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

搜索文档
综述丨“两山”理念有力推动构建共同发展的绿色家园——多国专家热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新华社· 2025-08-11 13:55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10日共同发布《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 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深入阐释了"两山"理念的理论创新、中国实践以及全球价 值,引发中外专家热议。 报告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中国坚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条绿色发展之路既 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美国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安德鲁·施瓦茨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为全球有关生态文明 的论述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新。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综述|"两山"理念有力推动构建共同发展的绿色家园——多国专家热议中国生 态文明建设成就 新华社记者张家伟 葛晨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这一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匈牙利布达佩斯长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主任格朗皮埃尔·奥蒂洛说,这一理念生动阐释了绿水青山不但 是"我们的财富",并且它是可循环再生的。"我衷心希望,这一重要理念能够激励各界坚定不移地致力 于促进所有生命的和谐繁荣。"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 ...
【感知生态之变】母亲河重现生机与活力
央视网· 2025-08-11 11:59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 长江和黄河流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 生态保护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母亲河重现生机活力[1] 萤火虫种群监测 - 湖北鄂州梁子湖畔出现上百万只萤火虫 吸引大量游人[2] - 研究团队通过高感光监测仪和AI追踪识别技术 连续20年监测萤火虫迁徙与生存状况[3] - 对水环境最敏感的水栖萤火虫种群规模持续扩大 十年间数量增长10倍以上[3] 长江水质改善 - 遥感卫星显示湖北咸宁段长江干支流总磷浓度大幅下降 影像颜色由黄转青[4] - 长江流域近万家化工企业完成"关改搬转" 污染源显著减少[5] - 长江经济带累计排查14万公里河湖岸线 查入河排污口18万余个 整治完成率约90%[5] - 长江干流连续5年全线水质保持Ⅱ类标准[6] 黄河生态治理 - 黄河中游水利枢纽联合进行第30次调水调沙作业[8] - 潼关水文站监测显示黄河水含沙量从多年平均值27.5公斤/立方米降至2024年5.76公斤/立方米[8] - 黄河流域建成5.83万座淤地坝 累计拦沙74亿吨[9] - 2024年黄河输沙量较多年均值减少超80%[9] 生态成果显现 - 长江入海口卫星影像显示水质改善 褪去昔日浑浊[9] - 黄河三角洲蜕变为群鸟翔集的生态乐园[9]
新华时评|“两山”理念为全球生态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1 11:5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带来生生不息的绿色力量,必将为人类奔向清洁美丽未来的征程,带来持久 而澎湃的动力。 来源:新华社 中国实践增益全球可持续发展。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空气质量改善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建成全球最 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贡献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色面积……多个"世界之最",见证美丽中国的建 设成就。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以协同共生。在全球面临严峻生态问题的同时,中国绿色发 展成就举世瞩目,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增添亮色。 中国成为全球环境治理引领者。从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到浙江"千万工程",从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 弃物治理模式到研究防沙治沙的中国科学家……中国频频摘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凸显 中国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中 国方案通过国际绿色低碳合作、绿色"一带一路"合作,为共同应对全球生态挑战提供新路径。 中国理念启迪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攸关人类存续,生态文明攸关人类发 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传承和发展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传统生态理念,系统揭示了人与自 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经 ...
给自然资源上“户口”,首批5个国家公园完成确权登记
第一财经· 2025-08-11 10:49
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进展 - 中国首批设立的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5个国家公园已全部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3] -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统一登记明确产权归属和资源数量 [5]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全国首个完成登记的单位 总面积4268.54平方公里 其中国有面积占比88.38% 森林资源占比97.21% [5] 各国家公园登记数据详情 - 武夷山国家公园总面积1280.41平方公里 分属福建(1001.41平方公里)和江西(279平方公里) 涵盖五大资源类型 [6] - 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 四川片区占比最高(1.93万平方公里) 涵盖六大资源类型 [6]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 森林资源占比97.58% 国有自然资源面积占比95.49% [7] - 三江源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9.07万平方公里 全部为国有 草原资源占比最高(12.89万平方公里) [7] 确权登记制度实施成效 - 通过建立"户口本"机制 实现"底数明、权属实、边界清" 落实保护责任并激活保护与发展双重效能 [7] - 全国已有1057个重点区域完成确权登记 总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 覆盖多种自然资源类型 [8] - 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基本完成新设立国家公园等重要自然资源登记 并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 [8] 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 基于登记数据建立"四库"(水库、粮库、钱库、碳库)生态账本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8] - 确权登记为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奠定基础 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 [5]
给自然资源上“户口”,首批5个国家公园完成确权登记
第一财经· 2025-08-11 08:36
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进展 - 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包括三江源 大熊猫 东北虎豹 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国家公园 [1] -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 [2] - 通过确权登记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 监管者及责任 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产权基础 [2]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登记详情 - 2022年12月28日率先完成登记 总面积4268.54平方公里 其中国有面积3772.41平方公里占比88.38% [3] - 森林资源面积占自然资源总面积97.21% 包含水流 湿地 草原 荒地及探明储量矿产资源等多种资源类型 [3] - 由自然资源部委托海南省人民政府代理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3] 武夷山国家公园登记详情 - 总面积1280.41平方公里 江西片区279平方公里 福建片区1001.41平方公里 [3] - 涵盖水流 湿地 森林 草原 荒地五大资源领域 [3] - 由自然资源部分别委托福建 江西两省人民政府代理履行所有者职责 [3] 大熊猫国家公园登记详情 - 登记单元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 陕西片区97.72平方公里 甘肃片区2552.96平方公里 四川片区1.93万平方公里 [4] - 涵盖森林 水流 草原 湿地 荒地 矿产六大资源类型 [4] - 由自然资源部委托陕西 甘肃 四川三省人民政府分别代理履行所有者职责 [4]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登记详情 - 登记单元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 其中国有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占比95.49% [7] - 森林资源1.37万平方公里占比97.58% 包含水流 湿地 草原等其他资源类型 [7] - 由自然资源部(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接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7] 三江源国家公园登记详情 - 登记单元总面积约19.07万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全部为国有 [7] - 草原资源面积12.89万平方公里占比最高 另涵盖森林 水流 湿地 荒地等多种资源类型 [7] - 由自然资源部委托青海省人民政府代理履行所有者职责 [7] 全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整体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1057个重点区域完成确权登记 总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 [8] - 覆盖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地 森林 草原 湿地 河流 湖泊 矿产资源及无居民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 [8] - "十五五"期间计划基本完成新设立国家公园 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 重要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登记 [8] 生态价值管理机制创新 - 基于登记数据建立"四库"(水库 粮库 钱库 碳库)生态账本 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 [1][8] - 确权登记成果纳入"一张图"产权底板 健全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 [8] - 通过明晰产权落实保护责任 激活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效能 [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如何突破“四难”,多方专家支招
