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群众工作札记 | 全力保障“三夏”生产
打好麦收攻坚战,农机保障是关键。县农业农村局成立夏收工作指导组,组建16个应急机收作业队和7 个小麦抢收机械维修服务队,做好农机安全排查、检修调试、农机手培训等相关工作,提前对机具信 息、作业服务供需等情况进行摸排,加强装备调配和技术指导,保障机具以良好状态投入作业。在高速 公路出入口、主要路口、乡镇设立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和接待服务站,为过往农机手提供防暑降温等物 资,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手册和机收作业指南,介绍县域内的小麦分布、作业路线、维修网点、加油站点 等,对于农机手求助第一时间现场处置,确保跨区作业高效完成。 夏粮收储,关系农民"钱袋子"。为确保夏粮收储平稳有序进行,我们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国有粮 食购销企业,详细查看收购政策、执行质价标准、严格扦样质检流程、安全储粮等方面的落实情况,严 查压级压价、缺斤少两、"打白条"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让农民放心卖粮。 "三夏"时节不仅是夺取夏粮丰收的关键阶段,更是稳定秋粮生产、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时期。为夯实秋 粮丰收基础,县农业农村局制定提升粮食产能工作方案,压实夏种任务,提高优质农产品播种面积。组 织214名农技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开展包村联户服务,指 ...
机声隆隆麦飘香
经济日报· 2025-06-08 22:06
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 - 山东聊城市阳谷县狮子楼街道刘灿明村使用收割机进行小麦收割,实现高效作业 [1] - 大布乡高庄村建成7000平方米现代化晾晒场,配备智能化温控系统和光伏发电设备,年处理能力达5000吨粮食,效率提升40%,已累计烘干小麦近千吨 [1] - 东阿县青源家庭农场采用大型收割机作业,流转1200亩小麦全部成熟,通过优选品种和科学管护实现产量和品质双提升 [1] - 东阿县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2700余台,玉米播种机等其他各类机械1万余台,保障夏粮收获和秋粮种植 [1] - 济南市莱芜区备好联合收获机510台套,拖拉机2000余台,玉米播种机800多台,并培训机手160人次 [2] - 菏泽市鄄城县调配2000多台联合收割机,保障93万亩小麦收割进度,预计6月中旬基本完成 [2] - 济宁市嘉祥县调配拖拉机1万余台、收割机2200余台、玉米播种机2780台,并引进秸秆回收企业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 [2] 农业生产规模与进度 - 山东省小麦已收获665.97万亩,占全省11%,其中机收660.72万亩,当日投入联合收割机3万台 [3] - 山东省玉米已播种210.43万亩,占3.84%,其中机播207.52万亩,投入玉米播种机3.27万台 [3] - 菏泽市鄄城县小麦亩产达到1200多斤,得益于良好气候条件和科学田间管理 [2] 农业技术创新与资源利用 - 现代化晾晒场配备智能化温控系统和光伏发电设备,显著提升粮食处理效率 [1] - 秸秆打捆技术实现秸秆变废为宝,为合作社带来每亩10元额外收益 [2]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提升粮食产能 保障粮食安全
央广网· 2025-06-08 02:24
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 - 粮食安全被强调为国家安全的基石 需严守耕地红线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1] - 全国夏粮小麦大规模机收进度已过半 湖北 四川 安徽等地麦收已结束 [1] - 江苏省徐州市采用无人驾驶智能收割机 依托北斗导航和物联网技术 实现远程操作 节省人工成本约1000元/昼夜 [1] 农业机械化与技术应用 - 全国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700万台(套) 推进夏收 夏种和夏管机械化作业 [1] - 河北省石家庄市通过智能监控设备调整收割机工作状态 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2] - 河南省周口市采用气吸式播种机 播种效率提升33% 4000亩地播种时间从6天缩短至4天 [4] 粮食生产与质量提升 -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小麦收购质量指标优于往年 显示农户种植技术成熟 [3] - 江西省抚州市运用5G四情监测系统 实时掌握水稻生长动态 提升病虫害防治精准度 [4] - 预计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达17.9亿亩 比上年有所增加 [4]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单产提升 - 我国计划今年再建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4] -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支撑 [4] - 农业农村部强调要压实种植面积 挖掘增产潜力 健全防灾减灾机制 [5]
