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一流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预算近1亿元!宁波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9-11 04:25
摘要 : 近日,宁波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35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预算总额达9122万元。 分选型流式细胞仪 分选型流式细胞仪(Sorting Flow Cy tometer)是流式细胞仪的核心类型之一,兼具高速细胞分析与特定细胞分选 纯化功能,能在单细胞水平上快速识别并分离出目标细胞群体,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临床转化领域。其核 心优势在于 "边分析、边分选",可实现对复杂细胞混合物中稀有细胞(如肿瘤干细胞、免疫细胞亚群)的精准捕获, 为后续细胞培养、分子实验(如测序、蛋白分析)提供高纯度样本。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 x-As s i s 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 zation Time-of-Fl ight Mas s Spectrometr y,简称MALDI-TOF MS)是一种重要的软电离生物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 酸、多糖)及小分子化合物的分析,凭借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快速检测等优势,成为生命科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 域的核心分析 ...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在辽宁省调研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2:17
行业战略发展 - 交通运输行业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行业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 [1] 机构建设 - 加快建成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研究型海事大学 [1] - 深化部省交通运输合作并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 [1]
2025央视网名校之约|首都师范大学2025招生亮点:人工智能学院启航、未来教师实验班扩容与双学位创新培养
央视网· 2025-06-24 11:12
学校概况 -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 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 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为发展理念 [1] -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19个) 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一级学科26个) 拥有国家"双一流"学科(数学)1个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群)5个 [1] - 形成从本科生到博士后 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办学格局 整体实力稳居全国地方大学前列 [2] 学科建设 - 学科涵盖10个门类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5个学科进入A类(教育学等5个A-) 12个进入B类(数学等6个B+) [3] - 拥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 省级14个 传统师范专业全部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 [3] - 2025年新增软件工程(B类学科 选考物理+化学)和体育教育(师范 仅招北京生源)2个招生专业 [4] 人才培养创新 - 组建人工智能学院 依托数学"双一流"学科和软件工程博士点 2025年开设人工智能师范/非师范两个本科方向及拔尖创新班 [5] - 新增4个未来教师实验班(汉语言文学等师范专业) 实行小班化教学和动态调整机制 [6] - 推进3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历史学等) 新增4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历史学+书法学等) [7][7] 国际与学业支持 - 与53个国家303所院校合作 开展200余个交流项目 每年赴境外学生超1000人 [8] - 实行"申请无门槛"的转专业政策(第二/四学期) 开设10余个辅修专业覆盖5大学科门类 [9] - 奖助体系覆盖80%师范生和40%非师范生 包含25项奖学金和15项助学金 [10] 实践与招生政策 - 近三年获国家级社会实践奖8项 市级57项 学生可参与国家级/市级/校级科研立项 [11] - 2025年录取采用分数优先原则 认可政策性加分 外语类专业限英语考生 艺术类有特殊报考要求 [12][13]
1.49亿元,太原理工大学采购大批仪器设备
仪器信息网· 2025-05-26 09:27
太原理工大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 采购预算总额达1.49亿元,涉及31项仪器设备 [1][2] - 主要采购品类包括光谱仪、色谱仪、显微镜、3D打印机等高端科研设备 [2][4] - 采购时间集中在2025年4-12月,部分设备要求90天内完成供货 [2][4] 重点采购设备详情 - 大型设备: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飞秒激光微加工系统(350万元) [4][5] - 分析仪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4] - 特种设备:金属3D打印机、工业五轴加工中心、新能源汽车测试设备 [4] - 精密仪器:原子层沉积系统、多功能表面超微结构表征分析系统(250万元) [5][7] 科研能力建设 - 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材料科学、化学进入前1% [10] - 拥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多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11][12] - 承担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10] 采购设备应用领域 - 能源化工:煤岩景深显微镜-拉曼光谱联用系统、气固催化反应测试系统 [5][7] - 生物医学:活细胞工作站、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流式细胞仪 [8] - 新材料研发:金属微细管精密成形系统、超临界干燥仪 [5][8] - 智能制造:6轴机器人全自动跌落试验机、工业机器人示教设备 [4]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修法决定、讨论重大事项报告
