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文明
icon
搜索文档
第十三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在防城港市圆满落幕
广西日报· 2025-08-21 01:51
活动规模与成果 - 第十三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及防城港市政府联合主办 涵盖合唱、器乐、戏剧三类 共有18支代表队145个节目及2700多名演员参与集中会演 [1] - 经评选产生一等奖14个、二等奖29个、三等奖29个、乡镇节目"金花茶奖"7个及优秀奖69个 [1] - 活动自2月启动后获得全区超万人报名参与 创作主题聚焦乡村振兴、向海图强等民生领域 [2] 文化内容与特色 - 闭幕式演出包含器乐联奏《山海和鸣·八桂交响》、合唱《问湘江》、桂南采茶小戏《一碗乡愁》及民乐合奏《一碗螺蛳粉》等节目 展现群众文艺多样性 [2] - 作品通过质朴形式反映改革发展与城乡巨变 突出"诚信为本"价值理念及广西地域文化特色 [2] 文旅融合举措 - 会演结合文旅融合理念 与2025北部湾开海节及"活力夜广西"嘉年华防城港主场活动联动 推动群众文化与旅游节庆协同发展 [2] - 活动依托"广西旅游年"背景 助力防城港市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2]
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范式转变
新华社· 2025-08-19 01:37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服务 - 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 [1] - 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价值理念 [3] - 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3] - 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 [3]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创造一系列变化,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伟大范式转变 [1] - 中国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体现了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意味着在国家层面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 [1] - 中国建立了国家公园等生态保护体系,有些保护区跨越多个行政区,把生态系统视作一个整体来治理 [2] - 中国在光伏、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风能、储能电池、氢能降本和长距离运输等方面有优势 [2] 全球能源发展 - 中国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大力发展智慧电网,促进分布式能源建设,对于缩小不同国家、地区在能源获取和使用上的差距至关重要 [2] - 中国很多年轻人都在朝着生态文明愿景努力,年轻学者从事的研究正在推动世界迈向新的科技革命 [2]
武汉奏响绿色“协奏曲” 共谱生态“新乐章”
中国环境报· 2025-08-19 01:33
新闻宣传策略 - 创新"1+N"新闻发布链模式 将生态环境新闻发布纳入政府新闻发布会年度计划 分季度召开生态环境领域新闻发布会 每年发布生态环境领域新闻报道千余篇 [10] - 打造一体化融媒体宣传平台 成立生态环境局融媒体中心 制作原创性强宣传文案 正面曝光率位居全国同级城市前列 [10] - 实施热点追踪计划 开展触及一线的宣传素材征集 通过花漾江城 执法人不服暑等主题宣传展示建设成果 [10] 新媒体传播成效 - 创新制作AI+ IP+ 文旅+等可视化宣传产品 多个单篇推文阅读量超5万人次 优质短视频累计传播量过百万 [11] - 开展双城CP江豚直播活动吸引超120万网友云守护 微信公众号关注量近10万 政务微博粉丝超167万 [11] - 微信公众号内容数次获生态环境部点赞 政务微博荣获湖北十佳政务微博称号 [11] 社会宣传活动 - 以六五环境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环保集市 文艺汇演等活动 联合中国环境记协采用环境新闻茶座形式举办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 [12] - 原创推文阅读量突破两万人次 精心制作7个原创视频内容多视角讲述生态环境保护故事 [12] - 开展城市绿色生活细胞工程 市级党政机关创建节约型机关覆盖率达100% 绿色出行比例达76% [12] 生态文化培育 - 运用小山小水等特色环保吉祥物开发3套表情包 制作两部生态动漫宣传片 推出生旦净末丑环保吉祥物形象 [13] - 结合湖北大鼓创作美丽武汉版五环生态公约 编排汉剧版《让中国更美丽》 策划生态文化科普视频 [13] - 打造180万人使用的武碳江湖个人低碳平台 营造全民践行低碳生活良好氛围 [13] 公众参与体系 - 组建1+16+7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网络 开展志愿服务现状调查 推出15门志愿宣讲课程 选聘42名生态环境观察员 [14] - 累计开展超1300场志愿服务活动 形成武汉生态环保高校行等志愿服务品牌 [14] - 在全国率先实现八类环保设施线上线下全覆盖 创新打造VR观景平台 累计组织开放活动超2000次 [15] 环境教育成果 - 推出7条武汉城市新绿标线路 编印出版《身边的环境》等地方教材 累计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发放79.4万册 [15] - 推动全市中小学每学年开设12课时专题生态环境教育课 连续开展二十届青少年生态环境实践活动 [15] - 录制共同探究沉湖湿地科学奥秘科普视频 全市同步播出 4所场馆入选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 [15]
让环境教育扎根武汉河湖乡间
中国环境报· 2025-08-19 01:33
大兴路小学连续5年开展汉江水质及生态研学考察,行程达1万多公里,记录汉江水质监测数据552个, 完成考察手记200余篇,撰写研究论文、调查报告5篇。 "地上打球,地下治污"——武汉市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成为第五批全国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老师你看,湖面上有黑水鸡。" "老师,我的取水器里捞到了小虾。"…… 武汉华侨城小学将毗邻校园的大美东湖作为校外生态课堂,将生态环境教育"搬"到湖边,让学生近距离 了解东湖生态。同时,学校精心打造"东湖生态文明教育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东湖美丽生态"搬"回 了校园。 城市就是学校,自然就是课堂。与华侨城小学类似,新洲区涨渡湖小学把学生带到涨渡湖湿地的"绿野 仙踪"中,开讲"原生态"的生态课。 武汉汉阳区、蔡甸区、经开区遴选的首批长江流域水质监测试点学校组织师生进行水样采集、测试、汇 总分析,形成《"长江小卫士"长江流域水质监测年度校园报告》。 全国小学中首个湿地生态教育馆在江汉区华中里小学诞生,100多种蜻蜓标本在洪山区第一小学让孩子 们大开眼界,首个"零碳校园"在硚口区红旗村小学扎根……这些校园生态环境教育新绿标成为更多青少 年见天地、见生命、见成长的生态"打卡地"。 结合 ...
