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好农村路
icon
搜索文档
近九成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十四五”农村公路有关目标提前完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7:03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8月19日至20日,2025年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湖南省湘西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 会议指出,"十四五"以来,中央累计投入车购税资金2200亿元,带动全社会完成农村公路投资约2万亿 元,投入农村客运补贴资金444.5亿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超4000亿元。"十四五"前四年,全国农村公 路新改建71.6万公里,总里程达464.4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6%。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 89.5%,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达94.6%,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有关目标任务。 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安全高效、普惠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更加完 善;"四好农村路"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会议强调,农村公路发展逐步进入增量精准有序建设,与存量更新提质增效并重的新阶段。要准确把 握"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推进三个转变:转变工作导向,更加注重质量和 效益;转变工作重心,更加注重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发展;转变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精准施策。 会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持续优化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坚持做优增量、优化存量、 ...
甘肃陇原“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收效,交通运输部“点赞”
第一财经· 2025-08-13 05:48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果 - 甘肃省"陇原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 达到预期目标 成果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推广价值 [3][4] - 试点内容包括完善农村公路网 发展路衍经济 深化管理养护体制改革 推进农村客货运输和信息化平台建设 [4] - 试点预期1-2年提升路网通达深度 3-5年建成县城-乡镇-村组三级网络 形成可复制经验 [5]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 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占全国公路总里程84.5% 历史性解决出行难问题 [5] - 现存问题包括技术等级偏低 管理养护短板 安全保障不足 服务功能待拓展 存在"重建轻养"现象 [5] - 甘肃省农村公路总里程12.66万公里 自然村通硬化路率93.44% 乡镇通三级公路比例81.29% [6] 路衍经济与产业融合 - 甘肃省编制千亿级路衍产业集群计划 建成1438公里旅游/资源/产业路 实现景区100%通硬化路 [6] - 推动农村公路与农业 旅游 生态 文化融合 出台专项规划和发展方案 [6] - 全国计划到2027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2035年建成优质高效农村公路体系 [8] 管理养护与就业带动 - 甘肃省建立三级管养体系 2021-2024年投入养护资金67.95亿元 实施养护工程3.14万公里 [7] - 开发3.2万个护路员岗位 实施716项以工代赈项目 带动2.37万人就业 发放劳务报酬3.68亿元 [7] - 建成16个客货邮示范县 478条融合线路 1440个服务站 三级路长覆盖率100% [7]
甘肃陇原“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收效,交通运输部“点赞”
第一财经· 2025-08-13 01:54
试点成果与推广价值 - 甘肃省"陇原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 成果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推广价值 [1] - 试点任务内容基本完成 达到预期目标 原则同意通过验收 [1] 试点内容与目标 - 试点内容包括构建农村公路基础网络体系 推进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 发展路衍经济 深化管理养护体制改革 [1] - 预期通过1~2年时间完善农村公路路网 提升通达深度 通过3~5年基本建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农村公路网络 建立管理养护体制机制 [2] 农村公路现状与挑战 - 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占全国公路总里程84.5% 形成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网络 [2] - 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总体偏低 路网质量有待提升 管理养护短板较多 安全保障亟需加强 [5] 甘肃省建设成效 - 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12.66万公里 自然村路10万公里 自然村通硬化路率93.44% 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81.29% [5] - 建成农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1438公里 实现景区100%通硬化路 [5] - 建立三级管养体系 2021-2024年累计投入养护资金67.95亿元 实施养护工程3.14万公里 [6] - 路长人数达1.8万人 县乡村三级路长覆盖率100% [6] - 实施以工代赈项目716项 带动2.37万余人就业 发放劳务报酬3.68亿元 开发公益性护路员岗位3.2万个 [6] 政策规划与发展方向 - 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实施修复性养护工程30万公里 [7] - 到2035年建成规模结构合理设施品质优良治理规范有效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 [7]
近十年长沙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约15000公里
长沙晚报· 2025-08-12 02:18
