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搜索文档
植物也可以这么萌 广西发现22株聚生矮小肉果兰
央视新闻· 2025-08-27 05:13
生物多样性发现 - 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兰科肉果兰属矮小肉果兰 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名录增添新纪录[1] - 矮小肉果兰是兰科珍贵稀有的腐生性物种 属于广西重点保护植物[3] - 此次发现矮小肉果兰多达22株聚生 生长于溪谷旁腐殖质层厚达30厘米的环境[3] 物种特性与科研价值 - 肉果兰属全属有5种 中国分布3种包括台湾肉果兰 血红肉果兰和矮小肉果兰[3] - 肉果兰仅在开花结果时短暂露出地面 其余时间隐藏于地下与真菌共生 完整生命周期仍是未解演化密码[3] - 该物种无需光合作用 通过地下真菌网络获取养分 依赖完整的"植物—真菌—森林"微循环系统[3] 生态学研究意义 - 发现地真菌菌丝如银色神经网络密布地表 为解析亚热带森林生物协同进化机制提供珍贵生态样本[3] - 肉果兰生长依赖完整微循环系统 被誉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活体检测仪"[3]
观鸟者镜头里的北京:翅尖掠动藏着生态变迁“绿”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1:32
生态建设成效 - 北京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1.3%提升至2024年底44.95% [2] - 通过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使平原区森林覆盖率从14.85%提升至31.4%实现翻倍增长 [2] - 建成558处自然带并构建2600余个本杰士堆和7800余个人工鸟巢 [4] 生物多样性成果 - 记录鸟类物种达527种占中国鸟类物种总数三分之一以上 在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 [4] - 2025年新增8种鸟类包括栗树鸭 黑海番鸭和荒漠林莺等物种 [4] - 奥森公园成为迁徙鸟类中途驿站 去年秋季单次记录到30多只北红尾鸲 [1] 城市生态网络 - 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超过92.92% 市民视野中四分之一为绿色 [2] - 永定河 潮白河等五大河流全线贯通形成候鸟迁徙高速路 [4] - 通过大尺度近自然森林和生态廊道连通消除生态孤岛现象 [4] 社会参与度 - 民间观鸟团体"山海拾贝"已发展700余名成员涵盖小学生至长者群体 [1] - 奥森公园被评为五星观测点 儿童能轻松识别十几种鸟类 [1] - 观鸟团队承担生态哨兵角色 记录数据成为生态变迁直接证据 [2][4]
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矮小肉果兰
广西日报· 2025-08-26 02:20
物种发现与生态特征 - 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兰科肉果兰属矮小肉果兰(Cyrtosia nana)新记录物种 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名录增添科研价值新成员 [3] - 矮小肉果兰属于腐生性物种 不依赖光合作用 通过与特定真菌构建共生体系获取养分 其栖息地腐殖质层厚达30厘米且真菌菌丝密布地表 [3] - 该物种22株聚生现象罕见 生长依赖完整的"植物—真菌—森林"微循环系统 被誉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活体检测仪 [3] 科研价值与研究意义 - 发现地为亚热带森林生物协同进化机制研究提供珍贵生态样本 肉果兰属全全球5种中中国有3种(含台湾肉果兰 血红肉果兰 矮小肉果兰) [3] - 物种仅在开花结果时露出地面 完整生命周期仍为植物学界未解演化密码 此次发现基于2年跟踪监测成果 [3] 保护区生态建设 - 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记录达1668种 保护区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并建立定期监测机制以掌握种群动态 [4]
花园的八月叛变:当植物推翻园艺师的统治
新浪财经· 2025-08-20 23:43
