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事业发展

搜索文档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进一步做好我省防汛备汛、“十五五”规划编制、残疾人事业发展等工作黄坤明主持会议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4 01:44
粤港澳大湾区与中部地区战略协同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协同联动[1] - 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等领域引导企业双向投资布局[1] - 加强优质农产品和文旅资源互推互介以开拓市场[1] 防汛抗洪工作部署 - 当前进入"龙舟水"强降水期需防范阶段性、局地性气象灾害风险[2] - 重点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江河湖库、高边坡道路、涉水旅游景区等区域[2] - 加强雨情水情监测并做好临灾人员转移避险[2] "十五五"规划编制方向 - 强调立足国内与全球视野统筹、目标与问题导向结合、当前与长远规划贯通[3] - 需协调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并确保战略性与操作性统一[3] - 统筹"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以推进编制工作[3] 残疾人事业发展措施 - 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并促进助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4] - 强化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及选树宣传先进典型[4] - 筹备全国残特奥会以激励残疾人参与现代化建设[4]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十五五”规划编制外事助残抗旱和作风建设等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5-24 00:25
高质量发展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保持定力 坚定信心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1] - 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1] "十五五"规划编制 -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坚持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 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注重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确保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1] 可持续发展合作 - 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致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的贺信精神 充分发挥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等平台作用 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共享减贫经验 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合作 [2] 残疾人事业 -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激励残疾人自强自立 动员全社会扶残助残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2] 政法工作 - 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加强政法队伍政治建设 作风建设 能力建设 不断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 [2] 节约型机关建设 - 树牢过紧日子思想 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引导广大干部厉行勤俭节约 [3] 抗旱工作 - 多措并举打好抗旱攻坚战 加强用水调度 同时严防旱涝急转 全力保障城乡居民供水和农业灌溉需求 [3]
焦点访谈|从自助到互助 残疾人群体这样书写精彩人生
央视网· 2025-05-17 13:19
全国助残日主题与政策支持 - 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强调残疾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1] -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需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环境,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意愿[14][29] - 中国残联服务原则为平等、尊重、支持,全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12][14] 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例 - 律师熊莹为肢体残疾的玉腊波争取到68万元赔偿,克服20年材料缺失困难完成马拉松式诉讼[3][5][7] - 熊莹通过心理重建、能力培养等系统性帮扶,已助力21位少数民族肢残妇女实现就业或创业[10][12] - 典型案例包括傣族妇女玉南燕从居家卖米发展到开店八年并招聘其他残疾人的创业历程[8][10] 精准助残公益项目实践 - "北大仓·久爱助残"项目通过驻村工作队入户调研,精准发放轮椅、护理床等辅助器具改善生活质量[16] - 项目创新性采用一户一策模式,如为精神残疾患者王冰配备防走失智能定位手表解放家庭劳动力[18] - 帮扶范围覆盖教育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多领域,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入[21] 残疾人自强发展典范 - 独臂村支书王生有垫资40万元带领村民修建4公里盘山公路,发展旅游争取800万元建设资金[23][25] - 盘龙山村形成大红袍花椒种植、中药材、林下养鸡、乡村旅游等多元化产业体系[28] - 案例显示残疾人可在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突破限制创造价值[27][29]
新华社:自强、助残,武汉这些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
新华社· 2025-05-16 08:41
