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

搜索文档
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见成效中国制造重塑生产范式
证券时报· 2025-08-28 17:58
智能工厂建设现状与规模 - 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 - 卓越级智能工厂分布在31个省(区、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1][5] - 卓越级智能工厂共建设近2000个优秀场景,包括智能仓储、在线智能检测等 [5] 智能工厂转型成效与效率提升 - 中集环科智能工厂通过27个智能场景实现交期缩短30%、一次性装配合格率提升10%、检验效率提升50% [2] - 卓越级智能工厂整体实现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碳排放平均减少20.4% [5] - 亚威股份通过PLM系统将图纸管理效率提升40%,通过ERP系统使存货周转效率提升36%,通过MES系统使产品不良率下降22% [3] 企业转型案例与技术应用 - 中集环科智能工厂应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路径规划智能预警和AI辅助焊缝检测,综合应用AI、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 [1][5] - 亚威股份建成国内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其转型历经PLM、ERP、MES系统部署,并于2019年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1500家企业设备上云 [3] - 亚威股份商业模式从单纯销售机床转变为提供“硬件+软件+云服务+集成+咨询规划”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6] 政策支持与未来发展方向 - 工信部强调应强化技术融合,打造具备自学习、自决策能力的行业解决方案,推动企业全流程智能化转型 [4] - 中国累计发布469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50项国际标准,拥有6500余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7] - 未来需加快主导制定国际标准,以智能化转型争夺全球价值链话语权 [7] 转型挑战与核心需求 - 智能制造需要优化人才结构,不仅需要高端研发人才,更需要掌握数字工匠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6] - 数字化转型是长期、系统性、逐步迭代的过程,需推动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与制造全过程深度融合 [6] - 中国制造业必须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6]
又见“股神”!600410,靠“炒股”大举扭亏!股价暴涨260%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16:1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62亿元 同比增长5.11% [2] -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8331.05万元 主业连续第六年亏损 [10] 投资业务贡献 - 投资收益达2.38亿元 主要来自参股公司公允价值变动 [2] - 直接持有泰凌微1786.19万股(占比7.42%) 期末市值8.56亿元 [3][4] - 泰凌微上半年股价涨幅约45% 显著跑赢上证指数0.71%涨幅 [4] - 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投资海博思创(储能系统集成商 市值202亿元)和优优绿能(充电模块供应商 市值72亿元) [7] - 另通过基金投资屹唐股份(半导体设备商 市值958亿元) [7] - 上半年实现投资回款9431万元 [8] 主业经营状况 - 数字化服务业务持续亏损 受头部企业竞争挤压 [10] - 2020-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 金额分别为3.60亿/1.01亿/3.88亿/2.98亿/0.27亿元 [10] - 聚焦生成式AI、云原生、数字孪生等技术 服务政府/金融/运营商/能源等行业客户 [10] 战略协同布局 - 投资硬科技领域(芯片/储能/半导体设备)与数字化升级战略形成产业协同 [10] - 通过基金投资进入退出回收期 未来择机退出股权降低资金风险 [8] - 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达260% 总市值286亿元 [11]
