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

搜索文档
公募提前布局AI医疗赛道!商业化蓄势待发?
券商中国· 2025-09-28 10:05
核心观点 - AI医疗行业处于从0到1的拓展期 商业化落地加速推动估值提升 公募QDII基金重仓布局港股AI医疗公司 出海业务成为关键增长动力 但部分公司估值偏高且盈利困难 基金经理看好长期商业化前景 [1][3][6][9] 行业现状与趋势 - AI医疗赛道结合创新药与人工智能概念 表现强劲 [3] - 行业处于从0到1的拓展期 未来通过快速商业化落地解决高估值问题 [1] - 海外"硬件—大模型—应用"商业闭环正在形成 美国发展领先国内半年到一年 [10] - 国内AI医疗垂类公司加速发展 脑机接口方向预计1-2年走向临床 3-5年实现商业化 [10] 公司出海业务进展 - 晶泰控股通过AI技术帮助药企获得澳大利亚临床试验批准 是华夏基金、招商基金、富国基金等头部公募重仓股 [3] - 医渡科技AI辅助诊疗产品进入新加坡、文莱 2025财年文莱市场收入贡献占比14.36% 收入规模超1亿元 [3] - 固生堂收购新加坡企业进军东南亚市场 计划布局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区 [4] - Mirxes觅瑞上半年国际市场收入占比约70% 其中新加坡、日本、泰国营收比例分别为32.48%、20.54%、11.25% [4]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港股AI医疗公司市销率估值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部分公司市值超百亿港元 [6] - Mirxes觅瑞市值超170亿港元 其竞争对手Grail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规模是其6.4倍 但市值不足140亿港元 [6][7] - 部分QDII基金经理因估值因素转向布局美股AI医疗公司 如Tempus AI、Grail等 [7] 商业化前景 - AI医疗产业持续推进 长期需求确定性较强 [9] - 政策扶持力度增强 包括AI智能体、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医疗新科技方向 [9] - 随着临床实验进展和规模植入 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市场空间广阔 [10]
科学评估颠覆性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动态进程——《颠覆性技术产业化指数报告(2025)》解读
科技日报· 2025-09-28 09:47
核心观点 -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举行"涪江科技汇——颠覆性技术与未来产业发展"活动 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医疗、材料科学等全球颠覆性技术前沿领域 [1] - 首次发布《颠覆性技术产业化指数报告(2025)》 系统构建"颠覆性技术产业化指数"(DTII) 旨在评估中国颠覆性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动态进程 [1] 评估框架 - 独创"五力"评估框架 包含技术创新力、产业发展力、生态支撑力、未来成长力、市场变革力五个一级指标 [2] - "五力"模型要求实现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并保持动态平衡 才能有效跨越从技术突破到市场主导的鸿沟 [3] - 基于"五力"模型从物质、能量、信息、生命与空间5个维度 遴选高温超导材料、可控核聚变、具身智能等8个重大领域 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五年(2020-2024)的颠覆性技术产业化进程进行评估 [3] 关键发现 - 揭示"研发市场"在早期产业化中的决定性作用 产业化初期阶段的颠覆性技术如高温超导材料、可控核聚变、脑机接口的"产业发展力"指标普遍偏低 [4] - "研发市场"是围绕研发活动与过程形成的市场形态 交易对象主要包括知识、技术、研发能力、智力资本以及未来产品或服务的雏形 [4] - 北京、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拥有不可替代的"创新策源地" 构建起技术创新力、产业发展力、生态支撑力三力协同、自我加速的飞轮效应 [4] - 以国家意志驱动的"生态引领"正成为中国颠覆性技术与未来产业发展的非对称竞争优势 [4] 未来规划 - DTII将持续优化 融合实时数据与AI分析 强化动态监测与预测能力 [5] - 拓展领域覆盖并加强国际对比 明晰中国在全球颠覆性技术竞争中的位势 [5] - 推动指数从评估工具升级为战略导航平台 发挥"风向标"和"催化剂"作用 [5]
150亿,上海这支母基金再发力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28 09:05
基金规模与资金到位情况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由100亿元人民币增至150亿元人民币 实现50%增长 [1] - 基金已实缴到位80亿元人民币 [1] 投资布局领域 - 基金已在可控核聚变 量子计算 AI for Science 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领域布局优秀项目 [1] - 持续聚焦颠覆式创新和前沿平台性技术等未来领域早期投资 [1] 战略合作与发展规划 - 联动上海未来启点社区构建创新资源协同网络 [1] - 采用"投资+生态"模式与子基金及项目开展全方位合作 [1] - 助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并为未来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1] 行业活动动态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举办 [3] - 首届世界投资大会投融资峰会即将启动 [3]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正式发布 [3]
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在南京栖霞区成立,打造国内脑机接口“产学研医”融合新范式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08:59
