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残疾人事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广西来宾多措托举残疾人“幸福梦” 助其融入社会有保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1:03
9月24日至25日,"中央媒体走基层"采访活动走进来宾市,探访当地在残疾人托养、就业和无障碍环境 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图为残障人士在来宾市肢残人协会开展文艺活动。张广权 摄 "我们希望每一位游客,无论身体条件如何,都能平等地享受大瑶山的壮美风光。"大瑶山盘王界景区副 总经理徐帆介绍,景区通过打造1650米索道、2部悬崖观光电梯、8.5公里全程零台阶的悬崖挂壁游步道 等设施,成为全国山岳型无障碍示范景区。未来,景区将继续完善无障碍设施,开设专项旅游团,提供 定制化服务与智慧导览,让更多残障人士能够感受大自然魅力。 "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技能,更找到了自信和方向。"在金秀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的制衣车间里,残 障人士李芸正忙碌地开展车缝,这份月超3000元的工作,带给她的远不止薪水,更有"我能行"的底气和 社会认同感。 广西来宾多措托举残疾人"幸福梦" 助其融入社会有保障 中新网来宾9月26日电(张广权)金秋时节,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盘王界景区内游人如 织。"以前出门看风景是一种奢望,现在坐轮椅也能登顶大瑶山了。"残障人士钟碧娟表示,得益于景区 内专项无障碍洗手间、全线设置适合轮椅通行的无障碍通道等设 ...
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新华网· 2025-08-12 06:24
收入和就业增长 - 残疾人家庭年均纯收入2020-2023年持续增长且年均增速超6.9% 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1][2] - 全国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稳定在40万人以上 残疾人就业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7] - 接受职业培训残疾人超217万人次 按比例就业残疾人人数增长超20% [2][7] 社会保障覆盖 - 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困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实现应保尽保 [2] -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0%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2] - 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8.4万困难残疾人和1640万重度残疾人 [2] 公共服务改善 -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 基本康复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 [2] -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协议服务机构超1万家 3446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6] - 中央资金安排21.46亿元支持122个残疾人康复 托养设施及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 [6] 脱贫攻坚成果 - 710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 99.1万易返贫致贫残疾家庭纳入监测帮扶范围 [3] - 1050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2748万以上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3] -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128万户 超额完成110万户目标 [2][3] 教育体系发展 -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 [5] -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残疾学生达7.58万 普通高中在校残疾学生5.98万 [5] - 在校残疾大学生超10万人 近3年每年有3万余名残疾学生进入大学 [5] 无障碍环境建设 - 3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8] - 无障碍督导或促进员达20608人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实施 [8] - 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超1万家 残疾人接受托养服务266万人次 [3]
100天冲刺!粤港澳三地联动,共绘体育盛会的文明长卷
华夏时报· 2025-08-03 01:36
赛事筹备与无障碍建设 - 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全国残特奥会将于12月8日开幕,预计34个代表团97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 [2] - 广东赛区36个残特奥会场馆全部具备竞赛条件,其中22个与十五运会共用,不新建场馆但完成2398个无障碍爱心座席、305间无障碍卫生间等改造 [3][4] - 编制全国首个大型赛会无障碍建设指南图集,场馆实现"从点到面"突破,如南海体育中心部署手语翻译系统、珠海度假村配备盲文菜单等 [3][4] 城市发展与赛事融合 - 广州提出"零障赛区"理念推动无障碍标杆城市建设,深圳完成152项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并启动277个无障碍点位专项整治 [6] - 赛事筹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深圳计划2025年推进80项重点项目优化景观、交通及公共服务体系 [6] 辅具服务与科技应用 - 建立三级辅具保障体系,配置19辆专业服务车、84名技术人员及2000余套维修工具,推出"粤辅通"五位一体服务平台 [7] - 广东省康复产业形成"千亿级辅具+百亿级服务"格局,深圳、佛山为核心基地,轮椅等产品占全国50%-60%市场份额,出口占比70% [8][9] - 智能轮椅、脑控轮椅等黑科技亮相赛事,如全地形轮椅可上下楼梯,脑控轮椅通过脑电信号控制 [9] 粤港澳协同与产业生态 - 三地建立四级联络机制解决通关、物资等问题,出台《通关指引》确保赛事顺畅 [12] - 大湾区残疾人事业交流深化,深圳大学举办三届协同发展交流会,国家社科基金专项研究粤港澳体育湾区模式 [10] - 康复辅具产业通过"政产学研用"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佛山企业研发国内首款电动轮椅及脑瘫专用轮椅 [8][9]
对残疾人为何要格外关心关注(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7-24 22:28
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 - 中国残联宣布《"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11项主要指标将如期实现 [1]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地图导航软件上线轮椅导航功能 药品说明书新增大字盲文版本 多地影院配置无障碍放映设备 [1] - 国家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 覆盖非遗工坊至网络直播等新兴业态 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解决残疾人实际问题 [1] 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建设 - 截至2025年6月残疾人两项补贴覆盖1188.4万困难残疾人和1640万重度残疾人 各省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2] - 推行"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便民措施 全国已就业残疾人达901万人 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累计231万人 [2] - 建立12所孤独症儿童专门学校 每年为超万名残疾学生提供高考便利 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并提供无障碍服务 [2] 残疾人社会参与与成就 - 残奥会中国代表团连续六届蝉联金牌和奖牌数双第一 [3] - 典型案例包括独臂村医陈桂平29年服务基层 唐占鑫编写《脊髓损伤者生活自助手册》帮助近千名伤友 [3] - 残疾人文创作品展示平台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促进多元化发展 [2][3]
