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

搜索文档
中美关税如期展期90天,中国外贸企业订单可能再次爆发
华夏时报· 2025-08-01 21:56
中美关税休战期展期 - 中美关税"休战期"再次展期90天,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1] - 义乌商户因"休战期"展期获得更多订单爆发可能性 [1] - 东莞宏晋实业受益于5月关税"休战期",二季度美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近60% [2] 外贸战略与格局 -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以多元市场为支点、以产业出海为通道、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外贸战略格局 [1] - 上半年外贸实现"三个首次":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3万亿元,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首次突破60万家,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2万亿元 [2]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达11.29万亿元,同比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 [3] 外贸区域表现 - 广东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28% [6] - 浙江外贸出口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2.07万亿元,增长9.1% [6] - 山东货物贸易进出口1.73万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 [6] - 江苏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 [6] - 贵州进出口总额413.85亿元,同比增长12.8% [6] 企业外贸数据 - 义乌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0%,其中出口增长24.6%,进口增长28.3% [6] - 义乌对非洲贸易额719.5亿元,对拉丁美洲621.7亿元,对东盟475.3亿元,对欧盟40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4%、15.2%、43.7%和21.3% [6] - 阿里巴巴跨境业务爆发式增长,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达1323亿元,同比增长29% [7] 外贸合作与基础设施 - 与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新建贸易畅通工作组,总数达32个 [5] - 与格林纳达、阿塞拜疆、哥伦比亚新签关于深化贸易畅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总数达8个 [5] - 中老泰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重庆首趟图定中亚班列成功启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首运 [5]
外交部:欢迎外资企业进一步融入中国“发展链”,携手构筑世界“共赢链”
新华社· 2025-07-31 11:35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近期,中国经济半年报的亮眼成绩引发积极反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摩根士丹利等国际组织和机构普遍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不少跨国公司继续增持中国资产。柏基投资 等外资金融机构就认为,中国正发生"世所未见的规模性经济变革",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 转型升级,必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表示,中国经济稳健增长态势持续增强,创新活力加速释放,为世界发展贡献了最宝贵的"确定 性"。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许可、黄扬)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31日表示,中国经济稳健增长态势持续 增强,为世界发展贡献了最宝贵的"确定性"。中方欢迎外资企业进一步融入中国"发展链",携手构筑世 界"共赢链"。 郭嘉昆表示,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市场始终是国际投资"优选项"。中方欢迎外资企业进一步融入中 国"发展链",携手构筑世界"共赢链"。 他表示,这一确定性来自经济治理的有效性,我们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各国提供发展新路径。这一确定性来 自改革创新的经济底气,我们有效释放超大规模市场蕴含的内 ...
国际组织和机构普遍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外交部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08:38
国际组织和机构普遍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外交部回应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3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这一确定性来自稳定可期的政策环境,我们不断推出积极有为、取向一致的宏观政策,持续打造市场 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这一确定性更来自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我们奉行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支持多边 贸易体制,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市场始终是国际投资"优选项"。我们欢迎外资企业进一步融入中国"发展链",携手 构筑世界"共赢链"。(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万可义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薛伟 摄 有记者提问:近期,中国经济半年报的亮眼成绩引发积极反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摩根士丹利等国际 组织和机构普遍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不少跨国公司继续增持中国资产。柏基投资等外资金融机构认 为,中国正发生"世所未见的规模性经济变革",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必将为外 国投资者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中国经济稳健增长态势持续增强,创新活力加速释放,为世界 ...
