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供应链

搜索文档
申洲国际(2313.HK):抗周期能力的再审视 卓越品质锻造行业标杆
格隆汇· 2025-08-28 02:5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4.8% 显示短期复苏明朗 主要受益于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和海外核心客户订单回升 [1] - 公司长期财务表现稳健 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28.1% 成本管控能力和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形成显著竞争壁垒 [1] - 公司通过客户结构优化、产品高端化和数字化供应链升级 持续强化行业龙头地位并驱动中长期增长 [2][3] 经营表现 - 2024年收入较上年度增加14.8% 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日本市场优衣库订单占比提升与美国市场运动类产品需求增长是主要驱动因素 [1] - 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28.1% 高技术产品带来的溢价能力和智能生产管理是核心支撑 [1][2] - 运动品类销售额较上年增加9.8% 休闲品类收入同比增长27.1% 内衣品类增速达34.6% 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倾斜 [3] 战略优势 - 垂直一体化生产实现织造至成衣全链条覆盖 极高的面料自给率与智能排产系统大幅缩短交付周期 [1] - 与行业头部客户优衣库、Nike、Adidas、Puma深度绑定 2024年四大客户合计贡献营收80.75% [2] - 产能布局呈现"中国研发+东南亚制造"特征 2023年中国产能占比降至47% 越南产能提升至27% 柬埔寨新基地2025年投产后将新增10%产能 总生产能力达5.5亿件/年 [2] 竞争力构建 - 坚持技术创新 研发Nike的Flyknit面料和优衣库的AIRism面料 高技术产品成为拉动综合毛利率回升的重要因素 [2] - 客户结构多元化成效显著 新客户收入占比三年内提升6.6个百分点至16.2% 有效分散集中度风险 [2] - 数字化供应链改善运营效率近90% 越南供应商占比达50.1% 中国占49.3% 本土化布局显著缩短交付周期 [3]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12.27亿元、341.31亿元、376.71亿元 [3] - 预测同期EPS分别为4.45元、4.96元、5.42元 对应PE分别为12.6倍、11.3倍、10.4倍 [3]
申洲国际(02313):公司深度报告:抗周期能力的再审视,卓越品质锻造行业标杆
华鑫证券· 2025-08-27 09:2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公司短期复苏态势明确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4.8% 产能利用率从80%-90%提升至100% [5][16] - 长期竞争优势显著 通过垂直一体化生产 技术研发创新 头部客户绑定和全球化布局构建行业壁垒 [6][7] - 未来增长动能充足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新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16.2% 产品向高附加值品类倾斜 [10][37] 经营韧性分析 - 2024年收入显著回升至286.63亿元 同比增长14.8% 扭转2023年下滑趋势 [5][16] - 毛利率从2023年24.27%回升至2024年28.1% 展现卓越成本管控能力 [5][21] - 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至100% 主要受益于日本市场优衣库订单占比升至27.86%和美国市场运动产品需求增长9.8% [16][33] - 财务表现稳健 ROE均值达15.94%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营收比率均值19.21% 显著高于同业12%平均水平 [21] - 运营效率持续优化 存货周转116天 应收账款周转71天 [21] 战略优势分析 - 垂直一体化生产实现织造至成衣全链条覆盖 年产自用面料25万吨 形成显著成本优势 [7][26] - 技术研发实力突出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85项 包括高弹挺阔面料 速干透气针织面料等创新产品 [30] - 深度绑定四大头部客户(优衣库28% Nike26% Adidas17% Puma10%)合计贡献营收80.75% [7][33] - 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 中国产能占比47% 越南27% 柬埔寨26% 东南亚总产能占比达53% [7][17] - 柬埔寨新基地2025年投产后将新增10%产能 总生产能力达5.5亿件/年 [7][34] 未来增长动能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新客户(安踏 李宁 Lululemon等)收入占比提升6.6个百分点至16.2% [10][37] - 产品结构高端化 运动品类销售额增长9.8% 休闲品类收入同比增长27.1% 内衣品类增速达34.6% [10][37] - 数字化供应链显著提升效率 供应商运营效率较2017年提升近90% 越南供应商占比达50.1% [10][41] - 盈利预测显示持续增长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12.27亿元 341.31亿元 376.71亿元 [9][53] - 每股收益预计持续提升 2025-2027年EPS分别为4.45元 4.96元 5.42元 [9][53] 估值水平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2.6倍 11.3倍 10.4倍 [9][53] - 2024年ROE达17.4% 预计2025-2027年保持17%以上水平 [10][59]
