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

搜索文档
乘着“体重管理年”的东风,茶马汇茶业焕新“茶与健康”
搜狐网· 2025-03-24 07:05
乘着"体重管理年"的东风,茶马汇茶业焕新"茶与健 康"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5年全民健康体重管理行动计划》,"明确将体重管理作为年度重点健康工作之 一,通过政策引导、健康教育、社区支持等多方面措施,帮助民众实现科学减重,预防肥胖相关疾 病"。 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掀起"国家出手整治居民体重"全民讨论热潮,健康生活方式成为主 流。茶与健康有着天然紧密联系,茶业、体育用品、健身行业等迎来了拓宽受众、发扬文化的新机遇。 茶为何健康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表示:"茶不是药,但饮茶可以预防和减轻人 体疾病,可以作为调节剂,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性";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则表示:"乌龙茶里面 含有比较多的咖啡因和茶多酚,咖啡因具有燃烧脂肪的作用,茶多酚具有抑制脂肪吸收的效果"。武夷 岩茶是乌龙茶的杰出代表,武夷山的乌龙茶,统称武夷岩茶,正如茶马汇的每款茶都有自己的特点。茶 与健康源远流长,《神农本草经》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在国际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茶及茶饮品纳入可标准'健康声明'的食品范围"新规4月28 日将生效。国际茶叶委员 ...
达能全球CEO谈“体重管理”:关注生命早期喂养方式
中国新闻网· 2025-03-24 06:19
达能全球CEO谈"体重管理":关注生命早期喂养方 式 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 夏宾)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达能全球首席执行官盛睿 安(Antoine de Saint-Affrique)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生命早期的喂养方式与肥胖、非传染性疾病之间密切 相关,而日常膳食在守护健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谈及中国市场,盛睿安表示,中国正引领全球创新前沿。对达能而言,中国不仅是重要的市场,更 代表着全球顶尖的创新生态。我们在中国培养的优秀人才团队,既服务于本土市场,也推动着全球业务 发展。我们在中国已经设立了开放科研中心和实验室,未来还将再建一个。中国不仅是创新高地,更是 人才汇聚之地,拥有全球顶尖的人才储备,涵盖了科学研究、人工智能和商业领域的各类精英。 "我们在本次论坛上深入探讨了生物科技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践。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 居民财富持续积累,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将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盛睿安说。 盛睿安表示,这些努力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公共卫生挑战,更是对全球范围内营养理念深刻转变 的一种响应。他指出,"越来越多的国家从'吃得饱'迈向'吃得好、吃得健康',中国也不例外 ...
这个春天怎么瘦?国家卫健委发布 “瘦腰秘方”:喝黄芽汤+揉两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9 14:45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春分)情况,回应“体重管理”话题,给出判断肥胖指标、健康减重建议,并提醒公众辨别健康信息真伪[1][2][3][4] 分组1:判断肥胖的指标 - 体重指数: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正常值18.5 - 24,<18.5偏瘦,24 - 28超重,≥28肥胖 [2] - 腰围:男性85 - 90cm、女性80 - 85cm为肥胖预备军,男性≥90cm、女性≥85cm为大肚腩型肥胖 [2] - 体脂率:男性20% - 25%、女性25% - 30%为超重,男性≥25%、女性≥30%为肥胖 [2] 分组2:健康减重建议 - 养成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按时吃三餐,多咀嚼,早餐必吃,晚餐七成饱,睡前避免进食;工作忙的人利用碎片时间跳绳、竞走、挥拍,中小学生做好课间操、上好体育课、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3] - 中医平衡体重方法:“黄芽汤”代茶饮(茯苓5克、干姜5克、党参10克、炙甘草5克)温阳健脾祛湿;揉通“天枢穴”和“带脉穴”促排便瘦腰,每次按揉3分钟;早晚双手叠掌绕脐顺时针摩腹100圈,搭配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疏通中焦湿气 [3] 分组3:健康信息辨别 - 片面夸大声称通过某种食物、产品或偏方轻松减重的信息通常是谣言 [4] - 公众可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辟谣平台”举报或查证谣言 [4]
国家喊你减肥!万亿市场大爆发!
