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omestic Substitution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人形机器人轴承潜力巨大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智通财经网· 2025-06-08 22:51
人形机器人带动轴承需求 - 轴承作为机器人关节核心零部件 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下有望驱动市场规模显著增量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兴起为轴承市场带来新机遇 轴承在减速器 丝杠 电机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适配轴承类型丰富 [2] - 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 若出货量达100万台 轴承新增需求预计超30亿元 随着产业发展潜在需求将更高 [2] - 脚踝和手腕处直线关节连接或需要更多滑动轴承 有望带动滑动轴承需求提升 [2] 轴承市场现状与国产替代 - 2021年全球轴承市场规模达1213亿美元 预计2030年将超2430.3亿美元 [3] - 2023年中国轴承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80亿元 完成轴承产量202亿套 [3] - 海外龙头企业如SKF Schaeffler等占据较大优势 前六大制造商约占全球滚动轴承市场55% [3] - 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份额上不断进步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为相关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3] 轴承加工工艺与设备挑战 - 轴承加工工艺复杂 涉及多道工序 各环节对精度 寿命和性能影响重大 [4] - 磨床是轴承主要加工设备 磨削加工在轴承生产中劳动量 设备占比及成本占比均较高 [4] - 我国磨床国产化率不足50% 高端磨床依赖进口 国内企业在高端磨床领域仍需突破 [4]
国科微: 关于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有效措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5 15:13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94.366%股权 [1] - 交易对手方包括宁波甬芯集成电路股权投资、中芯国际控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一期)等11家机构 [1][4]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 交易保护措施 - 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披露进展 [2] - 关联交易已通过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 关联董事/股东将回避表决 [2] - 聘请审计/评估机构确保定价公允 独立财务顾问将核查资产权属 [3] 投资者权益保障 - 股东会提供网络投票平台 中小投资者表决情况单独计票披露 [4] - 控股股东向平及其一致行动人自愿回避表决 [4] - 交易对方承诺36个月锁定期 减持价格不低于57.01元/股 [6][7] 战略协同效应 - 交易将构建"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制造"双轮驱动体系 [8] - 整合后可提升射频前端器件技术优势 拓展智能手机/智能网联汽车市场 [8] - 通过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协同优化运营效率 [9] 公司治理安排 - 已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分层治理结构 [9] - 交易后将加强内部控制 优化管理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10] - 承诺持续完善利润分配政策 优化投资回报机制 [10]
谦恒配资|短期市场或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关注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等
搜狐财经· 2025-05-30 08:16
A股市场展望 - A股市场有望在政策支撑和中长期资金流入背景下震荡上行 当前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均值附近 [1]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69倍和35.80倍 处于近三年中位数水平 适合中长期布局 [4] - 两市成交金额达12136亿元 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 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 市场流动性韧性增强 [4] 配置方向 - 稳定类资产如高股息和黄金 能在市场不确定性中提供确定性 [1] - 产业链自主可控 受双循环新格局和全球产业链重构驱动 国产替代存在机会 [1] - 内需消费板块 在海外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值得长期关注 [1] 行业策略 - 银行行业股息率较高且相对低配 受险资入市和公募新规影响值得关注 [3] - 新消费领域存在主题性投资机会 短期迎来增量信息催化 [3] - 软件开发 互联网服务 计算机设备和消费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好 存在短线机会 [4] 市场特征 - 市场呈现下有底特征 维稳资金有助于阶段性底部形成 [3] - 沪指全天小幅震荡上扬 盘中在3368点附近遭遇阻力 [4] - 珠宝首饰 贵金属 美容护理和食品饮料等行业表现较弱 [4]
机构称半导体板块利润改善幅度将大于收入,利润修复逻辑持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02:21