核心观点 - 植物通过满足人类对甜美、美丽、陶醉和控制的欲望 成功利用人类传播基因 实现协同演化 [1][8][11] - 驯化是双向过程 人类与植物相互影响 植物主动参与自身演化路径的设计 [1][10][11] -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未来演化可能性具有关键作用 单一栽培和基因工程可能减少演化潜力 [13][14] 植物与人类互动模式 - 花园夏末呈现"无政府状态" 植物突破人工布局 按照自身命运生长繁殖 [3][4] - 马铃薯收获体现形式与混沌的辩证关系 其不规则形状反映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5][6] - 人类通过无意识选择推动植物演化 例如追求对称花朵或更长薯条的行为 [11] 历史案例与行业实践 - 约翰·查普曼通过传播苹果籽促进苹果基因多样性 反对嫁接技术 强调野性价值 [12][14] - 荷兰郁金香狂热虽使投资者破产 但显著增加全球郁金香种群数量 体现植物利用人类扩张的成功策略 [10] - 孟山都科学家代表太阳神式控制 通过遗传工程追求单一完美品种 与酒神式多样性形成对比 [8][9][12] 演化机制与生物多样性 - 协同演化不需意识参与 人类欲望与植物可能性通过辩证过程达成平衡 [11] - 生物多样性是10亿年演化成果 能吸收环境冲击并维持世界稳定 减少多样性将降低未来可能性 [13] - 建议保存野生 无法专利 看似无用或古怪的植物基因 作为应对演化不确定性的保障 [13]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细菌战新罪证史料公布 香格里拉首次拍到金钱豹影像
新浪财经· 2025-08-20 06:29
文旅消费促进政策 - 河南省将于2025年8月16日至9月10日面向全国游客发放文旅和住宿类消费券 消费券设五档面值包括300元满900减300 200元满600减200 100元满300减100 50元满150减50 30元满90减30 [1] - 消费券通过携程 美团 飞猪 抖音四大平台发放 适用产品包括河南省A级景区门票及二次消费 国家级或省级旅游演艺精品名录产品 省内品质酒店与等级民宿 河南度假线路产品 剧场演出 [1] 房地产政策调整 - 海南省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明确多孩家庭申请商业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 家庭成员在拟购住房所属市县名下已有住房的套数认定核减一套 [7] - 继续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条件 对符合规定的出售自有住房并在一年内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 按规定予以个人所得税退税优惠 [7] 景区管理事件 - 河北省石家庄德明古镇景区因公共场合考核环卫工引发关注 涉事公司通报为每月定期员工内部考核 涉及保洁班组考核垃圾清理及时性 垃圾桶清洁程度 周边环境整洁度等内容 [2] - 公司已批评教育相关责任人 修改完善卫生考核细则 承诺采取更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工作方式 [2] 毒品查获案件 - 深圳邮局海关查获一批申报为动物食品的摇头丸 毛重1678.1克 发现紫色片状颗粒2袋和粉色片状颗粒2袋 [6] - 经试剂检测呈摇头丸阳性反应 专业机构鉴定检出摇头丸成分 案件已移交海关缉私部门处理 [6] 网络谣言治理 - 四川省德阳市网警发现网民发布液化气罐车爆炸不实信息 称2025年8月10日发生十余次连环爆炸且气罐炸飞 经核实当日全市未发生相关安全事故 [7] - 公安机关已对造谣网络账号开展调查 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 [7]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3个大型真菌新物种
海南日报· 2025-08-16 01:27
新物种发现 - 科研人员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3个大型真菌新物种 分别为极白无锁革菌 粒状粉孢革菌和海南粉孢革菌 [5] - 极白无锁革菌发现于霸王岭片区 生长在阔叶树腐朽木和落枝上 子实体一年生平伏状 新鲜时呈油蜡质感雪白色 干后变为白色至乳白色 [5] - 粒状粉孢革菌和海南粉孢革菌发现于尖峰岭片区 前者子实体革质表面具轻微小颗粒状呈浅橘色至灰橘色 后者表面光滑呈灰橘色至褐橘色边缘毛缘状 [5] 新记录种发现 - 发现3个中国新记录种 分别为努里格环纹炭团菌 近亮环纹炭团菌和绿层环纹炭团菌 [5] - 3个中国新记录种均发现于五指山片区 生于腐木上 [6]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研究团队已采集大型真菌标本11733份 隶属于286属2724种 [5] - 新发现物种均为木腐菌 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分解者能加速枯木落叶分解维持养分循环 [7] - 真菌对生境变化敏感 此次发现印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多样性 [7]
