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抗日根据地 今昔巨变丨红色底蕴托起现代文旅 昔日抗战根据地变身宝藏打卡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5 12:25
历史背景与战略地位 - 平西抗日根据地创建于七七事变后 地处华北日伪统治中心 是晋察冀边区北部前沿屏障和战略要地[1] - 根据地覆盖北京市西部及河北省张家口市和保定市部分地区 拥有丰富煤炭资源 曾遭日伪军资源掠夺和军事控制[1][3] - 该地区作为八路军向冀东、平北前进的重要阵地 具有显著军事战略价值[9] 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 - 房山区复建房良联合县政府原址并新建纪念设施 强化红色基因传承[11] - 保留抗日时期民宅、物资筛选工具(簸箕、篮子)及兵工厂枪械部件等历史实物[5][7] - 依托500年树龄楸树等历史见证物 展现军民团结抗战历史[5] 产业转型与生态治理 - 佛子庄乡等地区关闭矿山并实施生态修复 治理污染 响应绿色发展政策[13] - 利用闲置民宅改造精品民宿 发展红色旅游与文旅产业[13] - 改造采煤巷道遗址为旅游项目 通过声光电技术打造矿洞小火车游览和亲子乐园[15] 文旅基础设施升级 - 108国道旁新建咖啡驿站及300多间客房的精品旅游酒店 计划2024年9月试运营[17] - 酒店集红色旅游、运动、亲子、度假与会务功能于一体 提升房山北部山区旅游接待能力[17] - 结合黄芩茶与咖啡等业态 融合红色文化与现代文旅设计[19]
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开启 全省百余项系列活动同步开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08:04
核心活动启动 - 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在东莞市大岭山镇启动 活动为期3个月 覆盖全省百余项系列活动[1] - 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1] - 旨在通过革命文物和红色旅游弘扬抗战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并为广东旅游强省建设注入红色动能[1] 联盟与协同机制 - 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正式成立 由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牵头 联合14家单位发起[2] - 联盟以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为方向 构建华南抗战历史"记忆共同体"[2] - 联盟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红色研学活动 提升抗战历史研究水平及公众认知度[2] 文化成果发布 - 《克尔日记》简体版在启动仪式发布 记录东江纵队营救美军飞行员克尔中尉的史实[2] - 克尔中尉次子戴维·克尔现场捐赠历史实物 包括军衣及照片 并多次参与纪念馆活动[3] - 日记出版旨在分享历史故事并表达对中国的谢意[3] 主题游径规划 -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东江纵队"文物主题游径 涵盖10个城市45处抗战旧址及遗址[4] - 游径包括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惠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及深圳市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等核心站点[5] - 游径图片展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并组织"东纵小战士"体验活动 累计超1万名小学生参与[5] 研学线路设计 - 发布3条广东抗战史迹研学线路:"绝密使命""飞跃山海""笔底烽火"[6] - "绝密使命"线路以东江纵队抗战史实为基础 学员通过五个任务体验秘密大营救历程[6] - 线路结合军事化体验 从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出发开展沉浸式学习[6]
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东江抗战燃烽火 湾区今朝绘新图
央视网· 2025-08-18 01:29
东江抗日根据地历史 - 东江抗日根据地主要覆盖东莞、深圳、惠州及香港九龙地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日军占领区开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抗日政权 [1] - 1940年9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1941年秋建立大岭山和阳台山等游击根据地 [1] - 1943年12月2日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司令部位于深圳土洋村,两年内队伍发展到1.1万人并组织民兵12000多人 [5][6] - 东江纵队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数千人,突袭新塘火车站使日军交通中断半个月 [8][9] 红色旅游与文旅产业 -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每年吸引超3万名参观者,土洋村通过红色旅游和滨海度假产业提升居民收入 [8][11] - 东莞竖店影视基地日均1-3个剧组拍摄,曾诞生单日充值200万元的爆款短剧 [13] - 东莞微短剧产业拥有108个标准化场景,联动文旅元素实现高效产出 [15] 现代产业发展 - 东莞拥有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及1500家配套企业,生产全国85%潮玩产品和全球1/4动漫衍生品,从代工转向自主IP孵化 [15][17] - 广深港高铁每日开行325列动车,覆盖7000万人口,形成1小时生活圈 [17] -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完整石化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亿,吸引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未来聚焦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19]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 - 粤港澳大湾区以全国0.6%的国土面积贡献全国1/9的经济总量,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21] - 广州港、深圳港等组成全球最大港口群之一,集装箱年吞吐量超7700万标箱 [22]
