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体商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苏超”何以踢火城市消费
新华日报· 2025-06-26 23:37
赛事影响力 - 第五轮揭幕战吸引36712名观众,省外客流首次破万刷新纪录,赛事升级为"全国足球派对" [1] - 单场赛事拉动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20%—30%,餐饮、零售消费环比增长15%—25% [1] - 银联数据显示5个主场城市异地文旅消费总额较上个周末增长15.15%,无锡增幅达29.58% [7] 创新运营模式 - 采用城市命名球队机制,强化城市荣誉感与球迷归属感,形成文化比拼擂台 [2] - 政府协同与专业运营"双轮驱动":政府保障公益性,专业团队对标职业联赛标准商业化运作 [2] - 定位"专业竞技+全民参与",实现从赛事IP到城市文化符号的跨越 [3] 赛事服务升级 - 宿迁调配近百辆公交车加密5条专线,连云港开通"零换乘"直通车,昆山南站设球迷专窗 [4] - 常州公安使用无人机和360全景相机制作VR导览地图,提升观赛秩序与效率 [4] - 苏州启用全省首座专业足球场馆(13.51万㎡,4.5万座位),优化观赛视角体验 [5] 消费链式效应 - 徐州赛后"看苏超逛徐州"搜索量激增,部分宾馆入住量周环比增幅超20% [7] - 常州9.9元门票套餐带动萝卜干销量翻倍,扬州淮安酒店预订量同比增150% [8] - 南京推出"足球+秦淮夜游"联票拉动夜游订单增长180%,球迷平均入住时长延长至2.5天 [8] 线上流量转化 - 美团APP整合各地美食、景区门票等资源,通过热梗营销强化用户互动 [8] - 赛事常态化运营促进"赛事+"模式成熟,持续释放文旅体商融合效应 [8]
连“苏超”,也想复制“苏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15:57
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中国文化旅游综合体行业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文旅市场之一 [1] - 文旅产业从老牌景区的"资源竞赛"升级为融合发展的"脑力厮杀",流量城市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1] - 暑期档将至,地方文旅"抢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特色标签下的文旅爆款省份成为关注焦点 [1] "苏超"现象分析 - "苏超"赛事成为江苏文旅集体出圈的触发点,通过"全民赛事+全域联动+文旅消费转化"模式引爆文旅消费市场 [2][5] - 第五轮常州队与南京队比赛预约购票人数达76万,相当于每七个常州常住人口就有一个在抢票 [3] - 无锡、扬州等5个主场城市外地游客量增长48.28%,异地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5.15%,其中无锡增幅达29.58% [5]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苏超"赛季预计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8] - 赛事已集合21家赞助商,包括京东、伊利等知名品牌,官方赞助席位飙升至300万元且"一席难求" [10] - 上海178项体育赛事创造直接经济影响113.78亿元,带动消费92.88亿元,对旅游产业六要素拉动效应达116.45亿元 [10] 地方政府策略转变 - 江苏从"流量后进生"转变为主动制造流量,通过赛事IP引导流量流入文旅消费市场 [5][6] - 江苏省政府强调要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7] - 推出"票根经济+文旅市集+跨城礼包"组合拳,凭球票享受吃住行游全城9折优惠 [3] 行业借鉴与复制 - 湖南、四川等地竞相学习"苏超"模式,广东省足协计划2025年举办"粤超",四川省筹备新版"川超" [20][21] - 江苏继续复制"苏超"模式推出"苏BA"篮球赛,旨在把流量蛋糕做大并保持活力 [6] - 专家认为"苏超"可复制但需考虑省份城市结构、经济实力等条件,山东、四川等省份较有希望 [20] 传统文旅市场挑战 - 传统景区尤其是3A级、4A级景区普遍面临营收困境,传统文旅市场增长承压 [6] - 江苏多数文旅产品仍停留在"景区+小吃街"阶段,文创产品创意不足、产业链过短 [15] - 缺乏西安大唐不夜城、淄博烧烤等现象级新型消费,对强IP的打造招数不足 [16]
“苏超”火遍全网 江苏徐州踢出文体旅商新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07:44
赛事经济效应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成为网络热点,带动徐州文旅体商深度融合,6月15日徐州队主场当天重点景区接待游客约21万人次,同比增长12 8% [1] - 赛事从5月持续至11月,预计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徐州计划推出更多文旅套餐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 [5] 跨城观赛与旅游联动 - 徐州推出高铁至奥体免费专线、公交接驳服务,镇江球迷凭身份证可免费乘坐市区常规公交线路 [2] - 汉文化景区、马陵山景区等50余家热门景区对镇江游客免票,龟山景区同步推出文创产品折扣优惠 [2] - 徐州乐园高考生特价票带动14-15日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园博园对镇江游客免票并通过抖音开通预约通道 [2] 赛事周边消费场景拓展 - 奥体中心外设非遗市集,徐州市商务局组织20家老字号与外贸优品展销,牛蒡酱、烙馍等特色美食热销 [3] - 徐州博物馆推出镇江肴肉版限定文创"徐博卷",场外直播大屏吸引未购票球迷聚集观赛 [3] - 户部山—回龙窝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3-15日接待游客18万人次,彭城七里沿线夜间演出吸引跨城游客互动 [4] 文旅产品创新与营销 - 《彭城风华》湖岛演出针对镇江球迷推出99元优惠,6月14日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同比上涨8% [5] - 苏宁广场等商圈滚动播放赛事宣传视频,城市灯光秀增强氛围,演员跨城联动表演提升文旅体验 [4] - 文旅部门发放彭城七里旅游路线指南,汉文化主题快闪活动强化城市IP传播 [3][4]
音乐“流量”变城市“留量”
广西日报· 2025-04-30 02:15
演唱会经济带动城市消费 - 周杰伦2025"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南宁站吸引数万歌迷涌入,叠加"五一"假期带动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1] - "音乐节应援妆"搜索量上涨179%,南宁"明星演唱会门票"搜索量同比上涨310%,广西体育中心附近酒店及美食搜索量上涨超500% [1] - 演唱会期间化妆师团队完成近500个妆造,需求远超供给 [3] "演唱会+"消费模式创新 - 南宁市整合景区、商圈、体育、交通等资源,推出"宠粉"政策、定制旅游线路及夜间经济,实现消费扩容提质 [3] - 演唱会外设置2600平方米漂流夜市,包含市集、应援专区和音乐现场,吸引大量歌迷沉浸式体验 [3] - 演唱会结束后歌迷涌向夜市,建政路、埌西等夜市凌晨仍客流旺盛,外地游客数量显著增加 [3] 住宿与文旅预订增长 - 南宁便捷酒店在演唱会前已满房,"五一"假期预订持续爆满 [4] - 演唱会经济带动周边消费比例为1:4.8,即每1元门票消费拉动4.8元周边消费 [4] - 南宁"五一"高星酒店预订增速超60%,广西整体文旅预订增速超30% [6] 文旅融合政策与活动 - 广西启动"老友南宁音乐季",计划引进40场演唱会,推动"演唱会+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4] - 广西发放住宿8折消费券(最高优惠200元/单),并推出67项文旅体商主题活动及优惠措施 [5] - "广西东兴口岸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255%,"东兴口岸附近美食"搜索量上涨171%,显示"国门游"热度提升 [6] 跨区域旅游联动 - 歌迷在演唱会结束后计划前往崇左、北海等地体验广西风土人情 [6] - 深圳、广州、北京等地游客对南宁旅游搜索量显著增加,柳州"五一"酒店预订率达7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