市场表现 - 5月19日早盘A股全线小幅低开 上证指数开盘报3365 88点跌0 05% 深证成指开盘报10171 29点跌0 08% 创业板指开盘报2038 05点跌0 07% [1] - 信创ETF(562570)早盘跌超1%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小幅上行 [1] 半导体行业分析 - 全球和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连续六个季度同比正增长 除AI增量外 下游各行业去库周期已完成 工业库存周期靠后 处于复苏初期 [1] - TI 1Q25营收在连续九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季同比转正 工业呈现广泛复苏 所有终端客户库存均处于低位 [1] - 中芯国际1Q25工业和汽车收入表现强劲 同比增长75 2% 环比增长22 7% [1] - A股半导体公司整体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同比正增长 统计的146家公司中 2024/2025年收入创季度新高的有58/21家 [1] - 1Q25半导体行业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同环比提高 收入规模效应显现 利润改善幅度将大于收入 [1] 半导体ETF跟踪指数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囊括科创板中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细分领域硬科技公司 [2] -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是重要国产替代领域 具备国产化率较低 国产替代天花板较高属性 受益于人工智能革命下的半导体需求扩张 [2]
业绩持续高增,看好自主可控趋势下国产替代加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5-13 02:40
半导体设备行业表现 -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十四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32.2亿元和177.4亿元,同比增长33%和37% [1][3] - 同期归母净利润合计119.0亿元和25.8亿元,同比增长15%和37% [1][3] - 期间费用率分别为34.7%和38.9%,同比变化+0.5和-5.2个百分点 [3] - 合同负债合计192.1亿元和199.1亿元,同比增长14.1%和6.3% [3] 半导体零部件行业表现 -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四家半导体零部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3.4亿元和24.7亿元,同比增长9%和下降6% [1][3] - 同期归母净利润合计16.1亿元和2.0亿元,同比下降5%和45% [1][3] - 期间费用率分别为15.8%和18.9%,同比变化-0.3和+2.4个百分点 [3] - 合同负债合计14.1亿元和14.4亿元,同比下降12.8%和13.8% [3] 行业发展趋势 - 先进逻辑和存储厂商持续扩产,叠加先进制程设备突破,推动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需求上升 [4] - 半导体设备商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盛美上海等开启平台化布局,拓宽产品种类 [4]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有较大空间,国产替代逻辑持续生效 [4] - AI芯片浪潮加速,推动下游封测设备需求,测试设备国产化进程顺利 [4] 投资建议 - 前道平台化设备商推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 [4] - 低国产化率环节设备商推荐芯源微、中科飞测、精测电子 [4] - 薄膜沉积设备商推荐拓荆科技、微导纳米 [4] - 后道封装测试设备推荐华峰测控、长川科技、迈为股份 [4] - 零部件环节推荐新莱应材、富创精密、晶盛机电、英杰电气、汉钟精机 [4]
祛魅后的真成长—本轮光模块行情的思考
2025-05-12 01: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模块行业、光通信行业、AI芯片行业、国产显卡行业 - **公司**:世家光子、博创、太辰光、Coherent、Lumentum、旭创新易盛、Broadcom、Marvell、仕佳光子、康宁、Ciena、德科立、长飞、英伟达、博通、Meta、微软、腾讯、阿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光模块行业需求增长**:全球800G需求预计达3000万支,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人民币,今明两年得800G者得天下,1.6T未来预期也可能上修[1][4] - **可插拔光模块仍是主流**:CSP技术虽受关注,但短期内可插拔产品仍占主导地位,CSP技术发展需时间[1][5] - **无源产品表现出色**:世家光子、博创、太辰光等公司产能扩张,业绩强劲,未来仍有增长潜力[1][6] - **光模块行业格局稳定**:Coherent、Lumentum及旭创新易盛占据主导地位,上游芯片公司Broadcom和Marvell溢价能力强,3.2T时代或有弯道超车机会[1][7] - **光子渗透率提升带来增量**:英伟达和博通讨论CPU去魅,Meta和微软探讨光互联,Optical IO在成本和功耗方面优势明显,为光子领域带来增长[1][8][9] - **分布式建设需求增加**:北美与中国均需分布式建设以满足低延时推理需求,利好康宁、Ciena、Lumentum、德科立、长飞等公司[1][10][11] - **AI芯片新政策趋严**:限制HBM带宽和IO带宽,削弱AI芯片性能,利好国产显卡替代,国产显卡预计2025年三季度开始出货,市场空间和竞争环境将改善[2][13][14] - **光通信行业行情稳健**:上周海外行情显示光模块表现良好,资金更长期理性看待行业进步,行情走势及波动性更稳健[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市场行情变化原因**:最近市场行情出现一波新的放量,是经过4到5个月调整后的第一波底部放量,原因包括关税缓解、市场需求明朗化以及筹码结构出清,对2026年800G需求预期逐步明朗[3] - **中美贸易谈判影响**:中美贸易谈判结果对A股上市公司影响较小或可控,乙方定价过程将缓解关税问题,海外资本开支已体现,国内大厂财报预期上升,资本开支更侧重算力侧投资[12] - **推理需求低延时影响**:推理需求低延时迫使企业进行分布式建设,提升数据中心出租率和租金,具备套利机制,增加网络侧干线投资,无源器件领域公司可能有明显增量[11]
