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搜索文档
ASCO 2025 Oral Presentation: Innovent Biologics Announces Updated Data of IBI343 (Novel Anti-CLDN18.2 ADC) From the Phase 1 Clinical Stud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Prnewswire· 2025-06-03 01:00
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Innovent Biologics)在2025年ASCO年会上更新了其新型抗CLDN18 2 ADC药物IBI343治疗晚期胰腺癌的1期研究结果 该药物展现出显著疗效和良好安全性 并获得中国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BTD)及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FTD) [1][2] - IBI343在CLDN18 2阳性晚期胰腺癌患者中显示出22 7%的客观缓解率(cORR)和81 8%的疾病控制率(DCR)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5 4个月 中位总生存期(mOS)达9 1个月 [6] - 胰腺癌全球年新增病例约51万例 中国占12万例 该疾病5年生存率不足10% 现有化疗方案二线治疗有效率仅6-16% 临床需求迫切 [3][4] 药物研发进展 - IBI343采用Fc沉默抗体设计 稳定连接子和强效TOPO1i载荷 是首个在晚期胰腺癌中显示疗效和安全性的ADC候选药物 [4] - 截至2025年3月14日 83例胰腺癌患者接受IBI343治疗 中位随访11 1个月 安全性数据显示98 8%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 但未发生≥3级恶心呕吐 [6] - IBI343通过CLDN18 2依赖性内化作用释放药物 产生DNA损伤和肿瘤细胞凋亡 并具有"旁观者杀伤效应" [7] 临床试验状态 - IBI343针对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3期试验已启动患者招募 该适应症被纳入中国NMPA突破性疗法名单 [8] - 针对晚期胰腺导管腺癌的1期多区域研究正在进行 该适应症同时获得FDA快速通道和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 [9] 公司概况 - 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 已上市15款产品 另有3个新药申请在审 4个产品处于III期或关键临床试验阶段 15个分子在早期临床阶段 [10] - 公司与30多家全球医疗企业合作 包括礼来 赛诺菲等 专注于肿瘤 心血管代谢 自身免疫和眼科疾病领域创新药开发 [10]
Belite Bio Announces FDA Granting of 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for Tinlarebant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rgardt Disease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5-21 07:00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基于正在进行的3期DRAGON试验的中期数据,授予Belite Bio公司的Tinlarebant治疗Stargardt病(STGD1)的突破性疗法认定,这对公司和患者意义重大 [1][2] 公司信息 - Belite Bio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针对退行性视网膜疾病和特定代谢疾病的新型疗法,其主要候选药物Tinlarebant正在多项研究中进行评估 [8] 药物信息 - Tinlarebant是一种每日口服一次的片剂,旨在早期干预以维持STGD1和地理萎缩(GA)患者视网膜组织的健康和完整性,若获批将满足这两种疾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7] - Tinlarebant此前已在美国获得快速通道和罕见儿科疾病认定,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获得孤儿药认定,在日本获得先锋药物认定 [6] 试验信息 - 3期DRAGON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全球研究,旨在评估Tinlarebant对青少年STGD1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在11个司法管辖区招募了104名受试者,随机比例为2:1(Tinlarebant:安慰剂),主要疗效终点是萎缩性病变的增长率 [5] - 试验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包括三个月的随访期) [6] 认定信息 - 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是为了加速治疗严重或危及生命疾病的药物的开发和监管审查,该认定基于初步临床证据,表明药物在一个或多个临床显著终点上可能比现有疗法有实质性改善,获得该认定可享受快速通道计划的所有好处 [4] - 此次认定基于3期DRAGON试验的中期分析结果,显示Tinlarebant有效且安全性良好,大多数参与者的视力保持稳定,两年研究期间与基线相比的平均变化小于三个字母 [2][6] 公司表态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Tom Lin博士表示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里程碑,公司将继续推进Tinlarebant的研究 [2] - 首席科学官Nathan L. Mata博士称这是公司的重大成就,验证了直接针对STGD1潜在病理生理学的治疗方法 [3] - 首席医学官Hendrik Scholl博士表示FDA的决定令人鼓舞,该认定强化了公司开发潜在疗法的重要性,期待继续评估Tinlareban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Rezolute Reports Third Quarter Fiscal 2025 Financial Results and Provides Business Update
Globenewswire· 2025-05-13 20:05
核心观点 - 公司核心产品ersodetug针对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低血糖症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并有两项关键III期研究按计划推进 其中sunRIZE研究预计2025年5月完成入组 12月公布顶线数据 [1][2][6] - 公司通过增发融资9700万美元 将现金跑道延长至2027年中 为临床开发和潜在商业化提供资金保障 [6][7] 临床开发进展 - sunRIZE III期研究(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按计划推进 美国研究中心已启动患者入组 预计2025年5月完成入组 2025年12月获得顶线数据 [1][6] - 2025年4月完成的中期分析后 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建议按原计划继续研究 无需增加样本量 公司仍保持盲态 [6] - upLIFT注册研究(肿瘤性高胰岛素血症)预计2025年中启动 2026年下半年获得顶线数据 [2][6] - ersodetug于2025年5月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用于治疗肿瘤性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低血糖 [1][6]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可售证券投资为8840万美元 较2024年6月30日的1.271亿美元有所下降 [8] - 2025财年第三季度研发支出1530万美元 同比增长23% 主要因临床试验活动、生产成本及人员相关费用增加 [9] - 2025财年第三季度一般行政支出470万美元 同比增长24% 主要因专业费用和人员增加 [10]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净亏损1890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1710万美元 [10] - 2025年4月完成增发融资 募集资金约9700万美元 [6] 公司治理与战略 - 2025年3月任命罕见病商业领域专家Erik Harris加入董事会 其现任Ultragenyx首席商务官 将为公司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准备提供支持 [6] - 公司计划利用突破性疗法认定资格 与FDA进一步讨论注册试验方案 包括支持BLA申报和潜在批准所需的数据包 [6] - 融资净收益将用于研发、一般公司开支和营运资金需求 [7] 产品机制 - Ersodetub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通过变构结合胰岛素受体 减少高胰岛素血症情况下胰岛素及相关物质(如IGF-2)导致的受体过度激活 从而改善低血糖症状 [11] - 因作用机制位于胰腺下游 该药物有望普遍适用于所有先天性和获得性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低血糖治疗 [11]
Rezolute Receives 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from FDA for Ersodetug in the Treatment of Hypoglycemia Due to Tumor Hyperinsulinism
Globenewswire· 2025-05-05 12:00
Registrational study in patients with tumor hyperinsulinism (HI) expected to commence mid-year Designation underscores need for therapies to treat severe hypoglycemia in the oncology setting REDWOOD CITY, Calif., May 05, 2025 (GLOBE NEWSWIRE) -- Rezolute, Inc. (Nasdaq: RZLT) ("Rezolute" or the "Company"), a late-stage rare disease company focused on treating hypoglycemia caused by HI, today announced that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has granted 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BTD) to its i ...