政策规划 - 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部署八大提升行动包括路网质量安全运输治理能力出行服务和美乡村助力产业就业增收 [1] - 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实施修复性养护工程30万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公里改造危旧桥梁9000座建制村通公交率逾55% [1] - 到2035年目标建成规模结构合理设施品质优良治理规范有效运输服务优质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 [1] 区域发展成果 - 长沙市已实现县县有一条县级样板路2025年将实现乡乡有一条美丽农村路 [1] - 近十年长沙市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约15000公里完成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超1000公里 [2] - 全市成功创建4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市本级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称号 [2] 交通网络建设 - 长沙市实现所有乡镇通三级路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客班车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 [2] - 全市城乡公交线路超过200条城乡道路客运车辆公交化率超过85%城乡公交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90% [2] - 十四五期间建设完成25个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项目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配送服务网络 [2] 经济带动效应 - 浏阳市农村公路串联秋收起义纪念园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带动农家乐露营民宿等当地经济发展 [2] - 长沙市通过农村公路+旅游农村公路+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修路兴业富民 [2]
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印发
期货日报网· 2025-08-06 18:20
政策方案概述 - 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旨在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1] - 方案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解决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偏低、路网质量不高、管理养护跟不上等问题 [1] - 目标是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服务保障 [1] 具体目标与规划 - 到2027年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基本建成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网络 [2] - 实施修复性养护工程30万公里,技术状况优良路率保持在70%以上 [2] - 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公里,改造危旧桥梁9000座 [2] - 建制村通公交率达到55%以上,力争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基本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覆盖 [2] 长期愿景 - 到2035年建成"规模结构合理、设施品质优良、治理规范有效、运输服务优质"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 [2] - 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2]
三部门:到2027年,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财联社· 2025-08-06 14:24
核心观点 - 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旨在通过路网建设、安全提升、运输服务优化等八大重点任务,到2027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并为2035年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愿景提供支撑 [1][2][4] 总体要求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解决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路网质量不高、管护不足等问题,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3] - 结合人口分布和产业需求科学规划,目标到2027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修复性养护30万公里,优良路率超70%,安全防护工程15万公里,改造危桥9000座,建制村通公交率达55%以上 [4] 重点任务 路网质量提升 - 推动骨干路网提档至三级及以上标准,打通乡镇对外快速通道,推进进村入户道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城市道路衔接,重点支持脱贫地区、革命老区等区域 [5] 安全提升 - 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施平交路口安全改造,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提升桥隧抗震防洪标准,探索灾毁保险,强化执法力量和运营安全管理 [6] 运输提升 - 通过公交延伸、客运公交化加快城乡客运进程,健全客货邮融合服务体系,推广共享站点和适配车型,探索低空经济等新业态 [7] 治理能力提升 - 完善路长制机制,推动数字化转型和"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鼓励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深化示范创建 [7] 出行服务提升 - 加强养护投入和日常管理,创新养护模式,完善交通驿站、停车区等服务设施,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路侧探索 [8] 和美乡村提升 - 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统筹路域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加强历史遗存保护,促进农村公路与村镇布局、人居环境协同 [9] 助力产业提升 - 发展"农村公路+"模式,建设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推动与园区、景区一体化建设,探索交通与旅游、能源融合 [9] 就业增收提升 - 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开发养护公益性岗位,鼓励农民参与村道养护,保障从业人员权益并加强培训 [10] 政策保障 资金保障 - 中央财政通过现有渠道支持,地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可安排政府债券,加强资金监管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11] 投融资创新 - 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探索中长期信贷支持,灵活设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通过资源开发权出让等多方筹资 [11] 工作统筹 - 加强农村公路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保障用地用林审批效能,推广"路林共建"模式,优先将骨干路网列入省级重点项目 [12][13] 法规政策完善 - 加快法规制度建设,修订养护管理办法,健全技术标准体系,鼓励地方制定差异化规章 [13]
三部门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8-06 12:04
