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企业云汉芯城启动申购 共计约发行1627.90万股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05:15
公司IPO与发行情况 - 云汉芯城于9月19日正式启动申购 发行总数约1627.90万股 其中网上发行415.10万股 申购代码301563 申购价格27.00元/股 发行市盈率20.91倍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4000股 [1] 业务模式与运营规模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聚焦电子制造产业中小批量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采购需求 提供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一站式服务 延伸至产品技术方案设计PCBA生产制造服务及电子工程师技术支持 [1] - 自建自营B2B线上商城接入全球超2500家优质供应商的海量电子元器件库存数据 注册用户数超过69.65万 累计下单企业客户超过15.89万家 [1][2] - 客户覆盖工业智能物联 汽车电子 轨道交通 消费电子 电力能源 医疗设备 安防家居等多个行业 [2]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投向大数据中心及元器件交易平台升级 电子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建设及智能共享仓储建设等项目 [2] 行业影响与价值 - 公司通过互联网优化生产要素集成 提升电子元器件行业产业效率 实现更优资源配置并降低运作成本 推动传统流通方式与新兴产业互联网模式实现产业融合 [1]
重塑行业生态 珍宝岛药业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升级焕新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4:51
行业背景与痛点 - 中药材交易行业长期面临小、散、乱困境,规范化与现代化程度不足,依赖线下市场和个体商户,信息不对称、价格机制不透明,导致药材价格差异大、品质参差不齐,影响用药安全与行业信誉,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政策与机遇 - 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政策频出,从多维度引导行业规模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中药材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 - 亳州作为全国最大中药材集散地,产业模式转型升级受到行业广泛关注 [2] 平台创新与机制 - 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是全国首家且安徽省唯一具备大宗中药材现货交易资质的平台,历经5年市场调研与体系建设,于2025年国际药博会期间正式启动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升级焕新,以多项突破性机制重塑行业生态 [1] - 平台率先推出仓单交易模式,实现药材标准化存管与便捷流转,并开设挂牌交易专场,精准聚焦细分品种与特定交易场景,提升交易效率与针对性 [2] - 通过全流程线上化与电子仓单系统,解决传统现货交易中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及透明度不足等痛点,立足现货交收与实体供应链建设,服务于产业实际需求 [2] - 平台以线上化、标准化、金融化为核心,系统性地解决中药材交易存在价格乱、质量差、成本高及融资难等行业痛点 [3] - 在金融支持方面,平台携手相关机构推出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订单融资等定制化服务,显著改善中小商户资金周转难题 [3] - 在渠道与成本控制方面,平台联合产地政府推进GAP认证、溯源体系建设与标准化仓储管理,构建原料+饮片协同经营模式,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供需精准匹配,降低产业链综合成本 [3] - 在交易效率与安全方面,全流程线上化操作配合银行存管与第三方支付确保资金安全,标准合同与仲裁机制进一步降低交易风险 [3] - 在公信力构建方面,平台通过公开竞价、实时行情披露等方式提升价格透明度,逐步形成行业公认的价格发现机制 [3] - 仓单交易模式与挂牌专场的设立有效突破传统线下交易的信息壁垒和效率瓶颈,仓单交易支持药材标准化存管与多次流转,显著降低实物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4] - 与传统线下交易相比,平台实现从看货议价到电子仓单、线上成交的转变,立足实物交收和供应链支持,更适合中药材这类非标属性较强的商品 [4] 战略协同与增长预期 - 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是珍宝岛药业向上整合供应链、抑制成本波动、提升产品质量可控性的战略举措,通过平台系统整合优质产区资源,构建可追溯的原料供应体系,增强采购议价能力与库存调控灵活性,支持中药研发、生产与销售主业的稳定发展 [5] - 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数据服务等延伸板块有助于提升全产业链效率与公司品牌影响力 [5] - 平台重点聚焦用户规模与中药材交易生态构建,预计2025年实现成交额不低于3亿元,2026年成交额不低于30亿元,2027年成交额预计超100亿元,随着仓单交易等创新业务开展,5年后平台年成交额期望突破千亿元 [4] - 珍宝岛药业通过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革新传统中药材交易方式,切入供应链金融和构建行业生态,在用户持续增长、供应链金融落地、生态协同效能释放下,有望在中医药行业变革中获取显著红利,形成公司重要的新增长极 [5]
新股三分钟数读IPO∣瑞立科密、云汉芯城
搜狐财经· 2025-09-19 00:24