暑期红色文旅“热”力全开 “红色+”旅游业态焕新出彩
央视网· 2025-08-17 02:05
红色旅游市场升温 - 暑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游客通过探访革命遗迹 聆听红色故事感受家国情怀 [1] - 融合科技与实景的新业态 新展陈成为亮点 红色文化主题数字演艺 舞台剧受青睐 [1] -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日均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 [3] 数字科技赋能红色文旅 - "红飘带"运用全息影像 虚拟现实 三维动画等数字科技手段重现长征场景 [3] - 全域行浸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征程》延长演出时间至每天12小时 场次增加一倍 [3] - 遵义舞台剧《伟大转折》7月演出160余场 单日最高加演至7场 [5] 研学旅游成为主力客群 - 亲子游 研学游成为红色旅游主力 家庭游客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1525张历史照片和3237件文物史料 成为青少年历史教材 [5] - 福建长汀打造红色研学精品线路 串联红色旧址群 长征出发地等景点 [7] 演艺市场创新呈现 - 全国多地推出抗战题材文艺作品 涵盖京剧 话剧 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10] - 沈阳杂技剧《先声》融合30余项高难度杂技节目 运用全景式背景幕墙再现历史场景 [12] - 北京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通过京剧唱念做打刻画英雄群像 [16] 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通过历史文物展示和讲解服务增强游客教育体验 [7] - 舞剧《杨家岭的春天》融合秧歌 民歌 腰鼓等民间艺术元素展现延安生活场景 [14] - 各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线路 提升红色文化可观可感性 [7]
抗战主题红色旅游受欢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05:36
红色旅游市场热度分析 - 自7月下旬以来红色旅游目的地及相关线路搜索热度快速上升 [2] - 暑期红色旅游是亲子游和研学游最热门主题之一 [3] - 红色主题研学游线路热度持续上升 深受中小学生及家长欢迎 [3] 抗战纪念场馆热度表现 - 抗战相关红色旅游景点热度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2] - 热门场馆包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五个主要场馆 [2] - 百团大战纪念馆暑期迎来众多游客 [3] 影视文旅联动效应 - 电影《南京照相馆》热映推高相关主题旅游热度 [2] - 核心拍摄地上海影视乐园7月搜索热度环比增长80% [2] - 拍摄地沉浸式活动受到年轻游客欢迎 [2] 区域市场表现 - 北京陕西江西山西上海等十个省市红色旅游热度位居全国前十 [3] - 天安门广场是暑期红色研学游必打卡地 [3] - 热门景点还包括延安宝塔山、井冈山风景区等五个主要景点 [3]
今天我们如何讲述抗日战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3 21:50
核心观点 - 抗战历史研究注重个人和家庭层面的真实故事再现 而非仅国家层面大历史 [1] - 通过文物征集和史料挖掘实现展览内容创新 系统性展现根据地全面建设 [2] - 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展厅 引导观众直面战争残酷并珍惜和平 [3] 史料挖掘与文物征集 - 接触老红军老八路及其后人作为重要史料来源 [1] - 查明晋冀鲁豫边区首府驻扎机关旧址达137处 [2] - 收集日军战前测绘资料 包括村庄水系地形道路等详细地图 [4] 展览策划与创新 - 2021年策划"晋冀鲁豫边区政权建设展" 包含13个子展系统展示根据地建设 [2] - 该展览入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 [2] - 策划沉浸式数字展厅"战争与和平" 作为全国红色旅游联盟年会主会场活动 [3] 观众参与趋势 - 近十几年观众对历史了解度显著提升 热度持续升高 [5] - 参观群体从单位组织转向家庭自发和学生主动参与 [5] - 观众对纪念馆情感认同度增强 认可其工作价值 [5] 研究范围拓展 - 加强对敌军历史的研究 包括日军战前数十年在华活动资料 [4] - 利用日军地图作为了解当时环境的重要史料 [4] - 通过敌方资料客观解释战争残酷性的成因 [4] 教育目标 - 展览旨在使观众产生心理触动 形成信仰永恒的内心回响 [6] - 通过展示战争残酷性引导现代人珍惜和平向往和平 [3] - 注重历史真实过程再现以增强观众共鸣效果 [1]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万泉河畔产业兴 五指山下日子甜——琼崖革命老区焕新颜
新华网· 2025-08-13 01:11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 椰子寨村依托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和自然景区开发红色旅游 吸引旅游公司和酒店投资 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3] - 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贵村整合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红色资源 制定新规划发展红色旅游[7] - 仁台村建成集革命教育 旅游观光 亲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革命教育研学基地[7]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椰子寨村政府支持建造多功能综合楼 广场 凉亭 河边栈道等设施 改善村居风貌[3] - 毛贵村2000年拆除茅草房 新建黎族风情平房 实现水泥路户户通 配备篮球场 卫生室 文化室和自来水系统[3][4][7] - 村邮站实现网上购物和快递收发功能 摩托车成为出行标配 部分家庭购置小轿车[4][7] 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 - 毛贵村村民通过种植橡胶 槟榔 瓜菜等经济作物增加收入[4] - 仁台村打造鹧鸪茶 蜂蜜等农业品牌 发展光伏产业和鸽子养殖项目 积极谋划火山荔枝王产业[7] - 番响村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特色产业 三亚梅山村民建设海边三层住宅[8] 经济发展成效 - 仁台村2024年人均年收入达到2.48万元[7] - 琼崖革命老区形成产业振兴 村强民富的发展态势 从万泉河到五指山区域呈现全面改善[8]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浙江长兴:红色热土展新颜 传承发展添活力
