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搜索文档
江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会员达一百七十九万人
南京日报· 2025-08-13 02:29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全省累计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79万人居全国前列[1] - 江苏创新实现"平台入会+驻地入会"模式与货车司机、网约配送员等头部平台企业签订协议明确责任[1] - 年底前计划推动19家头部平台企业在苏总部及分支机构建立工会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3000家以上新发展会员30万人以上[1] 定制化维权服务 - 实施苏工暖"新"行动开展"8+X"综合服务集市活动包含健康体检、专项保险等8项基础服务和特色服务[2] - 发放暖心礼包14万份服务23.4万人次赠送互助保障(保险)三年累计66.5万份[2] - 与中石化、中石油合作提供加油、餐饮等服务专设300万元补助金定向补助至少3000人[2] 南京工会创新实践 - 南京市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整合资源推出充电养车、维修保养等八大关爱项目[3] - 协调企业与优秀司机签订劳动合同推动用工模式根本性转变[3] - 成立网约车行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及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形成全链条保障体系[3] 职业技能发展 - 举办货车司机安全行车劳动竞赛、网约配送员技能大赛等活动[2] - 开设"求学圆梦"专属通道助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长成才[2]
全员社保:被看见的与被忽视的
36氪· 2025-08-12 02:17
社保政策与法律框架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任何形式的"不缴社保"约定均无效[1] - 《解释二》针对《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未明确的规则制定细化标准[2] - 社保缴费基数下限通常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60%[2] 社保缴纳成本结构 - 北京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为6821元 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540元 社保缴费基数约为最低工资的2.7倍[2] - 月收入3000元保安按6821元基数缴纳 个人每月需支付养老保险545.68元 医疗保险139.42元 失业保险34.11元 到手收入2280.79元[2] - 企业需承担社保费用1807元 相当于工资成本的50%以上[2] 新就业形态保障现状 - 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人 约占职工总数21%[7] - 新业态从业人员平均参保社会保险险种仅1.46个[7] - 即时配送骑手超60%未参保基本养老保险 38%以上未参保基本医疗保险[7] - 工伤保险整体参保率仅22%[7] 平台企业社保实践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覆盖7省份 截至2025年6月参保人数达1234.57万人[9] - 京东外卖2025年3月起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成为国内首个实施该政策的平台[9] - 平台型零工人数达1.75亿 灵活就业人员总数突破2.65亿[13] 收入与保障水平 - 灵活就业人员工资中位数为社平工资的44.4%[15] - 2023年离退休城乡居民养老金月均待遇仅为217元[15] - 城乡居民养老金对农村消费替代率为14.4% 不足覆盖基本食品支出[15] 制度发展与覆盖规模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66亿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26亿人[1] - 2010-2024年间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实现3倍增长[13] - 失业 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增长达2倍左右[13]
河南省首份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签订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2 00:42
据介绍,这份含金量十足的协议,直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切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 商协调机制等核心领域,努力将"冰冷的代码"转化为温暖的权益保障举措,惠及超100万名劳动者。 8月5日,记者获悉,在河南省总工会和全国总工会UU跑腿蹲点工作组的指导下,平台企业、跑腿师傅 代表经过平等协商,于8月1日正式签订了河南省首份算法专项协议——《2025年度"UU跑腿"算法和劳 动规则协议》,推出一系列针对跑男的算法改进举措,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落实劳动安全保护方面,协议提出算法模型将剔除逆行、超速等危险样本,整合实时路况与危险路段 数据库;恶劣天气自动触发免罚与补贴机制,极端情况暂停业务。同时,建立完善的跑男培训体系,强 化跑男职业发展支持;建立"平台企业+工会+劳动者代表"三方常态化协商制度,算法调整需提前7日公 示并听取意见,优化跑男投诉与建议反馈通道,确保协商机制长效运行。 "这份协议对平台企业和劳动者均具有法律效力。通过协商推动算法兼顾效率与公平、成本与安全,为 构建劳动者有尊严、企业有竞争力、社会有温度的新型劳动关系树立了标杆。"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 示。(记者王绿扬) "为了让劳动 ...
