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类命运共同体
icon
搜索文档
陈振林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气象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2 00:47
人民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 人民气象事业始于1945年延安 历经80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2] - 新时代以来气象事业被摆到更加重要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2] - 气象工作者传承红色基因 走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展道路 [2] 气象服务成效与覆盖领域 - 气象防灾减灾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因灾害死亡失踪人数从"十二五"年均1300人降至近五年800人以下 经济损失占GDP比例由0.6%降至0.3% [3] - 服务领域从军事、农业拓展至能源、交通、金融等70余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 [3] - 形成全民早期预警中国品牌"妈祖" 产品在蒙古国、巴基斯坦等国家落地应用 [3] 现代化建设与技术突破 - 建成世界最大天气雷达监测网 共842部雷达 风云卫星为133个国家地区提供服务 [5] - 24小时暴雨预报达国际先进水平 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平均误差62公里 [5] - 自主研发数值预报系统 预报能力与国际主要业务模式相当 [5] 科技创新与基础设施 - 气象灾害监测率超过80% 基于北斗的"三段式"探空模式国际领先 [5] - 新一代预警系统快速发布17个行业82种预警信息 手机闪信强制提醒全国覆盖 [5] - 初步构建数字孪生大气 推进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融合应用 [6] 国际合作与人才建设 - 参与全球气象治理 在世界气象组织及27个全球区域专业气象中心开展工作 [7] - 基层职工近万人坚守高山、海岛、荒漠等艰苦台站 [7] - 培养两院院士、国际气象组织奖获得者等顶尖人才 [7] 未来发展规划 - 聚焦守护生命安全 推进短临预警业务体系和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4] - 服务农业强国、交通强国等重大战略 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质生产力 [4] -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 提升风能太阳能预报质效 [4]
张松山:“小行星防御”背后的中国技术自信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23:26
中国小行星探测与防御体系规划 - 中国计划对一颗潜在威胁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 先获取特性参数后实施高速撞击 [1] - 任务采用"伴飞+撞击+伴飞"创新模式:观测器先抵近获取参数 撞击器实施高速撞击 再由观测器评估撞击效果 [2] - 任务执行时间较原计划提前一年 反映出应对太空威胁的紧迫意识和技术自信 [2] 政策基础与能力建设 - 2022年《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提出论证建设近地小天体防御系统 提升监测编目预警和应对处置能力 [2] - 正在打造天地一体化协同监测网络 包括多口径搭配地基监测网和具备数据汇集风险研判能力的综合服务系统 [3] - 2024年9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成功对小行星2024 RW1开展接力追踪观测 精准预报其进入地球大气层时间和位置 [3] 国际合作与数据共享 - 2018年加入国际小行星预警网 积极参与全球太空安全协作 [4] - 2025年发射的天问二号探测器预留国际合作接口 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探测数据向国际科学界开放 [4] - 动能撞击任务规划国际联合观测时段 允许各国利用地面设备参与撞击效果评估 执行位置选择距地球1000万公里安全区域 [4]
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09
中国经济表现与增长动力 -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 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4.0%上调至4.8% 基于上半年强劲表现 [1] 贸易与出口表现 - 前8月货物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 其中出口17.6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1] - 对东盟贸易总值4.93万亿元同比增长9.7%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3万亿元增长5.4% [4] - 机电产品出口10.6万亿元增长9.2% 占出口总值超六成 其中集成电路增23.3% 汽车增11.9% [8] 制造业与供应链优势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 具备完备全产业链和高效物流网络 [5] - 供给体系展现庞大体量与高度灵活性 成为全球产供链稳定器 [2][3] - 通过72小时样品响应和1个月跨境物流等能力快速满足全球需求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成为全球科技革命先行者 [6] - 开发太阳能充电手机、防沙尘发动机等创新产品 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 [7] - 创新具有开放开源特征 向世界分享原创技术和创新场景 [8] 消费市场与开放政策 - 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 年消费近50万亿元 进口超20万亿元 [10] - 前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 [10] - 拥有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 数字消费、服务消费等新增长点涌现 [10]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增11.7% [13] 国际合作与经贸关系 - 通过进博会等平台扩大进口 第七届进博会单家企业签约金额达2亿美元 [9] - 中美经贸会谈取得进展 双方暂停实施24%对等关税90天 [14] - 与中亚等国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共建"一带一路"伙伴国增至36个 [17][18]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启示录(二)
新华社· 2025-09-11 12:53