Innovent Receives NMPA 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for IBI363 (PD-1/IL-2α-bias Bispecific Antibody Fusion Protein) in Melanoma
Prnewswire· 2025-03-31 01:19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研发的首创PD-1/IL-2α偏向性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获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用于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黏膜或肢端黑色素瘤[1] - IBI363针对晚期黏膜或肢端黑色素瘤的首项关键研究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该研究为头对头比较IBI363单药与帕博利珠单药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试验[2] - 该药物同时获得美国FDA两项快速通道资格,分别针对黑色素瘤和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2][6] 临床数据表现 - 在两项早期临床试验(NCT05460767 Ia/Ib期和NCT06081920 II期)中,IBI363在26名晚期肢端或黏膜黑色素瘤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疗效,总客观缓解率达到61.5%,疾病控制率达到84.6%[3][7] - 长期随访数据显示持续肿瘤反应和长期获益,表明其可能优于现有标准疗法[7] - 临床前研究显示IBI363在多个荷瘤药理模型(包括PD-1抑制剂耐药模型和转移模型)中均表现出强效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良好[4] 疾病领域特征 - 黑色素瘤在中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其中黏膜型在中国更为常见且对免疫疗法尤其耐药,临床获益有限[3][8] - 中国患者黑色素瘤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和组织学形态等方面与欧美人群存在显著差异[8] - 对于无BRAF V600突变的患者,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是一线治疗选择,而帕博利珠单抗于2024年9月在中国获批晚期黑色素瘤一线治疗适应症[8] 公司发展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1年,已商业化15款产品,另有3个新药申请处于审评阶段,4个资产处于III期或关键临床试验,15个分子处于早期临床阶段[9] - 与超过30家全球医疗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包括礼来、赛诺菲、Incyte等知名机构[9] - 当前IBI363的临床试验在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步推进,评估其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疗效[5]
Olverembatinib Granted 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P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3-05 23:00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药物奥勒巴替尼获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疗法认定(BTD),用于联合低强度化疗一线治疗新诊断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有望加速其开发和审评进程,满足该领域巨大未满足医疗需求 [1][3] 公司情况 - 公司是一家全球生物制药公司,主要致力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法,2019 年 10 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25 年 1 月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上市 [10] - 公司建立了丰富的创新药物候选管线,包括靶向凋亡途径关键蛋白的抑制剂和下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是全球唯一针对所有已知关键凋亡调节因子开展积极临床项目的公司,已在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和中国开展 40 多项临床试验 [11] - 公司拥有一支在创新药物发现和开发方面具有丰富全球经验的团队,以及功能齐全的商业制造和销售与营销团队,旨在加强研发能力,加速临床开发项目,满足全球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15] - 公司已从美国 FDA 获得 16 项孤儿药资格认定(ODDs),从欧盟 EMA 获得 1 项孤儿药认定,与多家领先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14] 药物情况 - 奥勒巴替尼是中国首个获批的第三代 BCR - ABL 抑制剂,已获批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所有获批适应症均已纳入中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NRDL),在中国以外尚未获批任何适应症 [5][12] - 奥勒巴替尼此次获 BTD 是其在中国获得的第三个 BTD,此前分别于 2021 年 3 月和 2023 年 6 月获 BTD [1][2] - 2023 年 7 月,CDE 批准奥勒巴替尼联合化疗对比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初治 Ph+ ALL 患者的全球 III 期注册研究,有望使其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一线治疗 Ph+ ALL 的 TKI [6] - 公司另一关键候选药物新型 Bcl - 2 选择性抑制剂丽莎托克拉(APG - 2575)的新药申请(NDA)已获中国 CDE 受理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 [13] 行业情况 - 中国 ALL 发病率约为 0.69/100,000,Ph+ ALL 占成人 ALL 病例的 20% - 30%,多见于老年人,对治疗耐受性差 [4] - 在 TKIs 引入前,仅接受化疗的 Ph+ ALL 患者五年总生存率(OS)低于 20%,第一、二代 TKIs 存在高复发率、无病生存期短和预后差等局限性,中国尚无 TKI 获批用于 Ph+ ALL 一线治疗,存在巨大未满足医疗需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