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信托登记

搜索文档
上海官宣!又一试点即将落地
金融时报· 2025-05-28 09:31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政策 - 上海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明确不动产信托及登记的定义、适用范围及办理流程 [1] - 政策涉及金融、规资、税务、民政等多个领域,覆盖信托产品预登记至反馈登记结果的全周期流程 [1][2] 政策意义与行业影响 - 推动不动产信托登记落地,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信托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 - 聚焦信托业务与社会需求匹配,鼓励围绕养老助老、特殊需要、公益慈善等场景设计服务模式 [2] - 明确"双受托人模式"纳入登记范围,允许信托机构与慈善组织合作开展不动产慈善信托业务 [4] 区域实践与创新 - 北京2024年12月率先试行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国投泰康信托与外贸信托完成住宅类和仓储类不动产信托"双首单"登记 [3] - 上海在受托人模式上创新,明确双受托人模式的适用条件及业务范围 [4] 操作细则与流程规范 - 对信托存续期间或终止时的动产登记问题提供指引,要求提交信托文件、完税凭证等材料办理转移登记并删除"信托财产"标注 [5]
上海官宣启动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 首批项目正在筹备中
中国经营报· 2025-05-28 06:56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启动 - 上海发布《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明确不动产信托及登记定义,适用范围为上海辖内信托机构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不动产信托业务,特别明确慈善组织与信托公司合作通过双受托人模式备案不动产慈善信托的适用情形 [1][2] - 通知规定开展不动产信托业务的合规性要求,包括对受托人、委托人及交付不动产标的的合法合规性要求 [2] - 通知明确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流程,包括预登记、信托文件签订、申请登记证明文件、办理信托财产登记等 [2] - 通知完善配套机制,包括试点信息共享机制、司法保障、试行期限等,特别明确浦东新区利用制度优势支持试点率先落地 [2] 上海试点与北京试点的差异 - 上海通知由6个部门联合发布,包括金融、规资、税务、民政和浦东新区政府,而北京通知仅由2个部门发布 [4] - 上海通知特别明确慈善组织与信托公司合作开展不动产慈善信托的适用情形,北京通知未涉及 [4] - 上海通知鼓励围绕养老助老、特殊需要、家庭服务、公益慈善、风险处置等场景设计信托服务模式,北京通知未提及 [4] - 上海通知在登记流程上规定得更详细周密 [4] 不动产信托登记实践案例 - 国投泰康信托和外贸信托于2024年4月分别在北京市通州区和昌平区完成首次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实现住宅类和仓储类不动产信托"零的突破" [3] 行业影响与意义 - 上海信托表示通知体现相关部门论证严谨和高度重视,为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激发市场活力、拓宽应用范围打下基础 [5] - 通知是落实信托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上海信托全程参与试点工作政策推出,正积极推动首批项目落地 [6]
货币市场日报:5月27日
新华财经· 2025-05-27 12:51
货币政策操作 - 人民银行开展448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利率持平于1.40% 当日实现净投放910亿元[1]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 隔夜Shibor下跌5.40BP至1.4520% 14天Shibor下跌2.10BP至1.6670%[1] - 7天Shibor上涨1.90BP至1.5980%[1] - 3个月Shibor微涨0.10BP至1.6440% 1年期Shibor上涨0.70BP至1.6920%[2]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 - 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行6.3BP至1.448% 成交额减少281亿元[4] - 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行1.7BP至1.6794% 成交额增加3549亿元 占比升至13.7%[4] - DR014加权平均利率下行0.8BP至1.6807% 成交额减少89亿元[4] 资金市场交易情况 - 早盘资金面均衡偏松 国股大行部分融出 非银隔夜押利率存单成交1.55%[7] - 跨月7天押利率存单成交1.68%-1.70% 午后隔夜押利率存单成交1.45%-1.50%[7] - 同业存单发行113只 实际发行量2416.9亿元[7] 同业存单市场 - 二级存单收益率震荡上行 1Y大行收于1.715% 全天上行1.5BP[10] - 3M国股存单收于1.69% 较昨日上行1.5BP 6M国股存单收于1.70%[10] - 1Y-1M曲线利差收窄1.25BP至7.5BP 1Y-3M曲线利差收窄0.25BP至2.5BP[10] 金融政策动态 - 2025陆家嘴论坛将于6月18-19日在上海举办 由上海市与金融监管部门共同主办[12] - 中国诚通部署2025年金融工作重点 包括专项债注资和科创基金设立[12] - 上海启动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 采用"双重登记"模式保障信托财产独立性[12]
破解确权难!上海发文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09:34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通知核心内容 - 上海发布《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构建"多场景覆盖+全流程闭环+多部门协同"创新体系,解决不动产作为信托财产确权难题 [1] 试点定义与适用范围 - 明确不动产信托及登记定义,试点适用于上海辖内信托机构以上海市行政区域内不动产开展业务 [1] - 特别规定慈善组织与信托公司通过双受托人模式备案不动产慈善信托的适用情形 [1] 业务合规性要求 - 规定受托人开展不动产信托业务、委托人运用信托机制及交付不动产标的的合法合规性要求 [1] 登记办理流程 - 流程包括预登记、信托文件签订、申请登记证明文件、办理信托财产登记等环节,形成全周期闭环 [1][3] 配套机制创新 -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司法保障及试行期限,浦东新区将率先落地试点 [2] - 六部门(市委金融办、上海金融监管局等)联合发文,明确协同推进试点 [4] 登记模式创新 - 采用"双重登记"模式:中国信托登记公司负责产品登记,不动产登记机构负责财产登记 [3] - 要求不动产转移登记至受托人名下,并在权证注记"信托财产"标识,确保财产独立性 [3] 场景应用扩展 - 前瞻性设置慈善信托专项条款,鼓励养老助老、公益慈善等民生相关场景应用 [3] - 强调全流程闭环办理,覆盖预登记至财产分配/处置环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