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轮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靠文化破圈,游轮又火了
投中网· 2025-05-25 05:32
邮轮旅游市场现状 - 2024年春运期间邮轮旅客运输量达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5.6%,五一假期上海邮轮口岸单日出入境人员近3万人次,创3年新高[5] - 中国邮轮市场同质化问题突出,日韩航线高度重叠,服务项目大同小异,难以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对差异化体验的需求[7] - 2024年中国出境游达1.46亿人次,接近疫情前水平,游客更关注景点吸引力和文化差异[7] 价格竞争与文化转型 - 2024年暑期邮轮市场出现低价甩舱现象,部分航线价格跌幅达30%-60%,有公司单暑期亏损数百万元[8] - 皇家加勒比、MSC地中海邮轮等通过"第三第四人免船票"、免费wifi等促销手段刺激预订[8] - 文化跨界成为新策略,故宫IP、《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2》等成功案例验证文化要素激活消费的能力[8] 文化跨界实践案例 - "爱达·魔都号"推出民歌主题、茶文化主题航次及海上读书节[9] - "MSC荣耀号"开设国学主题航次,涵盖汉服、非遗等传统文化元素[9] - "招商伊敦号"推出"中国探索之旅"航线,面向国际游客展示沿海城市文化[9] - "蓝梦之歌"号启动33晚超长航线,复刻郑和下西洋路线[9] 亲子游市场发展 - 2024年暑期亲子客群订单占比达35%,研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5%,其中国内研学游人数增长2倍[11] - "爱达·魔都号"推出《爱达山海经·奇幻之旅》舞台剧、"小小航海家"活动及敦煌艺术展等亲子项目[12] - "MSC荣耀号"升级乐高海上乐园,开设航天器探秘、海洋生物探索等主题大师课[12] -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与巧虎合作,打造主题客房及互动活动[12] 市场挑战与机遇 - 中国邮轮市场发展不足20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2024年1月才投入运营[16] - 价格敏感度高,舒适体验人均需5000元以上,年轻消费者偏好低价旅游方式[17] - 体验痛点包括上下船排队时间长、餐厅服务滞后、岸上观光体验欠佳等[17] - 福建泉州蟳埔村凭借非遗簪花吸引春节假期客流量43.18万人次,日均5.4万人次[18] - 上海邮轮文化旅游节推动"邮轮经济"上岸,结合商旅文体活动发展特色产业[18]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深度设计文化体验,确保自然衔接和持续创新,避免新一轮同质化竞争[19] - 服务品质与文化创新需同步发力,才能真正推动邮轮旅游走向大众市场[19]
靠文化破圈,游轮又火了
36氪· 2025-05-23 06:29
邮轮旅游市场复苏与增长 - 春运期间邮轮旅客运输量达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5.6% [1] - 五一假期上海邮轮口岸单日出入境人员近3万人次,创3年新高 [1] - 2024年中国出境游达1.46亿人次,接近疫情前水平 [4] 邮轮行业面临的挑战 - 同质化问题严重,日韩航线高度重叠 [4] - 2024年暑期部分航线价格跌幅达30%-60%,有公司亏损几百万元 [5] - 价格敏感度提升,邮轮企业开启降价模式 [5] 文化跨界成为新趋势 - 推出非遗、汉服、商业IP等主题旅游产品 [1] - "爱达·魔都号"推出民歌、茶文化、读书节等主题航次 [7] - "MSC荣耀号"开启"国学"主题航次 [7] - "招商伊敦号"推出"中国探索之旅"航线 [7] - "蓝梦之歌"号复刻郑和下西洋航线 [7] 亲子游市场崛起 - 2024年亲子客群暑期整体订单占比达35% [11] - 研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5% [11] - "爱达·魔都号"推出《爱达山海经·奇幻之旅》等亲子活动 [12] - "MSC荣耀号"开设"360°乐高海上大师课" [14] - 皇家加勒比与巧虎合作打造主题航次 [14] 邮轮旅游发展现状 - 中国市场发展不足20年,仍处于初期阶段 [17]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2024年投入运营 [17] - 价格因素制约普及,人均花费需5000元以上 [19][20] - 体验环节存在排队时间长、服务滞后等痛点 [20] 文化跨界的机遇与挑战 - 文化元素能有效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 [22] - 上海邮轮文化旅游节推出新产品 [23] - 需避免新一轮同质化竞争 [25] - 服务品质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25]
“坐着邮轮来中国”成新时尚:免签政策点燃全球游客的“东方热”
搜狐财经· 2025-05-18 05:02
邮轮经济复苏与政策红利 -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2025年5月实现"四船同靠",单日出入境旅客近3万人次创三年新高,标志中国邮轮经济强劲复苏 [1] - 2024年5月15日起实施外国旅游团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带动文旅消费热潮,天津邮轮母港出入境邮轮数量同比增长67%,旅客量增长93% [2] - 免签政策推动"通关革命",外籍旅客通关时间从2分钟缩短至3-5秒,实现"靠港即下" [5] 文旅消费与区域联动 - 天津邮轮母港周边餐厅营业额涨幅超30%,入境游客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 [2] - 上海推出16条定制化"一日游"线路,区域联动扩展至京津冀、长三角,形成"邮轮+岸上游"复合体验模式 [2][5] - 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超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23%,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适用口岸增至60个 [4] 文化体验与游客结构 - 青岛、景德镇、天津等地推出啤酒文化、非遗陶瓷、武术等特色项目,吸引40多个境外团组实现"文化+"沉浸式体验 [4] - 韩国游客带动上海外籍免签入境人数达167万人次,是2023年的47倍,"周五下班去中国"成国际社交热词 [4] 行业优化与服务升级 - 天津口岸启用自动巡检机器人构建智能查验体系,六部门联合推动文旅设备更新计划2027年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7] - 针对电子支付障碍和景区拥堵问题,鼓励旅行社错峰设计行程避开国内假期高峰 [7]
