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农

搜索文档
全“荔”以赴,阳江交卷!销售额超11亿元,荔农增收约20%
南方农村报· 2025-07-18 14:00
行业概况 - 阳江作为广东荔枝核心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32万亩,占全省8% [5][6] - 2025年荔枝产量达19万吨,较常年增产25%以上,迎来"大年" [12][13] - 全市累计销售荔枝约17.2万吨,销售额超11.4亿元,农户整体收入同比增长20% [40][41] 品种优化 - 通过高接换种技术将妃子笑、白糖罂等优质品种占比提升至40%以上 [30][31] - 阳西百荔园完成18个新品种嫁接试验,岭丰糯等高端品种零售价达60元/斤 [33][37][38] - 试种品种如"仙进奉""冰荔"首次挂果表现优异,验证新品种市场潜力 [36][37] 产销机制 - 政府出台《2025年阳江荔枝促销行动方案》,建立产销信息数据库 [44][45] - 组织超80家采购商考察,现场及意向成交量达3.3万吨,带动销售额2.8亿元 [58][59] - 开展6场省外推介会,上海市场单笔订单达80万元,天津签约金额超5000万元 [61][65][69] 科技应用 - 出口量超3000吨,创新"锁鲜"技术实现6℃恒温保鲜,出口值达1800万元 [80][81][84] - 建成60多个田头冷库,冷链运输实现29小时从采摘到北京交付 [82][88][89] - 电商直播单场2小时成交额超20万元,累计带动网络销售6000万元 [95][96] 典型案例 - 阳春市农源合作社销售鲜荔枝120万斤(+200%),收入480万元,带动1800户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 [15][16] - 塘坪镇合作社卖出260万斤,桂味收购价3-6元/斤,糯米糍最高超12元/斤 [22][24] - 无核荔枝通过电商渠道保持60元/斤高价,累计销售70吨 [105][106]
中国平安:把青少年“保险科技助农”教育公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经济观察网· 2025-07-17 11:15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 - 该项目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与中国平安于2019年联合发起,旨在弥合城乡教育差距,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资源,构建线上线下双轨赋能平台 [4][8] - 项目已覆盖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赋能1058所乡村学校,惠及学生超31万人次,捐赠45.1万册科技读本及10.3万套科学实验包,培养乡村校长教师逾2万名 [10] - 特色活动包括"科学家走进乡村课堂"、"科技型企业开放日"等,让偏远地区学生接触量子计算、航天科技等前沿领域 [8] 科技+农业创新实践 - 在光明东滩源智慧农业基地,学生通过平安产险"爱农宝APP"多光谱成像技术对染病稻苗进行AI诊断,系统即时生成包含叶斑病、稻瘟病等病害分析的专业报告 [5] - 公司展示现代保险+AI/物联网技术如何破解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困境,包括气候指数保险、农作物种植险等产品,使农业保险定损效率提升80% [9] - 在湖南岳阳打造"保单+贷款+订单"水产养殖产业链模式,在甘肃和政县建立"智慧养殖+数字乡村+供应链金融"肉牛产业模式 [9] 教育公益成果 - 公司32年持续开展教育公益,形成"五大工程"体系,在全国援建119所平安希望小学,招募12708名支教志愿者,服务时长超44.3万小时 [10][11] - 在1039所智慧学校实施青少年科技素养计划,培训乡村教师超2万名,设立各类教育奖金资助学生31345名 [11] - 未来将持续围绕科技、文学、体育、心理健康等教育内容展开公益行动 [13] 产业帮扶成效 - 已在全国累计开展680个产业振兴项目,撬动产业发展资金123亿元 [9] - 通过产前增信融资、产中风险管理、产后溯源协销的全产业链帮扶模式支持地方特色农业 [9]
黄花之畔的别样“星光”
中国能源网· 2025-07-14 09:26