大有可为、深信不疑、坚定信心!透过关键词看外资用“真金白银”加码在华投资
央视网· 2025-07-31 07:02
央视网消息: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幅上调 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0.8个百分点至4.8%。此前,国际金融机构、知名投行多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半年,跨境资本持 续流入中国。各项数据表明,在华跨国企业看好中国市场,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IMF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至4.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9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率预测较4月大幅上调0.8个百分点达 4.8%。IMF称,这一上调反映了上半年中国经济动能强于预期。 外资金融机构连续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2025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后,国际金融机构、国际投行纷纷上调2025 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外资用"真金白银"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摩根士丹利上调0.3个百分点,日本野村证券上调0.5个百分点,高盛上调幅度最大,达0.6个百分点,大华银行上调0.3个百分点。外 资金融机构认为,国内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维持高位,出口数据表现亮眼。 外资用"真金白银"对中国经济投下信 ...
主要指标表现良好,展现经济强大韧性,IMF大幅提高中国增长预期
环球时报· 2025-07-30 22:59
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 - IMF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大幅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 [1] - 中国2026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4.2% [2] - 上调反映上半年中国经济动能强于预期且中美实际关税税率低于预期 [1] 中国经济表现及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超出市场预期 [2] - 出口强劲增长抵消对美出口下降 消费市场受财政措施支持 [2]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 电子商务服务业外资增长127.1% [8] 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展望 - 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 [7] - 高盛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0.6个百分点幅度最大 [7] - 十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1] 外资流入与投资动态 - 上半年中国跨境资金净流入1273亿美元 二季度净流入环比增长46% [7] - 1-5月股权性质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 [7] - 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约330亿美元逆转去年下半年净流出态势 [7] 全球贸易环境变化 - 欧洲企业与潜在中国供应商合作需求增长5% 对美国需求下降24% [10] - 亚投行发行20亿元熊猫债获3.2倍超额认购 境外投资者占比近六成 [8] - 除美国以外的全球贸易环境正在形成 [11] 行业合作与创新生态 - 中国药企与跨国药企授权合作占全球交易总数18%交易额32% [11] - 阿斯利康与5家中国药企达成至少136亿美元授权交易 [11] - 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累计突破600家 [8] 全球经济展望 - IMF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3.0% [9] - 新兴市场发展中经济体2025年经济增速上调0.4个百分点至4.1% [9] - 发达经济体2025年经济增速预测上调0.1个百分点至1.5% [9]
中央政治局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 传递多重有力信号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12:34
在今年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表现好于预期。 除了上半年5.3%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快于去年同期和全年,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在改善。 一个突出例子是,上半年中国市场销售环比逐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5万亿元人民币, 52%的经济增长由消费这架"主引擎"贡献。 政治局会议对此给予肯定,认为中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会议提醒,要"用好发展机遇、潜力 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经济观察)中央政治局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 传递多重有力信号 中新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中央政治局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 传递多重有力信号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于今年底收官,下半年经济走势如何,既关乎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也关乎为又一个 五年画上圆满句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传递多重有力信号。 ——经济顶压前行展现活力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分析称,中国经济的体量、韧性以及产业领域积累 的深厚基础、关联关系等,是当前经济稳健运行的强有力保障。加之经营主体的能力和本领在市场竞争 中不断提 ...
专访刘元春:下半年中国经济新逻辑,准财政工具加力稳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06:16
记者丨周潇枭 编辑丨李博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如何展望下半年经济形势?如何推动物价合理回升?下半年是否有必要推 出增量政策?要如何加力促消费?如何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如何有效推进"反内卷"的工 作?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受访者供图) 下半年需重点关注投资 《21世纪》: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如何看待上半年经 济运行状况? 刘元春:得益于超预期的出口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带来的消费反弹,中国经济上半年维持5.3%的增速, 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劲和弹性。 在肯定上半年经济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结构性变化。当前,供给端增长要好于需求端,制造业韧 劲好于服务业,中央投资好于地方投资,大中型企业运行状况好于中小企业。更重要的是,6月份的一 些数据变化,包括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等,暗示了下半年经济运行的新逻辑。 上半年我国GDP规模突破66万亿元,同比增长5.3%,为全年5%左右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面对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的不利影响,二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2%,维持平稳增长。其 ...