同比增长93%!天津邮轮经济交出亮眼成绩单
快讯· 2025-05-16 07:24
邮轮经济表现 - 天津口岸出入境邮轮近200艘次 同比增长67% [1] - 出入境邮轮旅客数量超35万人次 同比增长93% [1] - 外籍旅客达1.1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37.5% [1] 运营高峰事件 - 5月1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实现"三轮同靠" 东疆边检站单日验放旅客1.5万余人次 [1] - 同日办理"240小时过境免签"旅客超400人次 创复航以来单日纪录 [1] - 5月6日"双轮同靠" 东疆边检站单日出境外籍旅客3000余人次 创口岸新高 [1] 典型航班数据 - "梦想"号邮轮单航次载运旅客2000余名 停靠天津国际邮轮母港 [1]
外国旅游团邮轮入境免签一年来 天津口岸旅客量同比增93%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6:48
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实施效果 - 天津口岸出入境邮轮近200艘次,同比增长67% [1] - 出入境邮轮旅客数量超35万人次,同比增长93%,其中外籍旅客1.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7.5% [1] - "梦想"号邮轮载运2000余名旅客靠泊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体现政策实施首年成效 [1] 边检服务优化措施 - 采用随船查验模式,为4400余名旅客和1500余名船员提前采集证件信息,海上工作时长超40小时 [1] - 通过便捷通关验证码,旅客通关时间缩短至3-5秒,整体效率提升一倍多 [1] - 上线自动行进监护巡检机器人,构建"智能查验+人工服务"立体化通关体系 [2] 天津邮轮口岸运营数据 - 5月1日单日验放出入境旅客1.5万余人次,其中"144小时过境免签"旅客超400人次,创邮轮复航以来新高 [2] - 5月6日单日为3000余名外籍旅客办理出境手续,刷新天津口岸单日出境外籍旅客纪录 [2] - 近期实现"三轮同靠"和"双轮同靠",凸显北方邮轮枢纽地位 [2]
国内游“下沉”,出境游“远航”: 五一旅游市场量价齐升
财经网· 2025-05-09 05:06
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全国出游人次达3.14亿,同比增长6.4%,总消费1802.69亿元,同比增幅8% [1][2] - 人均消费574元,较去年提升但仍低于2019年水平,反映消费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升级" [2] - 旅游市场呈现结构性变革,消费分层与全球化趋势双重驱动 [1] 国内游市场 - 酒店行业整体入住率64.93%,RevPAR达184元,同比上涨7.5% [2] - 高星级酒店表现亮眼,四星级预订热度同比激增54%,五星级增长28%,低星级增长24% [2] - 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预订高星酒店增幅达50%,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小城居民消费升级意愿最强 [2] - 反向旅游趋势明显,县城成为热门目的地,酒店预订覆盖1230个县,占全国近9成 [5] - 华住旗下酒店总接待人次近630万,是去年同期的1.3倍,整体入住率超84% [5] - 三四线城市酒店表现突出,蚌埠、辽阳、萍乡入住率超100%,怀化近99%,阳江97% [6] 酒店行业 - 凯悦酒店集团大中华区RevPAR同比增长近一成,三亚、深圳、广州等城市入住率与ADR均增长 [3] - 厦门、深圳、苏州、海南等城市凯悦旗下酒店入住率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 [3] - 复星旅文旗下酒店及度假村策划沉浸式度假体验产品,多个度假村及目的地连日满房 [3] - 三亚·亚特兰蒂斯度假区举行七周年庆典活动,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策划东南亚美食节与花漾野奢营地烧烤 [4] - ClubMed丽江度假村推出系列活动,涵盖艺术展览、飞盘挑战赛、篝火打跳等休闲与亲子内容 [4] 出境游市场 - 出入境人次达1089.6万,日均217.9万人次,较去年增长28.7% [7] - 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同比增长72.7% [7] - 邮轮经济成为亮点,国际邮轮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0% [8] - 日本、中国香港、泰国、韩国等是热门目的地,冰岛、匈牙利、希腊等"12小时飞行圈"目的地预订量增长超170% [8] - 爱达邮轮"爱达·魔都号"日韩航线载客量达4900人,通过敦煌主题活动吸引文化消费客群 [8] - 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以"海洋光谱号"为中国宾客提供多元化航程组合,未来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9] 行业趋势 - 旅游消费从"小众享受"转向"大众刚需",供给端价格理性回归与需求端体验升级共同推动市场扩容 [9] - 区域交通网络完善与特色文旅产品创新加速"大旅游时代"到来 [9]