半导体行业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业绩综述:AI驱动算力、终端齐飞,设备、材料自主可控强化
东莞证券· 2025-05-08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半导体板块超配评级 [1][5][1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AI驱动需求复苏和关键领域国产替代推进,半导体行业自2023年下半年进入景气复苏周期,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增长,盈利能力从2024年下半年修复,25Q1同比正增长 [4][5][23] - 建议把握25Q1业绩较好的半导体设备与材料、AI算力、AI终端芯片、模拟芯片、半导体封测等细分板块 [5][1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半导体行业整体业绩 - 2024年、2025年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4年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营收6022.25亿元,同比增21.10%,归母净利润353.41亿元,同比增12.82%;2025Q1(不含中芯、华虹)营收1281.31亿元,同比增14.35%,归母净利润79.04亿元,同比增28.75% [13] - 2024年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5.30%和5.62%,同比降0.77和0.56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不含中芯、华虹)分别为26.96%和5.71%,同比提高1.19和0.71个百分点 [17] 细分板块业绩情况 半导体设备 - 2024年、2025年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4年营收718.45亿元,同比+38.59%,归母净利润121.76亿元,同比+22.76%;25Q1营收178.85亿元,同比+33.38%,归母净利润25.65亿元,同比+24.12% [24] - 2024年、2025年一季度盈利能力同比略有下滑,2024年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2.24%和16.89%,同比降0.89和2.43个百分点;2025Q1分别为41.63%和14.02%,同比降1.60和1.11个百分点 [30] - 中国大陆2024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额495.4亿美元,同比增35.37%,占全球比重从2015年的13.42%提至42.29% [35] 半导体材料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5Q1出现利润拐点,2024年营收409.35亿元,同比增12.46%,归母净利润20.34亿元,同比降23.90%;25Q1营收104.13亿元,同比增10.93%,归母净利润6.72亿元,同比增40.35% [41] - 2024年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8.93%和3.60%,同比降1.24和3.50个百分点;25Q1分别为20.66%和5.50%,同比提高1.85和1.24个百分点 [46] - 2024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额675亿美元,同比增3.8%,中国大陆收入135亿美元,同比增5.3% [47] 数字芯片设计 - 2024年、2025年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4年营收1492.01亿元,同比+28.17%,归母净利润135.96亿元,同比+213.62%;25Q1营收379.66亿元,同比+20.27%,归母净利润32.56亿元,同比+20.59% [53] - 2024年盈利能力同比提高,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有所下降,2024年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3.57%和9.47%,同比提高1.60和5.49个百分点;2025Q1分别为32.68%和8.96%,同比降1.43个百分点、提升0.21个百分点 [59] - 2024年AI上游算力需求紧张,“国补”驱动终端需求回暖,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23亿台,同比增5.23%,国内2.94亿台,同比增6.48%;全球AI眼镜出货量152万台,同比增533% [61] 模拟芯片设计 - 2024年利润端为负,2025Q1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024年营收457.33亿元,同比+11.03%,归母净利润 - 1.19亿元,同比 - 130.29%;25Q1营收109.20亿元,同比+8.01%,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172.61% [73] - 2025年一季度销售净利率同比增长,2024年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5.21%和 - 0.32%,同比降0.35和1.22个百分点;2025Q1分别为35.32%和0.68%,同比降0.31个百分点、提升1.87个百分点 [81] - 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行业呈“U”型,业绩承压,下半年细分市场回暖,国内企业拓展高附加值领域,带动25Q1业绩和净利率提高 [84][85] 半导体封测 - 2024年、2025年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4年营收860.62亿元,同比+18.43%,归母净利润36.84亿元,同比+35.37%;25Q1营收218.97亿元,同比+24.02%,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8.12% [89] - 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升,25Q1净利率略有下滑,2024年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4.75%和4.44%,同比提高1.06和0.60个百分点;2025Q1分别为13.25%和1.93%,同比变动+0.41、 - 0.35个百分点 [95] - 