公司概况与发行信息 - 公司是专业从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和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核心产品涵盖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电子制动控制系统(EBS)等 具备正向开发能力 是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企业 [6] - 申购价格为42.28元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发行市盈率为29.64倍 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54.54倍 [3] - 可比公司万安科技市盈率为39.08倍 市值为81.13亿元 近一月涨跌幅为8.09% 伯特利市盈率为25.18倍 市值为320.72亿元 近一月涨跌幅为2.20% [4]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7.70亿元 2023年为17.00亿元 2024年为10.77亿元 [7] - 2022年净利润为1.05亿元 2023年为2.39亿元 2024年为2.75亿元 [8] - 2022年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8元 2023年为1.58元 2024年为3.64元 [8] 产业链与业务模式 - 上游主要为电子元器件、金属材料结构件和印制电路板等行业 下游为整车制造业 [8] - 公司以高性价比产品和服务为整车厂商提供一揽子主动安全系统解决方案 技术路线涵盖气压制动/液压制动、电控制动/线控制动 [6] 竞争优势与发展机遇 - 公司具有品牌和客户优势 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获主流整车厂商认可 积累了大批优质客户 并具备研发技术优势及质量控制优势 [11][12] - 线控制动市场空间广阔 与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高度吻合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 国产供应商在线控制动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11][12] - 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植包括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在内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崛起 "汽车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12] 挑战与风险 - 综合实力及国际市场竞争力与国际巨头存在差距 资金实力不足 融资渠道单一 [12] - 前期研发投入大 行业创新成本较高 电子系统开发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开发周期长且存在风险 [12] - 行业集中度高 面临国际汽车电子巨头的竞争和挑战 [12]
云汉芯城开启申购 为电子元器件领域B2B领军企业
智通财经· 2025-09-18 23:01
公司业务与运营模式 - 公司是一家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聚焦电子制造产业中小批量电子元器件研发 生产 采购需求 通过自建自营的云汉芯城B2B线上商城提供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一站式服务 [1] - 公司接入全球超2500家优质供应商的海量库存数据 日可售SKU达2799.24万 通过下游订单需求汇集进行专业化集约化采购 有效降低整体采购成本 [2] - 公司构建包括"云仓" 优选供应商 PCBA服务等创新业务生态 不断扩大客户服务广度与深度 [2] 数据资源与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覆盖多维度信息的标准化数据库 包含4448.90万SPU产品数据 9302.31万条参数替代关系数据 78.22万条国产替代关系数据 107.79万型号进口报关分类数据 46.54万型号元器件质检信息 [3] - 公司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元器件选型 替代推荐 需求预测等场景服务能力 报告期内新增系统或功能模块超100个 月均版本迭代频率超300次 [3] - 线上商城支持每天上百万级搜索量 搜索匹配率维持在90%左右 月处理订单峰值6.8万笔 BOM单峰值3.4万单 报关商品归类自动匹配峰值达98% [3]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根据国际电子商情排名 公司从2020年第23位上升至2022年第15位 系电子元器件领域B2B领军企业之一 [4] - 2022年 2023年 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3.33亿元 26.37亿元 25.77亿元人民币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1.35亿元 7859.17万元 8833.28万元人民币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注册用户数超69.65万 累计下单企业客户超15.89万家 [3] 财务指标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74,831.61万元 较2023年65,895.38万元增长13.6% [5] - 母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28.70%降至2024年15.70% 合并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45.69%降至2024年30.81% [5]
