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化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优刻得以数字技术为基,筑牢能源化工行业绿色化发展底座
全景网· 2025-09-15 06:4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能源化工行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资源能源利用率偏低、高端制造技术迭代等挑战 [1] - 加快能源转型与数字化转型成为实现绿色化发展的关键路径 [1] 公司核心能力 - 公司深耕云计算领域超13年 核心技术经大规模公有云客户验证 [1] - 提供从公有云、私有云到混合云的综合性服务 已为全球10万多家企业客户赋能 [1] - 构建企业级私有化产品家族 包括私有云平台UCloudStack、统一存储平台UCloudStor、多云管理平台UCMP、大数据平台USDP [1] - UCloudStack私有云是国产化自研轻量级产品 核心代码自主率超96% 具备自主可控、便捷高效、异构兼容、安全可靠特性 [2] 行业解决方案 - 为能源化工行业打造自主可控的数字底座 助力企业高效上云与绿色化升级 [1] - 通过"私有云+大数据"整合方案为新能源企业解决偏远地区业务管理难题 [2] - 私有云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制造行业 如为世界500强企业建龙集团打造总部中心云与钢厂分支云一体化平台 [3] 技术实施成效 - UCloudStack私有云提供计算虚拟化、SDN网络、分布式存储等核心技术 整合统一管理、资源调度、监控日志及运维等全流程能力 [2] - 成功实现异构资源统一管理 为能源化工企业复杂业务场景提供稳定支撑 [2] - 在光伏多晶硅生产场景中有效降低网络延时 实现耗电数据实时采集与异常值修正 [2] - 助力企业实现耗电趋势分析与电量精准预测 推进节能降耗和工业绿色化探索 [2]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发挥中立安全云平台优势 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3] - 为能源、制造等行业构建更灵活可靠的数字底座 [3] - 推动企业向集约化、高效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3]
安徽叉车集团上半年海外营收快速增长
海外业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海外营收超43亿元 同比增长约27.5% [1] - 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 [1] - 通过闭环管理体系严格对标年度目标 出访海外及长期外派达190人次 [1] 市场拓展策略 - 秉持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理念 对标世界一流叉车品牌 [1] - 攻坚行业头部客户 开拓智能物流业务 探索租赁业务新模式 [1] - 通过新品促 重装赛 518仓储节等创新举措构建精准施策体系 [1] 渠道网络建设 - 科学规划区域市场 完善海外公司功能及办事处网络建设 [2] - 携手当地代理商深化合作 强化技术支撑并举办区域代理商大会 [2] - 参加德国LogiMAT展 美国ProMAT展等10余场国际性展会 [2] 品牌与产品战略 - 通过多品牌战略以差异化产品组合满足全球多样化需求 [2] - 推进社交媒体与赛事活动等多元渠道宣传 强化本土化运营 [2]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以创新思维推动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 [1][2]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2] - 推进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布局 [2] - 锚定全年任务目标 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奠定基础 [1][2]
技经指标持续创优突破 河钢股份2025H1扣非净利同比增逾六成至3.55亿元
全景网· 2025-09-02 07: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663.08亿元 同比增长12.7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8亿元 同比增长44.7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3.71%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63亿元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643.31亿元 [1] 生产运营数据 - 生铁产量1648万吨 粗钢产量1573万吨 钢材产量1436万吨 [1] - 钒渣产量13.25万吨 [1] - 期末资产总计2670.60亿元 [1] 业务结构分析 - 板材业务收入470.28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70.92% 同比增长18.97% [2] - 华北地区贡献收入418.66亿元 同比增长34.40% 占营收比重63.13% [2] - 境外市场收入16.08亿元 同比激增84.46% [2] 研发创新投入 - 研发费用合计9.39亿元 同比增长3.09% [2] - 形成"3级"研发体系 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个 CNAS认可理化试验室3个 [3] - 拥有省级产业研究院2个 重点实验室4个 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个 [3] - 设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 国家级职工创新工作室4个 [3] 战略发展方向 - 围绕提升钢铁主业竞争力核心任务 强化运营管控 [1] - 优化客户结构 建立直供比提升管理与跟踪机制 [2] - 紧跟行业发展前沿与高端客户需求 释放新研产品竞争优势 [2] - 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 加快钢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福鞍股份: 福鞍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0:25
