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国常会研究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为出海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财经· 2025-09-13 02:21
政策动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统筹法律 金融 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 构建服务平台 支持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 [1] -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由中央政府部门 地方政府 驻外使领馆 行业组织 商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等多方主体统筹协调 为出海企业提供境内境外服务 [6] - 体系内容包括完善公共海外服务平台 提供公共服务产品 优化法律 财会 咨询等专业服务 完善境外商协会服务 建设海外综合服务站 [7] 企业需求背景 -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3.1万亿美元 连续8年稳居全球前三 境外设立企业5.2万家 遍布190个国家和地区 [3] - 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922亿美元 同比增长8.4% 连续13年位列全球前三 占全球投资流量11.9% 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3] - 企业出海意愿强烈 不仅着眼于品牌国际化 更致力于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半导体 汽车制造 新能源 生物科技等行业具备全球竞争力 [4] 行业发展现状 - 货物贸易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成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 [3] - 面对全球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上升的外部环境 对外投资合作各领域仍平稳有序发展 [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意愿总体高度活跃 [3] 服务体系建设意义 -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将有效引领企业积极稳妥开展海外市场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走深走实 [5] - 对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5] - 帮助企业应对全球经济艰难复苏 产业竞争加剧 贸易投资壁垒增多的环境 [5] 政策支持方向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海外法律 金融 物流等海外综合服务 [1] - 优化融资 结算 外汇等金融服务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 强化企业境外参展办展支持 [6] - 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 加强海外仓建设 拓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功能 [6]
(经济观察)出海企业迎新支持 中国部署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01:25
出海企业支持政策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以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1] - 政策旨在帮助企业应对法律纠纷、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等挑战以实现平稳安全高效出海 [1] - 部署聚焦加强协同联动并统筹法律、金融、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 [2] 服务体系建设 - 计划支持有条件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并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 [2] - 通过国内支持与海外落地形成内外联动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出海服务 [2] - 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并培育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 [3] 市场机制与开放格局 - 政策突出市场化与社会化方向并将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 [3] - 商协会在信息交流、市场对接和风险预警方面可为企业提供第一时间支持 [3] -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及内外双循环发展紧密联动 [3]
(经济观察)出海企业迎新支持 中国部署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01:14
中国出海企业支持政策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1] - 全球产供链加速调整 地缘政治挑战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企业需提升应对外部环境能力[1] - 现有出海服务体系无法充分满足企业现实需求 急需构建针对性解决痛点的综合性支持体系[1] 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措施 - 加强法律金融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协同联动 构建服务平台并丰富服务产品[2] - 支持有条件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推动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形成内外联动[2] - 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 培育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以丰富企业出海工具箱[3] 政策实施意义 - 部署体现针对性和实践性 关注企业出海共性诉求和难点问题[2] - 通过赋能商协会使企业第一时间获取政策市场信息 提升整体竞争力[3] -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紧密相连 助力内外双循环发展[3]
重磅发布!国常会,最新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01:06
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 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 新兴服务业 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2] - 严格落实招标投标领域制度规定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 [2] -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 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 完善服务体系 [2] - 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一半以上 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对铁路 核电 油气管道等领域重大项目设定民间投资参股比例的最低要求 支持更多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2]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 进入新质生产力领域 城市更新改造 民生补短板领域 [3] - 深化项目要素配置改革 提高土地 资本 人才等要素市场化水平 [3] - 建立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 [3] 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 统筹法律 金融 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 丰富服务产品 构建服务平台 [4] - 支持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 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 [4] - 培育一批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 [4] - 浙江省打造省级浙企出海综合服务港 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统性服务体系 [4] - 建立健全涉外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和法律服务 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4] - 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 完善涉外司法审判制度 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 [4] 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 - 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1] - 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1]
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措施
新华社· 2025-09-13 01:03
防汛救灾工作部署 - 当前仍面临洪涝和台风风险 必须始终保持警醒 毫不放松做好防汛救灾减灾工作 [1] - 要适应北方地区雨情汛情变化新特点 大力推进流域防洪工程 城市排涝 气象监测 应急救援等设施建设 [1] - 优化水库等重大工程调度管理 全方位提升北方地区防汛救灾减灾能力 [1] 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措施 - 民间投资对稳就业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要实施一批务实举措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 新兴服务业 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2] -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 [2]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完善 - 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2] - 统筹法律 金融 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 构建服务平台 支持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2] - 推动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 培育一批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 [2] 生物医学技术管理条例 - 推动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 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3] - 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 依法规范临床研究 保障临床应用质量安全 [3] - 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确保创新成果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3]
