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赢

搜索文档
秉持平等态度 争取双赢结果——写在中美马德里会谈之前
新华社· 2025-09-14 12:36
即将到来的马德里会谈,既是中美双方的深度对话,更是关乎全球信心与稳定的重要互动。世界也期 待,中美双方能够延续对话势头,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 对话成果,进而带来双赢、多赢结果,为两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今年5月以来,从日内瓦到伦敦,再到斯德哥尔摩,中美双方三个月内举行三场经贸会谈,朝着通过对 话协商解决经贸问题的正确方向稳步前行。6月5日中美元首通话,从最高层面为两国关系校准航向、稳 定航程提供战略引领。正是通过持续的沟通,双方对彼此关切的理解逐渐加深,减少分歧、增进共识的 势头得以巩固。事实一再证明,平等对话是解决问题、消除对立的最佳途径。唯有以对话沟通的"进", 方能遏制冲突对抗的"退"。此次双方同意将TikTok这一具体而复杂的议题纳入会谈,本身也再次说明双 方正延续着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的路径。会谈取得积极成果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但美方近期仍在不断采取 单边、霸凌做法,包括在会谈前还在不断制裁中国企业,这种行为无论是打什么旗号,都不利于双方通 过平等会谈达成互利结果。 对于TikTok问题,中方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据隐私与安全 ...
新华时评丨秉持平等态度 争取双赢结果——写在中美马德里会谈之前
新华社· 2025-09-14 03:33
中美经贸会谈安排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团于9月14日至17日赴西班牙马德里与美方举行会谈 [1] - 会谈将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经贸问题 [1] 会谈背景与进程 - 5月以来中美在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举行三轮经贸会谈 三个月内连续进行三场高层对话 [2] - 6月5日中美元首通话为两国关系提供战略引领 [2] - 双方通过持续沟通加深彼此理解 减少分歧增进共识的势头得到巩固 [2] TikTok议题立场 - 中方明确表示从未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反当地法律的方式为政府采集境外数据 [3] - 中国政府将依法依规审批TikTok问题 维护企业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3] - 美方被要求提供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保障中国企业在美持续运营 [3] 经贸关系本质 - 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 经济优势互补格局是市场和国际分工的结果 [3] - 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三轮会谈成果为全球市场带来积极信号 [3] - 保持对话势头有利于做大合作蛋糕 推动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3] 美方行为影响 - 美方近期持续采取单边霸凌做法 包括在会谈前制裁中国企业 [2] - 此类行为不利于双方通过平等会谈达成互利结果 [2] 全球影响与期待 - 中美互动深刻影响世界 在面临经济动荡的当下具有全球意义 [1] - 世界期待双方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注入正能量 [4]
锚定扩大开放,服贸会激活全球服务贸易新动能
华夏时报· 2025-09-12 11:09
中澳服务贸易合作深化 - 澳大利亚参展服贸会企业数量创历史纪录 近60家机构和企业组成最大规模展团[2][8] - 2023-2024财年澳大利亚对华服务贸易增长42.3% 服务出口总额达2127亿澳元[8] - 中国连续16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额占澳贸易总量近1/3[8] 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与开放政策 - 2024年1-7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5781.6亿元 同比增长8.2% 其中出口增长15.3%[5] -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106项 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0] - 服贸会吸引54个国家、21家国际组织设展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包括500家世界500强企业[5] 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机遇 - 空客预测到2044年中国新客机总需求达9570架 当前在运营飞机超2300架[9] - GE医疗发布国产高端PET/CT设备Max Elite+ 展示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10] - 高端制造业、绿色技术及数字化转型领域被视为全球投资主要目的地[9] 绿色贸易规则影响与产业升级 - 欧盟《零毁林法案》推动全球贸易规则向绿色化可追溯化发展[10] - 2025年前8个月中欧贸易总值3.88万亿元 增长4.3% 占中国外贸总值13.1%[11] - 法案倒逼中国产业链升级 促进数字溯源技术与绿色认证服务发展[11]
有“服”同享,“贸”利全球