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2024年营收逐季改善,25Q1营收同比正增长,2024年以来单季度销售毛利率稳定,25Q1毛利率同比提升 [99] 分立器件 - 25Q1营收同比下滑,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4年营收1080.95亿元,同比+17.22%,归母净利润 - 3.32亿元,同比 - 107.36%;25Q1营收219.91亿元,同比 - 6.86%,归母净利润8.84亿元,同比+27.37% [103] - 2024年板块盈利能力承压,2025Q1有所回升,2024年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5.04%和 - 0.58%,同比降5.25和5.17个百分点;2025Q1分别为19.46%和3.58%,同比提高4.77和0.76个百分点 [108] - 2024年功率半导体市场低迷,2025年一季度国补提振需求,汽车芯片国产化率提高,库存去化,价格修复,业绩小幅复苏 [111] 集成电路制造 - 2024年营业收入正向增长,但利润端同比下滑,2024年营业收入1003.55亿元,同比增15.89%,归母净利润43.03亿元,同比降36.39% [115] - 2024年盈利能力承压,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9.06%和3.03%,同比降3.38和4.01个百分点 [118] -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对25Q1销售指引乐观,内资晶圆厂话语权提升拉动上游设备、材料需求 [120] 投资建议 - 维持半导体板块超配评级,把握25Q1业绩较好的细分板块 [125] - 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半导体设备企业;鼎龙股份、江丰电子等半导体材料企业;兆易创新、澜起科技等IC设计企业;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晶圆代工与半导体封测企业 [126][127]
证监会鼓励公募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研发!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延续反弹走势
搜狐财经· 2025-05-07 11:11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表现 -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交投活跃,换手率达13 40%,上周强势反弹5 20%,本周延续反弹走势 [1]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鼓励基金公司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 [1] 全球科技巨头资本开支与AI基建 - Meta、微软、亚马逊、谷歌2025年Q1资本开支超765亿美元,同比激增64% [1] - 微软产能吃紧至2026年,亚马逊千亿押注AI基建 [1] - 国内昇腾产业链、AIDC租赁等赛道获机构力推,阿里腾讯财报或引爆新行情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政治局再次聚焦人工智能,强调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及监管,关注基础软硬件、技术出海、教育、数据共享与安全 [1] - 外部科技封锁加速国产替代,高端芯片和基础软件成发力点 [1] - AI应用政策支持密集,产业规范化发展可期 [1] 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 - 全球贸易摩擦及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尤其影响高科技领域,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和电子元器件关税风险升温 [2] - 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主线日益清晰,结构性机会凸显 [2] - 人工智能技术坚持自立自强、应用导向,标志我国AI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新阶段 [2] 长期关注领域 - 长期关注AI芯片、光刻机、先进封装等板块,把握行业逻辑与长期发展潜力 [2]
计算机行业深度分析:24年需求筑底结构差异较大,经营效率提升
广发证券· 2025-05-07 0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买入,前次评级也是买入,报告日期为2025年5月3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计算机行业下游需求筑底,各行业下游IT建设需求疲软,ToG类公司拖累全行业增速,但行业内公司通过精简人员提升经营效率,预计2025Q1业绩指标改善 [6] - 行业内不同板块及板块内差异明显,ToG板块弱于ToB及ToC板块,IT硬件、信创、智能车载增长趋势较好 [6] - 计算机行业市盈率为46倍,ToB领域展现出成长韧性,建议关注AI应用、信创、智能驾驶、金融IT、芯片国产替代等领域的结构性机会 [6][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收入增速企稳,利润端有回暖信号,2024年行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下滑但态势放缓,行业受ToG类公司拖累,公司精简人员提升效率,预计25Q1业绩改善 [14][15] - 不同板块比较,ToG板块明显弱于ToB板块,板块内公司业绩增速差异大,IT硬件、信创、智能车载增长趋势好,ToG板块收入和利润增长趋势下滑 [16] - 重点领域有布局价值,计算机行业市盈率46倍,软件行业PE提升,建议关注AI应用、信创、智能驾驶、金融IT、芯片国产替代等领域机会 [19][20] 研究方法说明 - 采用中位数法(样本208家公司)和整体法(样本159家公司)分析计算机行业2024年报业绩,中位数法对概括行业内公司整体变化更有意义 [21] 2024年年报:下游需求筑底,行业内公司提升经营效率 分板块表现比较 - 细分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企业云服务等,板块内公司业绩增速差异大,内部因素成胜负手 [22] - 单季度业绩增速趋势上,IT硬件、信创、智能车载增长趋势好,IT硬件利润端表现好,ToG板块收入和利润增长趋势下滑 [28] - 