格隆汇APP· 2025-03-16 08:47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长期来看有利于遏制肥胖率上升、降低慢性病负担和减少医疗支出,该计划或使减肥药市场再次兴起、体育运动市场扩容;短期减肥药市场受资本追捧但风险大,长期消费者会转向大健康产业链,融合AI科技与传统健康管理的企业或更受资本市场青睐 [2][3][4][13][14] 分组1:“体重管理年”计划背景及意义 - 2025年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提出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去年6月16个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国企员工成首批“受益者” [2] - 肥胖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因素,中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预计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达70.5%、儿童达31.8%,2021年25岁及以上成年超重和肥胖患者达4.02亿,到2030年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或达4180亿元,占全国医疗费用21.5%,青少年肥胖威胁未来人口质量 [3][4] - “体重管理年”目标是营造环境、宣传知识、防治结合设体重门诊,可遏制肥胖率、降低慢性病负担、减少医疗支出、提升劳动力健康素质 [4] 分组2:减肥药市场情况 - 肥胖未纳入医保但已纳入慢病管理,减肥药市场受关注,GLP - 1药物是热门赛道,巴克莱银行预计2030年全球减重药物市场规模增至1500亿美元 [4] - 诺和诺德凭借司美格鲁肽销售额使市值超越路易威登成欧洲市值最高公司,国内有五种药物获批用于减重治疗,但海外药企原研药占主导,诺和诺德减重版司美格鲁肽获批推动相关概念股上涨,歌礼制药股价累计涨近10倍,其产品使肥胖症患者体重平均降6.3% [4][5] - 国内20多家企业布局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部分仿制药进入临床III期或申报上市阶段,2026年3月原研药核心专利到期后竞争将更激烈 [6] - 减肥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部分企业有研发失败或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司美格鲁肽有复胖争议且副作用不明,中药减肥或成关注重点,政策倾向体医融合和生活方式干预 [8] 分组3:体育运动市场情况 -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5万亿元等目标,体育市场收入随肥胖率攀升扩容,“体重管理年”推进或使体育产业爆发 [10][11] - 国内运动服饰头部企业加码“科技 + 健康”赛道,运动用品消费受提振,运动服饰需求改善、库存清理后价格或回升,智能穿戴设备因国补销量增长,1月线上监测智能手表手环市场销量达204.2万台,同比增31.6%,环比增23.5% [11] - 上海社区医院试点“运动处方门诊”,或带动智能手表手环和健身APP活跃用户增长,家庭健身场景普及带动家用器械销售,2024年Keep平台智能健身设备销量同比增长超40% [12] 分组4:健康食品市场情况 - 体重管理政策推动企业研发符合“三减”标准的健康食品,安利等推出减重组合方案,汤臣倍健产品线覆盖健康食品,代餐品牌市场份额扩大,2024年国内代餐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3% [12]
还得是年轻人!买体脂秤的人多了50%……
36氪· 2025-03-14 12:56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带动体重管理相关产品搜索量和销量增长,同时强调吃动平衡及健康生活方式对体重管理的重要性 [2][3][9] 国家行动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3] - 全国政协委员张文宏称体重管理不只是减肥,与慢病管理有关 [8] 市场表现 - 近三日(3月8 - 10日),京东平台“体重管理”“减重”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倍,“体脂秤”“智能手表”等产品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50%,90后及00后消费者占比超五成 [5] - 3月9 - 10日,微信指数小程序“体脂秤”指数值连续两日环比增加,3月10日日环比增长36.51%;3月11日下午4时,“体脂秤”淘宝热搜热度515.9万,“开春健身猛如虎”登上淘宝热搜运动榜 [5] - 3月以来,美团平台“体脂秤”相关搜索量同比上涨近70%、销量同比上涨超50%,跳绳、跑鞋销量同比上涨近70% [7] 产品情况 - 电商平台上小米、华为、联想等智能硬件厂商及松下、飞科等家电企业均推出体脂秤 [6] - 体脂秤价格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部分销量数十万甚至超百万,宣称功能除测量体重、体脂肪量外,还能测BMI等多项指标 [7] 健康建议 -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指出吃动平衡是管理与维持健康体重的关键,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9] -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蔬菜摄入,优先选低脂肪食材,还给出按地区示例的食谱及“总能量”备注 [10] - 减重应培养运动兴趣,将运动变为习惯,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并坚持 [10] 行业背景 - 2018年中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与2002年相比大幅增长;6 - 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若趋势得不到遏制,2030年中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5%和31.8% [7]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3-14
中泰国际· 2025-03-14 05:28
港股市场动态 - 恒生指数3月13日微跌138点或0.6%,收报23,462点,为1月23日以来首次连续两日下跌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7%,收报5,747点,大市成交金额降至2,338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54.6亿港元 [1] - 市场风格转向防御,内银、石油、电讯、煤炭及公用事业股逆市上涨,顺周期板块普遍下跌 [1] - AI概念股多数跑输恒指,机器人概念股表现较强,但其他AI+股份未能突破2月中旬高点 [1] - 建议关注:1)基建链受益地方债提速 2)高股息防御板块 3)稳健消费品牌 4)AI分化后的上游基建及互联网龙头 [1] 宏观经济 - 美国2月CPI同比增速回落至2.8%,环比增速0.2%;核心CPI同比降至3.1%,环比降至0.2% [2] - 食品及能源价格升幅放缓推动CPI下降,房租环比增速降至0.3%,医疗CPI保持韧性 [2] - 高频数据Truflation显示3月CPI延续下行趋势,消费需求有序放缓 [2] 教育行业 - 春来教育(1969 HK)计划整合DeepSeek R1模式至AI教育平台,股价上涨3.9% [3] - 新高教集团(2001 HK)和中教控股(839 HK)分别上涨1.1%和下跌1.5% [3] - 行业整体缺乏催化剂,部分公司资本开支上升且停止派息 [3] 医疗保健行业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0.3%,信达生物(1801 HK)与联邦制药(3933 HK)分别上涨1.0%与0.8% [3] - 