生态文明领域二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
科技日报· 2025-08-18 03:34
生态文明重大科技成果 - 20项重大科技成果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重要成果发布会上正式发布 涵盖水处理与安全 大气污染治理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水文水利 新污染物 遥感监测 清洁能源 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1] - 具体成果包括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 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等[1] 技术领域突破 - 水处理领域突破包括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与应用 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1] - 大气治理领域突破包括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 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理论与关键技术 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1] - 清洁能源领域突破包括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 清洁高效炼焦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1] 生态与气候研究 - 生态研究领域成果包括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 《中国植物志》编研 生物多样性保护[1] - 气候领域成果包括气候数值模式模拟及气候可预报性研究 水文水利领域涵盖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1] 灾害防治与监测技术 - 地质灾害防治成果包括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 水沙灾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的关键技术[1] - 环境监测成果包括国家环境质量遥感监测体系研究与业务化应用 典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与生成转化机制研究[1] 评选机制与范围 - 成果由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组织11个学会开展 包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林学会等[3] - 评选通过领军专家初选和百位院士终选 从2005-2023年400多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项目中遴选[3]
纪录片丨山水长歌
新华社· 2025-08-17 04:08
生态转型成效 - 浙江安吉余村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后 良好生态环境持续带来收入 各种产业随之发展 [2] - 山东威海环翠区龙山从建筑石材集中开采区转型 采石立面变为九曲情人街 碎石山谷变为龙湖 矿坑变为剧场 周边村民成为绿水青山受益者 [2] - 乌江流域通过生态治理将"牛奶河"变成"清水河"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再现碧波荡漾 化屋村奇秀风光与古朴风情交相辉映 [2] 林区经济转型 - 黑龙江伊春从伐木转向种树苗 发展林下经济 蓝莓 桦树汁等系列产品走入市场 [3] - 绿色林海孕育金色未来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 美丽生态迤逦舒展 美丽经济蓬勃不息 [3] 宏观增长数据 - 生态转型带来10%的经济增长 [4]
专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范式转变——访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
新华网· 2025-08-16 01:5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创造一系列变化,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伟大范式转变 [1] - 生态文明理念代表着人们看待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范式转变,中国不仅提出愿景,更是朝着生态文明的目标迈进 [1] - 中国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体现了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并在国家层面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 [1] 生态保护与治理 - 中国建立了国家公园等生态保护体系,有些保护区跨越多个行政区,把生态系统视作一个整体来治理 [2] - 中国正在"让社会来适应自然,而不是让自然适应社会" [2] 新能源技术领先地位 - 中国在光伏、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 - 中国在风能、储能电池、氢能降本和长距离运输等方面有优势 [2] - 中国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大力发展智慧电网,促进分布式能源建设 [2] 年轻一代与科技革命 - 中国很多年轻人都在朝着生态文明愿景努力 [2] - 年轻学者从事的很多研究正在推动世界迈向新的科技革命,中国乃至亚洲都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2]
地球共生交响曲 用声音感受生态之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6 01:36
生态文明理念传播 - 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2] - 通过自然声音(鸟鸣、溪流、风声、动物脚步)展现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2] - 以短片形式传播"地球共生交响曲"的生态文明实践成果 [2] 媒体传播形式 - 采用无旁白的自然原声短片传递生态保护信息 [2] - 通过多媒体视听手法强化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 [2] -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团队制作完成 [2]
“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21:29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中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推动发展方式转型,从资源消耗转向生态经济模式 [1][2] - 湖州市安吉县余村通过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产业升级,从采矿转为生态旅游和美丽经济 [1] 绿色能源与技术创新 - 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增量约60%,清洁能源专利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2]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对全球碳中和贡献显著 [2]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支持《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实现 [2] 生态保护与全球贡献 - 中国森林覆盖率超25%,贡献全球25%新增绿化面积 [3] - 建成全球最大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臭氧层保护贡献全球最大 [3] - 全球能耗强度降低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3] 国际认可与影响力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6年发布报告推广中国生态文明战略 [3] - 中国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成为全球绿色转型领导者 [2][3] - 生态文明理念被国际机构视为发展模式的重要替代方案 [3]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范式转变——访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
新华社· 2025-08-15 15:13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代表着人类看待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范式转变,不仅提出愿景,更在实际行动中推进 [1] - 生态文明被写入中国宪法,体现国家层面对该理念的重视,并建立相应制度体系推进现代化 [1] 生态保护与治理 - 中国建立国家公园等生态保护体系,部分保护区跨越多个行政区,将生态系统作为整体治理 [2] - 治理模式强调"让社会适应自然",而非改造自然 [2] 新能源技术发展 - 中国在光伏、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全球领先,并在风能、储能电池、氢能降本及长距离运输方面具备优势 [2] -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和智慧电网建设有助于缩小各国能源获取差距 [2] 青年与科技革命 - 中国年轻一代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其研究推动新科技革命发展 [2] - 中国及亚洲将在未来科技革命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