人民网· 2025-09-12 08:19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1] - 26场论坛会议活动举办 [1] - 汇聚世界各地精英企业、专家学者与行业翘楚 [1] 技术融合与服务创新 -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 [1] - 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服务体验全新变革 [1] - 工业旅游兴起带来沉浸式消费体验 [1] - 文博资源开发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服务消费新亮点 [1] 国际合作与双向赋能 - 中国开放市场与国际服务业创新智慧结合 [2] - 非洲金融科技企业接触中国移动支付技术 [2] - 欧洲环保服务商在中国双碳战略中找到增长点 [2] - 基于比较优势的深度合作生态形成 [2]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 中国优化营商环境 简化审批流程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 - 为服务贸易企业降本增效 [2] - 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2] 全球影响与协同发展 - 数字教育平台助力非洲青年技能提升 [2] - 欧洲环保技术助推中国绿色转型 [2] - 服贸会推动服务贸易全球自由流动 [1] - 不同文明在服务领域美美与共 [2]
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中国担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2 01:47
开放合作政策 - 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加快在自由贸易试验区 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平台先行先试 [3]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 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已实现全部清零 增值电信 生物技术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有序推进 [4] - 22个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 [4] 展会规模与影响 - 服贸会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服务贸易领域综合型展会 [2] - 投洽会作为中国双向投资促进重要平台 外资企业覆盖20个行业门类 115个行业大类 制造业涵盖31个大类 548个小类 [14] - 服贸会2020年提质升级后影响力和关注度不断扩大 成为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合作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2] 创新与科技发展 - 服贸会首发190多项新产品新成果 包括全球首款3D打印高分子抗疲劳可吸收血管支架 全球首个8K级超高清第二现场分发平台 国内首款千比特规模专业光量子计算机 [7] - 智博会设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数字城市 智能机器人 智能居家 低空经济5大主题板块 呈现智能产业前沿成果 [7] - 中国以24个集群数量连续第三年位列全球创新指数百强集群第一 前十位创新集群中占据三席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首次名列榜首 [10] 国际合作领域 - 中国愿同各方共同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 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 [4] -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合作 加强发展战略 治理规则 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对接协调 [7][12] - 中国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通过服贸会 智博会 投洽会等平台为世界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提供桥梁 [17]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戴德明:中澳自贸协定极大促进双边贸易繁荣
证券时报· 2025-09-11 18:04
作为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的主宾国,澳大利亚无论是国家馆展出面积 还是参展商数量,都创下了服贸会历届主宾国新纪录,显示出其对中国市场和机遇的高度重视。 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对于这一重要的贸易 伙伴,澳大利亚如何看待未来的贸易和投资机遇?站在《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 称"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十周年的关键节点,未来协定的高质量实施与审议还需要重视哪些领域? 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大中华区总经理、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商 务公使戴德明。 中国强调在经贸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如何评价中国推动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促进合作共赢的努力?戴 德明表示,当今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且瞬息万变,但令人欣慰的是,各界已认识到:企业必须进行转 型与变革才能在全球立足。这意味着所有企业机构都需要凝聚力量共同应对挑战。参展企业展现出的强 烈兴趣和参与意愿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他们渴望亲临现场、洞察变革先机。正如多年深耕中国市场 的企业所总结的,要真正把握区域机遇、评估风险、获取信息,最有效的方式正是亲自来开展调研、 ...