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残疾人家庭年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3年年均增速超6.9%
经济日报· 2025-07-22 22:05
残疾人保障水平提升 - 残疾人家庭年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3年年均增速超过6.9%,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2] - 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8.4万困难残疾人和1640万重度残疾人 [2] - 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稳定在90%和95% [2] 就业与培训 - 全国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稳定在40万人以上,残疾人就业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6] - 按比例就业残疾人人数增长超20%,217万城乡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6] - "十四五"期间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累计达231万,已就业残疾人达901万 [7] 教育与康复服务 -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为近10万名残疾学生提供服务 [5] - 3446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657.89万人次获得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5] -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 [5]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中央安排21.46亿元支持122个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及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 [6] - 全国已竣工残疾人服务设施4614个,总建设规模1664.8万平方米 [6] - 10个省级盲人按摩医院中8个已开工建设 [6] 无障碍环境建设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后,3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无障碍改造 [8] - 无障碍督导或促进员达20608人 [8] -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128万户,超额完成110万户目标 [3] 农村残疾人保障 - 99.1万易返贫致贫残疾家庭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 [3] - 1050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00万以上残疾人受益于低保边缘户认定 [3] - 持续开展东西部残疾人帮扶协作,建立精准帮扶项目库 [4]
残疾人事业交出“十四五”亮眼答卷:保障与发展实现双提升
华夏时报· 2025-07-22 17:00
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 - "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11项指标中6项约束性指标和5项预期指标将如期全面实现 [1] - 全国7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在脱贫攻坚战期间如期脱贫 [2] - 1050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748万以上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2] - 全国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超过1万家,残疾人接受托养服务266万人次 [3] - 全国已就业残疾人达901万,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累计231万 [3] - 3446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657.89万人次获得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4] -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在校残疾大学生超过10万 [4]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施行,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 [5] 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 - 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盲文 [4] - 研制出版9个学科国家通用手语书籍,发布手语版国歌等语言文字规范 [5] - 推动残疾人群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6] - 完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 [6] "十五五"规划重点方向 - 提升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完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制度 [7] - 扩大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等服务供给 [8] - 推动修订残疾人保障法,深入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8] - 推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应用于残疾人领域 [9] - 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支持残疾人参与文艺创作 [10]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平等参与、多维保障、向新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社· 2025-07-22 12:11