银川新华百货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20:21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008,122.91元,提议以报告期末总股本225,631,28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红利22,563,128.00元,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次分配,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5] - 利润分配方案已获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全票通过,需提交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审议 [8][10][50] 供应链公司设立 - 公司与全资子公司新百连超及关联方物美南方共同投资设立宁夏新美供应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其中物美南方出资1,050万元(占比35%)、公司出资990万元(占比33%)、新百连超出资960万元(占比32%) [14][16] - 新公司旨在优化采购与库存管理,降低成本并提升物流配送效率,通过整合供应链强化区域市场覆盖和西北市场辐射能力 [15][20] - 关联交易已获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及董事会会议通过(6票赞成,关联董事回避表决),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16][21] 日常关联交易新增 - 因新设供应链公司经营需要,2025年预计新增与关联方的商品销售业务,需提交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审议 [24][53] - 交易定价以市场价格为基础,遵循公允原则,通过银行转账或票据结算 [33] - 本次新增关联交易方包括物美南方和浙江物美亿联,其中物美南方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306,830.51万元、营业收入223,552.44万元 [27][28][31] 经营数据披露 - 2025年半年度主营业务分业态中,百货商场收入占比最高,超市业态次之,但未披露具体数值 [72] - 物流业务收入为2,056.57万元,未计入主营业务分业态核算 [72] - 报告期内无新签约待开业门店,门店总数无变动 [72] 公司治理与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0日召开第四次临时股东会,审议利润分配、关联交易等议案,采用现场及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56][59]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定于9月2日通过上证路演中心举行,投资者可提前提问 [39][43] - 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全票通过半年度报告、利润分配、关联交易及制度修订等议案 [48][49][51][53]
孩子王(301078):点评报告:归母净利同增79%,多业务并行打造新增长极
浙商证券· 2025-08-21 09: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为母婴零售领域龙头企业,独有大店模式稳定获新,加盟业态稳步推进,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3] - 公司具备规模优势,并已具备完善数字化供应链及深度捆绑的会员黏性,深耕母婴零售赛道,服务类业务共同驱动,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3]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49亿元,同增9%,归母净利1.4亿元,同增79%,扣非净利1.2亿元,同增91% [7] - 25Q2营收25亿元,同增8%,归母净利1.1亿元,同增65%,扣非净利0.98亿元,同增71% [7] - 25H1毛利率27.7%(-2pct),净利率2.9%(+1pct),销售费用率18.4%(-2pct),管理费用率4.5%(-0.4pct) [7] - 预计25-27年营收分别实现112/151/197亿元,同增20%/35%/30%,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3.5/5.6/8.9亿元,同增96%/59%/58% [3] - 当前市值对应PE为46/29/18X [3] 业务发展 - 加快发展下沉市场加盟模式,在建及筹建孩子王精选加盟店超140家(合计超200家),25年目标500家,25H1加盟店收入1.5亿元 [2] - 