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口岸
icon
搜索文档
霍尔果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已超6000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03:21
中欧班列运营效率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班列通行量突破6000列 较去年提前46天创历史新高 [1] - 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小时内 平均2小时完成入境返程班列换装 [1] - 关铁信息共享提升车辆周转效率20%以上 日均通行班列达27列以上 [1]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落地运用 企业可提前提交电子数据实现自动核验 [1] - 海关智能检查系统自动核验舱单数据 铁路部门实时掌握列车放关状态 [1] 班列网络覆盖范围 - 累计通行中欧班列达4.8万列 覆盖89条通行线路 [1] - 班列通达境外18个国家 46个城市和地区 [1]
上半年,南京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7.6%
南京日报· 2025-08-12 02:24
平台功能升级 - 线上备案功能将企业备案时间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平均5个工作日 通过提交4类材料实现3天内办结[1] - AI智能审核功能实现24小时在线咨询和材料自动校验 推动备案监管进入智能校验—数据贯通—生态协同新阶段[1] - 新增企业管理与智慧调研功能 整合全市超2万家外贸企业信息 实现政策精准触达[1] 运营效率提升 - 数据调用效率提升300% 单票订单处理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90秒[2] - HS编码智能推荐准确率达98% "一键通关"系统一次申报通过率达99.2%[2] - 跨境数据监管平台实现区级商务部门实时查询分析出口数据 形成市区间联动数据管理体系[1] 业务规模增长 - 上半年平台企业进出口总额达70亿元 同比增长47.6%[2] - 备案企业超750家 新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72%[2] - "跨境云助手"服务近800家中小商家[2] 生态体系建设 - 为企业提供外贸转化、独立站建设及电商财税培训等定制化服务方案[2] - 依托三大核心平台加速构建数字物流+智慧口岸+跨境电商全链条生态[2] - 通过培训与上门指导帮助企业解决传统贸易转型跨境电商的路径问题[2]
霍尔果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已超6000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01:38
中欧班列运营表现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班列通行量突破6000列 较去年提前46天创历史新高 [1] - 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小时内 平均2小时完成入境返程班列换装 [1] - 关铁信息共享使车辆周转效率提升20%以上 日均通行班列达27列以上 [1] 口岸基础设施升级 -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落地运用 企业可通过系统提前提交电子数据 [1] - 海关智能检查系统实现自动核验舱单数据 铁路部门实时掌握列车放关状态 [1] 线路网络覆盖范围 - 累计通行中欧班列达4.8万列 覆盖89条通行线路 [1] - 通达境外18个国家 46个城市和地区 [1]
中缅边境南伞口岸前7个月进出口货值逾4.52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1 16:53
南伞口岸外贸表现 - 前7个月进出口货运量28.71万吨,同比增长82% [1] - 前7个月进出口货值4.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 [1] - 矿产品进口额达242.79万元,同比增长596.9% [2] 口岸基础设施升级 - 龙潭坝监管场所完成"两场合一"建设,实现一般贸易与边民互市一体化管理 [1] - 部署"智慧物流2.0"系统,提升海关监管能力和货运承载能力 [1] - 建立"多贸合一"智慧卡口和全流程可视化监控系统 [2] 监管模式创新 - 采用"智能关锁+物理围网+电子围网+智能卡口"复合监管模式 [2] - 实现全链条监管与快速通关有机统一 [2] - 不同贸易渠道进出口货物实行同场监管 [1] 重点商品贸易动态 - 实现褐煤产品首次进口 [2] - 2024/2025榨季监管进口甘蔗14.49万吨,创近5年最高记录 [2] - 一般贸易与边民互市贸易呈现深度融合发展态势 [1] 口岸战略定位 - 历史上属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重要关口 [1] - 与缅甸接壤的地理位置优势推动跨境贸易持续向好 [1] - 智慧海关建设与"智关强国"行动持续推进 [2]
“免签+直飞”便利助燃中国游新热潮 拉近中国与世界距离
央视网· 2025-08-07 03:36
