公司曾因信息披露违规分别收到中国证监会和广东证监局的警示函 [2] - 立案告知书编号为证监立案字0062025010号,立案时间为2025年5月28日 [6] 高管变动 - 2025年5月20日,公司发布财务总监辞职公告,时间点与一季报发布相近 [3] 投资者权益 - 在2025年5月28日收盘前买入公司股票,且在之后卖出或持有并产生浮亏的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3] - 索赔条件与获赔金额将以法院认定为准 [3]
嘉应制药被立案信披违规屡教不改 上市18年仅分红5次累计不足9000万
长江商报· 2025-05-29 23:51
公司被立案调查 - 嘉应制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具体违规事项未披露[1][4] - 立案调查公告发布于5月28日,公司未提及具体违规内容[1][4] 高管变动 - 财务总监史俊平在任职10个月后于5月20日辞职,辞职原因为个人原因[2][5][6] - 史俊平此前无嘉应制药任职经历,职业背景包括税务筹划、会计师事务所及上市公司财务总监[5][7] 历史违规记录 - 2020年8月股东增持承诺未兑现(仅增持0.16%),被广东证监局警示[8] - 2020年10月公司高管因重大事项披露违规被警示[8] - 2021年6月因业绩预测不准确被通报批评,同年10月因未及时披露非公开发行等重大事项被警示[8] - 2022年6月因信息披露不完整被广东证监局警示[9] - 2024年12月因独立董事持股信息披露不实被深交所监管关注[9] 财务表现 - 2023年及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4亿元(同比降21.88%)和0.21亿元(同比降39.94%)[11]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540万元(同比增197.23%),但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183.38万元(同比降193.73%)[12] - 上市18年累计盈利2.75亿元,累计分红5次合计0.89亿元[2][12] 研发与销售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仅675.72万元,销售费用1.37亿元,研发投入显著低于历史水平(2014年0.15亿元,2020年低于0.10亿元)[3][13] 股权变动 - 上市初期实控人为黄小彪,2017年老虎汇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1.27%)[12] - 2021年控股股东变更为广东新南方医疗,实控人变更为朱拉伊[12] - 2023年老虎汇股权抵债给东方证券,东方证券成为第一大股东[12] 业务概况 - 公司为中成药制造企业,拥有70多个药品批准文号,覆盖咽喉、感冒、骨科等类别,主导产品为独家品种及国家保护品种[11] - 2017年及2019年分别亏损2.15亿元和1.22亿元,盈利能力波动较大[11]
“客药第一股”突遭立案, 嘉应制药被指关联交易信披违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3:42
公司动态 - 嘉应制药因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导致股价跌停 开盘价6 03元 股 跌幅10% 收盘下跌7 46% [1] - 2024年股东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养天和大药房以每股10元价格收购陈少彬所持7%股份 总价3 55亿元 [1] - 养天和实控人李能组建新管理层并出任董事长 2024年8月完成董事会换届 [1] 公司治理问题 - 独立董事李善伟因隐瞒持股信息和内幕交易被深交所监管 2024年8月27日违规减持9100股 [2] - 公司披露存在2 35亿元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其中1 7亿元流向养天和子公司湖南药聚能 [2] - 2024年Q4发生1039 94万元关联交易未及时审议和披露 直至2025年4月26日才补充公告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 76亿元 同比下滑29 46% 归母净利润2061 16万元 同比下降39 94% [3] - 2024年Q4营收1 17亿元 同比下降25 3% [3] 业务概况 - 公司核心业务为中成药研发生产 主导产品包括双料喉风散 重感灵片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3] - 产品线覆盖咽喉 感冒 骨科等类别 部分产品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3] 管理层变动 - 财务总监 董秘等高管在立案调查前相继辞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