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候变化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财经】气候变化导致亚南极赫德岛近四分之一冰川融化
新华社· 2025-08-04 13:54
赫德岛是澳大利亚海外领地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的组成部分,位于珀斯西南约4100公里处。该岛面积 368平方公里,岛上无人居住。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于199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 录。作为亚南极地区唯一的活火山群岛,这里具有特殊的冰川地貌。 研究人员计划今年晚些时候访问赫德岛,进一步研究冰川退缩会如何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莫纳什大学 地球、大气与环境学院院长安德鲁·麦金托什说,目前的测绘显示冰川正在显著退缩,未来冰川会否消 失,取决于人们如何排放温室气体。 新华财经悉尼8月4日电(记者梁有昶章建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4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 发现,自1947年以来位于亚南极地区的赫德岛已有近四分之一冰川融化,表明该岛受到气候变化的深刻 影响。 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欧洲学术期刊《冰冻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使用1947年以来的地形图以及 当前卫星图像等数据,分析了赫德岛29处冰川在1947年、1988年和2019年的轮廓、面积等特征。结果发 现,自1947年以来,赫德岛有大约64平方公里冰川已经融化消失,约占该岛原本冰川总量的23.1%。 (文章来源:新华社) ...
【环球财经】希腊研究显示地中海升温威胁海洋生态系统
新华社· 2025-08-04 13:50
气候变化对地中海海域影响 - 1982至2023年间地中海海面年均升温0.041摄氏度 [1] - 1991至2020年间希腊海域表面升温约1.5摄氏度 上层200米内升温约1.2摄氏度 200至800米深度升温约0.9摄氏度 4000米深处升温约0.2摄氏度 [1] 海洋生态系统变化 - 海水升温改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和功能 影响海洋食物链基础 [1] - 喜暖入侵物种狮子鱼因海温升高快速扩张 挤压本土物种生存空间 [1] - 珊瑚和海绵等生物在热浪期间大批死亡 导致生态系统整体退化 [1] 水产养殖业冲击 - 贻贝等养殖品种应对极端高温能力有限 在热浪中损失严重 [1] - 海水升温问题若持续未解决 可能引发更广泛气候系统连锁反应 [2]
希腊研究显示地中海升温威胁海洋生态系统
新浪财经· 2025-08-04 12:06
希腊多家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显示,受气候变化影响,地中海海水升温趋势显著,严重威胁这一区域海 洋生态系统和渔业可持续发展。希腊《每日报》4日援引希腊研究和技术基金会海洋学家索菲亚·达马拉 基的话说,1982年至2023年间,地中海海域海面年均升温0.041摄氏度。(新华社) ...
气候变化导致亚南极赫德岛近四分之一冰川融化
新华社· 2025-08-04 09:55
赫德岛是澳大利亚海外领地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的组成部分,位于珀斯西南约4100公里处。该岛面积 368平方公里,岛上无人居住。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于199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 录。作为亚南极地区唯一的活火山群岛,这里具有特殊的冰川地貌。(完) 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欧洲学术期刊《冰冻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使用1947年以来的地形图以及 当前卫星图像等数据,分析了赫德岛29处冰川在1947年、1988年和2019年的轮廓、面积等特征。结果发 现,自1947年以来,赫德岛有大约64平方公里冰川已经融化消失,约占该岛原本冰川总量的23.1%。 研究人员计划今年晚些时候访问赫德岛,进一步研究冰川退缩会如何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莫纳什大学 地球、大气与环境学院院长安德鲁·麦金托什说,目前的测绘显示冰川正在显著退缩,未来冰川会否消 失,取决于人们如何排放温室气体。 新华社悉尼8月4日电(记者梁有昶 章建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4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 发现,自1947年以来位于亚南极地区的赫德岛已有近四分之一冰川融化,表明该岛受到气候变化的深刻 影响。 ...
让历史照亮未来 让和平薪火相传(大使随笔·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8-01 22:01
历史合作与友谊 -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转战1500余公里成功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 [1] - 2万名中国海员在英国利物浦等地为英军运送燃料和补给 [1] - 浙江舟山渔民营救384名"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 [1] - 英国民众通过募捐、义卖、义演等方式支持中国人民抗战 [2] - 英国友人乔治·何克在中国兴办学校、救助难童 [2] 现代交流与合作 - 2024年中英人员往来超过120万人次 [2] - 在英中国留学生达20万人 [2] - 2013年至2024年英国赴华学习学生总人数达5万人 [2] - 2025年英国62所中学近1200名中学生到中国交流 [2] 战略关系发展 - 中英共同参与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2] -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2] - 中英关系历经风雨但友好交往不断发展 [2] - 双方应落实战略对话、经济财金对话等机制性成果 [3] - 共同维护全球贸易体系并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 [3]
构建韧性保护体系
人民日报· 2025-08-01 21:45
韧性保护体系概念 - 韧性保护体系是一套具有快速反应和弹性调适能力的文化遗产保护、风险管理与治理体系 使文物在面对气候变化和外部冲击时能迅速调适并采取预警或避险措施 [1] 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威胁 - 气候变化表现为气温、降水等平均值和变率的长期变动 已成为文化遗产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1] - 不同地区气候特征和文物材质(土、木、砖、石等)差异导致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不同 需针对性开展韧性研究 [1] - 中国80%以上遗址本体为土质 西北地区土遗址存量庞大 需重点关注土、木质文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1] 文物保护修复新要求 - 文物因自然老化、劣化不可避免 修复需兼顾恢复原貌与增强抗冲击、抗侵蚀能力 [1] - 现代修复强调修复前的科学探测、检测、评估及多措施配套 目标从"修旧如旧"升级为"修旧固体" [1] 文物赋存环境的重要性 - 周边环境突变可能引发文物损毁 需将环境保护与文物保护一体化管理 [2] - 古建筑与周边环境具有共生关系 加强赋存环境安全性研究已成共识 [2] 技术应用与文物保护 - 技术已非保护瓶颈 但需结合文物价值与属性认知 实现早期诊断和有效监测 [2] - 需整合现有数据与系统 建立跨领域协作平台 统一标准以实现数据互通和资源共享 [2] 韧性保护体系目标 - 提升文物在灾害中的预警、应急处置及防险避险能力 最大化其自我治愈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 - 推动从"抢救性修复"转向"适应性维护" 需加强认知能力并建立系统性防护体系 [2]
研究说南极冰盖下平坦地貌减缓冰川移动
新华社· 2025-07-31 14:03
杜伦大学研究人员盖伊·帕克斯曼表示,这些新获得的地貌信息让研究人员能更好地理解相关地区冰川 移动的特征,有助于预测在不同的气候变化情境下,南极洲东部的冰川消失情况。(完) 英国杜伦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和国际同行在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说,他们通过分析雷 达数据,发现南极洲东部约3500公里海岸线,其中约40%地段的冰盖下存在平坦地貌。 分析显示,这些平坦地貌可能是数千万年前由河流沉积等因素形成,被深深的槽谷分隔开。槽谷中的冰 川正较快移动并流失到海洋中,但在平坦地貌之上的冰川移动速度明显较慢。 新华社伦敦7月31日电 一个国际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在南极洲东部冰盖下存在着由远古时期河流形 成的广阔平坦地貌,与槽谷中移动较快的冰川相比,这种平坦地貌上的冰川移动较慢。这一发现有助于 提升冰川损失估算的科学水平。 ...