入境旅游市场 - 免签政策优化和直飞航线加密极大激发海外游客来华旅游热情 地标商圈和文旅景区持续涌现国际客流高峰 [1] - 旅行社反馈"免签+直飞"便利助燃中国游新热潮 外国游客侧重深度体验游趋势明显 [1][2] - 上海某旅行社暑期入境游客同比翻倍 西班牙游客增长尤为显著 反映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兴趣提升 [2] 消费与商业配套 - 上海离境退税商店超1000家 通过优化"买、验、退"全链条体验强化国际消费中心吸引力 [5][7] - 西班牙游客反馈消费场景便利舒适 中国对西班牙游客具有显著吸引力 [5] - 上海某海洋公园暑期外籍用户酒店订单量增长80% 入境游客带动餐饮、娱乐、文创二次消费同比增长一倍 [7] 支付与通关服务创新 - 安徽黄山市首创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 提供支付指南、外卡取现、外币兑换等全功能服务 [9][10] - 黄山屯溪机场实现通关全链条智能化 包括绿色通道、多语言指引、智能审图等技术 旅客通关时间从25分钟缩短至10分钟 效率提升60% [11][13] - 海关部门构建三级联动保障体系 推进"智慧口岸"建设以配合"免签+直航"政策实施 [13]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搜狐财经· 2025-08-06 22:01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值达2613 7亿元 同比增长11 5% 居粤港澳大湾区内自贸片区首位 占大湾区自贸片区进出口总值超60% [2] - 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67亿元 规模扩大6 5倍 [3] - 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 2万家 [3]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连续4年在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榜单中贸易便利化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2] - 全国首创"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打造"MCC前海"物流新模式 [3] - 智慧途中物流模式和新一代安全智能锁实现三个港区间集装箱全天候自动调拨 被海关总署评为全国智慧海关与智慧口岸衔接协同典型案例 [4] 智慧化改革成效 - 进口水果和危化品查验时间分别缩短30%和50% [3] - 2024年上半年蛇口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819万标箱 同比增长10 7% [4] - "机器+人"协同监管大幅减少人工干预环节 [3] "保税+"新业态发展 - 2024年6-7月落地航空器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总价值约5 5亿元 涵盖直升机、空客A320客机及发动机等 [5] - 西门子保税维修中心完成近2000个磁共振线圈维修 申报零部件保税维修进出口近6000项 货值约930万美元 [5] - 推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纳入保税维修目录 实现深圳医疗设备保税维修零突破 [5] 对港贸易合作 - 香港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上半年对港进出口值592 4亿元 同比增长90 2% [6] - 对港贸易占片区进出口总值22 7% 占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6] - 打造"前店后仓"模式促进深港供应链产业互动 [6]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上半年进出口值2613.7亿元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深圳商报· 2025-08-05 17:28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表现 - 上半年进出口值2613 7亿元 同比增长11 5% 居粤港澳大湾区内自贸片区首位 占区内自贸片区进出口值超六成 [1] - 外贸进出口总值由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67亿元 规模扩大6 5倍 [1] - 对香港进出口值592 4亿元 同比增长90 2% 占片区进出口总值22 7% 占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4]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贸易便利化指数连续4年获得全国自贸片区第一 [1] - 全国率先试点"一次检测 一次认证 一体通行"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打造"MCC前海"物流新模式 [1] - 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 2万家 [1] 智慧化改革成效 - 进口水果 进口危化品查验时间分别缩短30% 50% [2] - 上半年蛇口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819万标箱 同比增长10 7% [2] - 创新智慧途中物流模式 实现三港区间集装箱全天候自动调拨 [2] "保税+"新业态发展 - 6-7月落地航空器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总价值约5 5亿元 [3] - 推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纳入保税维修目录 实现深圳医疗设备保税维修零突破 [3] - 西门子保税维修中心完成近2000个磁共振线圈维修 申报进出口近6000项 货值约930万美元 [3] 深港合作成果 - 打造"前店后仓"模式 带动双向进出口大幅增长 [4] - 香港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4]
车到即走!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网约车服务区新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12:34