良好生态 “多样”彰显
海南日报· 2025-08-15 05:28
生物多样性观察 - 琼中百花岭热带雨林中发现豆娘栖息 [2] - 琼中黎母山热带雨林观察到竹节虫展翅行为 [3] - 琼中黎母山热带雨林存在阔腹达蝽物种 [5] - 黎母山热带雨林中发现碧凤蝶栖息 [7] - 琼中黎母山热带雨林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南睑虎觅食活动 [9] 生态保护进展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推动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9] - 琼中热带雨林区域成为多种珍稀物种的集中栖息地 [2][3][5][7][9] - 专业媒体对热带雨林生态进行系统性影像记录 [9]
爆火7年后,成都一家三口坚守30亩森林,打造最美庄园
36氪· 2025-08-15 00:54
今天是全国生态日。在四川广汉,廖全福一家守护当地的鹭鸟,有20多年了。 1998年,廖全福在家乡租下30亩地,植树造林打算做苗木生意,五六年后飞来了一群鹭鸟,在这里繁衍栖息,他不忍心打扰鹭鸟,没有再卖过树。2018 年,他和妻子从城里搬进来居住,保育这片鸟林。 多年过去,这里的鹭鸟和动植物更丰富了,而廖全福一家人的生活,也围绕着鹭鸟保护,有延续,也有变化。女儿廖凡原本对父亲护鸟举动抱有偏见,现 在和父亲一起经历了许多,也更加明白他和鸟儿、和树林之间的连接,"和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相比,我有时候觉得自己有点脱节了,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好 像是与时俱进的,甚至走在了别人前面。" 重访鹭鸟庄园 2018年夏天,一条曾前往鹭鸟庄园采访,我们再次回访鹭鸟庄园。 "你们把我们的鸟儿拍成明星喽",廖全福接我们进庄园,开玩笑地说。 三年前夏天,来的时候正值鹭鸟繁殖期,24小时都能听见鹭鸟的叫声,今年10月初拜访,一进门就闻到桂花香气,大部分鸟儿已经迁徙去南方过冬,留下 几百只"老弱病残"仍栖息在这儿。 几百只鸟儿每天清晨出去,傍晚陆续飞回来,有时候它们可能心情不错,在林子上空打个漂亮的旋转,再落进枝头。 2018年的报道之后,经常有 ...
昌江首次记录到珍稀物种海南华珊瑚蛇
海南日报· 2025-08-14 01:18
生物多样性研究 - 科研人员在海南昌江保梅岭林场夜间生物调查中首次记录到珍稀物种海南华珊瑚蛇的活动影像 [1] - 被记录的海南华珊瑚蛇体长约80厘米 具有红褐色带黑色环纹的体色特征 头部黑色带白色"八"字形条纹 [1] - 该物种属于神经毒性毒蛇 偏好山区湿润环境 主要在夜间活动 以小型蛇类和蜥蜴为食 [1] 物种发现与分类 - 海南华珊瑚蛇是2018年在琼中发现并命名的新物种 全球第六种 中国第五种华珊瑚蛇属物种 [1] - 该发现填补了华珊瑚蛇属长达87年的分类空白 [1] 科研价值 - 昌江保梅岭的发现拓展了科学界对该物种分布范围和栖息地类型的认知 [1] - 新记录为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1]
生态稳定向好,第178种蝴蝶“飞”进武汉蝴蝶名录
长江日报· 2025-08-14 00:38
日前,武汉生态志愿者"疯羊"(网名),在黄陂西北部的云雾山景区发现一个武汉蝴蝶新记录种——波太玄灰蝶。 武汉第178种蝴蝶——波太玄灰蝶。 生态志愿者"疯羊" 摄 当时,他与朋友前往当地探寻鸟类和其他生物。他们顺着一条山沟往上走,沿途不断见到各种蝴蝶。爬上一块大石头后,他突然发现 一只灰蝶停在一旁的灌木上,于是用手机抢拍了几张图片。 此前,武汉蝴蝶社群发布首个《武汉蝴蝶名录1.0》,共有6科175种蝴蝶落户江城。 乱云矍眼蝶。生态志愿者"江水无眠" 摄 此前,武汉生态志愿者在黄陂、新洲等武汉北部山地,持续观察到中华虎凤蝶、金裳凤蝶等一批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武汉蝴蝶新纪录 在这一区域不断刷新。 8月13日,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所助理研究员毛润萍博士介绍,根据持续监测、对比往年数据,今年在上述地区多次发现 难得一见的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中华虎凤蝶和金裳凤蝶,珍稀的齿翅娆灰蝶、冰清绢蝶;还有列入《武汉蝴蝶名录1.0》,但较少见到"真 容"的河伯锷弄蝶、青斑蝶、金斑蛱蝶、竹长标弄蝶和白斑赭弄蝶。 中华虎凤蝶。生态志愿者"倾云流霭" 摄 金裳凤蝶。生态志愿者"知风草" 摄 今年以来,武汉生态志愿者"知风草""江水无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