黑龙江绥化市多举措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食生产全链条推进 - 全市2779万亩粮食作物种植计划全面完成 备春耕进度较往年提前15天 [1] - 农资供应稳定有序 种子下摆到户75.9%(9.13万吨) 化肥下摆64.73%(93.52万吨) 农机具检修率达88.75%(44.47万台套) [1] - 创新金融助农产品 农商银行"种植快贷"办贷时间压缩至十多分钟 建设银行"农户信用贷"利率低至3厘5 [1] 科技赋能与现代农业建设 - 印发《2025年备春耕指导意见》 成立5个单产提升专家小组 开展"田间课堂"培训 [2] - 11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完成规划 包括28个垦地共建园区 打造"百园示范带" [2] - 推广高产技术 大垄密植面积达582万亩(同比增439万亩) 实施水肥一体化超24万亩 [2] - 秸秆综合利用采用"一主两辅"模式(肥料化为主 饲料化 燃料化为辅) [2] 农资监管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三部门联合开展农资监管执法 完成10个县区2轮巡查 查处案件13起 整改17起 [3] - 2024年超长期国债项目复工106.69万亩(完成率19.66%) 资金拨付率15.52% [3] - 2025年申报7个国债项目 建设面积146.6万亩 资金总额36.11亿元 [3] - 推进定制农业 种植业定制40万亩以上 养殖业定制39万头(只) 计划建立10个展示基地 [3] 农村经济管理优化 - "三资"管理专项整治整改问题747个 产权交易平台成交10232宗 总金额1.49亿元 村集体增收1504.5万元 [4] - 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 化解村级债务14.31亿元 [4]
抓紧抓实“三夏”生产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周密细致做好服务保障确保高考安全有序
西安日报· 2025-06-06 02:37
粮食生产与农业服务 - 临潼区雨金街道任陈村农田呈现丰收景象,麦浪翻滚、农机穿梭 [2] - 领导实地考察小麦颗粒成色,关注产量收益、农资储备和涉农补贴情况 [2] - 强调要加快小麦收割进度,强化烘干晾晒、收购储存,确保颗粒归仓 [2] - 同步抓好秋粮播种、农资供应、秸秆禁烧、防汛抗旱等工作 [2] - 陕西雨农众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智慧农机调度平台,优化农机具调度和农事服务 [2] - 企业被期望持续优化运营模式、强化科技支撑、降低种粮成本 [2] - 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调度,精准实施惠农补贴,提高种粮收益和农民积极性 [2] 高考组织与保障 - 西安市五环中学作为高考考点,接受考场设置、安保措施、试卷保密等检查 [1] - 要求严格规范考务流程,统筹交通出行、噪音治理、电力供应等综合保障 [1] - 强调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情况 [1] - 目标是营造安全稳定、温馨舒适考试环境,确保高考公平公正安全有序 [1]
赵一德在咸阳市调研“三夏”工作时强调有力有序推进“三夏”生产 为全年粮食丰收打牢坚实基础
陕西日报· 2025-06-05 23:03
夏粮收获与生产保障 - 当前正值夏粮收获关键期 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并科学高效组织抢收作业 确保夏粮适收快收和应收尽收[1] - 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具有管理 技术 渠道等优势 需强化农机服务并保障农资供应 更好满足种粮农户需求[1] - 粮食收购需严格落实收储政策 加强产销衔接和农企对接 优化收购服务并维护收购秩序 切实保护种粮农户利益[1] 农业生产与资源调配 - 需压茬推进夏播夏种并做好夏季田管 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措施到田到户 力争实现以秋补夏[2] - 强化气象 资金 装备等支撑保障 持续优化交通保畅和农资调配工作 确保三夏生产扎实推进[2] - 通过政策引领 科技赋能和精细化管理等方式 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2] 安全生产与资源利用 - 需从严从紧抓好秸秆禁烧 着力提升秸秆科学还田和高效离田利用水平[2] - 细化实化防灾减灾救灾措施 加强麦田防火和农机规范安全作业监管 筑牢三夏安全生产防线[2]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跟着麦客看“三夏”
河南日报· 2025-06-04 23:34
农业机械化转型 - 传统麦客正从"候鸟式"体力劳动者转变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关键节点,镰刀被大型收割机取代[2][4] - "河南农机云"平台已上线12.4万台农机(含7.1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和信息化作业监测[8][16] - 农机作业方式从"人算"转向"云算",农户可通过平台像叫网约车一样发布需求,农机手可实时接单避免空跑[7][8] 农机技术升级 - 现代收割机配备北斗导航系统,能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并智能避开障碍物,作业损失率低于1%[9][11] - 收割机割台采用尼龙齿条降低麦穗破坏,脱粒结构改为纵轴流设计加长滚筒,显著提升脱粒效率[9] - 河南省今年新增6545台联合收割机申请购置,通过补贴政策推动高效低损农机普及[10][15] 服务体系建设 - 全省建立832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742支应急作业服务队和2561个粮食烘干点(日烘干能力6.59亿斤)[16] - 在高速收费站等关键节点设立400余个跨区接待服务站,提供作业信息、维修网点和物资补给服务[13][14][16] - 三级政府开通212部值班电话,通过微信群实时推送机收时间、天气预警等关键信息[13][16] 生产效率提升 - 单台收割机日作业量可达百余亩,仪表盘数据监控取代传统人工劳作模式[14][15] - 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超20万台,通过直播培训覆盖40万人次提升操作规范性[11][15] - 农机手作业效率提升50%以上,油费和时间成本大幅降低[7][12]
科学调度保丰收
经济日报· 2025-06-04 21:59
