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边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关税步步紧逼,德国这次不忍了:如果美国想打仗,美会得偿所愿
搜狐财经· 2025-07-22 04:51
贸易战升级 - 美国将欧盟商品关税提高至30% 远超欧盟此前谈判中妥协的10%目标 [1] - 美国维持对欧盟50%钢铝关税和25%汽车关税 并威胁对药品加征100%关税 [3]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相信会达成协议" 但德国官员已对谈判失去希望 [3] 德国态度转变 - 德国从寻求妥协转向强硬反击 表示"如果美国想要战争 他们会得偿所愿" [1] - 德国要求欧盟准备报复性关税 数字服务税和限制美企进入欧盟公共采购市场等措施 [4] - 德国承受最大压力 汽车产业受25%关税冲击 制药业面临100%关税威胁 [3] 欧盟反制措施 - 欧盟批准首轮价值210亿欧元反制关税清单 暂缓至8月6日执行 [7] - 欧盟准备第二轮价值720亿欧元反制清单 考虑限制美企进入公共采购市场 [7] - 欧盟实施"四步策略":真诚谈判 准备反制 与他国协调 提升竞争力 [7] 中欧合作加强 - 2025年上半年中欧贸易额达1 68万亿欧元 日均商品流通46亿欧元 [6] - 德国总理默茨计划年底率企业代表团访华 寻求中国投资和经济合作支持 [6] - 中国2025年上半年贸易顺差4 21万亿元 同比扩大49 3% 超过2024年全年70% [6] 欧盟内部分歧 - 法国主张立即采取报复措施 德国等出口导向型国家倾向通过谈判解决 [9] - 欧盟成员国对提高谈判筹码意见不一 但8月1日最后期限正在迫近 [9] - 欧盟正在形成更强反制共识 法国呼吁动用"反胁迫工具"限制美国服务贸易 [6]
与美国斗了整整七年,中国总结出4句话,想看美国是否吸取了教训
搜狐财经· 2025-07-21 17:26
中美经贸关系总结 - 中美经贸关系历经七年跌宕起伏,两国仍互为重要经贸伙伴,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比七年前有可观增长 [1][3] - 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合作是唯一正确道路,美国虽挑起摩擦但最终仍需承认对华合作必要性 [5] - 对话协商是解决分歧的最佳方式,对抗将导致美国面临不利局面 [6][7] - 中国立场一贯坚定,既捍卫国家利益又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制美国关税战同时保护多边经贸秩序 [8][9] 美国政策演变 - 特朗普政府2018年发起首轮关税战并固化对华关税,2025年再次开启第二轮但未达预期 [1][4] - 拜登政府基本保留特朗普时期关税政策,特朗普重返后延续保护主义路线 [3][12] - 美国内部对华策略分裂,纳瓦罗等鹰派鼓吹脱钩,财政部长贝森特等务实派承认合作必要性 [12][13] 中美经贸现状与前景 - 中美经贸体量庞大形成天然约束,短期内不会脱钩且人为脱钩难以实现 [10] - 美国对华战略认知仍受零和思维影响,导致双边关系持续不稳定 [12] - 中国在管控中美关系中占据主动,美国政策反复但难撼动基本经贸格局 [10][12]
不敢反抗美国?加拿大转身背刺中国,对华加税25%,中企收到“逐客令”,商务部坚决反对
搜狐财经· 2025-07-21 13:50
加拿大钢铁进口限制措施 - 加拿大自8月1日起对自美国以外国家进口的含有在中国熔化和浇铸钢铁的产品征收25%附加税 [1] - 加拿大要求中国今年出口至其钢铁产品不得超过去年进口量的一半 超出部分额外征收50%关税 [1] - 加拿大2024年钢铁进口总额为160亿美元 其中美国占比近50% 中国仅占10% [1] 美加贸易摩擦背景 - 美国于6月中旬对加拿大钢铁铝制品征收最高50%惩罚税率 [3] - 特朗普宣布自8月起对加拿大商品加征35%关税 并批评加拿大在芬太尼问题上不配合 [3] - 加拿大取消对美国科技企业数字服务税 并承诺增加国防与边境安全预算 [3] 海康威视事件 - 加拿大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海康威视加拿大公司在120天内关闭 但未提供实质性证据 [4] - 海康威视产品应用于温哥华冬奥会和安大略省交通系统等重大项目 [6] - 加拿大法院于7月8日裁定暂缓执行禁令 但政府仍计划在公共设施中彻查替换所有海康设备 [6] 中方回应与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指出加拿大做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是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径 [6] - 中国已对加拿大菜籽油和豌豆征收100%惩罚性关税 对龙虾猪肉水产品加征25%关税 [8] - 中国正与澳大利亚重启油菜籽贸易合作 可能冲击加拿大每年对华出口超400万吨价值20亿美元的油菜籽生意 [8] 贸易影响评估 - 加拿大91%的钢铁出口销往美国 其国内市场实际受美国影响而非中国 [1] - 加拿大政策将损害中加长期建立的友好经贸关系 扰乱国际贸易秩序 [3][6] - 中方表明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可能升级反制措施 [8]
特朗普最近瞎折腾,美国媒体看不下去,让中国贸易影响力大大加强