9月28日,主题为"智能创新脑联未来"的脑机接口创新技术赋能产业应用会议在南京市栖霞区举行。会议由栖霞区人民政府、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 会、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联合主办。 省级平台落子栖霞,构筑脑机接口创新核心引擎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脑机接口技术作为融合了神经科学、信息科技、材料工程等多学科智慧的尖端领域,近年来在基础理论突破和 实际应用拓展上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在医疗健康、智能康复、人机交互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会议现场,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正式启动。该研究院定位为省级脑机接口共性技术和产业服务平台,由江苏省人民医院、栖霞区人民政府、仙林大学城管 委会联合多方共建,旨在聚焦脑机接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关键环节,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发展和临床转化。据悉,该平台是今年全国立项 金额最大的脑机接口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也是唯一以临床为牵引的"产学研用"枢纽。 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落子栖霞,得益于其独特的"三区联动"优势。近年来,栖霞区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形成了大学城创新圈、行政区孵 化圈、经开区产业圈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扩募至150亿元 加注颠覆式创新及前沿和早期技术投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05:39
人民财讯9月28日电,9月28日,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宣布,其近日顺利完成扩募,规模由100亿元增至150 亿元,并已实缴到位80亿元。目前,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已经在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Al for Science、 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布局了一批优秀项目。下一步,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将持续聚焦颠覆式创新、前沿平 台性技术等未来领域早期布局,联动上海未来启点社区构建创新资源协同网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 效应,与更多优秀的子基金及项目开展"投资+生态"的全方位合作,助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为上 海未来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阅峰 | 光大研究热门研报阅读榜 20250921-20250927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8 02:22
脑机接口行业 - 脑机接口作为生命科学与信息融合的前沿领域 2029年预计市场规模达76.3亿美元[3][4] - 政策端七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意见》明确行业发展目标 叠加卒中、渐冻症等刚需驱动 行业进入"政策-研发-应用"闭环 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4] - 推荐关注脑机接口医疗场景整合者和技术领军者:翔宇医疗、伟思医疗、诚益通、麦澜德、爱朋医疗、三博脑科等[4] 盟科药业定增事件 - 盟科药业发布定增预案 拟以6.3元/股价格向南京海鲸药业增发1.64亿股股份 募资不超过10.33亿元[9] - 发行完成后海鲸药业将持有盟科药业20%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自然人张现涛将成为公司实控人[9] - 预测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2.41/-1.90/-0.99亿元 考虑到海鲸药业为销售与生产带来的赋能 维持"买入"评级[9] 钴行业动态 - 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宣布将钴出口禁令延长至10月15日 10月16日起改为钴出口配额制度[13] - 2024年刚果(金)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6.3% 出口受限导致钴供给明显收缩 利好钴价上行[13] - 推荐华友钴业、洛阳钼业 关注力勤资源[13] 中铁装配财务表现 - 25H1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归母净利润进一步减亏 现金流及收现比同比改善[16] - 维持对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0.02亿元、0.44亿元 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0.68亿元[16] - 维持"增持"评级[16] 格力电器股息分析 - 2025年股息率已超过7% 历史经验预示底部特征[18] - 按25年盈利预测330亿元及52%现金分红率假设 当前预期股息率为7.7%[18] - 2013-2024年12年间 公司预期股息率超过7%的时间占比约31% 基于强劲股息保护能力、业绩确定性及资产稀缺性维持"买入"评级[18] 月度金股组合 - 2025年10月A股金股组合:中芯国际、寒武纪-U、海康威视、奥来德、华友钴业、三一重工、海尔智家、招商银行、招商蛇口、上海临港[23] - 2025年10月港股金股组合:阿里巴巴-W、百度集团-SW、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心动公司[23] 房地产行业动态 - 北上深楼市政策利好持续叠加 外汇及结汇收入不再限制购房[29] - 上海新房成交放量 成交强度(日均网签套数)政策节点后(8.26-9.19)较节点前(8.1-8.25)提升62.5%[29] - 2025年1-8月上海新房成交金额TOP3为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华润置地 投资聚焦区域优势房企[29] 石化油服合同签署 - 公司与道达尔能源拉塔维项目公司就伊拉克拉塔维油区二期井场及井间管线项目签署EPSCC固定总价合同 合同金额3.59亿美元[33] - 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9、10.99、13.15亿元[33] - 维持对公司A股和H股的"增持"评级[33]
