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

搜索文档
记者手记:读懂百位科学家故事中的精神密码
新华社· 2025-07-02 11:46
科学家精神传承 - 钱学森提出"七不"治学与处世原则 包括不题词 不写序 不参加科技成果评审会等 体现对科学纯粹性的坚守 [1] - 郭永怀十二年如一日不休假 徒步上班 将稿酬作为党费上交 展现科研人的奉献精神 [1] - 钱三强拒绝"原子弹之父"称号 强调科学成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 科技发展历程 - 新中国科技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世界前沿 每一项重大成就都镌刻着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足迹 [2] - 中国创新指数已进入全球前列 科学家精神是决定创新高度的"精神密码" [2] 当代科研启示 - 中国科学院通过讲述科学家故事 引导年轻科研人员践行诚信严谨态度 抵制浮躁风气 [2] - 青年科研人员表示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 捍卫科学清正纯洁 聚焦国家需求攻坚克难 [2] - 科学家精神如同时间胶囊 封存着中国科学发展最珍贵的基因 [2][3]
他种下的“苹果树”,如今已根深叶茂
科技日报· 2025-06-30 01:19
钱学森的战略决策与科技贡献 - 1955年钱学森力排发展航空的主流意见,主张优先研制导弹,认为导弹在攻防兼备方面更具战略优势且核心技术存在短期突破可能[1] - 钱学森基于国情深刻洞察,指出中国工业基础薄弱难以攻克航空领域高端材料瓶颈,而国家最紧迫任务是解决"不挨打"难题[1] -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钱学森在奠基阶段展现出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 关键科技项目突破 - 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设计寿命20天但仅模拟5天,钱学森果断批准出厂最终卫星稳定运行28天远超预期[2] - "两弹结合"试验中钱学森亲赴现场用科学解释说服兰新铁路旁工厂工人完成疏散,体现科学家权威[3] - 钱学森作为核心领导者成功实现自主研制首代中近程导弹、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和首次"两弹结合"试验[3] 科学家精神传承 - 钱学森科学精神正指引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3] - 钱学森种下的"苹果树"精神养分持续滋养科技工作者向更深邃宇宙进发[4]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举办纪念活动强调要在钱学森精神指引下勇毅前行[3]
「经济发展」白重恩:如何切实提升民营企业信心
搜狐财经· 2025-06-18 14:38
经济发展潜力 -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然非常大 尽管潜在增速不会像以前那样达到两位数 但即使5%或4%的增长也快于发达国家 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 - 增长潜力来自中国人民的勤奋 创新精神和智慧 特别是在价值创造中起重要作用的群体 [3] - 大市场在数字智能时代带来显著优势 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数字智能企业基本都来自大市场 [3] 重要发展方向 - 数字智能技术和消费互联网领域已有良好起步 创新活动活跃 未来有望继续保持 [4] - 新能源和汽车产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取得良好进展 有助于发挥全球比较优势 [4] - 制度优势需要进一步发挥 同时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释放增长潜力 [4] 民营经济的重要性 - 没有民营经济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民营经济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 [5] - 党中央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及时对不当言论表达态度 以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 [5] - 民营企业家面临个体风险 规避风险是影响信心的关键因素 [5] 科学精神与全民素质 - 科学精神是抵御乌托邦诱惑的重要工具 当前全社会平均科学精神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6] - 科学精神有助于理解美好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避免不切实际的目标 [6] - 批判性思维是教育中的重要基础素质 当前全民素质中这一方面较为缺乏 [7] 数据与逻辑分析能力 - 以偏概全和缺乏数据分析能力是影响科学决策的主要问题 需要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8] - 计量经济学中的因果推断强调区分相关性与因果关系 避免简单归因 [8] -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环境 增强民营企业家和全社会的信心 [8][9] 制度化与法制化 - 党中央强调将对民营经济的保护和鼓励制度化 法制化 确保不同类企业平等竞争 [10] - "特事特办"在过去发展阶段起到重要作用 但不可持续 需要让市场起更大作用 [10] - 制度化需要上升到较高层面 明确民营经济的长期重要性 以增强信心 [10] 决策机制与协调 - 国有企业决策机制清晰 但民营企业缺乏对应的发声机构 需要改善部门间协调 [10] - 经济中的"合成谬误"或"同频共振"问题可能导致大起大落 影响信心 [11] - 设立权威的协调领导小组可能有助于避免同频共振问题 增强信心 [11] 数字智能技术挑战 - 数字智能技术如chatGPT发展迅速 可能产生极大影响 但也带来监管和安全挑战 [12] - 数字技术边际成本为零 需要大规模才能高效率 但规模可能引发垄断和国家安全担忧 [12] - 需要理顺规模与发展 发展与安全 创新与监督之间的关系 以应对技术带来的挑战 [12]
每经专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巴里·巴里什:倾尽所能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品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20:36