网约车服务效率提升 - 网约车服务区通过智能化升级将下单到出发平均耗时从10分钟压缩至5分钟内 [1][3] - 采用车位号实时可视系统和人车分流动线设计实现精准找车和快速匹配 [1][2] - 滴滴出行数据显示口岸用车需求同比上涨45% [6] 基础设施优化 - 网约车服务区设置58个候单车位和21个快速上客车位实现分区管理 [3] - 新增107平方米乘客等待休息区和350平方米快速上车区配备空调及充电设备 [4] - 配备自动人行电梯解决行李搬运问题并设置服务人员协助旅客 [4] 运营数据表现 -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9% [7] - 网约车上客效率和车辆出场效率均提升一倍以上 [6] - 服务区通过人车分流设计大幅缓解现场拥堵情况 [6] 技术应用创新 - 实现车牌与车位实时绑定并通过LED屏同步显示车辆位置信息 [2][6] - 提供二维码扫码查询和微信公众号实时位置查询功能 [2] - 采用三步指引系统实现从定位到上车的全程无缝衔接 [5] 区域协同发展 - 项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出行服务标杆 [7] - 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 [7] - 智慧化管理体现绿色出行理念并降低能源消耗 [6]
沙岗变陆港 “集”出新天地——写在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启用之际
河南日报· 2025-06-28 23:21
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启用 - 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河南从"内陆腹地"向"开放枢纽"跨越的里程碑事件 [1] - 集结中心是落实"空中丝路"战略部署的标志性成果,旨在建成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 [1] 现代化国际物流枢纽建设 - 集结中心采用新能源无人水平运输车、远控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实现"以一抵三"的高效操作 [3] - 硬件和软件建设均处于国内陆港前列,通过智慧口岸提升中欧班列物流服务能力 [3] - 关铁融合创新监管模式使通关效率提高90%以上,实现一站式办理和一条龙通关 [3] - 与沿海港口合作建成国际无水港,前置港口口岸功能如申报、订舱、查验等 [3] 项目建设与运营 - 郑州国际陆港定位为"世界一流国际铁路枢纽港"、"中欧班列运贸产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3] - 项目在一年内快速建成,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及郑州航空港区的清单化、实物化落实机制 [4] - 20余家参建单位采用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精细化施工,确保如期投用 [4] 未来发展规划 - 集结中心将推动"天""地""水""网"多维协同,构建空港、陆港、海港一体化的多式联运中心 [5] - 2025年目标为年开行5000列班列和500万吨货物吞吐,2030年提升至1万列和1000万吨,2035年建成国际陆港 [5] - 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促进交通体系、物流枢纽与区域经济互动融合,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 [5]
连江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通过对外开放省级验收
新华网· 2025-06-24 09:30
福州港口岸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开放验收 - 验收组实地察看了码头前沿、堆场、查验单位技术用房等区域,对基础设施、查验监管设施及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评估 [1] - 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总投资33亿元,配备2台抓斗式卸船机、1台门座式起重机和1台装船机,设有大型条形堆场 [1] - 泊位岸线总长911米,可同时停靠2艘30万吨级散货船,设计年吞吐量2668万吨,一期工程年通过能力达1020万吨 [1] 验收结果与战略意义 - 验收组一致认为泊位已具备正式开放条件,同意通过省级验收 [2] - 开放后将提升罗源湾港区保供能力、疏港能力和堆存能力,扩大大宗散货进口体量和市场占比 [2] - 项目将助力罗源湾港区建设成为进口散杂货中转港、福建储煤基地和国家物流枢纽港口 [2] 发展规划与基础设施 - 可门港可建码头岸线总长约10公里,平均水深30米以上,最大水深80米 [4] - 已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码头31个、千吨级码头13个,目前建成泊位14个,年设计通过能力超7000万吨 [4] - 在建码头泊位7个,全部建成后港区年设计货物通过能力将超亿吨 [4] 物流体系与产业联动 - 依托"可门港铁路支线"与"福州港口后方铁路"构建水水中转与海铁联运物流体系 [2] - 目标打造港口能源经济新标杆,同时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和安全防控机制 [2] - 连江县将建立"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机制整改验收意见,强化"政府-部门-企业"协同联动 [3][4] 长期目标 - 持续优化码头泊位设置,整合资源提升集散能力,目标建成亿吨级国际物流枢纽 [4] - 推动"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