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提振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谈下半年房地产、消费、物价等,刘元春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17 09:03
房地产行业 - 对于下半年房地产出现重大调整的担忧是大可不必的,房地产行业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程度已远不及2022年、2023年及2024年 [1][2][3] - 房地产在中国宏观经济中的影响已经明显降低,相关参数即使保持上半年态势,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实际影响会大大弱于去年水平 [3]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房地产融资及相关政策将迈入新阶段,境外机构对于中国房地产进一步下探的担忧是过虑的 [3] 消费市场 - 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资金仍可撬动万亿消费,主要得益于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和地方资金积极跟进投入 [1][4][5] - 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五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使同期社零增长提升接近2个点 [5] - 扩大消费是中国的战略举措,将从短期到中期进行系统性布局与操作,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力度和信贷投放规模已反映当前经济政策态势 [6] 价格水平 - 上半年CPI同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2.8%,低价格现象与"内卷"过度有关 [8] - 综合治理低价竞争已成为共识,预计下半年治理"内卷"的行动能够有效改善低价格现象 [7][8] 外贸形势 - 担心出口"断崖式"下降的观点不成立,目前政策的对冲以及出口的弹性、韧性和优势能够维持外贸基本盘 [8]
零售股异动拉升 国光连锁、国芳集团双双涨停
快讯· 2025-07-17 01:40
零售股异动拉升 - 早盘零售股异动拉升,国光连锁、国芳集团双双涨停 [1] - 中百集团、步步高、徐家汇、三江购物、广百股份等零售股跟涨 [1] 政策驱动因素 - 7月16日国常会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政策要求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 [1] - 将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顺应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 [1]
国常会重磅!关注促居民消费与车企反“内卷”!
券商中国· 2025-07-16 14:05
做强国内大循环 - 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需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多元化供给[2][4] - 提振消费是2025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需扩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释放内需潜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4] - 65%受访经济学家建议下半年增加"两新"总额度,917%呼吁将服务消费纳入政府补贴范围以释放潜力[5] - 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供给[5] - 汽车限购被视为不合理限制,取消限购可短期内释放消费潜力[7]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范 - 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非理性竞争现象,需加强成本调查、价格监测、生产一致性检查,督促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3][8] - 需健全规范竞争长效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8] - 新能源汽车竞争压力传导至供应链,导致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资金周转困难[9] - 一汽、东风、广汽等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工信部称此举对构建协作共赢生态具有重要意义[9] - 未来"反内卷"可能以部委牵头为主、行业自律为辅,分行业出台化解结构矛盾的方案[9] 消费市场动态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销售额显著提升,消费市场整体稳步回升[5] - 6月部分地区"国补"阶段性放缓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及预期,引发政策力度放缓担忧[5] - 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的升级型需求将持续释放,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6] - 增收惠民举措有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消费能力后劲[6]
供需两端发力 激发消费潜能
新华社· 2025-07-16 13:39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0%和4.9%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1] 供给端优化策略 - 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是关键,需顺应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1] - 供给创新显著撬动市场需求,例如哪吒2成为票房黑马、Labubu引爆消费热点、"免签"和"即买即退"政策推动"中国游"和"中国购"升温 [1] - 需扩大文化、体育、旅游等消费供给,以更高产品质量、更好消费体验和更丰富文化内涵创造需求 [1] 需求端提振措施 - 增强消费能力需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并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2] - 改善消费环境需加快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和消费维权制度,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2] 政策协同与实施 - 提振消费需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构建更有利于促消费的政策体系 [2] - 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推动经营者诚信经营,严格监管执法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2] - 岗位开发应聚焦产业发展、扩大消费、重大项目和民生服务领域,拓宽就业渠道 [2]
国常会重磅部署!
证券时报· 2025-07-16 13:39
做强国内大循环 - 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做强国内大循环作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强调要找准关键着力点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 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多元化供给 [1][3] - 提振消费是2025年经济工作首要重点任务 需扩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 释放内需潜力 [4] - 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消费品销售额显著提升 消费市场整体稳步回升 [4] 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 会议指出要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非理性竞争现象 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 规范竞争秩序 [2][6] -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 [7] - 6月以来一汽、东风、广汽等重点车企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工信部称此举对构建协作共赢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7] - 专家预计未来"反内卷"将以"部委牵头为主、行业自律为辅"方式 分行业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矛盾方案 [8] 消费市场动态 - 6月部分地区"国补"阶段性放缓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及预期 引发对政策边际效应递减担忧 [5] - 65%受访经济学家建议下半年增加"两新"总额度 91.7%呼吁将服务消费纳入政府补贴范围 [5]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领域 [5] - 专家建议取消汽车限购等不合理限制性措施 认为放松限购是短期内见效且受消费者欢迎的政策 [5]
国常会: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快讯· 2025-07-16 11:20