行业概况 - 黄花菜产业在云州区具有重要经济地位 种植面积达26万亩[15] - 夜间采摘是保障黄花品质的关键环节 必须在花开前完成以维持经济价值[4] - 现摘现卖模式实现即时结算 收购价为每斤3.2元[13] 生产加工能力 - 企业拥有全自动生产流水线2条 冷库容量1000平方米[15] - 年加工能力达1800吨新菜 电力供应稳定保障生产[15] - 采用"冰鲜黄花"加工工艺 对时效性要求极高[9] 基础设施投入 - 电力公司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38.4公里 覆盖63个行政村[15] - 为350多处机井提供稳定动力电源 保障农业灌溉需求[15] - 投入400千瓦发电车和7.5千瓦发电机等设备支持夜间作业[5] 技术创新应用 - 采用M300大型无人机搭载200瓦应急照明灯 单机可覆盖3亩田地[11] - 无人机续航40分钟 配备1千克灯板和专用供电线缆[11] - 移动照明方案使采摘效率显著提升 每人每晚可多摘20余斤[11] 劳动力组织 - 采摘队伍规模庞大 唐家堡村超500人 吉家庄村超300人[4][9] - 吸引外地劳动力参与 主要来自山东 河南等地[7] - 专业合作社负责统一收购 日收购量达35斤/人[13] 经济效益 - 黄花产业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 被称作"致富花"[16] - 电力保障使采摘效率提升 直接增加农户收入[11] - 产业链涵盖种植 采摘 加工 销售全环节[15]
科技赋能惠东多祝荔枝产业升级, 淮枝亩产提升达30%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08:47
行业技术升级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惠东县共建荔枝产业 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30余万元 组建65名专家技术团队 协同资源超600万元[2] - 建成1个荔枝产业科技小院和5个示范园区 创新采用"科技小院+示范园"帮扶模式[2] - 示范基地应用无人机飞防与水肥一体化技术 新品种成活率突破90%[3] 种植效益提升 - 淮枝丰产稳产示范基地亩产提升达30% 优质果率超过80%[1][3] - 通过隔年交替结果与生物防治技术实现传统品种提质增效[3] - "迟美人"高接换种示范基地盘活50亩闲置土地[3] 产业链融合发展 - 打造"种植+加工+旅游"全产业链模式 设计美丽乡村参观路线[4] - 开发600平方米荔枝主题墙绘 形成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标[4] - 推出荔枝醋与荔枝干等深加工产品 实现农产品全链条发展[4] 产销模式创新 - 高校青年直播团队通过新媒体平台现场助销农产品[4] - 举办荔枝品鉴会展示鲜果与加工产品协同发展成果[4] - 联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等多方主体共同主办活动[5]
广东驻镇帮扶工作队化身“带货天团”硬核助“荔” | 驻在千镇万村
南方农村报· 2025-07-10 12:36
荔枝产业概况 - 广东97个县(区)400万亩荔林迎来丰产,预计增产三成 [10] - 各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通过科技、电商、文化赋能等方式助力荔枝销售 [11][12] 科技应用与冷链物流 - 驻青平镇工作队推动建立黄龙病监测站,提升荔枝品质,今年产量超5万吨,占廉江市总产量的30% [20][21] - 驻曹江镇工作队建成2万立方米冷链加工中心,引入AI分拣系统,特级果每斤溢价3元,保鲜期延长至72小时,损耗率从15%降至5%以下 [36][37] - 曹江镇开通东南亚冷链专线,跨省订单量激增200% [38] 电商与直播销售 - 驻文楼镇工作队3小时直播售出2.5万斤荔枝,销售额达42万元 [57] - 驻龙头镇工作队通过"工控优选直播间"推动荔枝销售突破万斤,销售额超15万元 [67] - 驻乌塘镇工作队推动"仙品荔"定制活动销售超1500万元,电商平台销售额超2500万元 [83] 品牌打造与农文旅融合 - 驻乌塘镇工作队打造"仙品荔书记IP",小红书平台流量突破1000万,"仙品荔开采活动暨文旅周"赢得全网超1亿流量,推动销售额突破3亿元 [86][91][92] - 驻赤坑镇工作队举办"悦荔"音乐会,推动"荔枝+艺术"跨界联动,汕尾荔枝已售出约8万吨,销售进度达80% [95][100][101] - 驻雷岭镇工作队参与荔枝文化旅游季筹备,助力雷岭荔枝IP打造 [104][105] 产量与品质提升 - 驻官圩镇工作队推动"鸳鸯桂味"品种通过高接换种和扩面培育,预计总产量可达1万吨 [25][26] - 驻曹江镇工作队通过科技帮扶,有效管理面积占比从一半提升到超过九成,8.2万亩荔枝迎来丰产 [28][29] - 曹江镇白糖罂荔枝田头收购价维持在4-5元/斤,高于普遍2.5-3元/斤的水平 [33][34]
南农晨读丨新丰佛手瓜熟了