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预测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或达70.5% [3]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 - 光伏板块受压,信义光能(968 HK)、福莱特玻璃(6865 HK)、协鑫科技(3800 HK)分别下跌3.9%、3.8%、4.3% [4] - 美国关税政策扩大影响市场情绪,光伏股估值此前过于乐观 [4] 中国水务(855 HK)研究报告 - 评级:买入,目标价上调至7.22港元,对应24.1%上升空间 [5][8] - FY25上半年污水处理收入同比上涨76.8%至3.2亿港元,受益于埃克森美孚石化项目 [5] - 水价上调趋势明确,贵州、湖北、河南项目已通过调价听证会,20+城市启动调价程序 [6] - 分红比率有望提升,预计FY25-27分别为30.0%、33.0%、33.0% [7] 房地产行业 - 上周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量147万平方米,同比+13.3%,环比-32.5% [11] - 一线城市表现分化:北京同比-24.8%,上海+29.6%,广州+49.2%,深圳+108.0% [12] - 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97.5,低于去年同期的137.4 [13] - 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量同比-88.3%,环比-85.7% [1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4.4万亿元专项债支持房地产市场 [15] - 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上周上升5.2%,落后恒指0.4个百分点 [16]
引领“体重管理年”,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方位构筑健康生态新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2 10:35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超重肥胖问题加剧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国家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多方积极参与,通过凝聚社会力量、提升专业技能、开展科普、探索诊疗体系建设等举措,助力肥胖防治和“健康中国2030”建设 [2][3] 分组1:国家行动与背景 - 我国超重肥胖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上升,肥胖症成公共卫生问题,2024年6月16部门联合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目标是三年左右形成全民体重管理良好局面 [2] - 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强调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未来从营造环境、知识宣传、防治结合三方面推进慢性病防控和体重管理工作 [2][3] 分组2:社会力量参与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发挥社会动员优势,依托多渠道和基金会,掀起“科学减重 健康生活”热潮 [3] - 多学科顶尖专家发起设立中国肥胖联盟,以“提升全人群的体重健康水平”为使命,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协同发展和科学减重氛围形成 [6][7] 分组3:具体活动与成果 - 2023年12月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发起“体重向下 健康向上”倡议,2024年12月携手中国肥胖联盟举办“健康向上”嘉年华活动,发布关爱IP形象 [9][10] - 2025年1月中国肥胖联盟和基金会主办研讨会,专家提出新肥胖症诊断模型和分类及诊断标准,具国际里程碑意义 [12] 分组4:专业技能提升与科普 - 中国肥胖联盟参与《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编制发布,基金会与联盟联合主办发布会并启动全国巡讲计划 [15] - “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首都名医面对面活动落地,专家为市民提供咨询和指导 [16] - 广东经济科教频道《岭南大医生》开展直播和推出专题视频,提升公众对“三高”认知 [17][18] - 2025年“减重赢健康”活动提出沉浸式减重营模式,发布主题曲,启动首个深度减重营 [18]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携手媒体伙伴开展科普活动,扩大科普覆盖面 [19][20] 分组5:诊疗体系建设 - 2024年8月基金会携手中国肥胖联盟探索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和多学科减重门诊建设,形成一站式服务模式 [22]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倡导运用数字化平台,推动治疗手段研究创新,广东地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展相关活动 [24] - 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将走向全国,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将宣传报道并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26]
金融破段子 | 体重管理与投资,一样又难又不难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3-10 09:09
体重管理与投资的共同点 - 原理简单但成功者少 两者都属于表面原理清晰但实际达成目标难度较大的领域 [3] - 核心挑战在于心性与行动 外部诱惑和短期挫败感是主要障碍 频繁切换方法易导致低效 [4] - 捷径冲动普遍存在 快速见效的标题(如"**天速瘦**斤")最易吸引关注 但速成往往伴随反弹风险 [5][6] 成功要素分析 - 时间周期是关键 健康减重需半年至两年建立新习惯 类比投资需长期坚持有效策略 [6] - 个性化方案至关重要 需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计划 盲目模仿他人方法效果有限 [7] - 自我责任意识是基础 需预先规划困难预案 分解长期目标为每日可执行动作 [7]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 将健康生活方式纳入政策推广范畴 [1] - 健康管理行业或迎发展机遇 政策推动下相关产品服务需求可能提升 [1] 行为心理学视角 - 身体代谢记忆效应 快速减重触发脂肪储存机制 与市场过度反应形成类比 [6] - 毅力决定长期结果 彼得·林奇指出投资与减重同样依赖持续执行力而非短期策略 [7]
国家卫健委主任喊你“减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9 11:12
国家卫生健康政策动向 - 国家卫健委宣布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旨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1] - 政策强调慢性病防控与体重管理需防治结合,提供个性化服务 [2] - 计划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为居民提供专业咨询平台 [2] 慢性病防控措施 - 慢性病防控需要全社会参与,营造良好的社区、单位和社会环境 [2] - 将持续加强慢性病防控和体重管理知识宣传,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2] - 动员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健康知识传播工作 [2] 社会反响 - 政策获得网友广泛支持,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