唐源电气战略转型初见成效 智慧交通业务显著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4: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60.09万元 [1] - 钒钛资源开发与利用业务收入同比减少64.40% [2] - 智慧交通核心主业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 同比增长21.97% [2] - 铁路公交化与智慧车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21.81万元 同比增长43.66% [2] 战略调整 - 经营战略调整为"AI技术引领+多行业场景拓展+一带一路布局" 聚焦机器视觉智能检测装备 [1] - 战略性收缩钒钛资源开发与利用业务 [1] - 深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 拓展"一带一路"海外市场 [1] 技术突破 - 新一代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具备双模数据处理能力(可见光/红外) 运用AI算法实现隐患智能识别 [3] - 高原隧道智能检测技术在青藏铁路高原区段完成160km/h高速采集试验 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 [3] - 超声波钢轨探伤技术实现标准化应用 为钢轨与扣件智能养护机器人产品奠定技术基础 [4] 业务进展 - 重庆东站固定式自适应站台门系统正式投入运营 实现全车型自适应 [4] - 升降式站台安全防护装置在黄龙九寨站和成都东站落地应用 [4] - 智慧应急业务板块的矿山安全监测预警产品体系加速落地 [4] - 智能制造业务板块的图像智能识别技术与智慧工厂AI Agent加速落地 [4] 资本运作 - 定增申请获得深交所受理 拟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8.64亿元 [5] - 募投资金将用于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5] - 资金将投入轨道交通智能运维AI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5] - 部分资金用于营销与技术服务体系升级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5] 行业前景 - 轨道交通行业进入建设与运维并重阶段 智能运维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5] - 具有新兴技术及自主创新能力的运维企业面临崭新发展机遇 [5] - 公司将基于机器人核心技术深耕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产品线 [5] - 基于AI大模型开发全栈式大数据智能管控系统系列产品 [5]
明新旭腾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9.26%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8-28 08: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3亿元 同比增长29.26% [2] 客户合作 - 产品供应覆盖一汽大众 上汽通用 比亚迪 蔚来 理想 小鹏 奔驰 宝马 奥迪 赛力斯 长安 吉利 奇瑞 零跑等主流主机厂 [2] 业务布局 - 构建双轮驱动业务格局:强化环保真皮 水性绒面超纤 水性超纤革等中高端内饰材料竞争力 同时推出水性PU革 环保PVC等创新材料覆盖高 中 低全品类 [2] - 设立明新智源子公司 开发展智能响应材料体系 打造汽车+机器人+X多场景应用生态闭环 [3] 研发创新 - 累计主持及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34项 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89项 [3] - 水性PU革技术获婴儿级认证并实现新能源车型量产 植物基超纤采用47%植物基聚酰胺原料 环保PVC通过欧盟RoHS/REACH认证 [3] 生产运营 - 推行灯塔工厂标准 融合云计算 工业物联网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4] - 万得ESG评级从A级跃升至AA级 ESG综合得分达8.2分 [4] 资本运作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德创管理增持149.6万股(占总股本0.92%) 增持金额2561.18万元 [4]
宁德时代与印度尼西亚合作项目正式动工
鑫椤储能· 2025-08-28 07:33
项目投资与规模 - 项目总投资额近60亿美元 由宁德时代子公司普勤时代 印尼国有矿业公司ANTAM与印尼电池公司IBC联合投资建设[1] - 项目总规划用地超2000公顷 包括北马鲁古省镍矿开采及冶炼 电池材料制造与电池回收 以及西爪哇省电池制造项目[1] 产能与技术规划 - 项目规划年产电池可支持20-30万辆电动汽车 并将进一步拓展至储能领域[1] - 卡拉旺电池工厂一期产能规划6.9GWh 按宁德时代灯塔工厂标准建设 采用AI 5G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1] 战略影响 - 项目将加速印尼及全球电动出行与能源转型进程 生产高品质电池产品[1]
我国已建成5G基站459.8万个 实现
央视新闻· 2025-08-28 02:45
5G网络建设与基础设施 - 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 5G工业网关和路由器数量超百款[1] - 建成5G基站459.8万个 千兆网络能力端口达3053万个 实现县县通千兆和乡乡通5G[1] - 全国算力中心达1085万标准机架 智能算力规模788 EFLOPS[1] 技术研发与产业布局 - 5G标准必要专利全球占比42% 5G-A和6G技术研发及国际标准处于全球第一阵营[1] - 形成涵盖芯片 终端 基站设备和测试仪表的完整5G产业链[2] - 人工智能和卫星互联网领域加速布局 开源模型快速发展 星网/千帆/天启星座加速组网[2] 行业应用与效能提升 - 5G应用覆盖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 案例总数超13.8万个[2] -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0% 5G工厂产能提升19.6%且运营成本下降14.5%[2] - 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研发设计环节 推动工业创新范式变革和研发效率提升[2] 企业生态与政策导向 - 获颁电信业务经营许可企业达18.65万家 同比增长10%[2] - 工信部将推进5G-A产品体系与高品质网络部署 加快6G技术研发并培育应用产业生态[3]