截至25H1,孩子王自营大店502家,乐友直营与托管加盟店540家,乐友加盟店171家,孩子王加盟61家,孩子王自营优选16家,仓店14家 [7] - 首家Ultra门店25年6月21日在上海徐汇万科广场开业,深度融合潮玩IP、谷子经济与AI科技等 [7] - 推进买手制和"短链+自营"结合,25H1差异化供应链(含自有品牌)营收5.3亿元,占母婴商品销售比重的12%,其中自有品牌收入3.4亿 [7] - 自研AI智能玩具6月成功上市 [7] 协同效应 - 丝域养发预计下半年并表,增厚利润且与孩子王主业全方位协同 [7] - 门店协同:店中店形式双向引流,孩子王大店可开放部分门店及区域设立丝域养发门店 [3] - 渠道协同:孩子王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线下门店近1200家,APP及小程序会员超6400万,丝域自有品牌有望借助孩子王渠道放量 [3] - 产品合作:有望借助巨子强研发力,推出更多自有产品,完善护发产品矩阵 [3] 区域表现 - 华东同店+2%,西南同店+15%,华中同店+5%,合计同增约5% [7]
山钢·京东运营中心构建区域生态智慧生活圈
搜狐财经· 2025-08-21 03:03
合作项目概述 - 山钢集团与京东集团共同启动山钢·京东运营中心 标志着双方深度融合进入实施阶段 [1] - 项目是莱钢集团布局新兴产业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举措 旨在拓展"钢铁+服务"生态体系 [1] - 合作整合山钢本土产业优势与京东平台资源 打造新零售及阳光采购业务的全新产业集群 [3] 业务合作领域 - 项目涵盖企业采购、员工福利、线上商业、京东外卖和京东培训等全领域服务 [3] - 接入京东工业服务平台 实现产销一体化和资产盘活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费用 [3] - 京东工业提供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通过"万仓合一、万单合一"模式优化供需匹配 [4] 运营效率提升 - 产业大模型实现原材料采购精准化和库存周转高效化 保障生产高效运行 [4] - 采购流程从多轮比价简化为最优匹配 显著加快物资到位速度并降低运营成本 [4] - 项目预期形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多赢局面 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3] 员工服务升级 - 京东零售将员工福利升级为精准服务 提供贴合需求的个性化心意清单 [4] - 健康保健服务和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日常生活服务便利性大幅提升 [4] - 通过手机小程序可触达最优选择 实现实惠可靠的放心餐和生活品采购 [4] 生活服务拓展 - 京东服务+聚焦3C、家电、家居和生活四大领域 提供全流程高品质服务 [5] - 采用自营化+平台模式 覆盖安装、维修、清洗、保养和回收等环节 [5] - 与1000多家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实现高品质服务的便捷触达 [5] 区域经济影响 - 产业效率提升与生活品质升级形成合力 产生多赢的蝴蝶效应 [6] - 企业效益改善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完善服务带动居民消费增长 [6] - 建立产业与生活良性循环 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6]
东方嘉盛:新华基金、申万宏源证券等多家机构于8月18日调研我司
证券之星· 2025-08-19 07:08
半导体业务 - 公司持续扩大半导体客户基础,近期与国内外半导体公司新客户达成业务合作,未来将深化重点龙头客户服务合作,为华南片区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提供光刻机保税寄售维修服务 [2] - 公司将配合深圳自建仓库的有序建成,覆盖更加多元化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产品,打造半导体设备厂商保税寄售维修供应链行业标准 [2] - 公司凭借领先的供应链资源统筹配置与战略投资孵化能力积极引入优秀管理团队,探索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延伸机会,发掘产业链中服务与贸易等环节的增量潜能 [2] 国际物流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际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9.56%,保持快速增长 [2] - 公司通过"粤新快线"班列衔接国际空运航线的"铁空联运"模式创新实现跨境运输全链条贯通,未来将整合中欧班列、TIR跨境陆运、国际航空货运资源以及国际海运资源,构建多通道切换的柔性供应链解决方案 [2] - 公司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能物流网络,优化清关流程并提升运输时效,强化端到端服务能力 [2] 全球布局 - 公司以"一带一路"、欧洲、东南亚、中亚等重点区域为支点,稳步推进海外枢纽节点与供应链服务网络建设,未来将继续覆盖中东、日韩以及拉美等地区 [3] - 公司配合跨境电商平台的市场开拓方向,围绕海外仓项目完善仓储、落地配以及其他增值服务等业务环节的布局 [3] - 公司深化本土化运营能力,强化合规体系与专业团队建设,提升跨境服务响应效率,增强柔性服务能力 [3] 智能化物流 - 