南方农村报· 2025-06-04 02:32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 广州加速城中村改造并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整治 [4] - 汕头规划建设风貌示范带 挖掘山海风光及潮汕民居特色资源 [4] - 河源建设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 聚焦"土特产"产业开发 [4] - 梅州推动耕地规模经营 构建"良田集中+产业集聚"新格局 [4] - 东莞强调城中村改造需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 [4] - 中山探索连片改造 促进农文旅融合 [4] - 江门全域打造典型镇 提升重要通道沿线风貌 [4] - 湛江推动科技下乡 助力乡村特色产业 [4] - 茂名强化"美荔天地"运营管理 带动区域城乡融合 [4] 特色农产品产业 - 新丰县1300亩佛手瓜成熟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畅销粤港澳大湾区 [3] - 始兴县竹加工厂获1000万元银行授信 投产后年产2000万把竹扇 带动300户林农户均增收超4万元 [9] 农业技术创新 - 保鲜专委会研发荔枝新技术 保鲜期延长至45天 成本降低66% [5] 水产养殖行业 - 粤海饲料启动"胜夏行动" 覆盖养殖户10000人次 [11] 民俗文化经济 - 番禺区南村镇龙舟活动吸引外地亲友返乡 强化宗亲纽带与地方文化认同 [7]
东莞如何将一斤荔枝卖到760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0:33
东莞高端荔枝产业发展概况 - 东莞荔枝定位高端市场,冰荔、观音绿等品种被誉为荔枝中的"爱马仕",价格稳定且产值是其他荔枝的十几倍以上 [1][6] - 东莞优质荔枝种植占比超过90%,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20%以上,全省重点推广的10个新品种中有4个由东莞选育 [5] - 通过科技+品牌策略,东莞荔枝单价最高提升20倍,重构岭南特色农业新生态 [14] 核心品种与种植技术 - 冰荔特级果在北京SKP售价760元/斤,需经过严格分级筛选,仅挑选60%无瑕疵果实作为一级果 [6] - 观音绿28颗礼盒装特级精选果售价380元,其母树树龄达156年,品种纯正保证品质 [9] - 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无人机打药、绿色防控技术等科技手段提升品质和产量 [2][9][12] - 引入平腹小蜂"以虫治虫"、信息素型干扰剂等绿色防控技术替代传统农药 [12][13] 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 - 开发荔枝曲奇饼、荔枝酒、冻干荔枝等30多款深加工产品,高端荔枝洋酒售价达1980元 [16] - 岭南荔园在展会上签约观音绿鲜果及深加工产品预售订单约1600万元 [16] - 建设荔枝烘干房、冻库、食品厂等设施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13][16] 品牌建设与文旅融合 - 发布国内首个《厚街冰荔荔枝》团体标准,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7] - 开展荔枝古树认养活动,企业或个人可24小时监控认养树木生长过程 [17] - 举办荔枝文化节、设计地理标志视觉系统、打造"抗日红色荔乡"文化IP等文旅活动 [18] - 樟木头镇通过农文旅融合推动高端荔枝年产值达40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超千万元 [17]
“科技护航+精准服务”保丰收 希望田野上绘就“三夏”农忙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5-19 08:33
农业科技应用 - 山东省乐陵市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小麦打药施肥 肥料和防病药水均匀喷洒 提升麦粒饱满度和灌浆效果 [3] - 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在乐陵产学研实践基地实训 通过田间讲解等方式开展技术推广 为农户提供田间管理建议 [5][7] - 乐陵市搭建"中心+基地+农户"三级服务体系 从小麦播种到收割全程指导农户 并调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检修农机设备 [9] 农业生产进展 - 乐陵市95.3万亩小麦整体长势良好 预计6月10日前后开镰收割 [9] - 新疆阿拉尔市4万多亩沙漠水稻插秧工作有序推进 预计5月底全部完成 [9][15] 机械化作业 - 新疆阿拉尔市使用插秧机进行水稻栽种 每台每天可完成40多亩 效率是人工的50倍 并能精准控制秧苗行距和间距 [11] - 当地通过科学育秧和机械化栽种 提高水稻成活率和生长品质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