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学生创新创业
icon
搜索文档
湘江畔的“青春梦工厂”:看大学生如何把创意“酿”成现实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1:01
核心观点 - 南华大学通过资金支持、导师指导、校企合作等多维度举措,构建了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支撑网络,成功孵化多个学生创业项目[1][3][4][6][9][10][12] 资金支持 - 南华大学设立5000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池,已支持32个项目,孵化14个优质企业[3][4] - 核安全探测技术研究小组获得2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突破混合辐射场粒子甄别技术瓶颈,获得7项专利[3] - "杀菌先锋"团队获得20万元湖南省级创业投资基金[7] - "大果文创"团队获得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30万元投资,学校对大赛奖金给予1:1配套奖励[10] 导师指导 - 南华大学将导师创业指导成效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关联,并优先推荐优秀者进入省级专家库[6] - 王震教授深度介入"杀菌先锋"团队研发,协助申请6项专利并推动与制药企业合作[6][7] - 学校协调多牛公司资深导师为"大果文创"团队重构商业模型[10] 校企合作 - 南华大学为"大果文创"对接衡阳市旅游发展大会文创设计项目,促成与市人社局合作[9] - 学校开设"专创融合"课程,引入真实政府订单作为学生实践项目[9] - "大果文创"开发"AI+插画"智能设计系统使效率提升50%,从20天缩短至3天完成设计[10] 项目成果 - 核安全探测机器人关键性能指标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电离辐射实验教学平台"被全国10余所高校引入[3] - "杀菌先锋"团队研发的乳膏在体外实验中显示优于一线药物的效果[7] - "大果文创"估值达600万元,服务20余所高校和10座城市,开发60余款文创产品[9][10][11]
精准构建全链条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长沙晚报· 2025-06-11 02:44
长沙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调研 - 调研组围绕"精准构建全链条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主题开展实地调研 前往长沙学院和马栏山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考察成效 [1] - 长沙近年聚焦"背了双肩包就可以来湖南创业"目标 全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已取得显著成效 [1] - 建议从顶层设计 政策供给 要素保障 教育改革 生态培育五方面打好组合拳 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 [1] - 强调需凸显本地产业优势搭建创业平台 加强法治建设 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1] 长沙市政府表态 - 市人大常委会承诺以"两个联系"为抓手 为代表履职创造更好条件 搭建更畅通的调研平台 [2] - 希望代表持续为长沙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建言献策 [2]
吴桂英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长沙晚报· 2025-06-07 00:41
长沙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 长沙市形成"1+7+N"工作推进体系 包含专班统筹调度 专项工作组分类推进 区县园区协同联动 [1] - 出台"双肩包"行动计划等三个"人才政策十条" 重点解决大学生创业起步难题 [1][9] - 实施"七个一"举措 包括创业服务接待站 就业创业驿站 孵化基地等载体建设 [1][3][5][8] 创业服务载体功能升级 - 长沙火车南站创业服务接待站具备政策咨询 分类指导 对接分流功能 链接人才驿站 孵化基地等平台 [3] - 马栏山文创产业园就业创业驿站提供14天免费住宿 创业指导服务 重点提升求职转化率 [5][6] - 长沙西中心孵化基地推出"两免双通道"政策 提供定向辅导 资源对接 解决"0到1"起步难题 [9] 政策落地与执行要求 - 强调政策解读精准度 要求利好政策直达项目实体 提升载体专业化集成化服务能力 [9] - 要求创业专班深入研究青年需求 确保政策阳光雨露覆盖每一颗"金种子" [12] - 市场化运营管理需完善投融资服务 优化运营模式 建立跟踪评估机制 [9][12]
青春“湘”聚 近悦远来——青年创客湘江之畔背包逐梦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00:12
湖南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与成果 -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向大学生发出创业邀请,强调"背着双肩包就可以来湖南创业",彰显湖南对青年人才的渴望与尊重 [1] - 湖南推出"金种子"计划,通过2025年"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吸引全球439所高校5.2万名大学生注册,申报项目40493个 [3] - 大赛设立金、银、铜奖项目分别获得10万元、3万元、1万元奖金,并提供创业导师"一对一"辅导和科研、金融、成果转化优先支持 [5] 创业支持体系与资金扶持 - 湖南湘江新区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给予20万元至200万元梯度支持,并整合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柳枝行动和红枫计划等金融支持政策 [7] - "红枫计划"已投资近百个早期科创项目,培育出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7] - "湘青创"金融产品累计为1650名40岁以下返乡创业青年提供贷款10.21亿元,未来五年每年为"柳枝行动""红枫计划"分别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 [8] 创业服务与成功案例 - 长沙提供最长14天免费人才驿站、地铁免费、最高500万元创业贷全额贴息等"保姆式"服务,一季度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数同比增长23.1% [8][11] - 长沙学院刘保男团队研发智能登山杖获大赛金奖,获得学校场地支持和基金投资 [4] -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部学生团队成立长沙湘之甜科技公司,开发甜茶产品并计划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溯源体系 [7][8] 高端人才创业与技术突破 - 国防科大博士顾善植创办湖南汇视威智能科技,团队研发国内首个基于国产算力的视觉基座大模型"橘洲"V1端侧版 [11][13] - 创业团队来自国防科大、清华、牛津等高校,布局智慧化工、智慧园区等12大行业板块 [13] - 新业态包括"90后"创办的新茶饮品牌、铝电解机器人研发等,湘江科学城布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 [13]
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经济日报· 2025-06-02 01:17
政策支持与创业环境 - 中办、国办提出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在新业态、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1] - 国办印发指导意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优化环境并提供财税金融支持[1] - 地方层面如湖南提供创业孵化基地与资金优惠,上海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天津建立双创学院与大赛[1] 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 - 创业需掌握商业模式、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基础知识,关注行业趋势与政策法规[2] - 建议通过实践项目积累经验,洞察市场需求并寻找创业突破口[2] - 鼓励拓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视野,发掘新赛道[2] 创新创业的社会价值 - 大学生创新创业可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1] - 大学生群体被视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1]