A股申购 | 云汉芯城(301563.SZ)开启申购 为电子元器件领域B2B领军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22:59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是一家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聚焦电子制造产业中小批量电子元器件研发 生产 采购需求 [1] - 通过自建自营的云汉芯城B2B线上商城提供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一站式服务 延伸至产品技术方案设计 PCBA生产制造服务 电子工程师技术支持等领域 [1] - 子公司深圳汉云拥有CNAS认证的电子元器件检测实验室 [1] 供应链与业务模式 - 接入全球超2,500家优质供应商的海量库存数据 日可售SKU达2,799.24万 [2] - 通过下游中小批量订单需求的汇集向供应商进行专业化和集约化采购 有效降低整体采购成本 [2] - 线上商城已成为电子元器件流通领域重要销售渠道 形成供应端和需求端共同推动的增长飞轮 [2] 数据资源与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涵盖多维度信息的标准化数据库 包含4,448.90万SPU产品数据 9,302.31万条参数替代关系数据 78.22万条国产替代关系数据 [3] - 拥有107.79万型号的进口报关分类数据 46.54万型号的元器件质检信息 [3] -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元器件选型 替代推荐 需求预测 授信 质检 报关等应用场景的服务能力 [3] 运营效率与系统支持 - 报告期内新增系统或功能模块数超100个 月均版本迭代频率超300次 [3] - 线上商城支持每天上百万级搜索量 搜索匹配率维持在90%左右 [3] - 月处理订单数峰值达6.8万笔 BOM单数峰值达3.4万单 报关商品归类自动匹配率峰值达98% [3] 客户规模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注册用户数超过69.65万 累计下单企业客户超过15.89万家 [3] - 在国际电子商情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收排名"中从2020年的23位上升至2022年的15位 [4] - 属于电子元器件领域B2B领军企业之一 系上榜企业中主要以产业互联网B2B线上商城开展业务的分销商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5.77亿元 2023年26.37亿元 2022年43.33亿元 [4][5] - 2024年净利润8,833.28万元 2023年7,859.17万元 2022年13,541.19万元 [4][5]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74,831.61万元 较2023年65,895.38万元增长13.6% [5] 财务结构 - 2024年母公司资产负债率15.70% 较2023年20.31%下降4.61个百分点 [5] - 2024年合并资产负债率30.81% 与2023年30.52%基本持平 [5] - 2022年合并资产负债率45.69% 较2024年下降14.88个百分点 [5]
腾讯控股(00700):周报-20250917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9-17 12:50
投资评级与股价信息 - 股价645港元 市值5.91万亿港元 总股本91.62亿股 52周股价区间360.3-649.5港元 每股净资产133.22港元 [2] 融资活动与资本结构 - 在香港发行80亿元人民币点心债 分为5年2.6% 10年3.0% 30年3.6%三个期限 由中行 交行 摩根大通 摩根士丹利承销 [3] - 自2021年以来首次发债 当前未偿债券规模约177亿美元 未来两年有超15亿美元到期 [3] - 融资用于优化债务结构 为AI 云计算等长期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降低美元融资依赖 [3] AI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 - 混元3D 3.0建模精度提升3倍 ADP 3.0支持多智能体协作 [4] - 腾讯元宝国内DAU排名前三 日提问量达年初月总量 [4] - 腾讯会议AI纪要用户增长150% 新增实时翻译功能 IMA知识库文件突破1亿 [4] - QQ浏览器AI月活数较4月增长17.8倍 腾讯企点完成1亿次客服精准回复 30万余家企业实现本地化知识管理 [4] 全球化布局与出海服务 - 腾讯云海外客户规模同比翻番 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新建沙特首个中东数据中心 日本大阪第三个数据中心及当地办公室 全球加速节点突破3200个 [5] - 服务绝大多数中国出海企业 互联网与头部游戏领域覆盖率超过90% 典型客户包括美团Keeta 泡泡玛特 正大集团 [5] 芯片适配与算力优化 - 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自研异构计算平台整合不同类型芯片形成统一算力池 [6] - 提供高性能 低成本 可扩展的AI算力服务 降低企业算力成本 缓解国产化替代兼容性问题 [6] - 软硬件协同全栈优化为长期战略 构建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生态协同全链路能力 [6]
汤道生:腾讯AI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推动多场景规模化应用
搜狐财经· 2025-09-17 01:54
智能化战略 - 公司正式发布腾讯云智能体战略全景图 开放AI能力及C端和B端优势场景 通过智能体解决方案 SaaS+AI和大模型技术升级激发企业创新潜能[1] - AI技术已成为公司及腾讯云核心增长引擎 AI投入与高质量增长形成正循环 腾讯元宝DAU排名国内前三 用户日提问量达年初月总量 IMA知识库文件数量突破1亿 QQ浏览器AI月活数比4月增长17.8倍 AI助力广告和游戏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1] - 公司AI战略核心为"以人为本" 所有技术研发围绕真实用户需求展开 目标实现全面开放好用的AI[4][7][8] 全球化布局 - 公司从基础设施 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三个方向升级国际化战略 过去三年国际业务持续高双位数增长 90%以上互联网企业和95%以上头部游戏公司出海选择腾讯云 国际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Q2国际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海外客户规模同比翻番[3] - 海外市场建设加速 今年和明年将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新可用区 包括沙特大型可用区 印尼第三个可用区和日本大阪可用区[28] - 海外竞争优势体现在游戏行业理解 安全能力 音视频技术积累和小程序生态输出 形成SuperApp-as-a-Service产品[30][31] 技术研发与合作 - 