第一财经· 2025-08-11 06:5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生态产品面临"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四大难题 [3] - 2021年国家提出到2025年解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障碍的目标 [6] - 需要从权属确定、交易体系构建和市场主体培育三方面建立市场平台 [7] 两山理念实践路径 - 东北地区发展林下经济(人参/木耳种植)和森林康养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5] - 浙江经验证明生态优势可转化为经济优势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可借鉴 [5] - "两山"转化需经历自然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经济绿色化三次转化过程 [6] 绿色产业发展方向 -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绿色生产力 需发展绿色制造业/服务业/能源产业 [9] -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需绿色金融牵引和政策工具箱支持 [9] - 产业经济数字化智能化与自然生态产业化构成"两山论"两大实践领域 [9] 区域特色发展模式 -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构建多维治理框架 [5] - 不同区域需科学激活生态生产力 如东北侧重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5] - 湖州作为理念诞生地 高校正搭建智库平台服务国家战略 [9]
新华社权威快报|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确权登记
新华社· 2025-08-11 05:59
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和三江源5个国家公园都有了"户口本"。 国家公园是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 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开展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根据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通过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国家公园在国土空间上精准落地,明确宣示其中各类 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清晰界定不同层级政府行权的具体范围,厘清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 及其责任,将为国家公园产权管理提供支撑。 通过确权登记,解决一批自然资源产权纠纷,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 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划清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边界,各类自然 资源权属状况和自然状况实现"一张图",将为国家公园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处置配置、有偿使用等提 供权责归属依据。 (文章来源:新华社) 自然资源部8月11日宣布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确权登记。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如何突破“四难”,多方专家支招
第一财经· 2025-08-11 05:34
核心观点 -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协同推进 通过正确的发展理念和机制创新 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1][4][5]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难度量 难抵押 难交易 难变现"的普遍问题 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和转化路径 [1][5][7] - "两山"转化需要完成自然生态化 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绿色化三次转化 形成完整的路径循环链 [5][7]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探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 是对工业文明生态危机的反思 [2] - 采用点面结合 标本兼治方式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核心是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民生议题 [2] - 遵循生态保护一般规律并结合地域特色 探索不同区域生态生产力的科学激活方式 [3][4] - 东北地区案例: 通过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发展林下经济(人参 木耳)和森林康养产业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4] 机制创新与政策支持 - 需要体制机制创新 包括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完善绿色产业扶持政策 [4]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文件提出 到2025年解决生态产品"四难"问题 [5] - 需要从生态产品权属确定 交易体系构建和市场主体培育三方面发挥市场平台作用 [7] - 强化科技创新赋能 提升试点实践经验的引领作用 [7] 产业发展方向 - 未来应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8] - 重点发展绿色制造业 绿色服务业 绿色能源产业 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8] - 持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工具箱 发挥绿色金融牵引作用 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8] - 自然生态的产业化经济化和产业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是两个重要实践领域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7] 区域实践与借鉴意义 - 浙江经验证明: 正确发展理念下充分发挥生态优势 可在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发展 [1][4] - 该经验对生态环境脆弱 发展模式粗放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 - 地方高校应搭建平台智库 锚定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 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探索 [7]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确权登记
新华社· 2025-08-11 05:30
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和三江源5个国家公园都有了"户口本"。 国家公园是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是我国自然生态 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开展国家公 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自然资源部8月11日宣布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确权登记。 根据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通过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国家公园在国土空间上精准落地,明确宣 示其中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清晰界定不同层级政府行权的具体范围,厘清自然资 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将为国家公园产权管理提供支撑。 通过确权登记,解决一批自然资源产权纠纷,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 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划清不同类型自然 资源的边界,各类自然资源权属状况和自然状况实现"一张图",将为国家公园全民所有自 然资源资产处置配置、有偿使用等提供权责归属依据。 记者:王立彬 海报制作:胡戈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高原绿 幸福路
新华社· 2025-08-11 05:02
监制:翟永冠 洛登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今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 村民回信。一封穿越青藏高原的回信,字里行间饱含着总书记对西藏生态建设的殷切嘱托。 从一棵百年桃树的生态守护,到全区47个自然保护区的系统建设。西藏各族人民用60年的接续奋斗,在 雪域高原谱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华章。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西藏分社 联合出品 编导:邱星翔 陈倩 记者:黄智琪 丁增尼达 庄云凯 普布次仁 潘一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