“湾区之眼”内部试运行
深圳商报· 2025-08-27 23:35
项目概况 - 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于8月26日开启内部试运行 计划9月26日正式开业 [1] - 项目定位为新一代文化综合体及粤港澳大湾区地标级文旅目的地 [1] 空间规划与业态布局 - 三大主题空间包括艺术花园 人文万象 欢乐META 涵盖艺术设计 人文社科 亲子家庭等多元业态 [1] - 整体汇聚近10万种 超30万册精选好书 [1] - 北区L2艺术花园配备270°全景落地窗与格调艺术卡座 提供高端会员阅读服务 [1] - 北区L1人文万象首创书口印刷服务 采用殿堂式布局举办小型图书文化展 [1] - 南区B1欢乐META设置绘本故事区 成长探索区 儿童社交区等多功能板块 覆盖全年龄段青少年儿童 [1] 技术应用与创新服务 - 首次应用物联网管理云平台系统 整合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 [2] - 通过智慧运营系统实现安防 能源 客流等全域态势一屏统览 [2] - 推出AI数字人提供导航 查询 问答等智能服务 并具备深度对话交互功能 [2] 试运营安排 - 试运行期间组织100余位专业读者与资深会员参访 并举办阅读分享会与音乐艺术沙龙 [1] - 当前阶段持续进行系统调试与优化 为9月26日正式开放做准备 [2]
山水比德20250827
2025-08-27 15:19
公司概况与业务范围 * 公司为山水比德 成立于2007年 总部位于广州 拥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等多项资质[4] * 公司主要提供景观设计 建筑设计和园林绿化工程总承包EPC业务 核心业务包括空间规划和商业策划 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 室内设计 数智科技 城市更新微改造 特色IP文旅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建管维[4] * 公司团队规模达1200余人 在全国设立22家城市公司 布局超过100多个城市 完成了5000多个精品项目[5]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达到6.57亿元 同比增长71.48%[3] * 实现营收2.25亿元 同比增长24.98%[3] * 归母净利润为190.67万元 同比下降84.36%[3] * 利润贡献率为51%[10] 收入增长与毛利率分析 * 收入增长显著但毛利率承压 主要原因为战略扩张导致销售人员和生产人员数量增加 成本端上升[7] * 业务扩展至建筑设计和EPC业务 这些新业务毛利相对较低[2][7] * 收购雅思建筑51%股权影响了整体毛利水平[2][7] * 预计下半年签约合同将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第四季度整体毛利将回归正常均值状态[10] * 预计全年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 但短期内毛利率仍可能承压[9] 应收账款与资产减值 * 2023年应收账款坏账及资产减值约为6000万元[11] * 2024年降至5000万元[11] * 2025年上半年坏账及减值约为1600万元 预计全年在3000万至3500万元之间[11] * 改善得益于客户结构优化及坏账企业出清[11] * 公司70%以上客户为民营房地产企业 地方政府直接签约量较小 化债政策对公司影响不大[12] 战略扩张与区域拓展 * 公司处于成长投入期 主要由于战略扩张 团队建设及新兴业务投入增大[2][3] * 在全国已设立22个城市公司 今年7月新增新疆 合肥两个服务网点[2][13] * 未来将重点完善新增区域的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区域协同与客户响应效率[13] * 暂未启动海外市场战略布局 但会积极关注海外市场需求[18] 新业务挑战与应对 * 拓展建筑设计及EPC业务面临垫资压力 可能积累更多应收款项[14] *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财务管理 选择优质客户合作 优化项目管理流程 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加快资金回笼速度[4][14] * EPC项目资金需求相对较小 合同金额通常在3000万到5000万之间 施工周期较短 资金压力相对可控[15] * 公司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竞争优势包括积累了大量优质房地产企业客户 以及通过园林景观业务积累的人才资源[15] 数字科技应用与合作 * 新山水数字科技持续推进景观行业的数字化应用 工具包括人工智能AI 参数化以及二维设计工具 产品已在公司内部全面应用[6] * 与Rocky在AI+AR技术领域合作 合作方向包括智慧化城市更新 文旅场景数字化应用[13][22] * 在城市更新方面 通过AI技术实现数字孪生和可视化模拟 提高决策效率和公众参与度[13][22] * 在文旅方面 通过虚实结合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的新场景[13][22] * 合作结合了Rocky的技术优势与山水比德的业务经验 旨在实现产业协同应用和研发协同[13] 行业竞争与市场需求 * 2025年公司合同签约量同比增长71% 市场扩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4][17] * 尽管房地产市场低迷 