政府打开大门,暖心服务麦客。在襄州区黄龙镇政府大院里,来自安徽、河南的近300台收割机在此停 歇。机关和单位停车场、洗手间全面开放,加油站设专用淋浴间,流动维修队随时待命。黄龙镇党委书 记刘帆说:"跨区作业的'麦客'是'援军',打开政府院门,架起干群关系桥梁,确保粮食快速归仓。" 截至目前,襄阳市81.7万亩油菜、539.65万亩小麦已经基本收获完毕,夏播夏种正大面积有序展开。湖 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吴海涛表示,襄阳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推进夏收、夏播、夏 管,不折不扣保面积,千方百计提单产,确保夺取夏粮夏油丰收,为全年粮食增产丰收、保障粮食安全 打牢基础。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在湖北襄阳老河口市袁冲乡郝岗村的坡地上,数台收割机轰鸣着驶过金色麦浪,所过之处麦粒归仓、麦 秆还田。种粮大户郝玉童蹲在地头,捻起一把新收的麦粒,笑容在黝黑的脸上绽开:"1600亩地,收成 和价格都比去年强!" 丰收来之不易。今春以来,襄阳市遭遇罕见旱情,2月至5月降雨较常年偏少五成至七成,汉江水位直逼 历史最低点。襄阳各地采取紧急措施,取调水超1亿立方米,解决了240多万亩麦田缺水缺墒问题,夏粮 再获丰收。 "5月19 ...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6-04 21:56
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定位 -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包含农业农村现代化,否则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全面[1] -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需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1]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总要求推进[1] 改革驱动发展逻辑 - 解决农业农村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2]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性解放生产力,党的十八大后改革助力14亿人粮食安全与脱贫[2] - 土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举措激活要素活力[2] 当前发展瓶颈 - 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非农产业1/4,城乡居民收入比达2.34[3] - 乡村产业存在规模小、链条短、同质化问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3] - 城乡二元体制未破除,农村社保和环保保障水平偏低[3] 重点改革领域 粮食安全 -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突出,玉米紧平衡、大豆对外依存度高[8] - 改革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8] 农业转型升级 - 农业需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发展休闲/生态/文化农业新形态[9] - 深化土地承包延包试点,完善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三产融合[9] 脱贫攻坚衔接 - 设立过渡期推动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动态监测返贫风险[10] - 建立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动力[11] 城镇化进程 - 2023年常住/户籍城镇化率差距达17.9个百分点[12] - 需破除户籍壁垒,推动社保/教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12] 系统改革方法论 - 坚持城乡"一盘棋"理念,促进要素双向流动[5] - 重点突破粮食安全、产业转型等关键领域[6] - 因地制宜解决农民最迫切问题,避免"面子工程"[6]
农业“大脑”护航“三夏”跑出加速度 紧盯产粮目标端牢中国人自己饭碗
央视网· 2025-06-04 07:16
粮食产量目标与政策支持 - 2025年粮食产量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 [1][24] - 国家提高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 [5] - 实施稻谷 小麦 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 [5] - 预计2025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达17.9亿亩左右 [5] 单产提升与技术推广 - 聚焦水稻 小麦 玉米 大豆 油菜5大作物 在6大区域推广增产增效关键技术 [9] - 安徽广德水稻示范区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集成 预计单产提升10%以上 [11] - 打造7个万亩片 9个千亩方 2个百亩方示范区域 [13] - 首次启动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 整建制推进县扩大到702个 [15] 高标准农田与农机装备 - 2025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左右 [7] - 黑龙江推广高性能播种机 计划新增精量播种面积1000万亩以上 [18] - 大马力农机和无人驾驶拖拉机覆盖耕 种 管 收各环节 [24] - 邹城市新型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提升超2倍 损失率降至1% [30] 夏粮收获与应急保障 - 冬小麦麦收进度已过四成 快于2024年同期 [3] - 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3900多家 应急作业服务队6900多支 [20] - 邹城市小麦收割进度近三成 投入农机设备2900余台 [32] - 按每亩减损5公斤计算 邹城50多万亩小麦可增收2500吨以上 [30] 智慧农业与技术应用 - 人工智能加速与传统农业融合 算法用于遥感诊断和变量施肥 [22] - 无人机实现平米级变量施肥 精准补充养分 [22] - 科研团队开发作物模型与动态调整技术 [22] - 现代化农机大幅降低粮食损耗 脱粒分离效率高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