国内大循环政策 - 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1] - 要找准关键着力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 [1] 消费提振措施 - 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1] - 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多元化供给 [1] - 扩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 [1] 政策执行与协同 - 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聚焦突出问题 [1] - 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汇聚政策落实合力 [1] - 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 [1] 政策优化与反馈 - 有关部门需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 [1] - 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 [1] - 积极帮助地方和企业解决困难促进发展 [1]
提振消费 一线观察:餐饮突围 路在何方
搜狐财经· 2025-07-15 05:14
政策支持与行业方向 - 四川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细化举措清单 提出促进生活服务消费等六大重点任务 支持打造地方特色美食品牌 [1] - 行业正推动"高端品质+大众体验"融合 通过普惠套餐等方式试探性接地气促销 [5] - 商家积极调整布局规划 回归家庭餐饮 75%以上为家庭用餐场景 [7] 企业战略与产品创新 - 锦江宾馆推出"锦轩川菜134元双人工作日套餐"和"花园餐厅114元单人简餐" 推动高端与大众融合 套餐推出后营收上升38 9% [5] - 餐厅进行菜品口味优化 开发低盐低糖低油系列 迎合健康化消费需求 [7] - 中国华商调整招商策略 引进特色有温度的餐饮品牌 强化家庭用餐场景 [7] 消费趋势与市场变化 - 餐饮场景向情感类消费聚集 如家庭宴 生日宴等仪式感消费 [9] - 消费者更注重用餐环境与仪式感 追求美好回忆的用餐体验 [9] - 行业呈现大众化 健康化 情感化三大消费趋势 [7][9] 行业本质与发展路径 - 企业聚焦"把菜做好 把服务干好" 回归餐饮本质 [11] - 通过降低用餐成本 提升用餐体验实现双赢 [11] - 坚守初心与回归本质成为行业突围关键 [11]
国新证券每日晨报-20250715
国新证券· 2025-07-15 02:42
核心观点 7月14日国内外市场走势分化,国内大盘冲高回落,多数指数有涨有跌,行业表现不一;海外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涨,中概股多数上涨;同时有多条重要新闻发布,涉及审判工作、金融数据、贸易数据等方面[1][2][11] 国内市场综述 - 7月14日上证综指收于3519.65点,上涨0.27%;深成指收于10684.52点,下跌0.11%;科创50下跌0.21%;创业板指下跌0.45%,万得全A成交额14809亿元,较前一日明显下降[1][5][9]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有20个行业上涨,机械、石油石化、电力及公用事业涨幅居前,综合金融、房地产及传媒跌幅较大;PEEK材料、宇树机器人及减速器等指数表现活跃[1][5][9] - 驱动因素包括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人民币贷款增加,M2余额同比增长,6月出口与金融数据稳中向好[10] - 当日A股3179只个股上涨,2064只下跌,165只持平;224只个股涨超5%,79只个股跌超5%;72只个股涨停,20只个股跌停[10] 海外市场综述 - 7月14日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涨,道指涨0.2%,标普500指数涨0.14%,纳指涨0.27%;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0.1%,苹果跌超1%,英伟达跌0.52%;中概股多数上涨,蔚来涨超7%[2][5] - 日经225下跌0.28%,英国FTSE上涨0.64%,德国DAX下跌0.39%[5] 新闻精要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发布,依法严惩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完善新兴领域金融纠纷审理规则等[11] - 央行公布上半年金融数据,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13] - 海关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6月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全部正增长且增速回升[14] - 李成钢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会见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代表团,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16] - 美国总统特朗普敦促俄罗斯达成停火协议,否则征收100%的二级关税,还宣布从8月1日起对部分国家征收新关税及对进口铜征收50%关税[17][18] - 全球重要经济数据发布,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62.8万家,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3%,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长2.4%;广东等五地进出口值合计占全国64.1%,同比增长4.8%;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约13.27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0]
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突出支持提振消费等主线,港股消费ETF(159735)涨超1%,哔哩哔哩-W涨超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02:12
港股消费板块表现 - 7月15日港股主要指数高开高走,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走强,港股消费ETF(159735)涨1.25%,成交额快速突破2300万元 [1] - 成分股中哔哩哔哩-W涨超6%,创科实业、农夫山泉、海尔智家、快手-W、理想汽车-W、美团-W等涨幅居前 [1] - 截至7月14日收盘,港股消费ETF(159735)年内份额增长率达100.37% [1]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 该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50只消费主题相关股票,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反映港股通内消费类股票整体表现 [1] 政策动态 - 央行副行长邹澜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聚焦重点,突出支持科技创新和提振消费等主线,提升对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效能 [1] 机构观点 - 光大证券预计下半年市场将开启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阶段性高点,消费板块关注内需补贴(家电、消费电子、港股汽车)、线下服务消费(港股餐饮、旅游)及新消费方向 [2]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护航实体经济 重点领域政策落地显效
金融时报· 2025-07-15 01:46
货币政策执行成效 - 2020年以来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 [2] - 1至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 [3] - 5月末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7.4%、11.2%、38%和9.5%,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3] 信贷结构优化 - 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 [3] - 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6%,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20% [9] - 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44.95万亿元,2025年5月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和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69%和3.45%,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66和0.6个百分点 [9] 科技创新支持 - 截至2025年5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是2024年末的1.9倍,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 [7] - 5-6月债券市场已有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4000亿元 [7] - 银行间市场27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53.5亿元,其中5家民营机构获得风险分担工具增信 [8] 消费金融支持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 [6] - 服务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当前短板主要在供给端 [6] - 金融支持提振消费政策包括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聚焦重点消费领域提供精准支持等 [5][6] 金融市场运行 - 美元指数由年初109上方跌至97附近,跌幅达11% [11]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攀升至4.8%,创2023年12月以来高点,目前运行在4.4%左右 [12]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运行在7.2元下方,5月以来双向浮动 [12] 债券市场表现 - 上半年债券市场运行平稳,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13] - 中小银行适当增持债券有助于稳定市场,买卖债券可平滑利润波动 [13] - 需关注债券投资的利率和信用风险,保持投资收益与风险承担的平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