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 - 残疾人家庭年纯收入2020至2023年年均增速6.9% 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2] -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2] - 全国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稳定在40万人以上 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累计达231万人 就业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2] - 按比例就业残疾人数增长超20% 217万城乡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2] 教育领域进展 - 全国中职在校残疾学生达7.58万人 普高在校残疾学生达5.98万人[2] - 近3年每年3万多名残疾学生进入大学校园[2] - 大字版教材列入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 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统编教材投入使用[2] - 数学等9个学科配套国家通用手语书籍研制出版[2] 文化体育发展 - 北京冬残奥会实现冬季项目跨越式发展[3] - 全国建立盲人阅览室1659个 无障碍格式版作品持续增加[3] - 开展全国特奥日 残疾人健身周 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等品牌活动[3] - 连年举办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 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向残疾人开放[3] 法律保障体系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施行 41部国家法律法规增加保障残疾人权益规定[4] - 国家涉及残疾人保护法律法规达到180多部[4] - 发布残疾人权益保护 检察公益诉讼 行政检察典型案例[4] 社会保障水平 -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4]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4] - 截至2025年6月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8.4万困难残疾人和1640万重度残疾人[4] - 实现最低生活保障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应保尽保[4] 无障碍环境建设 - 3000余家相关网站和手机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5] - 1543个药品参与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5] - 69座城市上线公益无障碍导航功能 启用听障人士呼救小程序和120报警平台[5]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无障碍督导队伍达20608人 其中残疾人9458人[5] 助残设施建设 - 全国已竣工残疾人服务设施4614个 总建设规模1664.8万平方米[6] - 128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得到无障碍设施改造[6] -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协议服务机构超1万家[6] - 中国残联承担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中3项二级助残设施任务[6] 科技创新应用 - 智能仿生手 导盲六足机器人等15项典型案例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6] - 确定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 推进助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6] - 与高校 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紧密联系[6] 康复服务模式 - 中途失明者 中途失聪者 脊髓损伤者等5类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全国推广[6] - 各地选定上千家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 培养骨干师资7719名[6] - 服务各类残疾人11.85万名 填补机构康复后居家康复短板[6][7] - 切实解决居家护理 生活自理等现实难题 提升生活质量[7]
第七次陕西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西安召开
陕西日报· 2025-07-02 23:08
残疾人事业发展政策方向 - 强化政治引领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残疾人工作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 [1][2] - 坚持弱有所扶 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 提高康复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科技助残成果转化 维护合法权益 [2] - 激励自立自强 发挥模范示范作用 健全教育体系 实施就业三年行动 发展文体事业 [2] - 凝聚社会力量 宣传助残事迹 开展志愿服务 营造关心帮助氛围 [2] 残疾人工作实施要求 -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 [2] - 残工委要发挥统筹协调指导督促作用 [2] - 残联组织要认真履行"代表 服务 管理"职能 [2]
全国自强模范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用自强点亮精彩人生
经济日报· 2025-07-01 06:25
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群体,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1] - 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已培训400多名骨干残疾人,助力900多名脊髓损伤者实现生活自理,700多名残疾人实现灵活就业[1] - 湘潭大学扶婷团队带领30名律师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坚持公益助残18年[1] 残疾人教育就业成果 - 2017年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首次明确"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武汉理工大学成为试点高校之一[2] - 浙江省平湖市景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陈良杰从普通制图员成长为世界冠军,体现残疾人职业发展潜力[2] - 江西省吉安市村医陈桂平29年累计出诊12万公里,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展现残疾人专业服务能力[3] 残疾人社会参与案例 - 残疾女性手工制作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单件耗时40小时,累计12000多针[1] - 前残疾人运动员扶婷获得18枚金牌,转型后继续为残疾人权益发声[1] -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黄莺克服盲文教材稀缺等困难,成为融合教育受益者[2]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进一步做好我省防汛备汛、“十五五”规划编制、残疾人事业发展等工作黄坤明主持会议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4 01:44
粤港澳大湾区与中部地区战略协同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协同联动[1] - 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等领域引导企业双向投资布局[1] - 加强优质农产品和文旅资源互推互介以开拓市场[1] 防汛抗洪工作部署 - 当前进入"龙舟水"强降水期需防范阶段性、局地性气象灾害风险[2] - 重点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江河湖库、高边坡道路、涉水旅游景区等区域[2] - 加强雨情水情监测并做好临灾人员转移避险[2] "十五五"规划编制方向 - 强调立足国内与全球视野统筹、目标与问题导向结合、当前与长远规划贯通[3] - 需协调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并确保战略性与操作性统一[3] - 统筹"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以推进编制工作[3] 残疾人事业发展措施 - 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并促进助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4] - 强化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及选树宣传先进典型[4] - 筹备全国残特奥会以激励残疾人参与现代化建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