历史意义与民族精神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时14年共5098天 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实现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1] - 抗日战争重新确立中国世界大国地位 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16] - 中华民族展现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精神 从落后挨打到民族独立 从一穷二白走到时代前列[9][11][12] 抗战历程与牺牲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华北危急 全国930余座城市被侵占 数千万难民流离失所[3] - 中国共产党率先发表抗战宣言 组织杨靖宇、赵尚志等奔赴东北战场 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核心[3][4] - 军民付出巨大牺牲 最后一碗饭送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缝军装 最后一个孩子送上战场[6] 科技与工业发展 - 从不能制造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 发展到拥有全球最完备工业体系[9] - 两弹一星元勋扎根西北荒漠数十年 袁隆平等农业科技工作者保障粮食安全[12] - 当前已装备高超声速导弹、战略导弹等国之重器 展示捍卫和平实力[13] 民族团结与人民力量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 形成工农兵学商勠力同心局面[6] - 14亿多中国人团结一心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 凝聚成推动时代进步的磅礴力量[16][19] - 海外侨胞始终心向祖国情系桑梓 用跨越山海坚守续写奋斗篇章[16] 和平发展与全球地位 - 中国以实力捍卫和平 以开放胸怀拥抱世界 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力量[13] - 坚持独立自主探索实践 坚持走自己的路 这是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12] - 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3]
经济学原理“率极均衡”及球形原理应对全球性复杂挑战
中国食品网· 2025-09-11 12:39
文章核心观点 - 基于天道太极图原理提出"率极均衡原理"和"天道球形原理" 构建"球形政治经济学"跨学科思维范式 论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强调系统均衡 稳定和可持续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4][6] - 将自然界天体普遍呈球形的现象提炼为能量最低原理与系统均衡态 应用于政治 经济 生态及个体生活等领域 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框架 [4][6][8] - 分析习主席"绿水青山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与"天道球形原理"的统一性 认为其均衡 稳定 包容理念为应对全球挑战提供指导 [22][25][29] 球形原理的自然科学基础 - 天体呈球形是引力作用下系统自发趋向能量最低 均衡稳定状态的结果 遵循流体静力平衡 质量超过临界值(直径大于500-600公里)时形态不可逆优化 [5][6] - 球体数学物理性质包括极高对称性(所有方向等价) 最小表面积(体积固定时表面积最小) 压力均衡(内部平滑压力梯度) 强大自我修复能力(扰动后恢复稳定) [7][8] - 球形是复杂系统在单一主导力作用下实现内部均衡 外部稳定 运行高效的最优解 为人类社会寻找最优解提供科学范式 [8] 生态领域的应用启示 - 地球生态系统近似封闭系统 需遵循循环与均衡原则 工业文明线性经济模式打破自然循环 造成资源枯竭凹陷和污染堆积凸起 必须转向循环经济 [9] - 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 任何地区过度开发的影响通过大气和海洋环流等球面通道传递全球 要求全球治理球面观 共同承担维护生态平衡责任 [10] - 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稳定和韧性 保护多样性是战略必需 单一化降低系统抗风险能力 [10] 政治与社会公平的启示 - 社会公平映射球体对称性 法律规则应普照所有公民 确保机会平等 规则平等 权利平等 消除特权歧视和不公 [13] - 防止财富和权力两极分化 通过累进税制 社会保障体系 公共服务均等化 反垄断法等进行引力再分配 塑造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 [14] - 社会需要文化认同感和核心价值观作为向心力 培育共同体意识 通过法治 利益表达渠道 矛盾调解机制和社会保障网实现自我修复能力 [14][15] 宏观经济政策的启示 - 经济体应处于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状态 运用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 熨平经济周期 防止系统崩溃 [16] - 反对经济过度集聚和单一化 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引导 促进资本 人才 技术在不同地区和产业均匀合理流动分布 [17] - 追求交易成本 制度性成本 物流成本最小化 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壁垒 建设高效统一全国大市场 支持全球化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 [17] - 经济增长模式必须是循环绿色 从线性模式转向循环模式 将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压力降至最低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终极均衡 [18] 与习主席理念的契合性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天道球形原理高度契合 强调经济发展必须尊重生态平衡 破坏绿水青山会引发系统应力反弹 [22] - 共同富裕理论防止社会结构两极分化 通过政策法律防止财富无限度集中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 增强经济内需引力场 [25][27]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全球治理球面观 各国利益交融休戚与共 必须超越零和博弈 承担共同责任维护地球家园和平稳定 [29] - 新发展理念(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体现系统平衡思想 协调理念针对发展不平衡问题 平滑发展梯度减小内部张力 [31][32] - 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多维安全球体 涵盖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 网络 生态等多领域 内外兼修统筹应对 [33] - "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互联互通球面网络 通过基础设施硬联通 规则标准软联通和人民心联通 降低流动摩擦系数 [34]
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在北京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1 09:09
2025年9月9日,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在北京开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供图 人民网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陈尚文)以"跨越时空山海,青春力量传递中非友好"为主题的第九届 中非青年大联欢9日在北京开幕。59名来自中非合作论坛非方成员的青年及其他大洲的非裔青年代表, 将在6天行程中走访北京和青海等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生态保护、高新技术等方面发展 成果,在交流互鉴中进一步深化中非友谊。 非盟轮值主席国安哥拉驻华大使艾伦表示,非洲大陆与中国虽然距离遥远、语言不同,但拥有繁荣 与和平的共同梦想。中非青年大联欢为非中文明文化交流对话搭建了重要舞台。希望非中青年携手合 作、传承友谊,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可持续和发展的世界。 本届活动由外交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当天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 宋庆龄基金会主席李斌表示,去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中非双方锚定峰会共识,积极 落实,取得新的可喜进展。希望各国青年朋友们把握世界发展大势,通过交流交往,增进互信团结,携 手同向同行,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 ...