核心观点 - 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 提出到2027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修复性养护工程30万公里 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公里 改造危旧桥梁9000座 建制村通公交率达55%以上 构建便捷高效 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网络[1][3][5] 总体要求 -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 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4] - 着力解决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偏低 路网质量不高 管理养护跟不上等突出问题 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服务保障[4] 重点任务:路网质量提升 - 推动农村公路骨干路网提档升级 按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建设 打通乡镇 主要经济节点对外快速通道 鼓励乡镇对外双通道建设[6] - 推进农村公路基础路网延伸完善 向进村入户倾斜 加快建制村通等级路 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 实施老旧公路改造和窄路拓宽[6] - 强化农村公路连接互通 加强与国省干线 城市道路等衔接 打通"断头路" 畅通"微循环" 加强脱贫地区 革命老区等农村公路建设[6] 重点任务:安全提升 - 加快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推进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开展事故易发平交路口改造[6] - 落实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制和"三同时"制度 推进平安工地建设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队伍建设[6] -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推进灾害频发区域基础设施技术等级提升 提高重要桥隧抗震设防等级和防洪标准 合理规划绕行路线[7] - 强化应急物资储备 提升风险监测预警和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鼓励探索农村公路灾毁保险[7] - 强化运营安全管理 规范限高限宽设施设置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 强化基层执法力量和信息化建设[7] 重点任务:运输提升 - 综合采用城市公交延伸 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等模式加快城乡客运公交化进程 提升城乡客运服务水平[7] - 健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体系 加快站点 线路 信息 机制等共建共享共用 推广适配车型 畅通"最后一公里"[7] - 积极探索农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运输方式和业态发展 促进低空经济发展[7] 重点任务:治理能力提升 - 加快提升管理效能和治理水平 夯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规范完善路长制长效运行机制 引导爱路护路纳入村规民约[8] -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深化"四好农村路"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8] - 推动农村公路数字化转型 开展"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 推进路况自动化检测和长大桥梁监测系统建设[8] - 鼓励绿色节能 经济适用的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新设备等应用[8] 重点任务:出行服务提升 - 稳步提升路况服务水平 健全管理养护责任制 加强养护投入保障 强化日常养护管理 加强修复性养护工程实施[9] - 创新养护生产模式 提高养护专业化 机械化 规模化水平[9] - 加强服务设施建设 鼓励开展步道 自行车道等慢行体系建设 完善农村交通驿站 客运停靠站点 停车区 观景台等设施[9] - 完善交通引导标志标线 做好出行指引服务[9] - 引导加快补齐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 提升旅游景区 公共停车场等场景充换电服务保障能力[9] - 鼓励结合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要 探索开展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建设[9] 重点任务:和美乡村提升 - 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 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推进洁化 绿化 美化[10] - 加强水土流失防治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实现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10] - 鼓励与村镇布局优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乡村文物风貌保护等统筹推进 加强历史遗存遗迹保护[10] - 强化承担村镇主干道功能的农村公路与供排水 管线 人行道等衔接 服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10] 重点任务:助力产业提升 - 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 加快产业路 旅游路 资源路建设 推动与沿线配套设施 产业园区 旅游景区等一体化建设[10] - 探索交通与旅游 能源等融合发展 推动建立高速公路与农村公路统筹发展机制 因地制宜增设便捷通道[10] - 增强城乡客运网络旅游服务能力 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客运线路覆盖广度深度[10] 重点任务:就业增收提升 - 加大以工代赈方式推广力度 统筹用好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公益性岗位 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11] - 鼓励通过分段承包 定额包干等方式由沿线农民进行村道日常养护[11] - 保障农村公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加强技术和安全培训 合理确定劳务报酬标准 及时足额发放[11] 政策保障:资金保障 - 中央财政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四好农村路"发展 各省份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本省份农村公路建设 管理 养护和运营[13] - 各地可继续安排政府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农村公路项目建设 用好农村客运补贴资金保障农村客运稳定运行[13] - 加强资金监管 做好监督专项资金支付进度工作 严禁违规举借债务和新增政府隐性债务[13] 政策保障:投融资模式 - 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金融机构 社会力量合法合规参与农村公路发展 探索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13] - 探索差异化贷款模式 优化审批流程 灵活设定贷款期限 利率和还款方式[13] - 鼓励依法采取出让农村路网沿线相关资源开发权 产业经营权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13] 政策保障:工作统筹 - 加强农村公路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 纳入"一张图"系统实施监督[14] - 做好农村公路项目用地 用林 用草保障 提高洪评 环评 水土保持等审批效能[14] - 加强与沿线供水 通信 电力等设施建设统筹 避免反复开挖 推广"路林共建"模式[14] - 鼓励将农村公路骨干路网 县级客货邮站点优先列入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清单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指导[14] 政策保障:法规政策体系 -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 修订完善建设 养护有关管理办法[14] - 进一步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健全技术标准体系 加强培训解读 鼓励各地推进地方标准和规章制度制定[14]