公司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国际物流流程,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智能数字报关服务平台助力进出口企业数字化通关 [4]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未来将持续加大创新科技在数字化进出口贸易管理中的研发和应用投入 [4] - 公司关注智慧自动化仓库建设,探索引入物流机器人、物流系统管理应用等高新科技打造智慧物流管理系统,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 [4] 自建仓储项目 - 公司重庆、昆明自建项目招商顺利,业绩贡献将逐步体现,深圳等地自建仓储项目有序进行,建成后将重点服务跨境电商及半导体行业 [4] - 公司积极推进自有仓库建设进程,通过提高自有仓库占比以减少外部仓库租赁成本,提升业绩质量 [4] - 公司进一步完善全球仓储网络布局,在国内重点经济带推动与战略型产业的合作机会,抓住新贸易格局下的行业成长红利 [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21.12亿元,同比上升35.18%,归母净利润7985.69万元,同比下降38.29%,扣非净利润7558.73万元,同比下降17.75% [6]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12.2亿元,同比上升64.5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646.57万元,同比下降53.6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479.71万元,同比下降29.68% [6] - 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速优于净利润主要是补贴及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损益影响,以及国际物流季节性特点影响盈利表现 [6]
东方嘉盛: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09亿元,同比增长35.23%,主要来自国际物流新业务拓展[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85.69万元,同比下降38.29%,因国际因素影响新业务盈利及补贴减少[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1亿元,同比改善46.15%,因往来支付变动[20] - 总资产50.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7%,应收账款增长46.41%至14.17亿元[1][20] 业务板块表现 - 国际物流业务收入14.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9.56%,通过"粤新快线"铁空联运等创新模式拓展[9][16] - 医疗健康业务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16.96%,稳定经营医疗全球中心仓GSP仓库[10] - 消费食品业务收入1.43亿元,增长16.51%,保持高端进口酒供应链领先地位[10] - 半导体业务深化龙头客户合作,6月通过TAPA FSR认证提升服务保障[11]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跨境物流市场规模2024年达4万亿元[2]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增长20.3%至6502.6亿元[2] - 政策推动下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目标降至13.5%,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成为行业变革关键[3][4] 战略布局 - 全球仓储网络持续扩展,在"一带一路"沿线、欧美等地设立高标准仓储设施,国内昆明、重庆项目已投入使用[14] - 数字化战略推进WMS/TMS系统升级,AI智能报关平台应用OCR技术构建企业级数据中心[6][13] - 创新"铁路干线+航空接驳"多式联运模式,降低运输时间和成本,构建国际货运网络体系[16] 核心竞争力 - 拥有25万平方米国内仓储面积及全球海外仓网络,与国际航空/船运公司保持紧密合作[18][19] - 自主研发业财一体化数字化供应链SaaS平台,AI通关系统成为500强企业首选[15] - 首批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资质,享受便捷通关优势[17] - 4PL服务模式整合优质资源为客户提供全面供应链解决方案[17]
东风汽车与京东集团围绕整车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展开合作
经济观察网· 2025-08-15 06:57
战略合作签约 - 东风汽车与京东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2] - 东风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青与京东集团SEC副主席、京东集团CEO许冉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2] 合作领域 - 双方将围绕整车营销与售后服务生态、采购及供应链、智慧物流三大核心领域展开深化合作 [2] - 合作将结合京东在数字化供应链、平台生态及用户服务领域的优势 [2]