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十周年主题活动在联合国成功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1 09:09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十周年会议 -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十周年主题会议于9月1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主持会议 联合国经社事务副秘书长李军华代表基金指导委员会主席致辞 联合国多个部门负责人及近30个国家常驻代表和高级外交官与会[1] - 基金自2015年设立以来面向100多个国家开展200多个务实合作项目 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和平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 - 基金已成为中国与联合国深化合作及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平台 中方愿以联合国成立80周年和基金设立10周年为契机 共同规划基金未来发展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1] 国际社会评价与合作展望 - 与会各方高度评价基金成果 赞赏中国政府为联合国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及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提供坚定有力支持[2] - 各方期待深化基金合作 促进会员国团结 共同完善全球治理 打造人类共同未来[2] - 会后各方观看展示基金工作成果的图片展览[2]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十周年主题活动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新华社· 2025-09-11 07:11
新华社联合国9月10日电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十周年主题会议1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与会各方高度评价基金成果,赞赏并感谢中国政府为联合国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 提供坚定有力支持,期待深化基金合作,促进会员国团结,共同完善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共同未来。会 后,各方代表一同观看了展示基金工作成果的图片展览。 傅聪表示,基金设立10年来,面向100多个国家开展200多个务实合作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和平安 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有力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基金已成为中国与联合国深化合 作、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平台。中方愿与各方以联合国成立80周年、基金设立10周年为契机,共同规划 基金未来发展,积极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 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主持会议,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李军华代表基金指导委员会 主席、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拉特雷致辞。联合国政治和建设和平事务部等各部门负责人、特殊处境 国家高级代表、开发计划署等联合国机构负责人,以及基金主要受益国等近30个国家的常驻代表和 ...
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新华社· 2025-09-11 06:11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肖捷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讲话,强调中国 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推动世界发展更加公平、更为安全、更可持续。 贝宁国民议会议长弗拉沃努、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柬埔寨参议院第一副主席吴波烈出席开幕式并致 辞,表示全球发展倡议契合各国需求,愿同心同向,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1日电 9月9日至11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指导、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 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在呼和浩特举 行,主题为"凝聚全球发展共识,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繁荣未来"。 ...
电影《南京照相馆》在欧洲多国展映 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1 01:12
电影展映活动概况 - 电影《南京照相馆》近日在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瑞典斯德哥尔摩、保加利亚索非亚等地相继举办展映活动 [1] - 影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 再现战争创伤和人性光辉 展现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 [1] 欧洲观众反响 - 影片引发欧洲观众强烈共鸣 观众表示深切感受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1] - 保加利亚议员基萝娃女士指出 电影将成为所有人审视历史的一面镜子 [4] - 意大利拉奎拉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科·西多蒂认为影片讲述了一段不为西方人了解的历史 拍摄水准高超且表现克制 [5] -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史蒂芬·布劳尔表示影片真实展现了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者依然展现出人性的美好 [7] 历史认知与和平意义 - 希腊摄影师乔治·莱奥狄吉斯指出二战并非始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 而是早在8年前就在中国爆发 [11] - 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戴庆利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和政治领导核心作用 [2] - 瑞中贸易委员会主席佩尔松表示在多边交流尤其是经贸领域中 和平与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10] - 意大利教授西多蒂指出影片不是宣扬仇恨 而是旨在唤起共同人性 提供反思和交流契机 [5] 文明交流与借鉴 - 瑞典所长布劳尔强调中华文明"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理念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7] - 各国应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 - 经贸往来能为和平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各国应以史为鉴携手向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