央视网· 2025-08-12 11:48
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 煤山镇依托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旧址群发展红色旅游 年接待游客量达80万人次 [1] - 核心区域18处革命旧址完成修复保护 形成江南地区内涵丰富的革命旧址群 [1] - 当地村民通过开设民宿和担任导游发展乡村旅游 实现收入增长 [1] 绿色生态转型 - 煤山镇对历史采矿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和矿地复垦 使山体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2] - 在废弃厂区建设总装机规模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年均发电量达1100万千瓦时 [2] 新兴产业布局 - 长兴县重点发展智能汽车及零部件 新能源和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 [2] - 形成从电池研发生产 原材料加工 零配件制造到废旧电池回收的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2]
多元因素与业态创新助力暑期红色旅游热度走高
财经网· 2025-08-12 06:12
红色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 红色旅游产品预订热度显著增长 用户呈现年轻化和亲子化特征 80后和90后亲子家庭成为主力军 [2]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历史节点推动相关纪念场馆热度上升 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等预订热度排名靠前 [2] - 影视传播推动旅游热度 电影《南京照相馆》热映后上海影视乐园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80% 预计《东极岛》和《山河为证》等影片上映将带来新高峰 [3] 研学需求与区域分布 - 红色主题研学游线路热度持续上升 深受中小学校和家长群体欢迎 北京和陕西等地区红色旅游热度位居全国前十 [3] - 热门红色旅游景点包括天安门广场和延安宝塔山等 天安门广场成为暑期红色研学游必打卡地 [3] - 红色旅游线路主要分布于北京及陕甘宁和湘赣等革命老区 以及上海和遵义等历史事件目的地 [3] 交通创新提升通达性 - 同程旅行平台航班智慧拼接产品解决红色旅游目的地缺少直达航班问题 暑期中转客流量增幅较大航线包括哈尔滨-北京-贵阳和广州-北京-哈尔滨等 [4] - 针对延安等有本地机场目的地提供联程航班和智慧拼接航班 从广州飞延安中转耗时最短2小时15分最长超12小时 票价多样 [5] - 航线拼接和中转联程措施增强红色旅游目的地通达性 平台持续联动航空公司和机场推出更多中转航线 [6] 体验创新带动消费增长 - 实景演出和实战演艺等沉浸式体验推动旅游热度 贵州遵义《伟大转折》实景演出门票预订量同比涨3倍 [6] - 《娄山关大捷》实战演艺带动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41% 娄山关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62% 江西《井冈山》实景演出门票销量同比增长28% [6] - 航空航天科普展览吸引航天迷和亲子家庭 长春举办航天太空科普展期间酒店预订量同比大涨67% 军事博物馆热度上涨近30% [7] 住宿需求与产业链发展 - 红色旅游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 井冈山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40% 延安增长近20% 韶山增长12% [8] - 井冈山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2% 酒店预订量增幅比江西省整体多12个百分点 [8] - 红色旅游目的地形成集学和游与住和玩于一体的完整旅游产业链 满足多样化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 [8]
江西景德镇:陶大学子“瓷心绘红村”助力浮梁西安村红色旅游发展
中国食品网· 2025-08-11 08:22
整合资源,规划红色旅游线路 同时,团队为西安村的野生百花蜜设计了品牌"浮野蜜踪"及产品包装。包装设计以当地山景为背景,突 出百花元素,呼应产品特点和红军精神。实践队正积极联系本地资源进行文创产品试产,并探索将蜂蜜 纳入红色旅游路线销售,为村集体经济增添动力。 实践队指导老师张鑫表示,团队致力于将专业实践与乡村振兴结合,路径日益清晰。西安村支书肯定了 实践队的工作成果,指出清晰的旅游路线有助于引流,而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墙、文创产品和品牌蜂蜜则 有助于留住游客、带动村民增收,是激活红色名村潜力的有效举措。 2025年6月25日至7月23日,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瓷心·乡迹"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江西省浮梁县 湘湖镇西安村开展实践活动。该村为省级"红色名村",实践队此行旨在利用专业所长,助力当地解决红 色旅游线路不清晰、红色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 西安村拥有中共浮梁县委旧址(1933年迁入)、张仁海等烈士墓等红色遗址。实践队对村内多处红色遗 址进行了系统测绘。基于调研,团队规划了一条串联县委旧址纪念馆、烈士墓、红色学堂、红军食堂等 节点的游览路线,并设计了融合红瓷元素的导览标识系统,以改善游客体验。 开发文创与农产品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