搜狐财经· 2025-07-21 09:57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最大双边贸易伙伴 [3] - 特朗普政府对全球150个国家统一征收10%-15%关税 对中国石墨出口关税飙升至93.5% [5] - 中国对非洲53个建交国实行零关税政策 包括增值税取消 [13] 美国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第二季度关税收入达640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同比激增470亿美元 [17] - 日本6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1.4% 其中汽车出口暴跌26.7% [9] - 韩国5月对美出口下降8.1% 钢铁和汽车成为重灾区 [11] 中国贸易策略与成果 - 中国上半年对全球出口逆势增长 对东南亚增长8.2% [17] -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单日咖啡豆验放量突破800吨 是去年的四倍 上半年非洲咖啡生豆进口额达5.83亿元 同比暴涨129.5% [13] - 阿里巴巴平台7月新增2.3万名非洲主播 [15] 行业与企业动态 - 特斯拉Model Y因中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加税而涨价22% 上海工厂订单被墨西哥分走30% 德州工厂裁员2000人 [19] - 美国F-35战机生产线面临稀土断供 仅能维持40天生产 重启芒廷帕斯矿开采成本比中国高出400% [19] - 非洲腰果商每柜货节省12万元关税 利润足够买一辆皮卡车并送三个孩子去中国留学 [15] 地缘经济与资源战略 - 中国零关税政策纳入刚探明锂矿储量的津巴布韦 排除有摩擦国家 [23] - 加纳贸易部长宣布可可豆不再被瑞士企业压价 刚果利用对华出口退税结余为全国教师涨薪 [23] - 非洲货轮转向中国港口 7月运送35船咖啡豆 去年全年仅18船 [21] 欧洲安全框架调整 - 英国和法国宣布协调核武器库 英国和德国大幅升级防务关系 [11] - 欧洲正构建独立于美国的安全框架 盟国重新评估与美合作成本 [25]
团结是应对贸易霸凌正确选择
经济日报· 2025-07-20 21:58
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新一届政府提出若在8月1日前未能达成贸易协定将直接执行新税率[1] - 各国面临的关税税率相较4月初有升有降 例如巴西进口商品可能面临50%关税[1] - 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在小幅震荡后创出近期新高甚至历史新高[1] 各国反应 - 巴西总统批评美国信函内容失实 巴美贸易仅占巴西GDP的1.7%[1] - 巴西计划启用4月份通过的经济对等法案做好反制准备[1] - 法国总统呼吁欧盟加速准备价值930亿欧元的反制措施[2] - 欧盟推迟对21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2] - 日本首相表示将正大光明表达立场守护国家利益[2] 美国策略变化 - 美国要求贸易伙伴签署"反规避条款"禁止通过第三国组装加工规避对华关税[3] - 美国要求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强化原产地追溯强制认证体系[3] 中国立场 -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3] - 中国表示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3] 国际合作 -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4] - 《里约热内卢宣言》对单边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上升表示严重关切[4]
加拿大全面反华?正式通知中国:加25%关税,中企必须卷铺盖走人
搜狐财经· 2025-07-20 16:09
加拿大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政策 - 加拿大宣布从7月底起对所有含中国熔炼和浇铸成分的进口钢铁征收25%关税,并削减非自贸伙伴国家钢铁进口配额至2024年水平的一半,超出部分征收50%关税 [2][3] - 政策覆盖范围包括直接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及中资企业在加拿大加工的含中国原料产品 [3] - 加拿大政府通知中企调整供应链以应对成本上升,否则需承担额外关税负担 [3] 政策背景与动机 - 加拿大75%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受美国2月起对加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影响,本土钢铁产量下降30% [2] - 加拿大5月增持617亿美元美国国债试图缓和关系,但谈判未果后转向对中国钢铁加税以转移压力 [2][6] - 中国钢铁占加拿大进口总量的10%,成为加拿大应对美加贸易摩擦的替代目标 [2] 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 中资钢铁加工厂因原料成本上升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部分企业已评估撤离方案 [3][5] - 中企在加拿大投资的加工厂面临双重打击:中国原料加税及美国市场壁垒,撤离成为理性选择 [5][8] - 供应链断裂迫使中企考虑转战墨西哥、越南或回归本土,但其他地区同样存在美国关税风险 [8] 中国反制措施与后果 - 中国此前已对加拿大菜籽油和豌豆征收100%关税,猪肉和水产加25%关税,导致加拿大豌豆价格下跌40%,油菜籽库存积压 [5][8] - 中国占加拿大农业出口70%的市场份额,反制措施直接冲击加拿大农业命门 [5][9] - 双边年贸易额达1200亿美元,中国反制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9] 国际与加拿大国内反应 - 美国支持加拿大政策以围堵中国钢铁出口,欧盟和墨西哥未采取类似激进措施 [6] - 加拿大魁北克政团和保守党批评政府转移矛盾,认为其对美软弱 [6][8] - 加拿大钢铁工人短期就业受政策保护,但长期面临市场混乱风险 [8] 经济连锁反应 - 中企撤离将导致加拿大工厂空置、工人失业,地方经济受冲击 [8] - 加拿大资源型经济依赖外资,政策加剧投资环境恶化,吸引外资难度增加 [8] - 全球钢铁价格因美国贸易政策被推高,加拿大增持美债未能换取关税豁免 [8]
美财长缺席,G20陷入治理真空
搜狐财经· 2025-07-19 01:19