公司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与多家国产芯片厂商合作推动AI模型在不同规模与场景中的适配 专注于软件和模型研发 以开放心态协同芯片厂商选择最合适硬件[3][19] - 开源Youtu-Agent框架 主打开箱即用 发布Agent Runtime集成执行引擎 云沙箱 上下文服务网关和安全五大组件 提供全方位AI基础设施支持[16][17] - 采用自研与开源并举的多模型策略 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最优技术组合 该策略将持续延续[26] 场景化应用 - 公司坚持"场景为王"路径 在办公 营销 研发 制造 零售 医疗和汽车等领域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改造 与国家"AI+"战略高度契合[6] - 国民级C端应用与AI大模型元宝有机结合 电子签名工具扩展至合同审批流程优化 内部流程被AI重构 技术人员超过40%新增代码由AI自动生成[9][10][11] - 开拓新场景如腾讯元宝满足新需求 原有产品如浏览器扩展AI交互能力 从检索网页升级为直接解答问题[12] 资本投入与盈利 - AI仍处于投入期 公司采用更聪明投入方式 针对具体场景解决用户痛点同时考虑规模化使用AI 实现投入产出平衡[20] - 资本开支持续增加 因企业客户和C端用户对AI需求爆发 且投入能带来清晰用户价值[21] - 部分业务和产品线已盈利 部分仍在投入阶段 AI相关收入增长明显 最直接带动基础设施需求 会议SaaS通过AI新能力创造强客户需求 期待新商业模式诞生[33][34] 运营优化 - 公司通过"减脂增肌"策略聚焦核心自研产品 减掉低质量收入和不可持续投入 自研产品如云底座 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收入实现可喜健康增长 海外收入高双位数增长 国内在单位成本下降情况下实现实际规模更大比例增长[22][23] - 智能体平台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过硬 通过实践项目打磨复杂文档处理能力 深耕行业场景解决实际问题[24][25] - 海外AI落地进度较国内慢 国内技术先研发实践后输出海外 如刷掌支付技术引起海外客户兴趣 整体处于早期阶段 公司愿与本地伙伴合作满足需求[32]
科技服务业营收、拉动力“双第一” 科技创新成朝阳区新动力
北京商报· 2025-09-12 15:25
经济表现与规模 - 2024年上半年GDP实现4620.1亿元 同比增长5.1% 占全市18.5% [1] - 实际使用外资始终位居全市前列 进出口总额保持全市首位 [1]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53.8亿元 2024年上半年完成1295亿元 占全市比重约20% [3] 产业结构与创新驱动 - 信息服务业跃升为全区第二大支柱行业 2024年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合计GDP占比达23.7% [3] - 信息服务业GDP增加值贡献率达32.3% 位居各行业首位 [3] - 上半年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比25.8% 较"十三五"末提升7.2个百分点 增长贡献率超30% [3] - 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及拉动力实现全市双第一 [3] - 推行"商务+科技"双轮驱动 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产业互联网领域 [2] - 打造全国首个数据商务区 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型商务生态体系 [2] 国际化资源集聚 - 汇聚近100%外国驻华使馆 90%外国驻京新闻媒体 80%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 7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65%外资金融机构 [1] - 设立国际融商服务中心和外资综合服务站 建立北京市首个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 [1] - 外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等70个事项可一站办理 打造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 [1] 消费业态与空间布局 - 构建"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纵贯地铁14号线商业带 横跨亮马河文化经济带 建设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 [4] - "十四五"以来京东MALL、太古里西区等31个商业设施亮相 规划建设万象城、INS新乐园、太古坊等特色地标 [4] - 高品质商圈和"夜京城"地标数量占全市近一半 [4] - 茶馆、咖啡馆、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分别占全市30%、50%、60%、70% [4] - 首店及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均占全市50% [4] 创新成果与人才储备 - 五年形成87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其中15项全国复制推广 9项全市复制推广 [2] - 连续十三年举办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 人才资源总量达156万人 占全市20% [2] - 未来五年预计新增170余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 [2]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 依托近百家影院和演艺新空间 13处奥运及大型体育场馆 实施"文旅+百业"八项政策 [4] - 打造国际灯光节、茶香文化节、亮马河醒春启航、金盏速度节等标志性活动 [4] - 演艺、票根、水岸、假日经济发展提速 形成文化"出海"新范式 [4]
2025服贸会 | 科技服务业营收、拉动力“双第一” 科技创新成朝阳区新动力
北京商报· 2025-09-12 14:42