辽宁大连开启“邮轮季” 首艘国际邮轮“芮吉塔”号靠泊大连港
中国新闻网· 2025-05-03 11:12
邮轮行业复苏 - 邮轮旅游作为休闲度假的高端旅游业态 是旅游城市产业发达和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 [2] - 国际邮轮航线加快恢复 得益于中国进一步放宽优化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和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便利举措 [2] - 邮轮经济复苏带动旅游 酒店和文化产品等产业发展 呈现供需两旺态势 [2] 邮轮运营动态 - "芮吉塔"号邮轮总吨位3.03万吨 船长180.45米 船宽25.46米 最大载客量777人 [2] - 邮轮搭载600余名国际旅客靠泊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 是大连2025年迎来的首艘访问港邮轮 [1] - 今年大连港还将迎来"招商伊敦"号和"七海探索者"号邮轮挂靠访问 [4] 港口运营提升 - 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邮轮母港 吸引越来越多中外游客 [2] - 大连海事局推出"一船一策"跟踪保障方案 实现邮轮"零待时"进出港 [4] - "爱达·地中海"号邮轮将在大连港首次始发 这是时隔五年大连再次迎来国际邮轮母港始发 [4] 旅游市场表现 - 境外游客参观游览人民广场 星海广场和滨海路等大连景点 深度感受当地人文底蕴与浪漫风情 [2] - 进入4月以来 计划乘坐邮轮出境游的旅客咨询量大幅增长 [2] - 邮轮旅游呈现入境游态势火热和出境游市场繁荣景象 [2]
今年1月至4月上海邮轮口岸出入境邮轮数同比去年增长逾105%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09:49
邮轮市场表现 - 2025年1月至4月上海邮轮口岸出入境邮轮约230艘次,同比增长105.3% [1] - 同期出入境人员约88万人次,同比增长78.2% [1] - 前4个月浦江边检站查验出入境外籍旅客4.8万余人次,其中2万人次享受免签便利 [1] - 上海港累计接待超20艘次访问港邮轮 [1] 邮轮服务创新 - 浦江边检站提供"靠港即下、好来快走"高效通关服务 [1] - "爱达·魔都"号邮轮打造"邮轮+文化"文旅新体验 [1] - "海洋光谱"号采用"飞机+邮轮"模式吸引外国旅客 [1] - 访问港邮轮与航班、高铁、大巴实现无缝衔接,构建"一程多站"旅行圈 [1] 邮轮经济带动效应 - "邮轮+""+邮轮"复合型旅游产品带动周边文旅消费、酒店餐饮等产业协同发展 [2] - 推动中国邮轮市场国际化、品牌化进程 [2] 五一假期预期 - 5月1日-5日预计出入境邮轮超10艘次,旅客3.7万人次 [2] - 5月5日上海两大邮轮港口将首次实现"四船同靠" [2]
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多维发力推动消费持续增长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20:33
提振消费市场 - 通过优化收入再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等方式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激发消费潜力 [2]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比2024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3] - 绿色智能产品销售快速增长,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电、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9%、21.7%、19.3%和18.1% [3] - 一季度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5.8%,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6.4%,渗透率达47.2% [3] - 3月部分重点监测企业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 [3] 消费持续增长的核心 - 消费占比低于国际水平、储蓄占比偏高,根源在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4] - 初次分配中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偏低,市场要素配置向劳动倾斜力度不足 [4] - 收入分配不均是内需不足、结构失衡的深层原因,应强化再分配调节作用 [4] - 从供给端推动消费,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邮轮经济等新型消费,丰富消费场景 [4] 房地产市场 - 房地产市场承载居民大量财富,"稳楼市"尤为重要 [5] - 3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有24个,比2月增加6个 [5] - 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有10个,比2月增加7个 [5] - 一线城市房价筑底态势较为明确 [5] - 建议放开个别一线城市限购政策,继续下调存贷款利率、契税等 [6] - 加大二、三线城市土地和商品房的收储力度,减少市场供给,稳住资产价格 [7] A股市场 - 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为市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7] - 未来市场走势取决于人工智能等产业趋势和内需提振成效 [7] - 若科技和消费协同发力,A股市场有望迎来更为乐观的发展前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