国常会: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证券时报· 2025-09-13 00:49
防汛救灾能力建设 - 加强流域防洪工程、城市排涝、气象监测、应急救援等设施建设以提升北方地区防汛救灾减灾能力 [1] - 优化水库等重大工程调度管理以适应北方地区雨情汛情变化新特点 [1] - 突出抓好秋雨台风防范应对并做好受灾群众救助、恢复重建、部分地区抗旱减灾工作 [1] 民间投资发展措施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以拓宽投资空间 [2] -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并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 [2] -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并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以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2]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 统筹法律、金融、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构建服务平台并丰富服务产品 [2] - 推动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2] - 培育一批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并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 [2] 生物医学技术发展 - 加快生物医学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3] - 依法规范临床研究并保障临床应用质量安全以防范各类风险 [3] - 推动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3]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实施一批务实举措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0:23
防汛救灾工作部署 - 当前仍面临洪涝和台风风险 必须始终保持警醒 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毫不放松做好防汛救灾减灾工作[1] - 要加强部门协同 上下联动 扎实做好受灾群众救助 恢复重建 部分地区抗旱减灾等各项工作 突出抓好秋雨台风防范应对[1] - 大力推进流域防洪工程 城市排涝 气象监测 应急救援等设施建设 优化水库等重大工程调度管理 全方位提升北方地区防汛救灾减灾能力[1] 民间投资促进措施 - 民间投资对稳就业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要聚焦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 在扩大准入 打通堵点 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2]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 新兴服务业 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严格落实招标投标领域相关制度规定[2] -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2]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 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加强协同联动 统筹法律 金融 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 丰富服务产品 构建服务平台[2]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推动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 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2] - 培育一批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 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2] 生物医学技术发展 - 推动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 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3] - 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 依法规范临床研究 保障临床应用质量安全 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确保创新成果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3]
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为出海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 2025-09-12 20:21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表现 - 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份额11.9% 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连续13年列全球前三 [1]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1] - 加强协同联动 统筹法律金融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 丰富服务产品 构建服务平台 [1] - 支持有条件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推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 [1] - 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 培育一批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 [1] 当前服务体系建设进展 - 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已在企业出海综合服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2] - 国内部分专业服务机构正在成长 但与出海企业日益增多的需求存在差距 [2] 政策实施机制 - 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密切结合 支持地方搭台促进供需对接 [2] - 为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推广服务平台 帮助出海企业明确求助渠道 [2] - 推动商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在服务企业中实现发展与成长 形成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2] 体系建设意义 - 有利于帮助出海企业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合作 维护海外合法权益 [1] - 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1] - 应对全球跨境投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环境 [1]
实施一批务实举措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0:20
防汛救灾工作部署 - 当前仍面临洪涝和台风风险 必须始终保持警醒 毫不放松做好防汛救灾减灾工作[1] - 大力推进流域防洪工程 城市排涝 气象监测 应急救援等设施建设 全方位提升北方地区防汛救灾减灾能力[1] - 加强部门协同 扎实做好受灾群众救助 恢复重建 部分地区抗旱减灾等各项工作 突出抓好秋雨台风防范应对[1] 民间投资促进措施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 新兴服务业 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2] -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2] -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 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 完善服务体系[2]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完善 - 统筹法律 金融 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 丰富服务产品 构建服务平台[2]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推动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2] - 培育一批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 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2] 生物医学技术发展 - 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3] - 依法规范临床研究 保障临床应用质量安全 有效防范各类风险[3] - 推动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 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3]
国常会: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推动我国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证券时报· 2025-09-12 17:17
会议指出,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一些地区极端强降雨频发、受灾较重,有关地方和部门认真贯 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做好防汛防台风抢险救灾工作。当前虽然防汛关键期已过,但仍面临洪涝 和台风风险,必须始终保持警醒,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放松做好防汛救灾减灾工作。要加强 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扎实做好受灾群众救助、恢复重建、部分地区抗旱减灾等各项工作,突出抓好秋 雨台风防范应对。要适应北方地区雨情汛情变化新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流域防洪工程、城市 排涝、气象监测、应急救援等设施建设,优化水库等重大工程调度管理,全方位提升北方地区防汛救灾 减灾能力。 会议指出,民间投资对稳就业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要聚焦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在扩大准入、打通堵 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要拓宽民间投 资空间,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要严格落实招标投标 领域相关制度规定,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 度。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完善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