但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及EPC市场依然存在需求 专业化 链条化 全面化企业将获得更多机会[4][17] * 公司主要优势包括人才优势1200多人的设计团队 品牌与项目经验 客户关系 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 以及全国服务网络[17][19] 城市更新业务发展 * 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政策为公司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20] * 上半年专门成立了城市更新集团 已形成从规划到建筑 景观及相关专业的全过程设计 并涵盖工程运营的全产业链化业务布局[21] * 拥有广州永庆坊 深圳填海大道以及广州白云望岗村等标杆项目经验[21] * 未来合作模式包括设计 以及EPC加运营的方式[21] 未来业绩展望与目标 * 公司预计盈利结构优化是未来增长关键[2] * 2025年股权激励目标为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10% 扣非后的净利润不低于1500万[18] * 2026年目标为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21% 扣非后的净利润不低于2000万[18]
国电南瑞上半年实现营收242.43亿元 拟派发现金红利11.7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3:0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2.43亿元 同比增长19.5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2亿元 同比增长8.82% [1] - 拟每10股派1.47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1.75亿元 [1] 公司定位与业务范围 - 公司是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 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为能源电力、市政公用、节能环保、水利水务、轨道交通、石化工矿等行业提供软硬件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 [1] - 产品和服务覆盖全国各地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 [2] - 能源电力安全、能源数字化转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及新型工业化需求更为迫切 [2] - 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趋势显著 [2] 战略布局与技术方向 - 构建"三域四层"产业布局 包括电网域、能源互联网域、工业互联网域及控制层、感知层、数据层、价值层 [2] - 持续巩固电网智能、数能融合、能源低碳、工业互联四大产业集群 [2] - 深度推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前沿数字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深度融合 [2] 未来技术演进路径 - 向电力电子技术及柔性化、可重构化方向演进 重点突破FACTS、宽禁带半导体应用等电力电子核心技术 [3] - 加快研发中高压IGBT、IGCT、转折晶闸管等器件级技术 以及构网型储能、SVG、新能源并网控制等节点级技术 [3] - 向AI技术及数字孪生带来的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演进 打造数字孪生底座 构建物理电网高保真动态虚拟模型 [3] - 推动领先技术从电网域延伸到能源互联网域、工业互联网域 [3]
东华软件25H1营收56.22亿元 经营稳中有进、多核心业务取积极进展
全景网· 2025-08-27 09: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22亿元 归母净利润2.44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0.74%)[1] - 金融健康行业营收贡献最高达34.38亿元 政府及公共事业营收12.36亿元 互联网及计算机服务行业营收2.03亿元 通信行业营收3.98亿元[1] - 研发投入保持高水平 上半年研发费用合计4.73亿元[2] 医疗业务进展 - 子公司东华医为覆盖全国30余省份1,000余家医疗机构 百强医院占比超30%[1] - 新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十余家顶级医疗机构签约项目[1] - AI临床解决方案使电子病历生成效率提升4倍 门诊响应速度提升100%[1] - "三都县5G+县域医共体项目"获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县域医疗赛道全国一等奖[1] 金融科技业务 - 成功中标100余项银行及金融机构项目[2] - 与40家银行就资金流信用信息管理产品达成合作[2] - 新一代动产融资登记系统在多家银行及租赁机构上线[2] - 征信合规管理平台完成研发并与5家试点金融机构签约[2] 智算领域突破 - 中标5.39亿元武汉超算中心二期项目[2] - 项目采用华为昇腾芯片+液冷技术 实现50P双精度浮点算力[2] - 单机柜功率密度达50kW 较传统数据中心节能40%[2] 技术创新方向 - 长期聚焦AI大模型 数字孪生 信创适配等前沿领域[2]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