解放日报· 2025-04-30 01:58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表决通过修改《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等2件地方性法规 修改后的规定将更好落实国家改革举措 提升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助力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创新高地建设 [1] 基础研究工作情况 - 常委会组成人员肯定本市深化推进基础研究改革创新成效 建议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加强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组织跨学科研究 为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科技支撑 [1] "双一流"建设情况 - 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本市"双一流"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建议深化学科结构调整 创新科研组织方式 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育 持续提升建设水平 [1] 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 - 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加强部门协同和数据共享 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机制 推动社会保障卡在更多领域互联互通和便捷应用 [2] 人事任免事项 - 会议审议通过多项人事任免 包括免去华源的上海市副市长职务 任命常江为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任命马颖慧为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等 [4]
预算1.74亿元!昆明理工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4-28 09:05
昆明理工大学科研设备采购规划 - 2025年4月计划采购34项仪器设备,预算总额达1.74亿元,涉及全自动高温润湿角测试仪、高温差示扫描量热仪等设备 [1][2] - 冶能学院拟投入996万元开发焊接材料机器人工程师研发系统,采购10台套设备以突破高通量数据采集和智能优化技术 [4] - 基础医学院计划投入900万元建设数智化医学教学平台,采购165台套智慧教学设备 [4] - 临床医学院拟投入900万元打造高仿真手术麻醉技能实训中心,采购9台套微创手术训练系统 [4] 重点学科建设投入 - 城市学院投入1500万元建设"人工智能+"示范中心,采购11台套图形工作站等设备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拟投入520万元采购37台套AI训练设备,包括人工智能训练推理使能综合平台 [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计划投入395万元购置介电温谱测量系统等3台套设备 [7] - 机械工程学科投入500万元采购23台套工业机器人及精密减速器测试系统 [7] 新兴领域专项布局 - 人工智能专业投入200万元采购86台套4U服务器和深度学习主机 [8] -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投入200万元购置14台套超级电容储能及控制系统 [8] -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投入200万元采购18台套增材制造设备 [8]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投入200万元购置14台套AI服务器等设备 [9] 科研平台与成果转化 - 拥有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在稀贵金属提取领域实现镍回收率92%的技术突破 [18][24] - 研发出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使滇池流域镉污染农田稻米镉含量降低85% [20] - 突破电子束熔炼-区域熔炼技术,实现5N级高纯锗批量生产,支撑红外探测器材料自主可控 [24] - 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B+档 [11]
十大举措助推首都高校基础研究
北京青年报· 2025-03-24 06:56
核心观点 - 北京发布"首都高校基础研究10条" 通过10项具体措施深化高校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解决当前突出问题 推动高校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 助力北京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1][2] 学科布局与平台建设 - 优化基础前沿交叉学科布局 完善"双一流"建设支持方式 加强数学 物理 化学 生命科学 医学 智能科学等基础学科建设 [2] - 培育前沿交叉学科 推进跨学科科学研究 带动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 - 提升基础学科 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在新增学位授权中的数量和比例 系统规划增设一批基础前沿交叉学科学位点 [2] - 加快建设北京研究中心 依托战略科学家开展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 为海外引进战略科学家提供建功立业平台 [3] 人才支持计划 - 深入实施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 超常规培育战略科学家潜质人才 重点支持40岁以下具有家国情怀和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校卓越青年人才 [4] - 建立动态调整和滚动支持机制 对每批实施较好的前10%项目进行"5+5"年长周期滚动支持 [4] - 遴选支持35岁以下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 长期稳定支持其面向数学 物理 化学 生命科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 医药健康 集成电路 新材料 清洁能源 高端仪器 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 [4] - 重点支持高风险 非共识方向前沿基础研究 加强项目接续支持 [4] 资源保障与后备培养 - 鼓励中央高校将基本科研业务费更多用于推动青年教师开展基础前沿交叉科学研究 [5] - 试点推动市属高校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 支持市属高校结合自身特点自主实施科研项目 [5] - 加快推进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支持高校面向基础学科设立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 [6] - 实施市属高校与部属高校"新双培计划" 重点支持数理学科与人工智能等专业人才培养 [6] - 实施大学生科技夏令营行动 深入实施"启研"计划 支持优秀本科生自主支配使用项目经费开展基础研究 [6] 国际合作与交流 - 构筑基础研究合作交流平台 依托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 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开展中外联合科学研究 [7] - 发挥中关村论坛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 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等作用 常态化办好北京实验室论坛 高精尖论坛 卓越青年科学家论坛 [7] - 开展首都高校学生国际学术年会 建立高校留学生与新型研发机构沟通交流机制 [7] 学术期刊建设 - 加快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 围绕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领域 国内期刊空白学科领域重点建设一批一流英文学术期刊和若干一流科技期刊群 [8] - 引导重大科研成果率先在北京国际科技期刊上发表 支持前沿交叉领域的文章首发 [8] - 支持由顶尖科学家 知名学者领衔组建高水平国际化编委团队 鼓励科研人员兼职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8] - 鼓励高校设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国际科技传播"等专业方向培养后备人才梯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