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上海百强企业净利润增长24.84% 上榜民企营收合计首破3万亿元 信息技术产业领跑新兴产业
解放日报· 2025-09-24 02:04
上海百强企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总额达10.03万亿元 连续第3年突破10万亿元 [1] - 净利润总额达6655.7亿元 实现24.84%的强劲增长 [1] 榜单排名情况 - 中国宝武和上汽集团稳居前两位 [1] - 中建八局和中远海运排名分别升至第三和第四 [1] - 拼多多和美团首次闯入前十名 分列第七和第九位 [1] 民营经济表现 - 民营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合计首次突破3万亿元 达到3.3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2771亿元 增长率9.26% [1] - 净利润合计2245.5亿元 比上年增加920.7亿元 增长率高达69.50% [1] - 净利润增加额前10名企业中有8家为新兴产业公司 [1] 新兴产业发展 - 新兴产业百强营业收入总额首次站上2万亿元台阶 达到2.2万亿元 [2] - 新兴产业百强净利润1953.7亿元 增长率达到72.47% [2] - 相比2021年首次发布时营业收入总额不足9000亿元 5年来持续高速增长 [2] 信息技术产业领先地位 - 47家信息技术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9.14% 贡献新兴产业百强近七成营收 [2] - 信息技术公司净利润合计1918.4亿元 增长率88.25% [2] - 11家零售电商企业净利润增幅近90% 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 服务业表现 - 服务业百强实现营业收入4.7万亿元 增长7.57% [3] - 服务业百强净利润5834.9亿元 大幅增长41.14% [3] - 业绩主要得益于零售电商、海洋运输、保险业等行业的良好表现 [3] 制造业转型升级 - 制造业百强整体业绩受黑色冶金、汽车等行业景气度影响有所承压 [3] - 智能终端、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企业经营业绩有所上升 [3] - 这些领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积极因素 [3]
上海百强企业净利润增长24.84%
解放日报· 2025-09-24 01:59
值得一提的是,从产业结构来看,信息技术产业是新兴产业中的绝对领跑者。上榜的47家信息技术 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万亿元,同比增长19.14%,贡献了新兴产业百强近七成的营收;净利润合计 1918.4亿元,增长率88.25%。其中,以拼多多、美团、携程为代表的11家零售电商企业,净利润增幅近 90%,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榜单前十名中,中国宝武和上汽集团稳居前两位;中建八局、中远海运排名分别升至第三和第四。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拼多多和美团首次闯入前十名,分列第七和第九位,彰显了新经济企业的崛起势 头。 在榜单中,民营经济表现抢眼。民营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合计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到3.3万亿元,比 上年增加2771亿元,增长率9.26%;净利润合计2245.5亿元,比上年增加920.7亿元,增长率高达 69.50%。分析指出,民营百强企业的强势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兴产业的拉动,其中净利润增加额前10 名企业中,有8家企业为新兴产业公司,显示出上海民企的活力更加旺盛。 此外,新兴产业百强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营业收入总额首次站上2万亿元台阶,达到2.2万亿元; 净利润1953.7亿元,增长率达到72.47%。相比之下, ...
2025上海百强企业榜单发布,民企与新兴产业成增长引擎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01:17
此外,民营百强首次突破3万亿元,经济效益快速增长,新兴产业公司成为引领民营百强的龙头企业。 9月23日举行的2025上海百强企业新闻发布会透露,上海百强企业经营业绩继续保持扩张态势,连续第 三年站上全榜营收超10万亿元大关、入围门槛继续提高、净利润快速上升。 2024年,上海百强全榜营业收入10.03万亿元,同比下降0.42%;上海百强入围门槛达到107.3亿元,同 比上升2.4亿元;上海百强净利润达到6655.7亿元,增长率24.84%。 榜单显示,服务业百强、民营企业百强和新兴产业百强的营业收入指标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民 营百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6%,新兴产业百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48%。 上海百强中电商、海洋运输、保险业、集成电路制造、智能终端制造等企业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幅度 较高;黑色冶金、汽车制造等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明显下降。拼多多、中远海运、中国太保、美团等 行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和增加额较多,对支撑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的保持有较大的贡献。 百强企业资产指标保持增长。上海百强资产总额超过49万亿元,增长率6.29%;所有者权益达到8.2万亿 元,增长率6.14%。服务业百强资产总额 ...
每日债市速递 | 国债期货收盘集体下滑
Wind万得· 2025-09-23 22:30
央行公告称,9月23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76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投标量2761亿元,中标量2761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2870亿元 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109亿元。 1. 公开市场操作 (*数据来源:Wind-央行动态PBOC) 2. 资金面 银行间市场周二资金面与上日变动不大,整体仍均衡,惟跨季资金价格稍涨,因需求升温,此外央行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仅恢复操作一日后再次暂停。 月内资金充裕,存款类机构隔夜回购加权利率维持在1.41%附近;匿名点击(X-repo)系统上,隔夜报价亦略降至1.41%。非银机构质押存单和信用债融入 隔夜资金的报价基本还在1.50%-1.55%区间。 海外方面,最新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14%。 (IMM) // 债市综述 // 3. 同业存单 (*数据来源:Wind-国际货币资金情绪指数、资金综合屏) 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最新成交在1.68%附近,较上日微升。 (*数据来源:Wind-同业存单-发行结果) 4.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 普遍上行 | (*数据来源:Wind-成交统计BMW) | | --- | 5. 近期城投 ...