合同负债+预收账款方面,IT硬件、信创、能源IT和政务IT表现好,预示25Q1业绩改善,金融IT、企业云服务24Q2开始环比增长,信息安全、医疗IT板块季度间波动小 [30] 行业整体:收入增速企稳,利润端已有回暖信号 - 成长性方面,中位数法下2024年行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下滑但高速增长公司占比提升,整体法下收入增速提升、归母净利润增速下降趋势放缓、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上升,行业受ToG类公司拖累,公司精简人员提升效率,预计25Q1业绩改善 [49][50][57][58][67][68][86] - 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行业毛利率、净利润率下降,综合费用率上升,非经常性损益规模减少但占净利润比例上升,行业盈利能力弱化但费用增长趋势变化,公司通过精简人员和增加非常规收入等方式弥补 [87][91][93][96][99] 科创板公司情况 - 34家主要科创板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高于行业水平,收入体量小、增速有弹性,毛利率水平高 [101][105] 需求筑底,合同负债平稳,应收账款增速下滑 - 需求筑底,合同负债开始改善,中位数法下2024年合同负债加预收账款中位数增速下降,整体法下规模同比增速上升,行业需求筑底或结束,合同负债改善将在25年业绩端兑现 [110] - 应收账款增速下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上升明显 [10][23] 投资活动现金流增加,反映扩张态势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增加,商誉减值风险方面,行业商誉总规模有所缩减 [10][26] 行业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收盘,计算机行业市盈率(中信分类 - TTM整体法 - 剔除负值)为46倍,2025年年初以来软件行业PE提升幅度大于设备行业 [19]
计算机行业2024年&2025Q1业绩综述:费用持续优化,需求缓慢复苏
2025-05-06 02:27
纪要涉及的行业 计算机行业,细分领域包括软件、信创、政务 IT、医药 IT、教育 IT、集成电路、IT 服务、人工智能、汽车 IT、网络安全、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数据处理中心、智能交通系统、能源 IT、金融 IT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4 年计算机行业整体表现**:营收 6998.8 亿元,同比增长 0.9%,近五年除 2022 年外增速最低;毛利率 32.3%,同比下滑 1.1 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 -1.4 亿元,同比下滑 10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439.9%;期间费用率 29.5%,较 2023 年减少 0.4 个百分点。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裁员成本增加及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2] - **2025 年计算机行业前景**:预计迎来边际改善,裁员影响消除减轻利润端压力;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触底反弹,总额 529.4 亿元,同比增长 7.9%;应收账款边际好转;2025 年 Q1 营收 11392.9 亿元,同比增长 4.5%,合同负债同比增加 3%;毛利率可能承压但亏损收窄,表观利润开始修复 [3] - **2025 年表现较好的细分领域**:IT 服务、人工智能、汽车 IT 等板块表现好,得益于新技术驱动和逆周期投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数据处理中心、网络安全防护、人工智能算法、智能交通系统和能源 IT 边际向好,受 AI 应用落地带动有望在国内市场继续增长 [4][5] - **网络安全和智慧城市板块未来预期**:可能呈现弱复苏态势,受特别国债资金投放节奏和政务需求管理压力减轻影响,付款节奏好转带来边际变化,但向上弹性不确定 [6] - **人工智能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趋势**:过去一年持续高景气,未来将继续良好表现,得益于 AI 技术应用带动基础资源投入增长和国内 AI 应用落地元年到来,各类配套产业受益推动经济增量 [7] - **2024 年信创板块表现及 2025 年变化**:2024 年营收 496.63 亿元,同比下降 1.669%;2025 年 Q1 季节性正增长,预计 Q2 营收增速上行;中美竞争推动软件自主生态加速构建,后续发展可期 [8] - **政务 IT 过去两年表现及未来趋势**:2024 年同比下滑 18.3%,2025 年 Q1 大幅下滑 20.95%,因政府财政承压;预计 2025 年降幅放缓,需寻找结构性机会 [9] - **软件行业过去两年表现及未来趋势**: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3.70%,2025 年 Q1 下滑 11%;需求侧 2025 年显著恶化,公共软件领域压力持续,需在国产替代找结构性机会 [10] - **金融、汽车、医疗和教育 IT 板块表现**:2024 年边际下滑,2025 年逐渐筑底;汽车 IT 在智驾技术推动下高景气,如比亚迪推动智驾评级使渗透率从 10 - 20%提至 30%以上,营收和净利润显著增长;教育 IT 因 AI 技术带动支出结构向 AI 倾斜展现韧性 [11] - **集成电路行业表现及未来趋势**:2024 年营收同比下降 5.3%,2025 年 Q1 降幅收窄至 0.43%;资本市场回暖支撑客户 IP 支出,国产替代加速,需求有望得到支撑 [12] - **医药和教育 IT 板块表现及未来趋势**:医药 IT 2024 年空间反转,2025 年营收趋势性复苏,利润端显著改善;教育 IT 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4.08%,利润下滑 69.93%,2025 年营收下滑 17.16%,利润改善 39.08% [13] - **各赛道发展态势及值得关注赛道**:2024 年需求筑底,利润端因裁员和政府补助减少大幅下滑;2025 年延续弱复苏态势,利润端有望改善;智驾、IT、人工智能、交通 IT、能源 IT 保持高景气;云及配套产业链景气度有望延续超预期;信创、IT 交通相关赛道结构性龙头可重点关注 [14][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