表彰大会概况 -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于5月16日在北京召开 [1] - 大会表彰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1] 湖北省获奖情况 - 湖北省7人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7个集体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人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 - 湖北省获奖自强模范平均年龄43.28岁,年龄最小30岁(袁鑫),最大57岁(李筠) [2] 自强模范行业分布 - 高校教师(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袁鑫) [1][2][3] - 媒体从业者(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部首席编辑李筠) [1][2][3] - 农业创业者(孝昌县根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根根) [1][3] - 医疗健康从业者(黄梅县康源盲人推拿会所总经理梅洁) [3] - 商贸服务业(丹江口市润东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星雨) [3] - 公益组织(黄石市残疾人创业协会工作人员汪钱) [3] - 制造业(荆州永生海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尹胜) [3] 先进集体行业分布 - 政府机构(夷陵区残联、谷城县残联) [1][3] - 体育组织(荆门市残疾人体育协会) [1][3] - 公益服务(武汉市皓然残障人士公益服务中心) [3] - 工程建设(湖北交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 - 农牧养殖(随州市曾都区政君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 [3] 评选标准与意义 - 评选坚持面向基层一线和行业一线工作者倾斜 [2] - 旨在展示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弘扬平等、融合、共享价值理念 [4] - 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营造助残良好社会风尚 [4]
习近平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证监会发布· 2025-05-16 06:40
国家领导人对残疾人事业的指示与表彰 - 习近平强调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2] - 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残疾人的氛围 [2] - 习近平鼓励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积极追求人生梦想并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2]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 - 大会表彰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 [3] - 获奖代表包括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主任唐占鑫等3人现场发言 [3] - 李强总理会见大会代表,谌贻琴传达习近平指示并强调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 [3] 残疾人事业发展方向 - 国家提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2] - 要求各级残联组织提升服务能力,成为残疾人的知心人、贴心人 [2] - 目标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帮助残疾人创造更幸福生活 [3]
逆境向前 绽放光彩——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新华社· 2025-05-15 13:05
残疾人社会保障与关爱服务 - 我国8500万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残疾人事业全面蓬勃发展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3] - 截至2024年底,2748.9万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46.1万残疾人领取养老金,703.8万重度残疾人和277.2万非重度残疾人得到参保缴费资助 [4] 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权益保障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实施,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作出具体规定 [4] - 38部法律法规在制定修订过程中增加残疾人特殊保护规定,各地制定修改专门法规规章61件 [4] - 残疾人法律援助、教育等领域权益保障显著提升,多省区市残联348家调解组织入驻法院调解平台 [4] 残疾人教育与就业 - 2024年底1.25万残疾人在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就读,2.69万人在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就读,3.08万人接受高等教育 [10] - 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4.4万,过去一年新增51.2万人,46.4万人接受实名培训 [10] - "美丽工坊"项目带动超1.24万残障女性灵活居家就业,3359人机构就业,2024年人均增收1.58万元 [10] 残疾人体育与文化参与 - 我国残疾人健身示范点累计建设1.1万个,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12.5万名 [9] - 我国连续六届夏残奥会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规模是2014年的9.6倍 [9] - 全国公共图书馆配备盲人阅览室坐席3.8万个、盲文图书1.5亿册、智能听书机近19万台 [12] 科技赋能残疾人生活 - 超3000个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和App完成无障碍功能改造 [13] - 脑机接口技术、中文构音障碍语音识别系统等科技成果帮助残疾人跨越"数字鸿沟" [14] - 智能仿生机械、辅助诊断系统等技术提升残障人士生活质量和康复可能性 [14]
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的精神传承,以榜样之光照亮文明之路
华夏时报· 2025-05-09 10:55
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 -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即将召开,拟表彰自强模范200名、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200个、先进个人60名 [1] - 该表彰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是我国残疾人事业战线的最高褒奖,自199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次 [2] - 表彰大会见证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从"生存保障"到"全面发展"的跨越,惠及8500万残疾人 [2] 残疾人自强模范案例 - 石胜兰(重庆奉节县高位截瘫绣娘)获全国自强模范后建立刺绣培训基地,带动非遗传承,后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3][4] - 杜富国(扫雷英雄)失去双眼双手后坚持康复训练 [5] - 刘华勇(湖南麻阳)失去双臂但用双脚创业,带动千名残疾人就业,推广麻阳冰糖橙 [5] - 杨淑亭(湖南苗族)轮椅创业实现外贸出口,产品远销东南亚、南美、欧美等地,带动残疾人就业 [5][7] 助残机构创新模式 - 河北石家庄行唐县昊腾残疾人双创园获"残疾人之家"称号,直接帮助100多名残疾人就业,通过"巧手坊"带动4000多人居家致富 [8] - 双创园与快手科技合作开展AI女娲数字人直播电商项目,实现72小时联播,单账号日盈利从30元提升至100多元 [9] - 龙洞村试点中,30台电脑的AI直播每月可获利3.6万-6万元(单台月利润1200-2000元) [9] - 未来计划在行唐县各村设立乡村振兴AI数字化电商基地,打造"AI村支书"直播带货新模式 [10] 残疾人事业发展 - 残疾人事业正从"政策驱动"走向"文化自觉",向"残健共融"新形态迈进 [11] - 助残理念已融入城市无障碍设施、教育手语翻译、职场包容机制等具体实践 [11] - 表彰对象通过精神引领、实践示范、资源链接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效应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