行业概况 - 装备制造业2025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8.2%,高于工业整体增速2.3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5% [4] - 氢能装备、量子测量仪器等新兴领域增速突破30%,全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突破72% [4] - 环保行业2024年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增至340亿元,重点支持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深度治理项目 [5]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三大业务板块为装备制造、环保及锂电池负极材料,装备制造板块产品包括火电/水电/核电设备铸件及其他铸件 [7] - 环保板块通过子公司辽宁冶金设计研究院开展烟气治理工程服务和能源管理工程服务,累计承接近500个脱硫脱硝除尘项目 [6][8] - 锂电池负极材料板块通过参股49%的四川瑞鞍运营,2022年5月投产,2023年开始盈利,2024年进入产能全面爬坡阶段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3.29%;归母净利润5556.83万元,同比下降9.68% [2] - 营业成本5.00亿元,同比上升13.66%,毛利率下降7.73个百分点至13.70%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870.5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241.11%,主要因客户回款增多及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增加 [1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费用1654.82万元,同比下降29.13%,主要因研发人员股权激励费用减少 [13] - 完成双相不锈钢、超级双相不锈钢材质产品开发,百万千瓦级火电汽轮机外缸精加工获日本三菱新订单 [9][12] - 设计研究院拥有47项烟气治理专利技术,新增智能制造部引入物联网、SCADA、BI、AI等前沿技术 [6] 资产与投资情况 - 总资产30.8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0%;衍生金融资产增加32.89万元,因新增外币掉期业务 [14] - 长期借款6048.35万元,新增长期借款;在建工程1453.37万元,同比增长5143.22%,因设计院孙公司项目建设投入 [14][15] - 对参股公司四川瑞鞍其他应收款增加至3490.55万元,主要因应收分红款增加 [14] 市场与区域表现 - 国外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12.29%;东北地区收入3.30亿元,同比微降0.17% [13] - 装备制造板块保持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电机厂"战略供应商"及GE VERNOVARE全球铸件战略合作供应商资格 [11] - 环保板块面临增量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的挑战,计划通过"一带一路"输出电炉余热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开拓海外市场 [6][10] 子公司经营 - 四川瑞鞍总资产15.97亿元,上半年净利润1.16亿元,成为重要投资收益来源 [17][18] - 辽宁冶金设计研究院营业收入1.76亿元,毛利率27.65%;辽宁福鞍机械制造净利润-323.10万元 [17] - 新设孙公司辽宁福鞍绿碳环保科技,注册资本5000万元,持股100% [16]
河钢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增长44.75% 板材业务营收达47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4:4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3.08亿元,同比增长12.73% [1] - 归母净利润5.98亿元,同比增长44.75% [1] - 扣非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幅达63.71% [1] - 基本每股收益约0.05元 [1] 生产运营 - 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完成1648万吨、1573万吨、1436万吨 [1] - 钒渣产量13.25万吨,核心产品产能稳定释放 [1] - 拥有年产3000万吨精品钢材的生产能力 [1] - 钒产品年产能2.2万吨 [2] 业务结构 - 板材业务收入470.2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0.92%,同比增长18.97% [2] - 钒产品业务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29.51% [2] - 成功研发99.9%能源级氧化钒、钒电池电解液等高端产品 [2] 市场布局 - 华北地区贡献收入418.66亿元,同比增长34.40%,占营收比重63.13% [2] - 境外市场收入16.08亿元,同比激增84.46% [2]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达9.39亿元,同比增长3.09% [2] - 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个、CNAS认可理化试验室3个、省级产业研究院2个 [2] - 深化"3级"研发体系建设(公司级研发平台、子公司技术中心、厂部研发单元) [2] 战略方向 - 围绕"提升钢铁主业竞争力"核心任务强化运营管控 [1] - 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 [3] - 加快推动钢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0:10