跑男跑单更从容 河南首份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签订
河南日报· 2025-08-05 23:48
8月5日,记者获悉,在省总工会和全国总工会UU跑腿蹲点工作组的指导下,平台企业、跑腿师傅代表 经过平等协商,于8月1日正式签订了我省首份算法专项协议——《2025年度"UU跑腿"算法和劳动规则 协议》,推出一系列针对跑男的算法改进举措,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据介绍,这份含金量十足的协议,直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切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 商协调机制等核心领域,努力将"冰冷的代码"转化为温暖的权益保障举措,惠及超100万名劳动者。 "为了让劳动报酬更加公平和透明,协议中明确提出,要优化计价模型,坚持公平合理、按劳分配、多 劳多得,明确配送费计算规则,并优化超时违约扣款机制,降低跑男的超时焦虑。"省总工会权益保障 部部长张明说,"聚焦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协议要求跑男可自行选择休息时间段,对于连续配送4小 时以上者给予提示提醒,保障跑男身心健康。" 在落实劳动安全保护方面,协议提出算法模型将剔除逆行、超速等危险样本,整合实时路况与危险路段 数据库;恶劣天气自动触发免罚与补贴机制,极端情况暂停业务。同时,建立完善的跑男培训体系,强 化跑男职业发展支持;建立"平台企业+工会+劳动者代表"三方常态 ...
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脱困,立法时机已到
南方都市报· 2025-07-29 16:03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现状 - 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统计难""监管难""覆盖难"等权益保障痛点 [1] - 平台通过算法优化配送效率导致骑手被迫超速、闯红灯甚至牺牲健康完成任务 [1]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保参保率偏低 主要因平台将劳动者归类为"个体工商户"或"自由职业者"规避法律责任 [2] 法律与制度困境 - 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制定 难以适应数字经济下的新型劳动关系 [3] - 现有政策文件法律效力层级低 劳动争议中劳动者难以适用劳动法维权 [3] - 安徽省率先通过地方立法 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范围并规范企业用工责任 [4] 解决方案探索 - 建议成立跨部门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 [3] - 推动制定专项条例 完善职业伤害保障、集体协商机制和数字劳动监察制度 [3] - 地方立法在劳动关系认定、算法透明等关键制度上率先突破 为全国提供经验 [4]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三大困境,广东探索破局之路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5:13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现状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面临社会保障不足、算法控制、法律法规滞后等困境 [1] - 广东省开展专题调研,覆盖省内多地及外省,涉及用人单位、服务中心及行业协会 [1] 社会保障问题 - 广东率先推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书面协议,试点职业伤害保障,参保人数等指标居全国首位 [3] - 当前参保率仍偏低,劳动者多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平台企业规避缴费,劳动者更注重短期收入 [3] - 平台企业通过外包、加盟等方式规避劳动关系,引导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以逃避社保义务 [4] 算法控制与职业风险 - 平台算法导致劳动者高频接单、长时间工作,形成"过劳"问题 [6] - 配送等行业职业风险高,交通事故频发,骑手为赶时间常违反交通规则 [6] - 算法隐蔽性强,劳动者缺乏知情权和协商权,平台存在压缩时间、压低单价等行为 [6] 监管与法律滞后 - 平台业务跨部门,监管职责不清,信息共享不足,属地监管难度大 [7] - 现行劳动法规以传统劳动关系为基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困难,广东年相关案件超2000件 [10] - 平台算法规则缺乏第三方审查,社会保险制度未适配新就业形态特点 [10][11] 政策建议 - 建议成立跨部门工作专班,建立平台数据报送制度,确保用工数据透明 [14] - 推动算法公平化,引入疲劳预警、减速奖励等措施,保障休息权 [14] - 建议制定地方性法规,完善职业伤害保障、集体协商等制度,明确平台法律责任 [15]
当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娘家人”(一线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7-21 21:56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展现状 - 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达8400万人,成为城乡发展重要力量[1] - 行业涵盖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互联网平台及物流相关职业[1] - 重庆市九龙坡区、河南新乡等地已建立工会驿站等服务设施,提供休息充电等基础支持[1] 工会组织建设进展 - 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专项部署入会工作[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工会驿站数量达18.61万个,覆盖街头巷尾[3] - 