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乡村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90后同框50后,“村播”传出好声音
新华日报· 2025-08-20 09:15
数字乡村建设成效 - 90后村支书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推动农产品销售 累计销售额达百万元[1][2] - 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育行动累计培育6.1万名农村电商人才[6] - 大垛镇成为苏货直播新农人行动示范镇 拥有近40名银发主播[5] 直播带货运营数据 - 单场直播半小时完成22单交易 实现销售额500多元[1] - 连续20天每日两小时直播助销蓝莓近6000斤[2] - 短视频账号总播放量突破1000万次[2] 数字技术赋能措施 - 开发Deepseek新农人语言大模型 提供AI驱动的营销方案生成功能[6] - 村级直播室配备免费WIFI及直播设备 降低村民数字技术使用门槛[5] - 手把手教学银发族使用智能设备 单场直播为老人创造约50元收入[4][5] 农产品销售转型 - 改变传统中间商低价收购模式 实现终端直销价格提升[1] - 通过短视频引流直接获得蟹苗2000斤、葡萄数万元采购需求[2] - 省级互联网行业党委主导公益培训 涵盖电商运营及直播技巧[1][6]
“好村光”里的振兴“密码”
陕西日报· 2025-08-15 08:19
乡村环境改造 - 汉台区宗营镇杨家山村通过墙绘艺术和废旧物品再利用打造低成本乡村美学 如将农家院墙改造为绿皮火车主题墙绘 使用旧石槽 破瓦罐作为花盆[2] - 实施总投资700万元的狮子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以工代赈项目 将污水乱排的河沟改造为小桥流水的景观带[2] - 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覆盖率达100% 采用"村收集 镇转运 区处理"模式[2] 乡村产业发展 - 杨家山村与中药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220亩标准化白芨 大黄种植基地 预计年产值突破80万元[3] - 捷帝铸造社区工厂在生产旺季每天用工四五十人 村民月收入达三四千元[3][5] - 采用"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村民资产"合作模式 用150万元产业资金撬动423万元社会资本打造精品民宿集群 年均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5] 农旅融合布局 - 打造12公里旅游环线 布局星空露营基地等业态 形成复合型农旅综合体[5] - 推动特色产业向休闲农业 观光农业 电商销售 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拓展 构建"一产主导 三产融合"发展格局[5] - 暑期期间保持高人气 游客在彩色墙绘前拍照打卡 农家小院错落有致[1][7] 数字化治理体系 - 河东店镇褒河社区上线"智慧社区"小程序 集成文件政策 就业服务 社区动态等信息服务功能[6] - 杨家山村部署"数字乡村2.0平台" 数字大屏实时监控交通要道 重点水域和森林防火 集成智慧党建 平安监控等功能[6] - 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户籍人口 流动人员 车辆的智能梳理和在线信息上报 形成"一屏观全村 一网管全域"治理模式[6]
8月10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新浪财经· 2025-08-10 12:06
数字乡村建设 -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1] 轻工业发展 - 上半年规上轻工企业营收超11万亿元 [5] 外贸发展 - 多措并举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 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6] 核电建设 - 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 [10][3] 机器人产业 - "智绘光谷·CMG 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闭幕式今晚播出 [10][5] 国际冲突 - 俄称击落乌军战机和450余架无人机 乌称打击俄无人机物流枢纽 [11] - 以军持续袭击加沙地带致39人死亡近500人受伤 [12] 国际事件 - 英国伦敦爆发抗议冲突 数百人被捕 [13][1] - 美加林火蔓延 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13][2]
小乡村连接大世界 联通5G+千兆光网打通青石河村致富路
齐鲁晚报· 2025-08-01 07:47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威海联通在青石河村新建1个5G基站并优化升级周边2个基站 实现5G网络覆盖 [1] - 新增10个光接入点并敷设光缆3000余米 完成全村千兆宽带接入全覆盖 [1] - 通过FTTO高速光纤宽带网络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网络环境 支持直播业务开展 [6] 农产品电商发展 - 网络达人团队通过直播销售当地苹果、海带、海蜇等农产品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3] - 高速稳定网络保障直播画面高清流畅 提升用户体验和转化率 [4] - 销售旺季时直播间订单量激增 门口道路停满运输货车 [3][4] 企业引进与就业促进 - 韩资企业帝贺福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落户 带动本村及邻村50多名村民就业 [4] - 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 允许村民兼顾务农需求并提供加班费与保险保障 [4] - 客必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通过京东、淘宝及直播平台拓展国内外市场 [6] 数字农业创新模式 - 村里开发"共享菜园"项目 一期70块小菜园被城里人抢租一空 [6] - 租户通过5G网络连接田头高清摄像头 可手机APP远程360度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6] - 二期计划拓展170块小菜园并新增果树采摘活动 目前已被全部预订 [6] 集体经济与民生改善 - 村委每年向每位村民发放200斤面粉和60斤大米 不定期发放花生油等生活物资 [8] - 使用集体收入沥青硬化道路并安装监控系统 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8] - 数字乡村建设使村集体收入显著提升 反哺民生力度持续加大 [8]
建设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
经济日报· 2025-07-22 22:07