规划核心目标 - 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 [1] - 加快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1] - 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1] 重点研究方向 - 聚焦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提出科学合理目标指标 [1]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快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 [1] -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领先优势和竞争地位 [1] - 提高重点行业治理水平 研究提出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1] 规划实施要求 - 准确把握规划编制工作的综合性 全局性 系统性要求 [2] - 做好工信领域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 地方工信规划与国家工信规划的衔接 [2] - 推动主要目标指标 重大工程项目 重点产业布局上下贯通 [2] - 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2]
中国“最牛”小镇:人口4万,面积仅40km²,一年狂赚300亿
36氪· 2025-08-21 00:16
核心观点 - 江苏扬州杭集镇凭借牙刷制造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牙刷生产基地 占据全国80%市场份额和全球30%酒店日用品市场份额 年销售额超300亿元 形成完整产业链集群[3][17][23] - 通过智能化改造、产业链延伸和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升级 从传统代工模式转向高端制造 日产牙刷达200万支 产能提升60% 不良率降至0.1%[25][31][32] - 依托历史传承与技术革新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将单一牙刷产品扩展至酒店日用品全产业链 同时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掌握市场话语权[18][31][41] 历史沿革 - 牙刷制造历史可追溯至1826年 当地工匠刘万兴首创牛骨柄马尾毛牙刷 后改用猪鬃毛降低成本使牙刷普及化[6][10] - 1976年建成首家曙光牙刷厂 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形成"家家无闲人 三户一老板"的创业氛围 1995年企业达200余家 占全国80%产量[13][14][15] - 2000年高露洁合资成立 2003年获"中国牙刷之都"称号 同年牵头制定牙刷新国标 7家起草单位中5家来自杭集[16][18][19] 产业规模 - 面积40平方公里的小镇集聚4000余家相关企业 年产牙刷75亿支 占全国80%市场份额和90%出口量[3] - 酒店日用品占全国65%市场份额 全球30%市场份额 年销售额超过300亿元[3][23] - 带动4.2万人就业 2023年全区21个行政村平均收入超230万元[33] 技术升级 - 三笑集团建成全流程无人化"黑灯工厂" 配备150台机器人 实现库存周转率提升100% 交货周期缩短50%[25] - 研发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材料 牙刷柄3个月可降解 刷丝直径仅0.1毫米[28] - 环保牙刷采用甘蔗秸秆改性材料 实现100%降解 成功打入德国瑞典牙科诊所市场[30] 产品创新 - 为极地科考船定制特殊牙刷 适应低温环境避免牙龈出血[28] - 开发可拆卸刷头设计 食品级塑料刷柄可回收制成垃圾桶等产品[30] - 推出儿童AI互动牙刷 通过智能处理器提供刷牙指导健康建议[32] 产业链拓展 - 从牙刷延伸至牙线 齿间刷 漱口水 冲牙器等全系列口腔护理产品[31] - 形成"酒店六小件"完整产业链 拖鞋批发价几毛钱 香皂每块2毛以下 牙刷牙膏组合价0.3元[21][31] - 构建上游新材料研发 中游生产制造 下游检测物流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31] 市场拓展 - 产品出口迪拜高端酒店 2021年单款牙刷出口400万支 刷毛采用蓖麻油提取物 刷柄选用生长期合适的竹子[29] - 建立电商产业园 入驻企业超400家 整合天猫淘工厂直播等线上渠道[33] - 博物馆收藏2000余件藏品 包括2.008米世界最长牙刷和28毫米最小牙刷[35][36][37] 发展模式 - 传承300多年制作技艺 形成"把简单事做到极致"的产业文化[41][43] - 通过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改造突破低端竞争困境 从"低端代工"跃升为"标准制定者"[18][25][41] - 保持战略定力专注优势产业 在细分领域做到全球领先[42]
聊城装备制造产业链展现强劲动能