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趋势 - 2020年世界格局因新冠疫情和科技革命经历深刻调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新机遇 [3]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迭代,原始创新能力与"从0到1"的突破成为关键议题 [3] - 每日经济新闻推出"巅峰对话:瞰见2021"系列,首季聚焦诺贝尔奖得主对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前瞻性探讨 [3] 巴里·巴里什的科研理念 - 巴里什团队通过LIGO项目实现引力波探测,突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验证的技术限制 [5] - 强调科研需"全力以赴",认为失败是探索未知的基础,最大努力比结果更重要 [6][7][8] - 科研目标应聚焦结果导向,但需在资源约束下平衡"梦想与面包",重视环境支持与合理投入 [10] 跨学科与社会责任 - 巴里什获奖后拓展研究领域至气候变化、核扩散等社会问题,倡导国际科学合作 [6] - 鼓励年轻科研人员在不确定性中保持探索精神,将基础科学视为满足感的来源 [6][10] 媒体内容规划 - 每日经济新闻后续将推出第二季"全球顶尖商学院院长专访",聚焦商业教育变革与领导力培养 [11]
每经专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希姆·弗兰克:没有自上而下的干预,科研会更具有创造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20:36
行业趋势与科技创新 - 2020年世界格局因疫情和科技革命深刻调整 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涌现 [3] - 科技创新加速迭代 原始创新能力与"从0到1"突破成为关注焦点 [3] - 冷冻电镜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突破性发展 实现生物分子高分辨率结构解析 推动生命科学领域进步 [5][6] 科学家职业发展路径 - 阿希姆·弗兰克教授自8岁起坚持科研理想 高中物理成绩优异奠定职业基础 [6] - 1975-2008年开发单颗粒算法SPTDER软件 被全球上百家实验室采用 [7] - 基础研究成果常需多年才获认可 科学家需长期坚持 [8] 科研方法论与团队管理 - 成功要素包括:保持外围视野开放性 接纳跨学科建议 灵活调整策略 [9] - 高效科研团队需扁平化管理 减少层级干预以提升创造力 [9] - 中国科研环境受国际学者关注 成都高校与文化设施留下深刻印象 [9] 国际合作与科学精神 - 科学无国界理念强调开放态度和知识自由 跨国交流促进科研发展 [9] - 诺贝尔奖带来全球合作机会 斯德哥尔摩庆典体现国际认可 [6]
星耀成都,作答未来!“科学大讲堂”,成都开讲
第一财经· 2025-05-24 14:22
科学大讲堂活动概况 - 活动于5月24日在成都科幻馆启幕,主题为"时代之问",涵盖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医疗健康、深地探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 [3] - 7位科学领域专家参与公益科普演讲,线上线下吸引368万人次观看 [5][6] - 活动形式包括科研场景展示、科普讲解、互动问答,覆盖全国科技迷及中小学生群体 [5] 核心科学领域与成果 - **航空航天**:航天员叶光富分享载人航天幕后故事,包括太空俯拍成都照片及天宫课堂实验细节 [10] - **深地探测**:清华大学岳骞团队在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展暗物质探测研究,实验室深度达2400米 [12] - **交通运输**:翟婉明院士参与中国铁路6次大提速,推动高铁从跟跑到引领,提及成渝中线高铁未来400公里时速计划 [18][22] - **医疗健康**:四川大学江宁团队研发脑机接口技术,实现胶质瘤手术世界领先及300毫秒超短延时"魔笛"设备 [20] - **基础科学**: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强调年轻人对基础科学的贡献,呼吁重视提问能力 [16] 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 成都多所中小学(如七中、石室联中)师生参与互动,钱学森班学生获科学家直接指导 [22][23] - 教育界代表提出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强调爱国情怀、创新思维与科学态度结合 [23] - 科学家呼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认为科学大讲堂是启蒙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 [24] 城市科技发展动态 - 成都聚集科技人才与成果,成渝中线高铁、脑机接口等创新项目体现城市科技实力 [20][22] - 本地企业及学校邀请科学家深入交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科学梦想孵化 [23][24]
葛兰:以科学之名,为基金投资注入长期主义力量
搜狐财经· 2025-04-28 06:00
基金经理投资理念 - 基金经理葛兰拥有清华大学本科至美国西北大学博士的工科背景 其推崇的科学精神"须根据事实 以求真理"贯穿投资生涯 [1] - 投资与研究均基于客观事实与追求真相 需要时间积淀与认知坚守 通过深入调研与独立思考挖掘潜在机会 [1] - 投资决策强调立足客观真实 倡导价值投资 在长期实践中脚踏实地 勤恳耕耘 [4] 行业研究方法 - 2012年末为调研光伏行业连续一个月奔波全国 通过草根调研捕捉行业拐点 [3] - 2013年从企业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发现重大改善信号 预判该公司两年十倍成长 [3] - 投资机会常隐藏于细节 需敏锐洞察力与不懈勤奋 典型案例包括逆向投资医药板块并取得超额收益 [3][4] 投资组合管理 - 日常需平衡组合管理与风险控制 同时应对突发事件与市场情绪波动 [3] - 管理规模增大后 重仓股判断对组合损益影响显著 需基于深入调研与缜密分析 [3] - 2018年医药板块"黑天鹅"事件中 通过逆向投资坚守长期标的 最终实现净值曲线突破 [3] 行业案例与成果 - 光伏行业草根调研成果直接促成对行业拐点的准确判断 [3] - 医药板块政策调整期通过逆向持仓策略 保住持有人利益并推动组合净值创新高 [3][4] - 典型成功案例包括预判某企业两年十倍成长 验证深度研究创造价值的逻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