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BA
icon
搜索文档
连“苏超”,也想复制“苏超”
创业邦· 2025-06-29 10:03
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中国文化旅游综合体行业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文旅市场之一 [3] - 文旅产业从老牌景区的"资源竞赛"升级为融合发展的"脑力厮杀",流量城市的逻辑正在从单一事件触发转向策划全民赛事-全域联动-文旅市场转化 [4][5] "苏超"模式的核心机制 - "苏超"通过"全民赛事+全域联动+文旅消费转化"模式,将流量导入文旅市场,例如常州赛区单场比赛预约购票人数达76万,相当于每7个常州常住人口就有1人抢票 [7][8] - 无锡、扬州等5个主场城市在赛事期间外地游客量增长48.28%,异地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5.15%,其中无锡增幅达29.58% [9] - 江苏省政府明确将"苏超"作为撬动消费增量的支点,预计整个赛季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13] 赛事经济的商业价值 - "苏超"已吸引21家赞助商,包括京东、伊利等知名品牌,单赛季官方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300万元 [14] - 上海178项体育赛事创造直接经济影响113.78亿元,拉动消费92.88亿元,对旅游产业六要素的拉动效应达116.45亿元 [14] - 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苏BA"篮球赛将延续流量效应,保持文旅市场关注度 [11] 模式复制可行性分析 - "苏超"模式需具备城市群经济实力均衡、群众基础广泛等条件,山东、四川、河南等省份较具复制潜力 [22] - 广东省计划2025年7月启动"粤超",四川省筹备新版"川超"联赛预计10月推出 [22] - 专家指出文化、体育与旅游需有机融合,生硬结合可能导致失败,地方政府决策需谨慎 [23] 江苏文旅产业转型 - 江苏曾面临文旅产品同质化("景区+小吃街"模式)、产业链过短等问题,缺乏现象级IP [19] - "苏超"通过"散装江苏"等热梗打破流量瓶颈,带动13个城市联动出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7][22] - 该模式推动江苏从"流量后进生"转变为文旅体商融合升级的标杆省份 [5][11]
连“苏超”,也想复制“苏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15:57
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中国文化旅游综合体行业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文旅市场之一 [1] - 文旅产业从老牌景区的"资源竞赛"升级为融合发展的"脑力厮杀",流量城市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1] - 暑期档将至,地方文旅"抢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特色标签下的文旅爆款省份成为关注焦点 [1] "苏超"现象分析 - "苏超"赛事成为江苏文旅集体出圈的触发点,通过"全民赛事+全域联动+文旅消费转化"模式引爆文旅消费市场 [2][5] - 第五轮常州队与南京队比赛预约购票人数达76万,相当于每七个常州常住人口就有一个在抢票 [3] - 无锡、扬州等5个主场城市外地游客量增长48.28%,异地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5.15%,其中无锡增幅达29.58% [5]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苏超"赛季预计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8] - 赛事已集合21家赞助商,包括京东、伊利等知名品牌,官方赞助席位飙升至300万元且"一席难求" [10] - 上海178项体育赛事创造直接经济影响113.78亿元,带动消费92.88亿元,对旅游产业六要素拉动效应达116.45亿元 [10] 地方政府策略转变 - 江苏从"流量后进生"转变为主动制造流量,通过赛事IP引导流量流入文旅消费市场 [5][6] - 江苏省政府强调要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7] - 推出"票根经济+文旅市集+跨城礼包"组合拳,凭球票享受吃住行游全城9折优惠 [3] 行业借鉴与复制 - 湖南、四川等地竞相学习"苏超"模式,广东省足协计划2025年举办"粤超",四川省筹备新版"川超" [20][21] - 江苏继续复制"苏超"模式推出"苏BA"篮球赛,旨在把流量蛋糕做大并保持活力 [6] - 专家认为"苏超"可复制但需考虑省份城市结构、经济实力等条件,山东、四川等省份较有希望 [20] 传统文旅市场挑战 - 传统景区尤其是3A级、4A级景区普遍面临营收困境,传统文旅市场增长承压 [6] - 江苏多数文旅产品仍停留在"景区+小吃街"阶段,文创产品创意不足、产业链过短 [15] - 缺乏西安大唐不夜城、淄博烧烤等现象级新型消费,对强IP的打造招数不足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