经济表现与规模 - 2024年上半年GDP实现4620.1亿元 同比增长5.1% 占全市18.5% [1] - 实际使用外资居全市前列 进出口总额保持全市首位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3年完成2653.8亿元 2024年上半年达1295亿元 占全市20% [3] 产业结构与创新驱动 - 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合计GDP占比达23.7% 信息服务业成为第二大支柱行业 [3] - 信息服务业GDP增加值贡献率32.3% 位居各行业首位 [3] - 推行"商务+科技"双轮驱动 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产业互联网领域 [2] - 打造全国首个数据商务区 建立新型商务生态体系 [2] - 五年来形成87项改革创新案例 其中15项全国复制推广 9项全市复制推广 [2] 国际化资源集聚 - 集聚近100%外国驻华使馆 90%外国驻京媒体 80%国际组织 7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65%外资金融机构 [1] - 设立国际融商服务中心 外资综合服务站 建立北京市首个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 [1] - 外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等70个事项可一站办理 打造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 [1] 消费生态建设 - 构建"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地铁14号线商业带/亮马河文化经济带/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 [4] - "十四五"以来新增31个商业设施 包括京东MALL/太古里西区 规划建设万象城/INS新乐园/太古坊 [4] - 茶馆/咖啡馆/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分别占全市30%/50%/60%/70% [4] - 首店/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均占全市50% 泡泡玛特等潮玩品牌形成文化出海新范式 [4] 人才与空间资源 - 人才资源总量达156万人 占全市20% [2] - 连续十三年举办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 打造高品质国际人才社区 [2] - 未来五年预计新增170余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 [2] 文商旅体融合 - 依托近百家影院/演艺空间/13处奥运体育场馆 实施"文旅+百业"八项政策 [4] - 打造国际灯光节/茶香文化节/亮马河醒春启航/金盏速度节等标志性活动 [4] - 高品质商圈和"夜京城"地标数量占全市近一半 [4]
2025服贸会|科技服务业营收、拉动力“双第一” 科技创新成朝阳区新动力
北京商报· 2025-09-12 10:41
经济表现与规模 - 2024年上半年GDP实现4620.1亿元 同比增长5.1% 占全市18.5% [1] - 实际使用外资始终位居全市前列 进出口总额保持全市首位 [1]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53.8亿元 2024年上半年完成1295亿元 占全市比重约20% [5] 国际化资源集聚 - 汇聚近100%外国驻华使馆 90%外国驻京新闻媒体 80%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 7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65%外资金融机构 [3] - 设立国际融商服务中心和外资综合服务站 建立北京市首个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 70个事项一站办理 [3] - 打造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 发布英文版《北京朝阳外国人手册》 [3]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推行"商务+科技"双轮驱动 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产业互联网领域 [4] - 打造全国首个数据商务区 建立新型商务生态体系 [4] - 2024年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合计GDP占比达23.7% 信息服务业成为第二大支柱行业 增加值贡献率32.3% [4] - 上半年两行业合计GDP占比25.8% 较"十三五"末提升7.2个百分点 增长贡献率超30% [4] - 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和拉动力实现全市双第一 [4] 消费生态建设 - 构建"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地铁14号线商业带/亮马河文化经济带/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 [5] - "十四五"以来31个商业设施新亮相 包括京东MALL/太古里西区 规划建设万象城/INS新乐园/太古坊 [6] - 高品质商圈和"夜京城"地标占全市近一半 [6] - 茶馆/咖啡馆/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分别占全市30%/50%/60%/70% [6] - 首店和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均占全市50% 四大潮玩品牌形成文化出海新范式 [6] 文商旅体融合 - 依托近百家影院/演艺新空间/13处奥运和大型体育场馆 实施"文旅+百业"八项政策 [6] - 打造国际灯光节/茶香文化节/亮马河醒春启航/金盏速度节等标志性活动 [6] - 演艺/票根/水岸/假日经济发展提速 贡献提升 [6] 人才与创新生态 - 连续十三年举办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 打造高品质国际人才社区 [4] - 人才资源总量达156万人 占全市20% [4] - 五年来形成87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其中15项全国复制推广/9项全市复制推广 [3] - 未来五年预计新增170余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