科技为残障人士开启更多可能—— “重新站起来的时候,生活又有了希望”(身边的“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27 21:58
"一想到永远都得坐轮椅,感觉天塌了。"聂鹏说,身体长期不动,肌肉日渐萎缩,产生了尿路感染、静 脉血栓等并发症,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打几次消炎针。 身体失能、心态失衡,像不少截瘫患者一样,聂鹏把自己"锁"在家中,"除了坐着就是躺着,身体越来 越差。" 2017年,程天科技落地杭州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主攻外骨骼的研发和应用。"外骨骼,看上去像 绑在人身上的'铁架子',但实际上是一种集信息技术、移动计算等尖端技术于一身的可穿戴机器人系 统。"程天科技创始人王天说,比如王先生用的外骨骼机器人,腿部的力量传感器能够识别使用者的动 作意图,并在辅助运动装置的驱动下,按照健全人的行走特征,帮患者站起来、走起来。 "十四五"亮点 "十四五"时期,全国已就业残疾人数量达901万,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累计达231万 "绑带系紧,抓好握把,发力,起——"浙江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康复中心内,借助外骨骼机器 人,在轮椅上坐了10多年的残疾人王先生再次站了起来,周围的工作人员爆发出掌声与欢呼声。 "为他高兴,真的。我也为自己高兴!"测试工程师聂鹏的眼眶湿润了,他和王先生一样,也坐在轮椅 上。 10多年前,作为汽修工人的聂鹏,因事 ...
“参与研发,新产品的问世就能快些”(亲历者说)
人民日报· 2025-09-27 21:54
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发展 - 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显著减少患者生病次数并改善身体状况[2] - 技术从单纯体验向研发参与升级 加速新产品问世进程[2] - 外骨骼设备结合脑机接口技术 可捕捉患者意念实现辅助行走[2] 残疾人科技应用社会效益 - 残疾人通过技术学习转型为研发人员 获得患者与同事认可[2] - 科技赋能使残疾人群体受益 实现"让更多残疾人站起来"的目标[2] - 杭州等城市无障碍设施日益健全 提供全程出行护航服务[2] 康复医疗技术演进 - 脑机接口帽进入测试阶段 标志外骨骼技术持续成熟[2] - 外骨骼机器人从辅助训练向意念控制方向迭代升级[2] - 技术应用有望让更多残障人士获得更美好生活[2]
提供统一权威“通用语言” 我国首部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发布
央视新闻· 2025-09-27 09:30
行业标准发布 - 国家药监局批准发布中国首部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 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1][6] - 标准明确定义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为"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信号实时解码破译 实现患者与外部设备双向信息交互或闭环反馈 以改善修复或替代生理功能"的器械 [1] - 标准涵盖范式类型 信号形态 信号处理及应用等核心术语 为产品研发 生产检验 注册审评及监管提供统一权威的通用语言 [3] 标准制定特点 - 标准制定既考虑已进入临床的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 也为科研阶段的介入式脑机接口等技术留出发展空间 [5] - 目前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组织及欧美发达国家均未制定相关标准 中国正组织申请国家标准外文版以扩大国际影响力 [8] 后续标准规划 - 国家药监局通过快速程序加紧立项制定三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 重点关注闭环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集及运动意图编解码性能 [9] - 闭环植入式神经刺激器行业标准将于近日发布 [9] - 成立标准体系研究工作组 由研发生产 临床使用 检验检测 技术审评及监管多领域专家组成 拟通过标准制订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11] 市场规模预测 - 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60亿元 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17.7% [12] - 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400亿美元 2040年可能达到1450亿美元 [12]
盈康生命:公司在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布局始终以临床价值和长期战略为导向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0:12
战略布局 - 公司在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布局以临床价值和长期战略为导向[1] - 相关临床探索与合作基于技术成熟度和业务协同性审慎开展[1] - 公司更注重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可行性 稳步推进创新[1] 战略传递 - 公司通过定期报告、公告及投资者交流活动持续传递聚焦肿瘤预诊治康全产业链的战略路径[1] - 未来将继续依托海尔生态资源提升核心能力[1] - 积极关注符合战略的前沿合作机会[1] 团队建设 - 管理层将持续优化团队结构并广泛吸纳专业人才[1] - 共同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1] 行业前景 - 医疗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和监管要求严的特点[1] - 公司对大健康行业长期前景充满信心[1] - 将通过扎实经营回报投资者信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