三部门:到2027年,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8-06 08:46
总体目标 - 到2027年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基本建成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网络[1][5] - 实施修复性养护工程30万公里 技术状况优良路率保持在70%以上[1][5] - 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公里 改造危旧桥梁9000座[1][5] - 建制村通公交率达到55%以上 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基本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覆盖[1][5] 路网质量提升 - 推动农村公路骨干路网提档升级 按三级及以上标准打通乡镇及经济节点快速通道[6] - 推进基础路网延伸完善 向进村入户倾斜 加快建制村通等级路和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6] - 强化连接互通 加强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 城市道路及其他运输方式衔接[6] - 加强脱贫地区 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等特殊区域农村公路建设[6] 安全能力提升 -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开展事故易发平交路口安全改造[7] - 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 推进平安工地建设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7] -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提高桥隧抗震防洪标准 规划绕行路线[7] - 规范限高限宽设施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执法力量建设[8] 运输服务提升 - 采用公交延伸 班线公交化等模式加快城乡客运公交化进程[8] - 健全客货邮融合服务体系 推进站点 线路 信息共建共享[8] - 推广适配车型 畅通出行 物流 寄递最后一公里[8] - 探索低空经济等新型运输业态发展[8] 治理能力提升 - 规范路长制机制 将爱路护路纳入村规民约[9] - 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 推动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检测[9] - 鼓励绿色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在农村公路领域应用[9] 出行服务提升 - 加强养护投入保障 实施修复性养护 整治次差路段[10] - 创新养护生产模式 提高专业化机械化水平[10] - 完善交通驿站 停车区 观景台等服务设施 拓展休闲观光功能[10] - 补齐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 探索智能化路侧设施建设[10] 产业融合发展 - 发展农村公路+模式 推进产业路 旅游路 资源路建设[11] - 推动与沿线配套设施 产业园区 旅游景区一体化建设[11] - 探索交通与旅游 能源融合 增设高速与农村公路便捷通道[11] - 增强城乡客运网络旅游服务能力 提升乡村旅游资源覆盖[11] 资金保障机制 - 中央财政通过现有渠道支持 省份统筹资金支持建管养运[13] - 可安排政府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 加强资金监管[13] - 鼓励金融机构社会力量合法合规参与 探索中长期信贷支持[14] - 探索差异化贷款模式 灵活设定期限利率和还款方式[14] 政策统筹支持 - 加强农村公路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 纳入一张图系统[15] - 做好用地用林用草保障 提高洪评环评审批效能[15] - 推广路林共建模式 优先将骨干路网列入省级重点项目[15] - 健全法规政策体系 修订建设养护管理办法 完善技术标准[15]
“十四五”以来,聊城市新改建农村公路2812公里
齐鲁晚报网· 2025-07-31 11:31
农村公路建设成效 - 新改建农村公路2812公里 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万公里 形成县道为骨架 乡道为支线 村道为脉络的路网体系 [3] - 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6200公里 通过大中修和预防性养护延长公路服役期限 提高投资效益 [3] - 完成危桥改造32座 实施重要路段安防工程1279公里 显著提升安全通行能力 [3] 运营与融合发展 - 推动农村公路与物流 产业 电商 文旅融合发展 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3] - 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3] 示范创建成果 - 临清市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推出"乐道临风"农村公路主题 [4] - 阳谷县获省级示范县 英雄大道旅游公路获评山东省首批精品旅游公路典型案例 [4] - 东阿县陈高路入选2024年度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精品工程 [4]
让农村公路成为乡村振兴“加速器”
经济日报· 2025-07-28 21:52
农村公路政策与法规 - 国务院公布《农村公路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固定"四好农村路"建设 [1] - 《条例》重点完善农村公路路网质量、管理养护、运营水平、安全保障等制度设计 [2] - 特别对村道建设管护作出专门规定,弥补以往法律法规空白 [2] 农村公路现状与挑战 - 农村公路覆盖近5亿农村常住人口,县道、乡道、村道构成三级网络 [2] - 存在重建轻养、资金短缺、技术等级偏低、路网质量待提升等问题 [2] - 管理养护短板较多,服务功能需要拓展 [2] 农村公路功能与价值 - 从单纯出行工具向产业载体升级,推动交通线与发展线融合 [1] - 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农村消费升级、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2] - 盘活农村资源的核心引擎,带动人气与财气 [2] 农村公路建设方向 - 靶向建设产业路(如特色林果区产业便道、民宿集群道路拓宽) [3] - 同步建设民生路,联动公交、物流、电商等公共服务 [3] - 差异化制定建设标准,遵循"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原则 [3] 农村公路运营模式 - 推行"路长制+村民参与"等创新养护机制 [3] - 引导快递企业在村级公路沿线设点,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 [3] - 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3] 农村公路战略定位 - 乡村振兴加速器,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深度融合 [1][2] - 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抓手 [1] - 需与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农民出行需求相适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