21专访|刘元春:下半年中国经济新逻辑,准财政工具加力稳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05:32
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规模突破66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为全年5%目标奠定基础[1] -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 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2% 较一季度有所回升[1] -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升 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 但投资增速回落 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1] 经济结构特征 - 供给端增长优于需求端 制造业韧性好于服务业 中央投资优于地方投资[3] - 6月出现投资增速回落与房地产市场波动 预示下半年新运行逻辑[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利润率同比回落 民间投资转为负增长[5] 出口形势分析 - 上半年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5.9% 体现产品竞争力质变[4] - 自2016年贸易摩擦以来出口保持韧性 下半年虽面临压力但冲击可控[4] - 美国加征关税可能不会特别高 因涉及对美开放 投资及关键商品供给等综合考量[4] 投资领域动向 - 投资收益下降与反内卷政策短期拖累投资 需政策加力支持[5] - 基建投资 制造业投资及房地产投资增速均较一季度回落[5] - 下半年需通过公共投资加大力度平抑反内卷带来的短期收缩效应[8] 消费提振策略 - 下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资金剩余1380亿元 将继续带动重点商品消费[5] - 生育补贴 养老金提升及民生举措将通过完善社保体系推动消费回升[5] - 消费刺激需结合取消限贷限购 破解教育医疗文旅等供给瓶颈[9] 财政与货币政策 - 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公共预算+政府基金)同比增长8.9% 为近年最佳[6] - 企业实际利率受PPI负增长影响仍较高 下半年需降息以降低融资成本[6][8] - 将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专项债发行 并推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措施[8] 房地产调控措施 - 下半年房企面临偿债高峰 可能通过以价换量与资产重组维持流动性[10] - 政策需推动白名单扩容 加大融资支持 鼓励债转股与资产处置[10] - 通过城中村改造 城市更新及收储政策消化库存 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11] 反内卷与市场竞争 - 反内卷政策短期导致投资收缩 中期通过价格回归带动新投资周期[8] - 需规范低于成本价销售等无序竞争 但避免行政手段压减产能[12] - 重点恢复市场调节能力 加强法治建设与监管 减少地方政府不当干预[13]
【早知道】IMF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0:13
中国经济 - IMF大幅调高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0 8个百分点 [1] 中美经贸 -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1] -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代表团 [1] 快递行业 - 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 [1] 光伏行业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出部分自媒体发布的"反内卷"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1] 金融监管 - 香港金管局发布8月1日起实施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系列文件 [1] 医疗科技 - 江苏省医保局公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为966元/次 [1]
外资金融机构连续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制造业展现强劲发展势头,“韧性”成核心关键词
央视网· 2025-07-26 03:48
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 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明后两年分别上调0.2个百分点 [1] - 大华银行上调0.3个百分点,野村上调0.5个百分点,高盛上调0.6个百分点 [1] 经济改善的核心驱动因素 - 工业生产部门连续15个月保持增长,电力、建筑和制造业表现强劲 [3] - 家电以旧换新和消费补贴政策提振零售领域,包括家电、手机、汽车等 [3] - 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维持高位,出口数据亮眼 [3] 出口与贸易顺差表现 - 除美国外其他经济体对中国出口需求强劲,支撑出口规模及上半年贸易顺差 [5] 政策支持效果显著 - 政策持续发力支持消费内需、提振金融市场信心,包括消费品刺激和地方债置换 [7] - "反内卷"政策改善竞争环境,体现前瞻性效果 [7] 制造业竞争力与潜力 - 制造业全产业链竞争力、技术升级突破和消费市场活力展现强大潜力 [8] -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推进,半导体、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领域表现突出 [10]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渗透率提升,体现高端制造先发优势 [12] 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的关键评价 - "韧性"成为关键词,源于政策加码、宏观改善和微观亮点 [12] - 巨大市场规模、完备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和结构性改革支撑经济韧性 [14] - "灵活"形容中国经济适应国内外形势的能力,保持稳定增长步伐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