数字乡村发展政策与目标 - 中央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数字技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1] - 具体目标包括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 [1] 数字乡村建设现状与作用 - 山东寿光"智慧大棚"通过传感器和AI实现温度、湿度监测及灌溉施肥远程调控,浙江湖州利用无人机多光谱相机生成作物长势图并AI诊断追肥需求 [1] - 高速网络服务帮助农产品通过电商对接全国市场,促进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2] - 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如精准灌溉)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转型 [2] - 涉农数据集成共享优化农业产业链协同和资源配置,提升乡村经济整体效益 [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 需精准对接农业生产、乡村治理、民生服务需求,有序推进农村5G和千兆光网建设,重点支持农村及边疆地区通信设施 [3] - 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督查,提升涉农网站及信息系统防护能力 [3] 农村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案例 - 智慧水务平台实时监测管网漏损并自动预警,智能养护系统精准调度公路维修资源,数字化电网适配光伏等新能源接入 [3] - 数智化改造推动基础设施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感知",提升农业农村管理效率 [3] 涉农数据资源整合方向 - 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促进自然资源数据在农业农村领域共享应用 [4] - 建设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用地"一张图",完善农业农村数据管理制度 [4] - 规范数据授权运营,鼓励开发农产品溯源、乡村旅游等数据应用场景 [4]
广西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09:06
数字乡村建设进展 - 广西共获批5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其中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等4个第一批试点已通过验收 [1] - 广西推动制定数字乡村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包括数字农业、数字文旅等建设规范 [1] - 贺州市通过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推进智慧农业,提高香芋、脐橙等特色产业数字化水平 [1] 数字技术应用场景 - 贺州市拓展"数字+农业""数字+文旅""数字+电商"等新产业新模式 [1] - 实地参观显示数字化已应用于"智慧旅游"、社区治理、现代化农业等领域 [2] - 广西农村地区累计建成5G基站6.0万座,5G网络覆盖逐步完善 [2] 数字惠农成效 - 广西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所有行政村的"双千兆"网络 [2] - 通过电商活动推动武鸣沃柑、田林八渡笋等县域农产品提升知名度和交易规模 [2] - 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形成可借鉴的"数字惠农"样本 [2]
用数字的犁铧深耕希望的田野(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03 21:21
数字乡村发展现状 - 河南兰考县通过无人机、虫情测报灯、墒情监测站等设备实现农田数字化管理,提升科学种田效率[1] - 兰考泡桐乐器产业借助溯源平台为产品赋予"数字身份证",提升品牌价值[1] - 全国范围内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智慧农田)、产品销售(直播带货)等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1] 政策与基础设施 -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智慧农业等9项重点任务,推动手机、直播、数据成为新型农业生产要素[2] - 当前农村存在数字基础设施薄弱(网络速度差异)、涉农事项在线办理水平有限等问题[2] - 部分地区通过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电网/水网、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应对发展瓶颈[2] 商业模式创新 - "盒马村"模式结合新零售与数字化农业,实现四川丹巴黄金荚、湖北仙桃藕带等农产品可追溯的以销定产[3] - 数字化推动产业链激活与价值链延伸,形成"政策支持-技术赋能-品质保障-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3] 数字素养提升 - 2024年调查显示农村成年人数字素养与城镇存在差距,需加强技术培训与实践应用[3] - 多地通过完善设备、开放资源等方式培养农民从"触网"到"用网"的能力转型[3] - 提升农民信息获取与市场对接能力可激发其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主动性[1][3] 产业价值重构 - 数字化使乡村从单一农业生产转向产业融合、文旅消费、生态涵养等综合功能空间[4]
中经评论:为强村富民插上“数字之翼”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08:53
数字乡村政策部署 - 中央四部委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部署9方面重点任务,聚焦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农民增收[2] - 政策明确26项重点任务,包括夯实数字基础、推进智慧农业、壮大新业态等方向,直指行业痛点[4] - 我国已构建数字乡村政策体系,从2018年战略提出到2024年《建设指南2.0》形成完整框架[3] 数字乡村建设成效 - 截至2024年12月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农村网民规模达3.13亿人,占网民总数28.2%[3] - 农田智能化应用普及,农民可远程操控灌溉系统,快递进村推动农村电商发展[2] - 短视频平台催生"新农人"群体,推动农产品上行和文化传播,形成VR农耕、非遗直播等新场景[2] 行业发展瓶颈 -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偏远地区存在网络覆盖不足、信号弱等问题[3] - 智慧农业面临关键技术装备支撑不足、应用成本高的制约[3] - 行业缺乏既懂农业技术又熟悉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3] 未来建设重点 - 加快5G和光纤向偏远乡村延伸,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投入机制[4] - 建立分层数字培训体系,针对老年群体开展基础培训,为农技人员定制数字化提升计划[4] - 通过培育"数字达人"农民群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