曾经爆火,如今暴雷!呷哺呷哺累计跌超92%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7:32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为人民币19亿元 同比减少约18.9% [1] - 上半年净亏损约为人民币0.8亿元至1.0亿元之间 亏损同比降幅约为63.2%至70.5% [1] - 2021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4.01亿元 加上今年上半年亏损约0.8亿元 累计亏损约为13.26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税前亏损为3.89亿元 较2023年亏损1.24亿元有所扩大 [2] 成本优化措施 - 公司致力于成本优化 以数字化供应链驱动结构性降本增效 [1] - 依托采集优势打通供应商协同链路 持续升级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 [1] - 优化配送路径网络实现运营效率提升与综合成本下降 [1] - 通过优化餐厅布局结构 包括关闭低效餐厅、新增重点聚焦高潜力区域的餐厅等举措提升运营效率 [1] - 预计对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约64.1% [1]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累计下跌3.85% 报0.75港元/股 成交额34.5万港元 [3] - 自2023年1月股价高点以来累计跌幅超过92% 股价已被"涮"成仙股 [3] - 市值仅剩8.15亿港元 [3][4] - 市盈率为-1.88 市净率为0.98 [4] 公司背景 - 公司诞生于1998年 创始人贺光启将台湾小火锅改良成旋转小火锅 [6] - 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 成为"连锁火锅第一股" [6] - 2015年推出茶饮品牌"茶米茶" 2016年推出高端火锅品牌"凑凑" 2022年推出高端烧肉品牌"趁烧" [6] - 呷哺呷哺和凑凑两个品牌贡献超过95%的营业收入 [6]
2025年中国团餐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8-04 00:04
团餐行业概述 - 团餐作为中国餐饮市场重要支柱,承载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规模化餐饮需求,直接关系民生服务效率与食品安全保障 [1] - 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升级驱动下,向智慧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加速演进 [1] - 头部企业通过中央厨房、冷链物流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深度整合,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1] - 2024年市场规模约2.7万亿元,预计2026年将超3.5万亿元,保持稳态增长 [29] 行业驱动因素 政策驱动 - 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三产融合,团餐行业适配乡村三产融合类项目,通过政府合作加速渗透 [4] - 食品安全政策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要求借助数字化手段布局供应链溯源体系 [7] - 青少年膳食改善政策引导下,"学生餐"成为保障青少年营养健康的重要场景 [9] 需求驱动 - 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24.4千克、蔬果176.1千克、肉蛋奶制品92.4千克,为团餐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12] - 学校、医院、企业等场景具有规模化且稳定的日均消费基础 [12] 供给驱动 - 2024年在线外卖用户规模5.9亿人,占网民53.4%,外卖体验升级倒逼团餐供给升级 [15] - 头部社会餐饮品牌数字化程度较高,其技术应用经验可帮助团餐企业打破数据孤岛 [20] 资本驱动 - 行业融资主要用途:三产融合项目、数字化供应链建设、跨区域整合扩张 [17] - 典型融资案例:麦金地2021年8月获3亿元战略融资用于三产融合项目 [19] 市场特征 - 客群以学校为主占52.7%,其次为企业26.3%、政府机构10.8%、医院9.6% [34] - 学校场景年营业天数210天,餐标约16元/天;医院场景全年无休,餐标约30元/天 [33] - 当前市场集中度CR100仅6.7%,显著低于北美80%和欧洲45% [59] - 行业平均利润率从6.3%降至5.2%,进入微利时代 [47] 运营模式 - 承包入驻模式占比约90%,食材成本占42%,净利润率约6% [40] - 集体配餐模式利润空间压缩至5%以内,配送成本约占3% [42] - 平台模式收入主要来自交易额抽佣与系统接入费,利用成熟外卖网络优化配送成本 [45] - 中央厨房普及推动集体配餐模式渗透率有望从当前水平提升至18% [69] 发展趋势 - 县域市场成为新增长点,"中央厨房+卫星厨房"模式解决热餐配送难题 [76] - 老年餐、夜间供餐等细分场景拓展成为增量市场重要方向 [78] - 区域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及精细运营扩大优势,推动区域内集中度提升 [81] - 三产融合价值释放,团餐企业通过融入地方乡村振兴巩固市场份额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