齐鲁晚报· 2025-08-20 06:2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装备制造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18.4亿元 增速7.1%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76.88亿元 同比增长18.9% [1] 产业链结构 - 形成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激光装备、电线电缆等完整细分产业链 [1] - 东昌府区、临清市、阳谷县、高唐县分别聚焦工程机械、电机装备、电线电缆、花岗岩精密制造等细分领域 [3] 企业梯队建设 - 拥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2家 省级瞪羚企业29家 省级单项冠军企业21家 专精特新企业104家 [1] - 鑫亚格林鲍尔、鑫大地、昊泉机械等企业入选2024年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 [1] 外贸表现 - 时风集团一季度外贸累计增长97% 三轮车出口量同比增长超60% 柴油机出口量增长近1.5倍 [2] - 双力现代农业装备上半年出口超3000万元 产品覆盖东南亚、非洲、东欧等市场 [2] - 肯石重工上半年出口7338.8万元 同比增长5% [2] 项目建设 - 鑫大地推进智能精工专用弹簧项目 加速精密机械产业高端化转型 [2] - 肯石重工启动年产1500台绿色智能化电动挖掘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2] 政策支持体系 - 实施"10+7"举措:"10"包括一县一细分领域、一领域一推进方案等 "7"涵盖人才、政策、金融、土地等要素保障 [3] - 采用"1+N"服务模式:1个主清单包含13条共性服务措施 N张差异化清单针对不同产业特点 [4] 服务机制创新 - 通过"一链一院""一链一行""双月协商"机制集中要素保障资源 [4] - 推行服务型监管 发布合规指导、政策集成、服务发展和轻微免罚"四张清单" [4] - 建设"电线电缆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项目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 [4]
聚碳酸酯行业破局“内卷”剑指高端 要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
中国化工报· 2025-08-15 00:57
行业产能与需求 - 近5年聚碳酸酯产能从2019年166万吨增长至2024年38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5.5% [1] - 2024年产能占全球总产能48%,表观需求量达360万吨约占全球一半 [1] - 自2021年起产能持续超过表观消费量,过去5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65% [2] 行业结构性矛盾 - 通用级产品自给率超过100%,但医疗级、光学级等高端牌号国产化率不足30% [2]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平均毛利已跌至负值,面临价格竞争与成本压力 [2] - 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2] 新兴应用领域发展 - 新能源汽车与高端医疗领域因PC优异性能及价格走低呈现井喷式发展 [2] - 汽车轻量化及可持续发展政策推动行业重要性提升 [1] 行业转型方向 - 需通过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实现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跨越 [1] - 技术攻坚聚焦光学级透光率≥92%、医疗级认证及生物基PC量产目标 [2] - 计划将高端牌号占比提升至40%以上 [2] 绿色发展举措 - 布局回收废弃PC和生物基PC推动循环经济模式 [2] - 建立从原料到回收的全链条绿色体系 [2] - 产业链协同联合下游头部企业制定应用标准 [2] 高端领域拓展 - 在航空航天、神经外科器械等高端领域掌握产品定义权 [2] - 推动产业价值链共创成为常态化发展模式 [2]
高端化成为聚碳酸酯行业破局最优解
中国化工报· 2025-08-14 00:11
行业产能与需求 - 近5年聚碳酸酯产能从2019年166万吨增长至2024年381万吨 5年复合增长率达15.5% [1] - 2024年表观需求量达360万吨 占全球总需求量50% [1] - 当前产能占全球总产能48% [1] 行业结构性矛盾 - 通用级产品自给率超过100% 而医疗级、光学级等高端牌号国产化率不足30% [2] - 自2021年起产能持续超过表观消费量 过去5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仅65% [2]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平均毛利跌至负值 [2] 新兴应用领域发展 - 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医疗领域呈现井喷式发展 [2] - 聚碳酸酯性能优势结合价格走低推动新兴领域增长 [2] 行业发展战略方向 - 通过技术攻坚实现产品高端化 目标将高端牌号占比提升至40%以上 [2] - 聚焦光学级透光率≥92%、医疗级认证和生物基PC量产等核心目标 [2] - 布局回收废弃PC和生物基PC 建立全链条绿色体系 [2] - 联合下游头部企业制定应用标准 在航空航天和神经外科器械等高端领域掌握定义权 [2]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聚碳酸酯行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于江苏无锡举行 [3] - 会议作为2025中国合成树脂产业发展大会分论坛 由中国合成树脂协会聚碳酸酯分会举办 [3] - 参会人数约150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