工信部: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20:16
(上接A01版)此外,李乐成还提出,要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 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立健全中试平台梯次培育 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实施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打造世 界领先科技产业园区。 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十五五"时期,工 信部将牢牢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 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 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在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方面,李乐成强调,要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统筹技术 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 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 先导区。(下转A02版) ● 本报记者 杨洁 要加力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突出价值创造,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 造升级 ...
新华财经晚报:国内金饰价格突破1100元每克
新华财经· 2025-09-23 14:15
【重点关注】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UC、今日头条平台破坏网络生态案件 ·广西:组建一家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发展国有企业集团 ·国内金饰价格突破1100元每克 【国内要闻】 ·近日,针对今日头条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不仅在热搜榜单主榜呈现不良信息内容,还 在落地页面置顶呈现相关话题,破坏网络生态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市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 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今日头条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 处置处罚措施。 ·近日,针对UC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榜单主榜扎堆呈现极端敏感恶性案事件词条 等非权威部门、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涉及网络暴力、未成年人隐私等相关话题,破坏网络生态秩序的 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广东省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UC平台采 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货拉拉,要求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法律规定,落实反 垄断合规主体责任,及时规范经营行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货车司机、消费者等相关主体合法权 益,推动平台规则和算法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促 ...
中国技工新职业“数智化”趋势明显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3:55
行业趋势 - 中国技工新职业呈现明显"数智化"趋势 人工智能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工业互联网工程 集成电路工程 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等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领域正成为就业市场主流[1]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9年至今公布的90余个新职业中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 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新选择[3] - 前沿技术领域赛项占比超过50% 涵盖智能制造 高端装备 数字技术 新能源等方向[4] 人才需求 - "数智化"程度较高的前沿技术领域具有产业链长 发展空间大 人才需求旺盛的特点[3] - 强动手能力和重实践的技工院校学生及一线工人正成为这些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3] - 服务机器人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实现从被动交互到主动交互的进阶 具备装配 调试及基础功能部署能力的技工成为紧缺资源[4] 人才培养 - 全国技能大赛专门设置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赛项 涵盖机电设备装调与维护技术 智能检测与传感器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等内容[5] - 大赛旨在有效培养服务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5] - 新职业不同类别人才有不同分工 并不局限于科研型博士 包括各类技术应用人才[4]
工信部: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 开辟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1:40
李乐成表示,"十五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锚定实现新型 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 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 是大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 局,建立健全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世界领先科技产业园区。二是加力推 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强化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数智 化、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三是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实施培 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开辟脑机接 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四是全面构建互利共赢产业生态。强化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深化 国际产业合作,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龚正指出,工博会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品牌展会和促进国际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上 海要深入贯彻落实习 ...
大幅加仓!私募:无需过度担忧短期波动
券商中国· 2025-09-23 05:35
随着A股的持续回暖,私募机构的仓位水平快速攀升。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股票私募整体仓位已飙升至年内新高,其中百亿私募大幅加仓,单周加仓幅度高达 11.11%,而50亿—100亿元规模私募仓位更是创下近三年来新高,凸显出头部机构对市场的信心。 多家私募机构一致表示,在资金与信心的双轮驱动下,A股市场整体有望延续强势行情。不过当前市场结构分 化严重,部分股票短期涨幅较大,在个股层面或有回调风险。 股票私募仓位升至年内新高 9月以来,上证指数在高位盘整,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表现强势,市场情绪高涨,上周两市日均成交额升至2.5万 亿,汇聚诸多高手的私募机构选择再度加仓。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2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达到78.04%,较前一周的75.08%大幅上升2.96 个百分点。这一水平不仅与年内高点持平,也反映出私募整体的配置积极性正在加速提升。 从仓位分布来看,中高仓位私募占据市场主导。具体而言,60.02%的股票私募保持满仓状态,23.34%的私募 维持中等仓位,而低仓与空仓的私募合计不足两成。这意味着,大多数私募机构已经选择积极参与市场,普遍 看好后市行情。 对于此次私募大幅加仓的核心原因 ...
增量政策落地周年一线调研 | 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巩固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12:35
并购重组领域亦"多点开花"。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立讯精密收购闻泰科技子公司,中国船舶吸收 合并中国重工,迈瑞医疗控股惠泰医疗……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产业整合和寻找第二增长 曲线的积极性增强,收购未盈利科技型资产等标志性案例陆续落地。 在章俊看来,近期多个并购重组案例体现了资本市场融资端改革的放大效应,也折射出政策鼓励向新兴 产业倾斜的导向。高技术与高附加值行业的集中度提升,显示并购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去年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一年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 改革、"并购六条"、科创板"1+6"等一批标志性政策落地,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进一步 拓展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提升对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力。其间,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外部 冲击,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业内人士认为,一系列政策落地显效,既体现了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改革的放大效应,也折射出政策鼓 励向新兴产业倾斜的导向。未来,资本市场有望继续引导中长期资本流入硬科技领域,持续提升服务实 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 引导资源加快向"新"集聚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