美国将缺席十年来最重要的气候峰会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0:00
COP30大会背景 - 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举办 [1] - 大会将评估各国减排目标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展 并制定未来10年全球气候议程 [1] - 选址贝伦市旨在突出亚马孙雨林保护议题 预计成为讨论热点 [1]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1月20日签署行政令 宣布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 退约将于2026年1月27日生效 [2] - 美国国务院已裁撤所有气候相关职位 包括解雇最后一位气候谈判代表 [2] - 此举可能导致美国代表团因缺乏官方认证而缺席COP30 [2] 全球气候治理影响 - 专家认为美国缺席将削弱各国信任与合作 形成"危险的真空" [3] - 欧洲国家可能将美国退出视为"倒退的许可证" 贫穷国家或对进程失去信心 [3] - 美国在气候谈判中立场矛盾 既宣扬减排目标又推动化石燃料开发 [3]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 - 中国正在建设510吉瓦公用事业规模风电和光伏项目 已并网装机达1400吉瓦 [4] - 中国清洁能源规模是美国的五倍 形成压倒性优势 [4] - 中国将绿色技术作为国家经济战略核心 预计在COP30上发挥更大领导作用 [5] 国际专家观点 - 气候科学家指出中国已具备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能力 [5] - 美国前气候谈判代表认为中国将以不同方式领导气候事务 [5] - 学者批评美国从未严肃对待能源转型 称其作为气候政策伙伴是"愚蠢幻想" [5]
新研究显示南极海域食物网基础发生重大变化
新华社· 2025-07-31 08:21
南极海域生态系统变化 - 南极海域食物网基础发生重大变化,位于底部的硅藻不断减少,可能影响整个南极生态系统并改变海洋调节气候的能力 [1] - 1997年至2023年间分析的14824个浮游植物样本显示,硅藻逐渐被定鞭藻和隐藻取代 [1] - 硅藻是磷虾的主要食物,磷虾又是企鹅、海豹和须鲸等动物的食物,硅藻减少可能影响整个食物链 [1] 藻类对碳封存的影响 - 硅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死亡后因其较重硅结构会迅速下沉,将碳运入深海 [1] - 定鞭藻和隐藻的碳封存能力不如硅藻,可能削弱海洋的碳汇功能 [1] 环境变化驱动因素 - 观测显示相关海域表层水铁含量下降、温度上升,可能是浮游植物变化的原因 [1] - 硅藻更需要铁,而定鞭藻和隐藻对铁依赖性较低,能更好适应环境变化 [1] 气候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 南极海域生态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同时可能通过反馈机制加剧气候变化 [2]
西班牙葡萄牙受山火炙烤 大风高温更添风险
新华社· 2025-07-31 07:17
西班牙民防部门在社交平台X通报,一名消防员在赶赴火场途中因车辆失控不幸身亡。 近来,欧洲多地持续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希腊、意大利、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等多个地中海沿岸及巴尔 干半岛国家今年频繁发生森林火灾。专家警告,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干旱与山火的频率和强度。 据德新社报道,先前已有不少专家警告,西班牙年初降水偏多,植被生长旺盛,而近期高温天气导致植 被大量枯干,火灾风险激增。 (文章来源:新华社) "森林就像一个火药桶,"林业专家罗森多·卡斯特略告诉西班牙《先锋报》。他说,过去50年,因不少 农业用地遭废弃,西班牙森林面积增加大约20%。 西班牙邻国葡萄牙近日也深受山火困扰。法新社援引葡萄牙民防部门消息报道说,约1500名消防员被派 往该国北部和中部四处主要火场灭火。其中,中部阿罗卡地区28日下午爆发山火,已投入750名消防员 与260部车辆。 新华财经北京7月31日电(林芮竹)截至29日,西班牙中部一场山火已烧毁逾500公顷森林与灌木丛。同 属伊比利亚半岛的邻国葡萄牙截至30日仍有多处山火。当地的大风和高温天气可能助推火势,加大消防 部门灭火难度。 据葡萄牙国家民防局30日通报,中部地区几处火情已被控制住。但是, ...