义乌老板“离家出海” 离客户再近一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1:55
核心观点 - 义乌企业通过开设海外集合店、建立跨境物流和本地化团队等方式加速品牌出海 以更近距离服务全球客户并实现共赢 [1][4][5][7] 场所出海策略 - 在肯尼亚内罗毕开设Yiwu Selection品牌出海集合店 采用整店出口模式并配备多语种商品介绍和商家联系渠道 [1][2] - 迪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已运营超3年 占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 成为当地商业打卡点 [4] - 全球布局约60个品牌出海项目 覆盖人口达20亿 [4] 物流与本地化运营 - 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跨境物流站点"实现3天达东南亚、7日达欧美的物流效率 [5] - 跨境物流站点集成营销中心、直播基地和售后服务中心 实现24小时本地响应 [5] - 海外直播间采用外籍团队联合销售 实现深度本地化运营 [5] 市场表现与产能 - 2024年上半年义乌进出口总值4058.3亿元 同比增长25% [9] - 3D打印玩具等产品在跨境电商平台热销 新厂投产后产能大幅提升 [7] - 为满足美国采购商圣诞用品订单 将生产任务分解至浙江周边地区并零时差沟通 [8] 合作模式创新 - 采用海外团队市场认知优势与中国团队交付速度、成本控制优势结合的双轮驱动模式 [7] - 通过让利客户实现互利共赢 例如帮助美国采购商度过关税难关 [7][8]
中国越买越少,普京没办法再装看不见,要来中国敞开心扉聊一次
搜狐财经· 2025-08-22 09:35
中俄贸易数据变化 - 2025年1-7月中俄双边贸易额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额降至562.4亿美元 同比下降8.5% [2] - 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同比减少62% 因俄罗斯进口政策收紧 [2] - 贸易额下滑反映双方贸易政策及市场需求变化 [5] 俄罗斯经济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俄罗斯经济年增长率仅1.4% 创近两年新低 [5] - 5月通胀率降至10%以内 但仍为俄罗斯央行目标的两倍 [5] - 民众实际感受通胀率高达16.1% 导致消费能力下降及非必需进口商品需求降低 [7] 俄罗斯对华经济依赖 - 2024年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之一 占中国进口总量13.5% [7] - 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化石燃料出口中国金额达54亿欧元 占其总出口38% [7] - 俄罗斯工业技术及民用产品依赖中国市场和技术支持 [15] 普京访华战略考量 - 俄罗斯需拓展中国市场弥补欧洲能源市场损失并缓解财政压力 [11] - 期望吸引中国企业对物流 矿产和机械制造等行业投资以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1] - 俄罗斯需中国在国际多边框架下给予政治支持以应对西方外交孤立 [13] 国际格局与中俄关系 - 美国曾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国家加征关税 但最终对中国暂缓实施 [15] - 中国稀土资源优势使美国在制定政策时有所顾虑 [15] - 俄罗斯试图通过"分而治之"策略分化欧盟以减轻欧洲方向压力 [15] 中俄关系发展前景 - 中俄贸易具互补性 中国需俄罗斯能源 俄罗斯需中国市场和技术 [15] - 双方致力于在多极世界格局中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17] - 未来关系发展取决于俄罗斯能否理解"互利共赢"及构建健康平衡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 [20]
让同呼吸、共命运看得见、摸得着(记者札记)
人民日报· 2025-08-21 22:13
经贸合作 - 策克口岸去年12月向蒙古国南戈壁省运输5吨新鲜蔬菜并开辟新的绿色果蔬运输通道 [1] - 今年7月口岸110千伏对蒙输电工程投运使蒙古国矿区告别燃煤取暖并催生原煤加工产业链 [1] - 从单向运煤升级为双向流通模式实现精准合作与民生互联 [1] 技术升级 - 自动引导运输车替代传统驼队运输方式显著提升运输效率 [1] - 遥控驾驶技术革新通关流程使煤炭运输效率实现倍增 [1] - 技术赋能推动设施联通与贸易畅通形成互利共赢的坚实支撑 [1] 区域发展 - 口岸功能从古代边塞要地转型为现代经贸前沿体现区位价值提升 [1] - 中蒙两国通过经贸合作共享发展红利并在文化交融中增进信任 [1] - 设施联通与贸易畅通将"远亲不如近邻"认知转化为实际合作图景 [1]
欧洲干了件以前不敢干的事,让美财长很是恼火,却在中国意料之中
搜狐财经· 2025-08-20 09:27
G7峰会欧美对华关税分歧 - 欧洲国家在G7峰会上拒绝支持美国对中国加征200%关税的提议 现场出现集体沉默 [1][3] - 欧洲汽车行业超过10%的出口依赖中国市场 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华出口额也位居前列 [9] - 欧洲认为跟随美国围堵中国将牺牲自身经济利益并损害国际合作形象 [9] 美国对华政策动机 - 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转移国内矛盾 包括制造业空心化和就业市场疲软问题 [5] - 美国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挑战其国际地位 试图通过高关税削弱中国商品竞争力 [5] - 美国政客将国内经济问题归咎于中国 加征关税作为对华强硬的政治表演 [5]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通过扩大内需市场增强经济韧性 应对外部压力 [13] - 推进对外贸易多元化 与更多国家深化合作建立"防护网" [13] - 美国此前关税威胁未伤及中国经济根本 欧洲不配合使美国围堵计划落空 [13] 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 各国利益深度绑定 不愿为美国霸权买单 [13] - 美国裹挟盟友对抗中国的策略正在失效 [13] - 中国提倡的互利共赢和多边合作获得更多国家认可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