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发展倡议
icon
搜索文档
继续支持亚投行 中国财长提四点期待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16:30
亚投行战略方向 - 亚投行需顺应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坚持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继续做大做强 [1] - 聚焦互联互通、区域合作和绿色发展,持续推进机构宗旨目标 [2] - 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技术赋能基础设施,帮助成员弥合技术鸿沟 [2] 业务发展策略 - 强化开发和实施高质量项目能力,稳步扩大贷款规模,惠及更多域内外成员 [2] - 开发多样化业务模式,探索更广泛使用规划性贷款、政策性贷款等产品 [2] - 创新金融工具,逐步扩大本币融资、再融资、担保和风险缓释等工具的应用 [2] 国际合作与治理 - 坚持多边规则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广泛听取各成员意见 [2] - 深化与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2] - 加强与全球发展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等有效对接,做大国际发展合作网络 [2] 中方支持与愿景 - 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亚投行,共同将其打造成国际多边合作新的典范 [3] - 目标是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
李强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开幕式并致辞
快讯· 2025-06-26 10:18
亚投行发展成就 - 亚投行成员从57个扩大到110个,规模显著扩大 [1] - 亚投行树立了专业务实的良好形象 [1] - 为各成员共同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1] - 为全球金融治理拓展了新模式 [1] - 为国际多边合作树立了新典范 [1] 亚投行未来发展方向 - 更大力度支持成员提升发展能力,提供高质量、低成本融资支持 [2] - 更大范围增进国际对话交流协作,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 [2] - 更好发挥新型多边平台功能,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2] - 强化多边决策规则,创新产品和服务 [2] 中国经济展望 - 中国经济面对外部冲击仍延续向好态势 [2] - 中国大市场扩容提质持续释放巨大红利 [2] - "中国制造"加快向"中国创造"转型 [2] - 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2]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黎巴嫩发展提供广阔机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6 03:21
中黎关系与投资合作 - 黎中关系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一些中企加大了对黎投资力度 [1]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黎巴嫩发展提供广阔机遇,黎巴嫩地处东西方交流要道 [1] - 黎巴嫩有望吸引更多投资,前提是政治稳定和营商环境改善 [1] - 港口基础设施改善有助于黎经济发展和地区供应链稳定畅通 [1] 中国发展经验借鉴 -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从农业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工业制造和新技术领导者 [3] - 阿拉伯国家可从中国经验中学习根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 [3] - 中国在高铁、城市建设、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投入巨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4] - 中国通过精准设计和精细实施减贫举措,使数亿民众摆脱贫困 [4] - 重要经验是需要长期发展战略并持之以恒推进实施 [4] 中国高质量发展 - 中国正加快高质量发展,从单纯看重GDP转向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等指标 [4] - 中国在绿色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方面表现突出,代表高质量发展成果 [4] 文明交流与合作 - 中国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主张相互尊重、团结协作 [4] - 阿拉伯文明和中华文明价值理念相通,曾通过古丝绸之路为经贸交流作出贡献 [4]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将加深阿中合作与友谊 [4]
聚焦进博会—全球发展倡议主题研讨会在日内瓦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6 02:21
全球发展倡议主题研讨会 -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联合举办"助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博会在行动"全球发展倡议主题研讨会 [1][3][5] - 联合国贸发会议、世贸组织、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南方中心等国际组织及各国常驻代表和中外企业代表与会 [1] 中国代表团表态 -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陈旭大使表示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四年来各方共识持续凝聚合作网络不断扩大 [1] - 陈旭指出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扩大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支持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 [3] - 中方欢迎各方继续支持进博会以出口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减贫和民生改善 [3] 进博会的作用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表示进博会展现了贸易与开放促进增长包容创新与民生改善的成效 [3] - 进博会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深化经贸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实践 [1] - 巴基斯坦柬埔寨秘鲁等"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成员大使肯定进博会是推动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平台 [5] 国际组织与企业参与 - 国际组织高级别代表支持进博会及2030年议程期待与中方加强合作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3] - 美国多特瑞秘鲁温暖驼和中国银行等企业分享了进博会促进经贸合作的生动案例 [5] - 中国社科院专家介绍《世界开放报告2025》呼吁共同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 [3]
新华时评丨联合国宪章没有过时
新华社· 2025-06-25 17:00
联合国宪章历史意义与当前挑战 - 联合国宪章于80年前签署 确立维护国际和平 促成国际合作 主权平等及和平解决争端等宗旨原则 奠定战后国际秩序基石并成为多边主义制度源点 [1] - 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及宪章宗旨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获得各国普遍认同 [1] 当前国际形势与宪章实施困境 -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 冷战思维与霸权主义逆流涌动 多重风险挑战叠加导致和平赤字 发展赤字 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日益凸显 [1] - 俄乌冲突进入第四年 加沙人道危机加剧 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及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等事件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国际法 [1] - 世界冲突频仍与贫困问题严峻并非因宪章过时 而是由于宪章原则未被普遍遵循 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削弱宪章权威性有效性 [2] 国际社会对强权行径的回应 - 中国和俄罗斯在安理会紧急公开会上强烈谴责以色列和美国以未来潜在威胁为由对伊朗动武的行为 [3] - 阿拉伯国家联盟发表声明谴责侵犯主权的军事行动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呼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冲突 [3] - 多方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立场出发共同壮大捍卫正义和平的力量 [3]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需求 - 国际社会需坚守宪章精神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3] - 应坚持真正多边主义 反对双重标准与强权政治 使国际秩序更好体现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 [3] 中国对多边主义的贡献 -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拓展多边主义时代内涵 [4]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精准扶贫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文件 与宪章促成国际合作宗旨高度契合 [4] - 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加入近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及修正案 支持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 [4] - 被联合国秘书长确认为捍卫多边主义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及关键合作伙伴 [4] 宪章当代价值与未来方向 - 联合国宪章仍是应对变乱交织国际形势的指南 需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及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5] - 国际社会应加强团结合作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6]