行业存在非公经营主体生命周期短、劳动关系模糊等建会障碍[2] 权益保障与服务创新 - 部分地区建立一站式纠纷调解中心,联动法院检察院多元化解劳动争议[3] - 工会驿站功能从基础休息扩展至权益保障前哨站,需整合资源创新服务形式[3] - 2021年工会法修改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会权利获法治保障,多地配套法规陆续出台[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需重点突破平台头部企业建会,强化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2] - 亟待解决平台算法治理、超时罚款等重难点问题[3] - 需持续发挥乡镇街道工会兜底作用,夯实基层工会基础[2]
真招实招,服务新就业群体(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08 22:20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人 在全国职工中占比超两成 [3] 乌鲁木齐市网约车行业 - 乌鲁木齐市网约车行业工会成立后 协助司机解决罚单争议并推动交规修改 [3][5] - 行业工会为司机提供法律支持 处理合同纠纷案件 [5] - 工会协调高铁站和机场划定网约车专属停车位 高铁站设200个免费车位 [6] - 乌鲁木齐市共有15家网约车平台 车辆和从业人员均为1.3万 [5] 昌吉市快递员服务 - 昌吉市建设暖"新"驿站 提供餐饮、充电、休息及儿童托管服务 [7] - 驿站配备雨伞、维修工具等设施 并每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8] - 全市快递员数量超600人 [7] 库尔勒市电商发展 - 电子商务双创孵化基地已孵化企业246家 在孵化110家 覆盖直播带货等领域 [10] - 新疆智源培优学校提供免费电商培训 去年276人获电子商务师证书 合格率超90% [10] - "订单式培训+定向就业"计划推荐学员至本地电商企业 优秀创业者可获免租入驻等扶持 [11] - 电商培训内容包括AI工具使用、视频剪辑及供应链资源对接 [10]
多部门合力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有何新变化?一文了解→
搜狐财经· 2025-06-11 14:24
新职伤保障政策 - 五部门联合部署专项行动 重点解决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 其中"新职伤"是为该群体量身定制的职业伤害保障服务 [1] - "新职伤"采用"平台出资、按单缴费、每单必保、每人必保"原则 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工作意外风险保障 与传统商业意外险不同 无需个人承担费用 全部由平台出资 [6] - 2022年人社部牵头指导7家平台企业参与试点 目前在北京、上海、四川等7个省市实施 [7] 试点实施情况 - 某货运平台已为司机职伤保投入1.2亿元 覆盖160万司机 保障额度从几百元到最高100万元 [9] - 某外卖平台已累计投入15亿元保费 覆盖7个省市近700万骑手 采用"按单缴费、每单必保"模式 [11] - 截至3月末 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人数超过1104万人 总规模达8400万人 [13] 政策扩展与算法优化 - 人社部计划将参保试点扩大到17个省市 并逐步推动全国实施 [13] - 多家平台公开派单、抽佣和订单动态管理等算法 优化劳动者工资、休息时间等细节 [13] - 算法设计考虑劳动时长问题 在极端天气或忙时提高劳动者分配比例 设置连续工作后的强制休息机制 [15] 典型案例 - 货运司机路金阳通过"新职伤"成功报销7000多元医疗费用 从申请到赔付耗时约一个月 [3][5]
让保障追上奔跑者的速度 平台企业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金融时报· 2025-05-29 03:18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 - 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达8400万人 占全国职工总数21% [1] - 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主要涵盖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群体 [1]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进展 - "新职伤"政策自2022年7月试点 已覆盖超1000万名快递员、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 [2] - 美团外卖在试点省市为超700万名骑手支付15亿元保费 实现全线上化理赔流程 [2] - 货拉拉累计投入超1亿元职业伤害保险 覆盖160万司机 单起案例最高赔付超百万元 [3] - 试点范围将从7个省市扩至17个 2025年计划实现全国覆盖 [2] 养老保险补贴创新模式 - 美团外卖在福建泉州、江苏南通试点养老保险补贴 首批覆盖2.2万名骑手 [5] - 补贴标准为缴费基数50% 要求月收入达当地下限且近6个月中3个月达标 [5] - 试点区域约80%骑手符合补贴资格 不设工作年限门槛 [5] 商业保险定制化方案 - 滴滴出行建立司机权益保障体系 推出1:1比例分摊的商业养老保障计划 [7] - 平台每年补贴司机专属医疗及意外保障 包含百万医疗、住院津贴等项目 [7] - 商业保险产品针对行业高流动性、高风险特性设计 [6][7] 平台企业保障投入 - 头部平台如美团、货拉拉、滴滴等均主动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3][5][7] - 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对接政府部门 优化线上理赔流程提升效率 [2] - 保障范围从职业伤害扩展至养老、医疗等多层次需求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