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绩观
icon
搜索文档
不能层层加码,要层层负责(金台潮声·作风建设系列谈⑧)
人民日报· 2025-05-19 22:01
政策导向与基层治理 - 中办国办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明确禁止政策措施执行中的"一刀切"和层层加码行为,释放整治形式主义的信号 [1] - 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加任务、压指标现象,如将一周工作量压缩至"当天反馈",或将全域擅自划为畜禽禁养区等典型问题 [1] - 层层加码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工作效果适得其反,违背了激发干事热情的合理目标设定原则 [1] 现象成因分析 - 政绩焦虑驱使部分干部追求"高人一等""快人一步",导致政策执行中盲目提前或超额完成任务 [1] - "保险"心态促使干部通过加码预留安全边际,提出120分要求以保底100分效果 [1] - 本质上是主观主义与功利主义作祟,根源在于扭曲的政绩观和缺失的责任心 [1] 治理路径与工作方法 - 强调工作落实需注重实效而非形式,提倡循序渐进、尊重客观规律的工作方式 [2] - 建议任务分解时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困难,为执行留出合理空间余地 [2] - 提出既要压力传导防止政策打折,又要通过指导帮助实现同向发力 [2] 制度建设与考核机制 - 遏制层层加码需依靠制度约束,包括建立责任清单和规范任务分配流程 [2] -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基层真实反馈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2] - 通过制度设计让务实干部获得发展机会,遏制乱加码行为 [2] 作风建设与政策落实 - 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各级部门改进工作作风 [2] - 通过责任层层压实实现工作有效落实,形成上下协同的政策合力 [2] - 最终目标是确保改革发展步伐更加稳健扎实 [2]
宋公堤与锦春桥(金台随感)
人民日报· 2025-05-13 22:31
历史工程与民生建设 - 扬州汉代陈公塘、泰州明代杨公堤、马公桥、通州宋代郑公坝、清代嵇公堤等历史工程体现了古代官员的爱民为民思想 [1] - 宋公堤由抗日民主政府宋乃德县长带领近万名民工奋战84天建成 全长90里 有效抵御海啸灾害 [1] - 锦春桥由退役军人陈锦春组织1万名民工苦战3个冬春建成 圩区内粮食和皮棉产量增长18% [2] 现代治理与政绩观 - 部分官员存在乱作为现象 如随意拆迁建设 引发群众对工程真实意图的质疑 [3] - 官员需智勇并施 筑起护民长堤 加固思想拒腐抗变大堤 拓宽民意通达桥梁 [3] - 历史工程如宋公堤、锦春桥不仅是功劳碑 更是警示碑 提醒官员树立正确政绩观 [3] 群众评价与历史影响 - 阜宁人民尊称宋乃德为宋公 立"宋公纪功碑"彰其功绩 [1] - 锦春圩堤抵御特大洪水 村民感念陈锦春 口碑深入人心 [2] - 历史公正 百姓心中自有一座功劳碑 纪念碑 铭记为民奉献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