202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11%
商务部网站· 2025-06-25 15:54
全球FDI趋势 - 2024年全球FDI下降11%至1 493万亿美元 主要受地缘政治紧张 贸易碎片化 产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1] - 发达经济体FDI下降22% 其中欧洲降幅高达58% 北美逆势增长23% [1] - 非洲FDI激增75%至创纪录的970亿美元 占全球FDI的6% 若排除埃及350亿美元项目 仍增长12%占全球4% [1] 非洲FDI分布 - 埃及以2 052亿美元FDI存量位居非洲第一 南非1 130亿美元第二 尼日利亚692亿美元第三 摩洛哥615亿美元第四 [1] - 欧洲投资者在非洲FDI存量最大 其次为美国和中国 中国对非投资达420亿美元 正向制药和农业领域多元化 [1] - 中国"一带一路"项目中三分之一聚焦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1] 行业投资变化 - 2024年基础设施项目国际融资下降26% 可再生能源领域下降31% 交通运输领域下降32% 水和卫生设施领域下降30% [2] - 数字经济是少数增长领域 FDI增长14% 但高度集中 10个国家占据80%新项目 [2] 资金缺口问题 - 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资金缺口每年约4万亿美元 当前投资水平远不能满足全球需求 [2] - 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因基础设施 技能和治理不足 仍处于数字经济边缘位置 [2]
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6-23 22:10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定位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双重坐标进行战略定位 [2] - 国际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主导的"一超多强"格局深刻调整,"西方自由秩序"瓦解 [2] - 全球南方国家作用显著上升,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扩员加速权力转移 [2] 中国经济与产业基础 - 中国GDP从2010年6万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9万亿美元,年均增速7.5% [3] -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 [3] - 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3.85万亿元,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地位 [3] 全球治理三大倡议 - 全球发展倡议已动员近200亿美元资金,开展1100个项目,80国加入"之友小组" [7] - 全球安全倡议获119国支持,写入123份双多边文件 [8] -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尊重文明多样性,反对意识形态对抗 [9] 区域合作实践 - 中国-中亚合作框架建立减贫/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中心,提供3000个培训名额 [7] - 签署中国-中亚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打造"五大家园"周边命运共同体 [13] - 支持东盟中心地位,推动上合组织构建四大共同体(卫生/安全/发展/人文) [13] 大国关系布局 - 中俄保持高水平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1] - 中美关系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 [12] - 中欧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12] 全球南方合作 - 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及八项支持举措 [14] - 推动发展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深化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 [14] - 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14]
“系列全球倡议彰显中国的天下情怀”——访约旦共产党总书记法赫米·哈图特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3 05:30
中国发展成就 - 中国实现8亿贫困人口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 [2] - 如果不把中国计算在内,全球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 [2] - 中国在工业制造和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发展 [4] - 中国在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4] 中国全球倡议与合作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 [4] - 中国通过金砖合作机制、亚投行等平台,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目标,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贡献 [4]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往来,约旦同中国已经签署了合作文件 [5] - 中国是约旦第二大贸易伙伴,约旦希望加强对华化工产品出口,并欢迎更多中企来约旦投资 [5] 中国式现代化与多极化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同世界开放合作、统筹政府和市场作用的道路 [5] - 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的背景下,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5] - 中国在同阿拉伯国家交往中秉持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原则,阿拉伯国家视中国为可靠合作伙伴 [5]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和音)——始终秉持并不断发扬光大“中国—中亚精神”④
人民日报· 2025-06-22 22:09
中国-中亚合作发展 - 中国与中亚五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形成"中国—中亚精神",强调互尊、互信、互利、互助 [1] -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以来,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增长35%,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中哈第三条铁路规划稳步推进,中塔公路二期修复进展顺利,中土能源合作稳步开展 [1] - 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成为双方合作新的增长点,六国贸易投资蓬勃发展,重大项目接踵落地,互联互通加快推进 [1]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 - 六国达成包括55个合作文件在内的110项合作成果,宣布2025至2026年为"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 [2] - 各方聚焦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绿色矿产、农业现代化、人员往来六大优先方向,推动取得更多可视化成果 [2] - 六国签署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中国首次同周边单一区域内所有国家整体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2] 中国对中亚的务实支持 - 中国向中亚国家提供15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在未来两年向中亚国家提供3000个培训名额 [3] - 中国与中亚建立减贫合作中心、教育交流合作中心、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和贸易畅通合作平台 [3] - 中国在中亚开设更多文化中心、高校分校、鲁班工坊,为中亚各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3]
“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在日内瓦举行
人民日报· 2025-06-21 21:47
全球发展权挑战 - 实现发展权面临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发达国家履行国际义务不充分、发展赤字加剧、全球治理体系失能等障碍 [1] - 美国政府把贸易和关税武器化、政治化,其关税政策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脱贫和经济振兴进程 [1] - 全球安全紧张局势严重制约实现发展权 [1] 中国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 - 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人民成为发展的参与者、促进者和受益者 [1] - 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同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方案,提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全球公共产品 [1] - 中国的举措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1] 国际社会应对措施 - 国际社会应重温联合国成立初心,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将发展权置于全球议程的核心位置 [2] - 各国应共同抵制单边制裁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损害别国经济主权和发展权的做法 [2] - 应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