干货!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出台八条措施
长沙晚报· 2025-04-24 03:30
建立知识产权导师机制。联合高校知识产权中心遴选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产权导师队伍,"面对面"提供专利 申请、商标注册、价值评估、侵权预警以及纠纷应对等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保护核心创新成果。 开通专利快速审查"直通车"通道。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专利预审服务备案库,面向符合条件的团队开通专利 预审服务"直通车"通道,实现核心专利"早申请、早授权、早转化"目标。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今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市知识产权局会 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长沙市知识 产权保护工作情况。会上发布了《长沙市知识产权局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八条措施》。 知识产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保护和运用好它,可为创新创造创业注入"强心剂"。遴选组建大学生创新创 业知识产权导师队伍,帮助解决重复研发、盲目创业等问题,开通专利预审服务"直通车"通道助力核心专利"早申 请、早授权、早转化"……八条措施干货满满,将有效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知识产权创 造、运用、保护、管理水平。 设立专门咨询窗口。在长沙知识产 ...
湖南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开板 首批16家企业挂牌
中国新闻网· 2025-04-17 08:53
文章核心观点 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正式开板,首批16家企业挂牌,湖南股权交易所将构建完整生态链助力企业孵化成长,专业机构也将提供一站式服务 [1][2] 专板情况 - 专板是湖南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七个一”工作行动及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举措,定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孵化港”与“加速器”,服务早期企业 [1] 首批挂牌企业情况 - 首批16家企业分布在人工智能、国产算法等领域,具有“技术原创力强、应用落地性高、发展潜力突出”特征 [1] - 汇视威等4家企业为湖南卫视“夺金2025”重点赛道金种子项目 [1] - 首批挂牌企业代表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突破,呈现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本土创新资源集聚化趋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 [1] 服务举措 - 湖南股权交易所依托财信金控优势构建完整生态链,为企业提供融资、产业对接等增值服务,打造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2] - 13家专业机构启动“专业机构服务团育苗行动”,联盟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2] 活动信息 - 活动由湖南股权交易所、岳麓山大学科技城联合举办,湖南省金芙蓉基金科创生态联盟支持 [2]
北京出台15条措施助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4-10 07:50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发布行动计划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从多维度提出措施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还启动大赛并提供激励政策 [1][2] 行动计划措施 - 完善项目发现机制,办好创新创业赛事,从源头发现和遴选优质项目 [1] - 提供关键要素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场地、孵化、加速等服务 [1] - 提供资金保障,发挥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板作用,推动成立投资联盟 [1] - 推动项目落地转化,聚焦重点产业建设转化基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1][2] - 营造良好氛围,打造“赛 - 孵 - 投 - 转 - 融”五位一体生态体系 [1] 大赛情况 - 第四届“京彩大创”大赛启动,新设人工智能赛道,新增产业应用赛事 [2] - 大赛汇集 12 项激励政策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2] - 大赛自 2022 年举办以来,已累计吸引 1.6 万余支团队参赛 [2]
北京15条措施支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北京青年报· 2025-04-08 21:47
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 核心观点 - 北京市教委联合多部门发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2025)》,提出15条措施,打造"赛—孵—投—转—融"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1] 项目发现机制("赛") - 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发现机制,强调办好创新创业赛事,如第四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青年学子提供舞台并遴选优质项目 [1] 关键要素支持("孵") - 提供场地支持、孵化服务、加速服务,优秀创业团队可免场租入驻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市级园 [1] - 推动市级园与高校分园共建共享,形成资源共享、产品共创和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1] 资金保障("投") - 发挥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板作用,帮助创业企业对接创投基金、银行、担保等机构,解决融资难题 [2] - 设立"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基金,为具有市场前景和创新潜力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2] - 成立"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联盟,建立社会资本共同孵化、接力投资的工作机制 [2] 项目落地转化("转") - 对接教育部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北京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及绿色能源等领域创业团队 [2] - 鼓励师生共创,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与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2] 营造良好氛围("融") -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搭建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多层次创新创业指导培训 [3] - 推动京津冀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设立"津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共享办公区",促进三地资源共享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