G20财长会议反映的全球经济治理危机 - 美国财长贝森特两次缺席南非G20活动,象征其全球治理姿态从"积极参与"转向"美国优先",直接影响G20共识形成和联合声明的效力 [1][3] - 印度、法国、俄罗斯等多国财长集体缺席,暴露多边机制内部裂痕,导致G20协调政策、应对国际挑战的职能面临严峻考验 [3][6] - 南非作为首个非洲轮值主席国,在推动"可持续融资"和"全球失衡"议题突破时,面临协调各方利益的巨大挑战 [6] 贸易保护主义与全球经济分裂风险 - 美国宣布对150个经济体征收额外关税,加剧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企业投资信心下降,消费者支出萎缩 [6] - 贸易自由化被单边主义取代,美国大规模关税政策扭曲全球贸易秩序,"经济冷战"阴影显现 [4][6] - G20若无法在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等核心议题达成实质共识,联合公报将沦为无实际效力的文字游戏 [9] 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与多边合作困境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冲突、债务风险攀升、气候变化压力等结构性失衡问题亟待G20协同解决,但关键国家缺席导致政策分歧突出 [7]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激进与矛盾,使国际社会难以信赖美国作为多边合作领头羊的角色,放大全球治理脆弱性 [6] -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蹒跚,需要稳定领导和明确方向,但最强经济体自身政策摇摆加剧不确定性 [6][9] G20机制的未来挑战 - G20面临"无人指挥"困境,美国的缺席是全球多边治理危机的缩影,需建立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机制 [9] - 南非轮值主席国试图恢复市场信心,但缺乏实质性政策支撑的声明难以扭转短期经济悲观前景 [9] - 国际合作不能依赖个别大国意愿,否则全球经济可能被不确定性和对抗撕裂,走向冷战式分裂 [9]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加拿大政府加严钢铁进口限制措施事答记者问
证券时报· 2025-07-18 09:30
加拿大扩大钢铁进口关税措施 - 加拿大宣布自8月1日起扩大进口钢铁关税配额适用范围并收紧现有配额 对配额外进口征收附加税 [1] - 加拿大将对自美国以外国家进口的含有在中国熔化和浇铸钢铁的产品征收25%附加税 [1] - 该措施旨在应对美国钢铁关税和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 [1] 中方回应加拿大钢铁关税措施 - 中方认为加方措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扰乱国际贸易秩序 损害中方利益 [1] - 中方指出造成加拿大钢铁产业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单边关税措施 [1] - 中方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1] - 中方要求加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停止限制措施 [1]
中国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优质回报 跨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信心
央视网· 2025-07-18 06:49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汇聚650多家国内外企业 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 欧美参展商占境外参展商总数50% [1] - 链博会成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被国际商会秘书长评价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1][6] 中国供应链优势 -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门类的国家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 [2][4][9] - 凭借供给端和需求端双重优势 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稳定锚" 在单边主义背景下提供稳定性 [1][9] - 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处于全球前沿 吸引国际企业寻求技术合作 [8] 国际合作与投资 - 葡萄牙 日本等国企业通过链博会寻求与中国在保险 建筑 5G 人工智能等领域建立供应链合作 [12] - 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11.7% 反映全球资本对中国持续信心 [14] - 中国通过超大市场规模和创新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优质回报空间 [10][13] 经济表现与前景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5.3%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前列 [14] - 全面数字化与自动化解决方案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并惠及其他国家 [14] - 国际机构评价中国经济在困难时期仍保持前行 前景乐观 [16]
商务部: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快讯· 2025-07-18 03:59
多边贸易体制维护 - 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以应对全球经济治理重构和逆全球化挑战 [1] - 国际经济秩序和治理体系面临严重冲击主要源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 [1] 自贸区网络扩展 -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1] - 推动"多边合作"与"区域合作"双轮并行发展模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